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学校重视成功素质教育的迫切性
成功素质是个体具备的与其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相关联的优秀素质。我国学者赵作斌教授在其《成功素质教育模式——大学理念与模式新突破》中,将成功素质教育概括为一种以定向培养青少年成功素质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成功素质教育不仅关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否,而且关系到青少年整个人生的成长与成材。
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为了应对青少年心理及行为问题日益普遍这一社会现实,全国范围内了掀起了一股以培养青少年成功素质为导向的新型素质教育浪潮。其中,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首的20多所高校先后在教学中辅以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新的设计和运作并收到了较好的实效。
从个体的发展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成功素质教育涉及的不仅是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更注重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及优良身心素质的全面塑造。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青少年可以尽情发挥自身潜能,浇灌并铸造自己的青春梦想,这为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世界观及人生观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青少年预约成功幸福的人生提前做好充足的心灵等方面的素质准备。
二 成功素质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成功素质教育强调积极的自我概念,将青少年的心灵成长导向健康的发展方向
成功素质教育倡导的积极生命教育主张每一位青少年均独具特色。成功素质教育不仅承认青少年先天禀赋的后天可塑性,努力通过构建科学的、有目的的、独特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帮助他们积极完善自身生理、个性、能力及人格等方面的素质缺陷。并且,成功素质教育着眼于青少年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帮助青少年通过克服“自我中心”“自大”“自卑”等不良心理评价倾向,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这样有助于青少年走出自我概念的误区并对自身能力、理想、信念、人际状况等形成崭新的、阳光的自我感知。
(二)成功素质教育注重人格素质的充分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人格决定命运。著名的人本主义先驱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指出:“成就是人格的附产物,是从属于人格的。”以往的应试教育往往重视培养青少年智力素质却忽视了人格素质的重要性,人为地导致了智力与人格分裂的严重后果。成功素质教育不仅是对过去应试教育的全面革新,彻底摆脱了应试教育下“重智能,轻人格”培养的尴尬局面,而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历与能力”、“学位与品位”的信息对等。成功素质教育旨在对青少年人格心灵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与培育。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不仅能让青少年由内至外地感受到人格素质的充分完善与提升,更能让青少年真切地体会到成功素质教育对其进行品格陶冶和心灵启发所带来的内心光明及和谐。
(三)成功素质教育以创新素质为核心,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整体优化与提升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在通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造性,使人们变得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在教学方法层面上,成功素质教育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与体验性等原则,主张利用案例、活动、讨论、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评估层面,成功素质教育首创“素质学分制”。这种打破了原有单单以课程分数来衡量青少年素质的综合测评体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青少年的考核压力,而且点燃了青少年的创新灵感,鼓励青少年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格局,从而推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整体优化发展。
(四)成功素质教育坚持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并重,促进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既是青少年成功成才的基础,也是青少年心理能力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塑造青少年的成功素质必须围绕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大领域展开。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类似于智商与情商的关系,在对青少年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成功素质教育推崇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的协调发展,帮助青少年塑造完整的素质结构,促进其观念、品格、方法、能力、知识等素质的全面协调成长,进而为青少年的成功成才预备更为完整、丰富的素质资源,大大拓宽了青少年成功成才的路径。
三 塑造和培养青少年的成功素质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自我评估训练,帮助青少年确定具体可行的人生目标
准确的自我评估是青少年制定人生目标的出发点。在成功素质教育框架下对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估训练,首先调动青少年参与自我评价的积极性。学校可为青少年策划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自我评价方案,通过逐步引导青少年变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变外部评价为内部评价,激发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热情与自我发展的原动力;其次,学校要引导青少年通过对自身性格、特长及职业倾向等多方面的心理潜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帮助青少年明确自身内在发展的优势与需要,为青少年合理的规划人生指明方向;最后,学校应为青少年建立相应的自我评价反馈及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青少年自我评价的自发性,自我鞭策并不断调整自身状态直至目标实现。
(二)培养积极心态,增强成功体验,激发青少年的成功潜能
成功学始祖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不仅要注重青少年智慧潜能的开发,同时也要对青少年实施专门的积极心理素质训练以挖掘并引爆每位青少年身上所具备的成功心态及潜能。具体来讲,学校可以通过增强青少年的成功体验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克服无助感、倦怠感,改变其原有的心理生活风貌。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放低成功的门槛,使得每位青少年都能在享受点滴进步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经验,满足成就的欲望。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适当地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从而让青少年整个成功成才的道路变得赋予挑战、激情而充满意义。
