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如何在探究中注重学生的观察、设想、实验、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呢?
老师应该在教学探究中让学生体验快乐,感受幸福,在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的路上,不再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做一个教育的研究者和创造者。
一、凭借实验,以“玩”促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将小学生对科学的一种向往、迷恋、追求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发挥到极致,在教学中体会着幸福与快乐。
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沙和黏土,我让学生思考把沙和黏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严谨仔细”地学科学。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启发引导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同时也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特别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为自行获取科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科学实验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二、以实验为载体,以“引”促学,做理想教育的探索者
用科学的精神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不轻信他人的结论和自己的感觉,不僵化呆板地套用理论,去找到适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
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以往和教学过程我总是准备好一盆水和一个马铃薯,然后拿出马铃薯问学生:“如果把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这样的引导虽然能直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但是缺少教育的艺术性。更不能把学生引入要解决本课的重点“液体不相同”的问题上来。通过对前几堂课的反思,进行查漏补缺,反复实验与探索,终于找到最佳的突破点。我先准备两盆不同的液体、两个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再将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入两盆液体中。小的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大的马铃薯在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液体中,刚才沉的马铃薯却浮起来了,而沉的马铃薯却浮了起来,这样一下子切入解决问题的点上——“液体”。这时我抓住契机提问:“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在两个盆中沉浮不同呢?”这时候学生说:“肯定两盆液体不同。”有的就说:“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我又问:“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盆液体是盐水呢?”这个提问引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加热烘干,就可以有证明了。当液体烘干后出现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可能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探究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看着同学们探究的认真劲,我会心地笑了。
三、以实验为契机,以“探”促学,做理想教育的实践者
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尝试、创新”的过程中来,挖掘其内在的潜能,促使他们勇于创新。
小学生还处在可塑性阶段,老师对他们的一个评价,一次肯定都能成为他们学习、创新的契机。因此,我在教育中处处留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叶诚同学,不爱说话,在班里的成绩也处在中下游,平时作业总是拖拉,经常会丢三落四的,学习习惯非常差。在家里也不是忘记关水龙头,就是忘记关电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他的草稿本上发现了一张捕鼠器的图纸。下课后我立即将他叫到身边,我问他是如何设计出这样一个捕鼠器时,他害羞地告诉我,那是他看了央视的“我爱发明”后自己设计的,但他父亲说这是“不务正业”,他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我看着他惊恐的眼神,一方面肯定他的设计,一方面引导他改变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告诉他:如果你从今天起开始改变自己,我就和你一起把这个设计做成实物,并报送市少年宫进行科技创新比赛。听了我的表扬后,他开始转变,不但每天自己整理书包,而且作业变整洁了,拖拉的习惯也慢慢改变了。在学校里,发现同学不关水龙头也会主动关好……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确实已经转变,我鼓励他和李炎达同学一起开始制作捕鼠器,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个捕鼠器。但由于设计、制作还存在缺陷,所以捕捉器的反应不够灵敏。他们又一起寻找资料,终于完善了原来的设计,并研制出灵敏度更高的捕鼠器。不仅如此,他们俩还共同设计了《万向擦窗器》,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捕鼠器》获小学组物理学一等奖,获昆山市青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万向擦窗器》获得江苏省科技创新发明二等奖,李炎达通过答辩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想要成为一名研究型老师,必须以实验为依托,让孩子在实验中不断探究发现。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几个公式一锅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教学中,应该让教学与实验探究相结合。通过教学实验,和学生去踏叶寻秋,探究为什么树木落叶;去体会雪花的快乐,探究雪的成因。愿我们每个老师都“激情如诗人、深邃如哲人、纯净如婴孩、憨拙如老农、淘气如顽童”,和孩子们交融到一起,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撞出智慧,在美丽而平静的秋天和孩子一起,优雅地成熟,幸福地收获!
