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充分考虑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发展中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促进我国氯碱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氯碱行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1-0211-02
氯碱行业作为化学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之一,资源消耗多,排污量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促进氯碱行业向清洁化、绿色化生产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稳步增长,迈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绿色战略”。环境保护是该战略的构成之一,如何在实现氯碱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实现氯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氯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根据化工行业自身固有的特点,通过氯碱行业及其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氯碱行业的良性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将其应用到生产的全过程,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能源和物质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完成废物综合利用、副产品及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氯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以氯碱产品为核心,建立与其他相关行业互相交叉、互为资源提供、互为污染物处理的产业链条,进而形成产业工业园或产业集群。
2氯碱行业环境保护对策
对于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污染物种类较多的工业企业,往往采用单方面的环境保护对策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氯碱行业,至少要从政策管理、清洁生产、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三个方面来综合实施,才能达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2.1政策管理方面
按照《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烧碱/聚氯乙烯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氯碱行业项目,使氯碱行业健康有序、清洁发展。
氯碱项目的实施,应该与选址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并依据GB 18071-2000《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和GB 11658-89《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防止氯碱项目建成后造成严重的环境纠纷。
依法监督氯碱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严格按照“三同时”制度管理,建立完善的在线监测制度,发现环境问题及时解决。
2.2清洁生产
大量事实证明,实施清洁生产的效果优于末端治理,因此,在氯碱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同样有重要意义。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的烧碱工业和聚氯乙烯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氯碱行业可采取如下清洁生产方案,以完善生产环节,保护环境质量。
2.3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治理及排放。采用排水系数法对规划项目排放的污水量进行预测。
①排水原则。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应急排水系统,确保各类废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严禁将高浓度废水稀释排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污染区域的初期雨水实施集中处理,集中排放,严禁企业新建排污口。污水排放口实施规范化建设,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制定突发事故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为防止发生事故时化工物料或消防水的外泄进入地表水系统或形成地表漫流,造成河流及地下水体污染,化工企业应该实行二级防范措施。第一级要求入各企业在装置区的周边设置围堰;第二级要求各厂区设置事故水池,用以收集受到污染的雨水和事故消防水。
②污水处理方案。为了使规划项目排水达标排放,保护河水体水质,污水处理站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2)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厂区地下水保护措施建议遵循“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即采取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措施。
①主动控制,即源头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的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料的跑冒滴漏,防止地下水污染,规划项目在工艺、设备、建筑结构、总图等方面均应在设计中采取严格的防渗漏措施。
从设计上把好第一道關口是防止物料和污水泄漏的根本;从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上把好第二道关口是防止物料和污水泄漏的保障;从运行管理上把好第三道关口是防止物料和污水泄漏的关键。
结合工厂清洁生产工艺要求,防止物料和污水泄漏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工程设计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生产装置防泄漏技术措施,严防生产装置、储运设施等发生事故或产生泄漏。一旦发生泄漏,结合“防控措施”,完善优化围堰设置,加强疏导、收集、处理措施的设计。主动控制措施在技术上保证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泄漏,从而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
②被动控制,即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厂内污染区地面的防渗措施和泄漏、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并把滞留在地面的污染物收集起来,集中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一是污染防治分区。厂区规划项目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在布置上建议严格区分为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根据可能泄漏物质的性质将污染防治区划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
污染防治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物料、化学品或含有污染物的介质泄漏至地面的区域,主要包括生产装置区、物料储罐区、汽车装卸区、酸碱站、化学品库、污水处理设施等;一般污染防治区是指无毒性或毒性小的生产装置区、物料储罐区、装置区外管廊及气态产品装车区等;重点污染防治区是指危害性大、毒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区、物料储罐区、化学品库、液态产品装卸车区等;特殊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各种污水收集池、储存池等区域;非污染防治区是指除污染防治区外的其它区域,主要包括部分公用工程区、办公区、绿化区域等。
二是分区防渗方案。通过规划项目可能泄漏物质分析和污染防治分区,对于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建议分别采用不同等级的防渗方案。
