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的焦虑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enxj86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到中年,生活里有的可不光是盘串、保温杯和油腻,还有很多切实的焦虑。在我看来,这种焦虑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试探性的年代,对周围的一切都没有把握。同父辈相比,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些新的东西,多了一些想法,但对这些东西我们又不够坚信、不够确定,热情里难免掺杂着怀疑,走几步就不免逡巡着找退路,当然就会焦虑。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周围的同龄人里,似乎很少有不为此犯愁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保温杯里的枸杞水喝着都少了些滋味。
  这一代的家长对养育孩子往往有种神圣感。我当初就有这种感觉:一个孩子的生命交托到你的手里,你要负责这个生命的成长,培养他的性格,塑造他的灵魂,这是一种多么神圣的责任啊。但养了几年孩子才慢慢明白,这真是有点自己给自己加戏。你没那么大作用。你对孩子的种种希冀,希望他拥有的种种品质,无非是你自己的胡思乱想而已。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带着自己的性格、灵魂来到世间。你无法规划他的成长,也无法塑造他的灵魂。你能做的,无非是观察和引导,尽量让他的性格往好的方向发展而已。比如天生外向的孩子,要尽量让他外向而能自省;天生内向的孩子,要让他尽量内向而不孤僻。但你无法让他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你不可能将他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最多是帮助他顺利成为他本该成为的那种人。
  但如何引导,如何帮助?这也让人焦虑。当初我看过很多育儿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窗边的小豆豆》《爱与自由》《教养大震撼》,有了一肚子育儿理念,觉得养孩子如烹小鲜,只要方法对头,并不难啊。
  可理论都是光滑的,现实却总是疙疙瘩瘩。一旦理论进入现实,往往显得格格不入。时间长了,我慢慢感觉到,那些书本提供的多是一种价值偏好,不能被当成操作指南。比说如,面对不认真写作业的孩子,书上就建议,应该取消他们写作业的权利。“‘学习是件好事,看来你不想學习。所以,’我把作业本卷在手中,口气确定地告诉他,‘我想取消你写作业的权利,以后不许你再写作业了!’”据说这样能让孩子把写作业和“奖励”联系起来,用“逆向思维”来刺激孩子对写作业的热情。
  这样做原则上可能是对的,但很多家长还是不太敢做这种尝试。我也不太敢,事情要是不按书上讲的那样发展呢?如果孩子真的实心眼儿,放下作业,欢欢喜喜搬凳子看起电视来,家长该如何收场?难道过半个小时后舰着脸过去宣布,“你看电视看得很认真,值得表扬,所以我决定恢复你写作业的权利”?
  而且那些育儿书里的家长,几乎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从不暴怒,从不咆哮,永远是笑眯眯的,既宽容又坚定。但实际上,我们都是肉身凡胎,总会急躁,会忍不住扯大了嗓门发脾气,有的在辅导孩子做家庭作业的时候还忍不住犯心脏病。养育孩子的过程总是伴随着各种焦虑、各种挫折感、各种自我怀疑,怀疑自己这样教育到底对不对。
  焦虑是难免的。父母总是患得患失。他们也许希望孩子特立独行,但又不知道孩子的心理能否强大到可以忍受被孤立;他们也许希望孩子别让课堂上的东西教蠢了,但又不知道会不会让孩子过早地产生认知混乱,无所适从。在现实中,父母总是要代替小孩子做出很多决断,光是这样就足够折磨人了。世上有不少朋克青年,但很少有朋克父母,这是因为自己往世界脸上吐口唾沫还容易些,替别人往世界脸上吐唾沫就难多了。更何况我们这些父母大多不是什么朋克,只不过是捧着保温杯的油腻中年人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不觉地变成以前自己讨厌的人。不知有多少文青家长以“我只要你做你自己”开始,以“别人家的孩子”结束;以“我不希望你出人头地,只希望你有个有趣的灵魂”开始,以周末奔波在各种课外班结束。
  我们不是不懂那些道理,只是不能克服那份真实的、沉重的焦虑。我们不是不明白孩子所拥有的是一个独立的灵魂,但是我们的人生经验从来没有教会我们如何真正去理解一个独立而陌生的灵魂。而这个世界也是让人迷惑的,似乎没有什么价值是可以统摄心灵的。我们习惯于对孩子说“我只希望你有快乐的人生”,可什么是快乐的人生?看看《夏洛特烦恼》那样的电影吧,让自己重活一遍,我们都找不到快乐,又如何把它交托到别人的手上?何况,只有快乐没有痛苦的人生,是否值得一过,我们也没有把握。在孩子面前,我们可以装作什么都懂,其实我们并不懂。我们并非不明对错,只是不确定对与错能延伸到哪里,更不明白它值得我们战斗到什么程度。我们只是焦虑。
  若子荐自《大同晚报》2()19年5月6日
其他文献
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日本战略之父”,并被认为是亚洲国家唯一可与彼得·德鲁克与汤姆·彼得斯比肩的商业管理思想大师。最近,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大前研一的畅销书《低欲望社会》,颇值一读。  在书中,大前研一将日本当下的社会经济现状和特点概括成一个词:“低欲望社会”。简而言之,由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减少,日本社会已进入少子化、高龄化