老师应该在教学探究中让学生体验快乐,感受幸福,在自己的专业化发展的路上,不再满足于做知识的“搬运工”,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做一个教育的研究者和创造者。
一、凭借实验,以“玩”促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将小学生对科学的一种向往、迷恋、追求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发挥到极致,在教学中体会着幸福与快乐。
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2找出土壤中的沙和黏土,我让学生思考把沙和黏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严谨仔细”地学科学。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启发引导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同时也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特别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为自行获取科学知识,不断地提高自己科学实验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终身学习和探索的需要。
二、以实验为载体,以“引”促学,做理想教育的探索者
用科学的精神去探索、去研究、去发现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不轻信他人的结论和自己的感觉,不僵化呆板地套用理论,去找到适合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
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以往和教学过程我总是准备好一盆水和一个马铃薯,然后拿出马铃薯问学生:“如果把马铃薯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呢?”这样的引导虽然能直接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但是缺少教育的艺术性。更不能把学生引入要解决本课的重点“液体不相同”的问题上来。通过对前几堂课的反思,进行查漏补缺,反复实验与探索,终于找到最佳的突破点。我先准备两盆不同的液体、两个大小不同的马铃薯,再将两个马铃薯同时放入两盆液体中。小的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大的马铃薯在另一盆液体里浮。交换马铃薯,再分别放入盆液体中,刚才沉的马铃薯却浮起来了,而沉的马铃薯却浮了起来,这样一下子切入解决问题的点上——“液体”。这时我抓住契机提问:“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在两个盆中沉浮不同呢?”这时候学生说:“肯定两盆液体不同。”有的就说:“浮的一盆水是盐水!”听一个学生这样说,我又问:“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盆液体是盐水呢?”这个提问引出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有的学生说:我们取些水加热烘干,就可以有证明了。当液体烘干后出现白色的粉末,学生都认为这可能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我又问: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盆水是盐水?学生思考之后说:做一杯盐水试试看。于是,分小组探究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实验,看着同学们探究的认真劲,我会心地笑了。
三、以实验为契机,以“探”促学,做理想教育的实践者
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尝试、创新”的过程中来,挖掘其内在的潜能,促使他们勇于创新。
小学生还处在可塑性阶段,老师对他们的一个评价,一次肯定都能成为他们学习、创新的契机。因此,我在教育中处处留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如叶诚同学,不爱说话,在班里的成绩也处在中下游,平时作业总是拖拉,经常会丢三落四的,学习习惯非常差。在家里也不是忘记关水龙头,就是忘记关电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他的草稿本上发现了一张捕鼠器的图纸。下课后我立即将他叫到身边,我问他是如何设计出这样一个捕鼠器时,他害羞地告诉我,那是他看了央视的“我爱发明”后自己设计的,但他父亲说这是“不务正业”,他向我保证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误。我看着他惊恐的眼神,一方面肯定他的设计,一方面引导他改变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告诉他:如果你从今天起开始改变自己,我就和你一起把这个设计做成实物,并报送市少年宫进行科技创新比赛。听了我的表扬后,他开始转变,不但每天自己整理书包,而且作业变整洁了,拖拉的习惯也慢慢改变了。在学校里,发现同学不关水龙头也会主动关好……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他确实已经转变,我鼓励他和李炎达同学一起开始制作捕鼠器,经过反复试验,成功地研制出第一个捕鼠器。但由于设计、制作还存在缺陷,所以捕捉器的反应不够灵敏。他们又一起寻找资料,终于完善了原来的设计,并研制出灵敏度更高的捕鼠器。不仅如此,他们俩还共同设计了《万向擦窗器》,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捕鼠器》获小学组物理学一等奖,获昆山市青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万向擦窗器》获得江苏省科技创新发明二等奖,李炎达通过答辩获得了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科学老师,想要成为一名研究型老师,必须以实验为依托,让孩子在实验中不断探究发现。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几个公式一锅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教学中,应该让教学与实验探究相结合。通过教学实验,和学生去踏叶寻秋,探究为什么树木落叶;去体会雪花的快乐,探究雪的成因。愿我们每个老师都“激情如诗人、深邃如哲人、纯净如婴孩、憨拙如老农、淘气如顽童”,和孩子们交融到一起,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撞出智慧,在美丽而平静的秋天和孩子一起,优雅地成熟,幸福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