(三)重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拓宽青少年素质发展的空间
因材施教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总法则,也是青少年成功成材的关键举措。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语言、逻辑一数学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并且,所有的智力都能够用于创造发明,大部分人只在某个特定的领域表现创意。在实施成功素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认清青少年身上由不同智力组合所形成的个体差异,而且,学校始终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青少年身上所具备的不同潜质。对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智力特长的青少年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策略,力保每位青少年都能扬长避短,获得自身能力素质的最佳发展。
(四)开发成功智力,注重智力培养的实效性,加强智力与现实世界成功的联系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 J.Sternberg)认为,人生的成功主要不是依靠IQ及EQ,而是取决于成功智力,它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达成预定目标的智力。成功智力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种心理成份构成。学校应该抱有人人都能成功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育只重视分析性智力的陈旧观念,重视培养与现实世界成功相联系的创造性智力及实践性智力。学校不仅要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教学设计,对青少年进行元认知训练及发散思维训练,大力发展成功所需的分析性智力及创造性智力,而且,学校要鼓励青少年乐于实践,鼓励青少年重视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使青少年在实践中逐步适应社会的要求,并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力争做到学有所长,学有创新,学有所用。
(五)加强青少年成功心理健康辅导,为青少年的成才与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成功素质教育倡导,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的教育。”学校应通过对青少年实施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来加强青少年成功心理素质的自助功能,让每位青少年都能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真正的享受成功。对于青少年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成长难题,相关机构或负责人应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帮助青少年维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从而有利于青少年高效地发挥身心潜能,并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成功。
总之,成功素质教育吸取了当前素质教育理论的精华,结合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教育现代化,而且为青少年的成功成材及心灵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素质生长条件。学校要始终以培养青少年的成功素质为最终目的,通过帮助青少年塑造成功所必备的各项素质,确保人人身心健康、事业成功、生活幸福。
成功素质是个体具备的与其所追求的人生目标相关联的优秀素质。我国学者赵作斌教授在其《成功素质教育模式——大学理念与模式新突破》中,将成功素质教育概括为一种以定向培养青少年成功素质为目标的新型教育模式。成功素质教育不仅关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否,而且关系到青少年整个人生的成长与成材。
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我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约有13%的青少年存在明显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为了应对青少年心理及行为问题日益普遍这一社会现实,全国范围内了掀起了一股以培养青少年成功素质为导向的新型素质教育浪潮。其中,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为首的20多所高校先后在教学中辅以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新的设计和运作并收到了较好的实效。
从个体的发展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成功素质教育涉及的不仅是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更注重对青少年健全人格及优良身心素质的全面塑造。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青少年可以尽情发挥自身潜能,浇灌并铸造自己的青春梦想,这为青少年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世界观及人生观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青少年预约成功幸福的人生提前做好充足的心灵等方面的素质准备。
二 成功素质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成功素质教育强调积极的自我概念,将青少年的心灵成长导向健康的发展方向
成功素质教育倡导的积极生命教育主张每一位青少年均独具特色。成功素质教育不仅承认青少年先天禀赋的后天可塑性,努力通过构建科学的、有目的的、独特的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帮助他们积极完善自身生理、个性、能力及人格等方面的素质缺陷。并且,成功素质教育着眼于青少年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帮助青少年通过克服“自我中心”“自大”“自卑”等不良心理评价倾向,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好“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矛盾,这样有助于青少年走出自我概念的误区并对自身能力、理想、信念、人际状况等形成崭新的、阳光的自我感知。
(二)成功素质教育注重人格素质的充分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人格决定命运。著名的人本主义先驱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指出:“成就是人格的附产物,是从属于人格的。”以往的应试教育往往重视培养青少年智力素质却忽视了人格素质的重要性,人为地导致了智力与人格分裂的严重后果。成功素质教育不仅是对过去应试教育的全面革新,彻底摆脱了应试教育下“重智能,轻人格”培养的尴尬局面,而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历与能力”、“学位与品位”的信息对等。成功素质教育旨在对青少年人格心灵进行全方位的塑造与培育。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不仅能让青少年由内至外地感受到人格素质的充分完善与提升,更能让青少年真切地体会到成功素质教育对其进行品格陶冶和心灵启发所带来的内心光明及和谐。
