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规德并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o1987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各项事业稳步前行,但不容忽视,一些西方不良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腐化个别党员干部,使其逐渐丧失理想信念,道德滑坡,这些现象影响社会风气,阻碍我国政治建设进程。从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出发,我们要以廉政为切入点,以法律法规与道德品质为基点,通过法规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约束,通过道德要求对他们进行思想引领,做到“规德并举”,为政治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政治生态 规德并举 廉政文化建设 价值导向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党的廉政建设一般从两个层面来开展:其一是“规”,即法律法规,这是从法律层面对干部加以约束,通过国家层面的强制力保证廉政工作得以规范开展;其二是“德”,即道德品质,这是借助于民众的传统道德品行、理想信念等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带动。可以说,“规”与“德”是廉政建设得以良序开展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要做到“规德并举”,有力协同二者,这样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态。

“规德并举”是廉政建设的重要法则


  在新的发展条件下,社会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党的政治生态建设面临新的考验。西方一些错误思潮流入国内,一些人的思想被腐蚀,他们沉湎于个人主义,被商品交换思想所侵蚀,动摇了理想信念,因此加强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刻不容缓。“规德并举”对于促进廉政建设有效扎实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德并举”是政治生态建设的价值引领。法律、道德是对民众价值观进行引领的不同形式,也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与理念的表现形式,因而也成为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对象。法律与法规从行为上对党员干部加以约束,并使其权利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得到保障。在实践中,只有不断地完善法律法规,使之能够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才能彰显其功用。在廉政建设时,要尊重法律,完善法规,规范执法,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做到依法、依规,彰显法律的权威。另外,道德是民众对日常生活中是非、美丑进行衡量的“标尺”,这种民间标准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形式之一,是民众参与社会生活的思想纲领,它指引我们在社会建设中尽职尽责,奋勇前行。从这一意义上说,“规”和“德”二者的共同作用是当前廉政建设中的价值准则,为建设新时期的政治生态指明方向。
  “规德并举”是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保障。首先,道德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对于部分思想落后,利益熏心的人来说,采用道德标准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难度较大,因此,为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就必然要借助于法律的力量,通过法律促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调整。从这一视角来说,我们只有积极地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法制革新,建设完善的法律体系,以此来约束、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才能推进政治生态建设的良序运行。其次,百年大党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取得辉煌成就,共产党人血脉中的精神信仰、道德追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民服务就是共产党人的宗旨,也是所有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这一价值观与道德观始终指导广大党员严格要求自己,将为人民服务理念深入贯彻到工作之中,在实践中通过对自我的剖析、反思,抵制各种不良思潮的诱惑,从思想上克服腐败等错误,为政治生态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前进的步伐。可见,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道德约束是不可或缺的。因而在廉政建设中,我们要致力于“规”与“德”的完美配合,全面推进党政机关的日常工作,从这一意义讲,“规德并举”为当前政治生态建设提供了鲜活动力。

“規德并举”要完善“规”的建设


  破除人治思想,树立法治思维。共产党人始终秉承依法治国、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理念,并将其作为执政与工作的准则与重要依据。但依然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受腐朽思想的长期侵蚀,以人治替代法治,危害党的廉政建设,影响政治生态。所以,秉承法治精神是政治生态建设的必然选择,党员干部要按各项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开展工作,把依法办事贯彻落实到位,严格按宪法与法律法规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让人治思维无任何生存空间,促使党政机关中的腐败问题与不正之风得到遏制,永葆党政机关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健全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体系伴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歌猛进而日臻完善,大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的发展条件下,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在党政机关与党员监督制约方面,传统法律法规体系难以做到全面,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新问题,就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调整法律法规,始终让有法可依得以实现。党政机关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做到依法施政,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各项行为加以约束,要根据国情与实际需求,大力完善国家与地方法律法规体系,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切实让廉政文化建设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法律层面上为党政机关廉政建设的开展提供依据,进一步完善与补充良好政治生态建设的依据。