期刊
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或老父亲生活不能自理,等着女儿伺候;刚会爬的孙子、外孙女没人带,等着姥姥帮忙……该顾哪头呢?这是不少六十岁左右“夹心老人”心里的纠结。  “上有老下有小”这句话,相信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一般是用来形容中年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负担重,多么不容易。但是,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延长,这个曾经是中年人专属的难题,却转移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身上,出现了“夹心老人”群体。这些“夹心老人”,上面有八九十
期刊
张爱玲有一句话:“人都住在他自己的衣服里。”大家公认是警句。警句者,使人惊,使人醒,使人集中注意力。哪来的魅力?因为以前没人这样说过,我们从未这样想过。原来人的空间如此狭小,人所拥有的是如此贫乏。灵魂住在肉体里,肉体住在衣服里,衣服住在屋子里,屋子住在市镇村庄里……你我只是住在自己的衣服里。  写成这一句名言的秘诀是,她用了一个“住”字,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中的两个合而为一。论修辞,这个字可以跟王安石
期刊
去年,满大街的少男少女都在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猫是一般等价物,猫是国际通用语。烟酒茶猫,如今的四大“毒”品。谁不爱猫,谁就是“政治不正确”。   如果你和相亲对象相对两无言,那么谈论猫吧,话总不至于掉到地上。据说连刷10条朋友圈而没有看到一根猫毛,那你需要换一批朋友了。猫趴在卧室,猫流传在人们的嘴里,猫漂浮在空气中,猫挂在网上一打开微信,你会发现好友头像中,出镜率最高的动物就是猫,表情包里
期刊
英国大学生乌巴·巴特勒脑子很灵,2017年4月的一天,他用手机在点评网站上注册了一家名为“德威小屋”的餐饮店,地址是自家后院。为了通过认证,乌巴费了好多功夫,拍摄了一组堪称精美的菜品照片上传网站,制作了特别的菜单———以“爱”“开心”等情绪给菜品命名,还详细介绍了菜品的新奇原材料。  这些照片充分体现了“高大上”。于是,一个月后,乌巴收到了来自点评网站的邮件,通知他餐厅上线申请获得通过,网站排名第
期刊
最近,网络上有一则消息,说绍兴王大妈想见见在杭州的儿子,可是儿子小张却一直不接她电话。与平常“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故事不同,这位王大妈有三个儿子,小张是最小的,当年因为“超生”,王大妈就将一岁左右的小张送了人,也就是说小张是被养父母养大的。王大妈说小张已经三十五岁了,大学读完后已经挣了十多年的钱,一年能挣五十五万,她身体不好,得过脑梗,腿脚不方便,老伴因病去世花了不少钱,其他儿子则因生意失败,生活拮
期刊
年终盘点季节,几乎每年都有惊喜。今年的惊喜是“店小二”竟然进入了《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8年十大流行语!“店小二”对旧时代的老百姓都不陌生,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的那个小伙计就是“店小二”。“店小二”是普通老百姓的专属,有钱人的子女是不会去当“店小二”的,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店小二”何以成为流行语、被赋予新的内涵?  相传很久之前,有一个酒肆的服务员叫“王示”。当时写字都竖着写,“示”
期刊
我们从生命的角度去分析一个人的文字,是理解美文最重要的途径。它记录生命,从生命出发,又回到生命,是生命的自语和对话。如果从这些诗文中读出一个生命的内质,其余一切都好理解了,修辞研究等等也就简单多了。  “文章千古事”,即因为文章是了不起的生命之痕,是生命的指纹。这指纹在人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  李白和杜甫是“书生”吗?当然是。有一句话流传很广,叫“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是一个人被大量的书面知识
期刊
官的概念,汉语词典解释是“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官是为人民服务的职位,本无可厚非,但官一旦长出“僚”气,官就不单纯是官了,多少带些变异。长出“僚”气的官,很多人当公仆只是口语,做老爷才是念想。  中央部署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活动,要求挖掘其表现和实质。笔者认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若“并蒂之株”,官僚主义不除,形式主义难绝。闲暇之余,遂想试着画画“官僚”
期刊
旧时到戏院买戏票,票房便向你出示座次表,请你点座,要几排几号,到时候对号入座。有时你所要的座位被别人订了,就得将就别的座位。  看一场戏,无非两个多钟头,座位舒适与否,就那两个钟头的事情,像坐公共汽车一样,到站就下了,一般不会再去计较刚才的座位是不是舒适。  读唐诗宋词,可以了解封建社会对官场座次的讲究。陆游的“位置”可能不是很好,但他无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围,事定犹须待阖棺”,不计较位高位卑,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