(三)成功素质教育以创新素质为核心,有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整体优化与提升
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指出:“在通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造性,使人们变得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在教学方法层面上,成功素质教育遵循开放性、挑战性与体验性等原则,主张利用案例、活动、讨论、游戏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评估层面,成功素质教育首创“素质学分制”。这种打破了原有单单以课程分数来衡量青少年素质的综合测评体系,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青少年的考核压力,而且点燃了青少年的创新灵感,鼓励青少年不断突破原有的思维格局,从而推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整体优化发展。
(四)成功素质教育坚持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并重,促进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既是青少年成功成才的基础,也是青少年心理能力协调发展的必要前提。成功素质教育认为,塑造青少年的成功素质必须围绕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大领域展开。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类似于智商与情商的关系,在对青少年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方面,二者缺一不可。成功素质教育推崇专业素养与非专业素养的协调发展,帮助青少年塑造完整的素质结构,促进其观念、品格、方法、能力、知识等素质的全面协调成长,进而为青少年的成功成才预备更为完整、丰富的素质资源,大大拓宽了青少年成功成才的路径。
三 塑造和培养青少年的成功素质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自我评估训练,帮助青少年确定具体可行的人生目标
准确的自我评估是青少年制定人生目标的出发点。在成功素质教育框架下对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估训练,首先调动青少年参与自我评价的积极性。学校可为青少年策划出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自我评价方案,通过逐步引导青少年变被动评价为主动评价、变外部评价为内部评价,激发青少年自我评价的热情与自我发展的原动力;其次,学校要引导青少年通过对自身性格、特长及职业倾向等多方面的心理潜能进行深刻、透彻的分析,帮助青少年明确自身内在发展的优势与需要,为青少年合理的规划人生指明方向;最后,学校应为青少年建立相应的自我评价反馈及激励机制。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青少年自我评价的自发性,自我鞭策并不断调整自身状态直至目标实现。
(二)培养积极心态,增强成功体验,激发青少年的成功潜能
成功学始祖拿破仑·希尔(Napoleon Hill)认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素质教育要求学校不仅要注重青少年智慧潜能的开发,同时也要对青少年实施专门的积极心理素质训练以挖掘并引爆每位青少年身上所具备的成功心态及潜能。具体来讲,学校可以通过增强青少年的成功体验帮助青少年建立自信,克服无助感、倦怠感,改变其原有的心理生活风貌。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放低成功的门槛,使得每位青少年都能在享受点滴进步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经验,满足成就的欲望。另一方面,学校也要适当地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设置障碍,从而让青少年整个成功成才的道路变得赋予挑战、激情而充满意义。
(三)重视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拓宽青少年素质发展的空间
因材施教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总法则,也是青少年成功成材的关键举措。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语言、逻辑一数学智力、人际交往智力等八种相对独立的智力。并且,所有的智力都能够用于创造发明,大部分人只在某个特定的领域表现创意。在实施成功素质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认清青少年身上由不同智力组合所形成的个体差异,而且,学校始终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青少年身上所具备的不同潜质。对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及智力特长的青少年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策略,力保每位青少年都能扬长避短,获得自身能力素质的最佳发展。
(四)开发成功智力,注重智力培养的实效性,加强智力与现实世界成功的联系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obert J.Sternberg)认为,人生的成功主要不是依靠IQ及EQ,而是取决于成功智力,它是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达成预定目标的智力。成功智力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种心理成份构成。学校应该抱有人人都能成功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育只重视分析性智力的陈旧观念,重视培养与现实世界成功相联系的创造性智力及实践性智力。学校不仅要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教学设计,对青少年进行元认知训练及发散思维训练,大力发展成功所需的分析性智力及创造性智力,而且,学校要鼓励青少年乐于实践,鼓励青少年重视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使青少年在实践中逐步适应社会的要求,并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力争做到学有所长,学有创新,学有所用。
(五)加强青少年成功心理健康辅导,为青少年的成才与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成功素质教育倡导,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形成被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即教是为了不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的教育。”学校应通过对青少年实施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来加强青少年成功心理素质的自助功能,让每位青少年都能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中真正的享受成功。对于青少年成才过程中所遇到的成长难题,相关机构或负责人应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帮助青少年维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从而有利于青少年高效地发挥身心潜能,并不断走向更高层次成功。
总之,成功素质教育吸取了当前素质教育理论的精华,结合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实际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教育现代化,而且为青少年的成功成材及心灵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素质生长条件。学校要始终以培养青少年的成功素质为最终目的,通过帮助青少年塑造成功所必备的各项素质,确保人人身心健康、事业成功、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