“规德并举”要加强“德”的引领


  以优秀文化为依托,加大思想引导力度。正因为诸多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与丰富人文精神都蕴含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才使得中华民族生存千年、生生不息,我国当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也是基于这些重要文化资源。党政机关在实行“规德并举”时,要继续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优秀道德观念,以此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对党员干部加强引导,以情感教育与思想道德引领的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信念更为坚定,自我得到进一步充实,用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来管理好自己,从而更好抵制外部消极文化的侵蚀,更好地认同和遵守党规党纪,促使党的政治文化肌体健康发展。
  价值标杆进一步明确,榜样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若想让政治生态基于思想道德引领而变得健康、向上,必须要明确人的价值取向,进一步加强榜样带动作用。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明确的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界限,对于党政机关来讲,必须借助各种方式让党员干部清楚地知道在自身工作与生活中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在具体工作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构建相应的价值体系,制定价值准则,促使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规范得到干群的普遍认可,从而以思想道德规范来约束党员干部,使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促使廉政文化建设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廉政文化建设同时还有一个重要部分,那就是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党政机关对廉政建设中的优秀典型要大力进行表彰和宣传,进行“廉政文化”品牌形象的打造,积极倡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典型为榜样,学习榜样的为人民服务、克己守礼、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在榜样的不断熏陶与影响下获得思想上的提升,秉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履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打造精神支柱。党政机关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时,要根据相关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在思想观念上时刻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才能真正贯彻落实为民服务、廉洁奉公的宗旨和准则。对所有的共产党人来讲,信仰就是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党的历史使命得到更好的践行,就必须做到信仰坚定、思想纯洁、一心为公、作风硬气,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践行“规德并举”中的“德”。

有机衔接“规”与“德”


  在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想拥有社会发展所需的价值追求与真正的精神内核,真正做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仅靠法律法规的硬约束是难以实现的;反过来,若想对人们形成权威的约束,也不能仅靠思想道德的软约束来实现,因为这样常常会让相应监督缺失,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党风廉政建设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国家与地区若要进行廉政文化构建,进行良好政治生态的营造,必须有机衔接“规”与“德”,以法治来实现制约,以道德来引领思想,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由此可见,廉政文化建设的两个基础就是思想道德与法律法规,这两者互为支撑、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总之,社会主义法律法规是基于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而得以建立的,其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必须基于法律法规所形成的“他律”以及思想道德层面作为指引所形成的“自律”,用前者来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用后者对人们的心灵进行净化,用法律法规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对其进行硬性补充,用思想道德精神内核来完善法律法规的弹性,如此“规”与“德”才能得到有机衔接,相互支撑,不断得到发展与充实。由此可见,必须努力让“规”与“德”有机衔接,思想道德的引领作用与法律法规的约束作用方可同时得以发挥,“规德并举”才能真正得到推进与实现,切实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得到扎实推进。
  由上述可見,对于各类政治主体而言,其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就是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深刻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施政行为与价值取向。正如前人所说“德润人心,法安天下”,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基于思想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充分利用方能得到更好的推进,这是营造党政机关良好政治生态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我国人民的期望。必须对“规德并举”的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对两者的实施思路予以重视,对两种资源进行合理开发,才能让廉政文化建设得到更好开展,并逐步向社会发展与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从而真正建立起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社会氛围,真正为人民造福。
  (作者分别为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周良书、薛明骥:《论中国共产党法德并举的国家治理》,《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第6期。
  ②侯文莉:《继承传统 提升道德文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14期。
  ③李泽泉:《德法并举:规范视域下的公民价值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第5期。
  ④李梦云:《政治文化架构下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第3期。
  ⑤司甜:《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的地方政治生态建设刍论》,《理论导刊》,2016年第14期。
  ⑥郑爱花:《法治德治并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必然选择》,《法制博览》,2018年第31期。
  ⑦陈燕楠、王嘉琪:《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求是》,2018年第19期。
  责编/谷漩 美编/陈琳
其他文献
家政服务业及其工作给相对贫困群体就业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和可能。家政工人的工资收入远远超出了贫困线并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家政工人的工作历程、与城市中产阶级的互
【摘要】地方文创的设计与开发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还具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文创产品的创意开发、品牌打造以及市场开拓三个方面探索地方特色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 地方特色文创 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在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下,立足地域文化与自然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
【摘要】“吃空饷”现象暴露和揭示了当前我国基层治理的制度性漏洞。比如,基层治理权力的条块分割以及碎片化;基层治理权力的不透明和不公开;基层治理权力的无从参与以及无从监督。对此,需要通过深刻的体制性和制度性改革,构建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奠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基。  【关键词】“吃空饷” 基层治理 制度漏洞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法治中国建设最核心最根本最重要的思想保障,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思想支撑,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总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摘要】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金融将在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我国消费金融在经历起步、探索、发展等阶段后,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融合,呈现出新特点。但由于过快增长,也积聚了一定风险。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契机、新需求,直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升内生的风控能力和水平,是消费金融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消费金融 金融监管 新发展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创新理论发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只是一种前瞻性理论,更是一种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解决全球性公
【摘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能够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精神。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一个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回顾百年党史,要想保证执政的效果和效率,必须不断提升执政能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自我革命,与时俱
伟大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色家书是中华民族烽火岁月的悲壮记忆,一封封烈士书信,铭记着一段段充满激越温情的辉煌历史
法治信仰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创新与改革的新提法。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深入理解“法治信仰”的内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培育,需要明确其同政治信
某些地方领导通过放狠话来推动政府治理,这使得我国在地方政府管理中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狠话治理”。“狠话治理”的蔓延源于地方制度的不合理,一些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