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coffee-color table cloth covers the desks, the thermos bottles are on the table, and the chairs come with wooden handrails......a seasoned MICE professional once showed such pictures on WeChat with the comments “How oldfashioned!”. Of course, meeting rooms in such style of the 90s are rare nowadays and most of the meeting rooms are equipped with modern facilities. However, whether the facilities provided by the meeting service providers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users and the aesthetic nee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creating satisfactory event experience of the participants.
“咖啡色的桌布包裹着会议桌,会议桌上按照座椅数量摆放着小暖水瓶,臃肿的座椅背搭配着细小的木质扶手……”一位会议媒体人在微信群里晒出了这种场景的会议室图片,下面是“久经会场”人的评价“真土!”固然,这种上世纪90年代风格的会议室在如今的会议活动中已经十分鲜见,绝大多数会议室已更换了更加时髦现代的配套设施产品。然而,作为会议服务方提供的会议配套设施,能否适应当下主流人群的使用需要和审美需求,已经成为影响会议人是否获得良好参会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会议主办方而言,选择什么样的会议场地,既取决于会议费用预算,也与会议的重要程度,以及想传达出的品牌调性不无关系。而对于整个会议产业链而言,集住宿、餐饮、会议室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酒店,可为会议主办方省却更多采购精力。以会议室为依托点,将住宿、餐饮等功能产品一起打包销售也是目前会议型酒店普遍的做法。笔者日前在东北某地参会,入住的酒店同时提供早点、晚餐服务。从前台服务的态度,老旧作响的空调,形同虚设的网线,味如残羹的饭菜,我们对酒店的印象分大为降低,甚至有同行者对会议主办方表达了不满,并对参加下届会议持保留态度。可见,在参会期间的“吃住行”体验好坏,影响着参会者对会议成功与否的评价。从酒店角度来看,酒店主要收入是否来源于会议室,以及酒店管理者的经营策略高低,影响着酒店在会议室及其配套设施上的投入多少,也间接影响着宾客在酒店参会时的体验好坏。
会议型酒店的会议室人员承载量,往往具备更多弹性,因此成为会议主办机构在举办中小型会议时之首选。而会议主办方在与酒店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如果只精心于会议主体、专心于短期效益,就容易忽视酒店提供配套设施时的“漫不经心”,甚至是“别有用心”。
前文所述的“真土的会议室”,不论召开的是何种会议,相信对于参会者而言,在进入会议室的那一刻就对会议主办方持疑问态度。而将会议现场的照片公开发布,即使会议主题再怎么高大上,参会嘉宾再怎么权威,会议也要逊色几分。通俗地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会议场地是会议外在的表现,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套设施,会议肯定就有一些“难看”。
从正面例子来分析,侧重产品品牌传播和人际口碑营销的“发布会”“颁奖典礼”等会议,在会议场地及其配套设施的选择方面就较为考究。比如,2017年6月2日,31会议“互动云”发布会就选择在国家游泳中心内举行。31会议的“高效率和优化体验”,与水立方这座奥运场馆的“高规格”相得益彰;而会议室内通透的玻璃座椅等配套设施,更与互动云软件产品的“科技感十足”有所映衬。再比如,2014年6月24日,营销专家韩志辉新书《冲向第一·二线品牌高附加值成长模式》选择在清华大学举办首发仪式,“清华大学”的金字招牌于无形中为“营销专家”的“品牌成长”添金加彩,阶梯教室则为韩志辉在新书签售前的演讲提供了良好的舞台!
选择什么样的会议场地,以及配套设施,相信对于专業的会议主办方,以及资深的会议策划者而言,并非什么难事,他们也有其独特的战略考量。而对于会议服务提供方,尤其是会议场地提供方而言,设身处地地站在参会者的角度,提高参会者的体验感和舒适度,才能进一步扩大品牌正向效应和口碑传播范围。会议经济的辐射效应,也影响着酒店的住宿、餐饮等消费收入,这对于会议型酒店自然不言而喻。如前文所述、笔者入住的酒店,仗着傍临火车站似乎不缺宾客,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暴露的问题终将成为影响酒店收入的短板,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也会被瓜分掉更多的蛋糕,酒店不远处的新建酒店或可佐证!
“咖啡色的桌布包裹着会议桌,会议桌上按照座椅数量摆放着小暖水瓶,臃肿的座椅背搭配着细小的木质扶手……”一位会议媒体人在微信群里晒出了这种场景的会议室图片,下面是“久经会场”人的评价“真土!”固然,这种上世纪90年代风格的会议室在如今的会议活动中已经十分鲜见,绝大多数会议室已更换了更加时髦现代的配套设施产品。然而,作为会议服务方提供的会议配套设施,能否适应当下主流人群的使用需要和审美需求,已经成为影响会议人是否获得良好参会体验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会议主办方而言,选择什么样的会议场地,既取决于会议费用预算,也与会议的重要程度,以及想传达出的品牌调性不无关系。而对于整个会议产业链而言,集住宿、餐饮、会议室等众多功能于一体的酒店,可为会议主办方省却更多采购精力。以会议室为依托点,将住宿、餐饮等功能产品一起打包销售也是目前会议型酒店普遍的做法。笔者日前在东北某地参会,入住的酒店同时提供早点、晚餐服务。从前台服务的态度,老旧作响的空调,形同虚设的网线,味如残羹的饭菜,我们对酒店的印象分大为降低,甚至有同行者对会议主办方表达了不满,并对参加下届会议持保留态度。可见,在参会期间的“吃住行”体验好坏,影响着参会者对会议成功与否的评价。从酒店角度来看,酒店主要收入是否来源于会议室,以及酒店管理者的经营策略高低,影响着酒店在会议室及其配套设施上的投入多少,也间接影响着宾客在酒店参会时的体验好坏。
会议型酒店的会议室人员承载量,往往具备更多弹性,因此成为会议主办机构在举办中小型会议时之首选。而会议主办方在与酒店的长期合作过程中,如果只精心于会议主体、专心于短期效益,就容易忽视酒店提供配套设施时的“漫不经心”,甚至是“别有用心”。
前文所述的“真土的会议室”,不论召开的是何种会议,相信对于参会者而言,在进入会议室的那一刻就对会议主办方持疑问态度。而将会议现场的照片公开发布,即使会议主题再怎么高大上,参会嘉宾再怎么权威,会议也要逊色几分。通俗地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会议场地是会议外在的表现,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套设施,会议肯定就有一些“难看”。
从正面例子来分析,侧重产品品牌传播和人际口碑营销的“发布会”“颁奖典礼”等会议,在会议场地及其配套设施的选择方面就较为考究。比如,2017年6月2日,31会议“互动云”发布会就选择在国家游泳中心内举行。31会议的“高效率和优化体验”,与水立方这座奥运场馆的“高规格”相得益彰;而会议室内通透的玻璃座椅等配套设施,更与互动云软件产品的“科技感十足”有所映衬。再比如,2014年6月24日,营销专家韩志辉新书《冲向第一·二线品牌高附加值成长模式》选择在清华大学举办首发仪式,“清华大学”的金字招牌于无形中为“营销专家”的“品牌成长”添金加彩,阶梯教室则为韩志辉在新书签售前的演讲提供了良好的舞台!
选择什么样的会议场地,以及配套设施,相信对于专業的会议主办方,以及资深的会议策划者而言,并非什么难事,他们也有其独特的战略考量。而对于会议服务提供方,尤其是会议场地提供方而言,设身处地地站在参会者的角度,提高参会者的体验感和舒适度,才能进一步扩大品牌正向效应和口碑传播范围。会议经济的辐射效应,也影响着酒店的住宿、餐饮等消费收入,这对于会议型酒店自然不言而喻。如前文所述、笔者入住的酒店,仗着傍临火车站似乎不缺宾客,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暴露的问题终将成为影响酒店收入的短板,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也会被瓜分掉更多的蛋糕,酒店不远处的新建酒店或可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