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采用现浇防渗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防渗等级不小于S6,混凝土S6级渗透系数为0.419×10-8cm/s。
重点污染防治区采用防渗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防渗等级不小于S8,混凝土S8级渗透系数为0.216×10-8cm/s。
特殊污染防治区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结构,生产装置污染区内各种污水池、污水井的混凝土池体采用防渗混凝土,混凝土防渗等级不小于S8,混凝土S8级渗透系数为0.261×10-8cm/s。
非污染区不设置专门的防渗层结构。
对于地下水防渗透性能弱的区域,建议进一步强化防渗级别。
根据项目或装置可能泄漏的物质特性、种类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采取分区防控原则,并确定不同的防渗方案,即可满足工程防渗要求,又可节省大量工程投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技术经济均是合理、可行的。
③实施覆盖生产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厂址周围地下水环境污染控制状况,建议厂区建立覆盖全厂的地下水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设施,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地下水监测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的要求执行。
④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为了确保风险事故不污染地下水,建议厂区建立地下水应急预案及应急防控体系。通过地下水污染监控的水质监测井监测数据及时反馈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启动地下水应急措施提供信息保障;对污染区地下水通过人工抽水形成下降漏斗,防止污染水向下游扩散,抽出的污染水通过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3)工业固体废物防治对策。①厂区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一般工业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鼓励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废物产生量。②厂区内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临时堆存。生活垃圾送当地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锅炉灰渣制砖等综合利用。③规划项目产生的重金属类催化剂返厂回收。④危险固体废物统一处理。
4)废气污染物防治对策。氯碱行业产生废气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VCM精馏尾气,有VCM、C2H2、H2、N2、O2等组分,一般采用:①活性炭吸附—蒸汽正压解析技术回收VCM。②溶剂吸收法回收VCM。③膜渗透法回收精馏不凝气中的VCM的技术。目前总体看来后两种方案效果要好于第一种方案。二是聚氯乙烯干燥尾气,电石备料过程产生的粉尘,采用旋风分离或布袋回收颗粒物,均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对于屡建行业拓展产业链时,会产生新的废气污染源,因此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废气污染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一般的措施有水洗、酸碱中和、溶剂吸收、膜分离、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催化还原、焚烧等。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在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安全措施前提下,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议至少采取水污染事故二級防控措施,防止水污染事故污染受纳水体。①建设一级水污染事故一级防控设施(围堰、围堤):防止初期雨水及开停车、检修过程中物料漫流,在其排水出口加阀门和水封井,可将正常情况下含污染物装置地面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后期雨水排入雨排水线。②在厂区和相应排放口设置事故缓冲池,关闭雨排水系统进入水体的阀门,将事故污染水通过管道排入二级事故缓冲池。最后依托企业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及区域污水处理厂将废污水处理至达标排放。③建立和健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3结束语
氯碱企业通过环境保护策略,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提出研究发展循环经济,实施针对性对策,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璇,赵旭.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0):1393-1397.
[2]朱慎林,赵毅红,等.清洁生产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臧树良.关伟等清洁生产、绿色化学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7,14(6):1-8.
关键词氯碱行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Q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1-0211-02
氯碱行业作为化学工业领域重点行业之一,资源消耗多,排污量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促进氯碱行业向清洁化、绿色化生产方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稳步增长,迈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绿色战略”。环境保护是该战略的构成之一,如何在实现氯碱工业企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又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实现氯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氯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根据化工行业自身固有的特点,通过氯碱行业及其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促进氯碱行业的良性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将其应用到生产的全过程,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能源和物质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完成废物综合利用、副产品及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氯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以氯碱产品为核心,建立与其他相关行业互相交叉、互为资源提供、互为污染物处理的产业链条,进而形成产业工业园或产业集群。
2氯碱行业环境保护对策
对于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污染物种类较多的工业企业,往往采用单方面的环境保护对策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氯碱行业,至少要从政策管理、清洁生产、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三个方面来综合实施,才能达到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2.1政策管理方面
按照《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烧碱/聚氯乙烯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氯碱行业项目,使氯碱行业健康有序、清洁发展。
氯碱项目的实施,应该与选址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并依据GB 18071-2000《氯碱厂(电解法制碱)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和GB 11658-89《聚氯乙烯树脂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防止氯碱项目建成后造成严重的环境纠纷。
依法监督氯碱项目的建设和运行,严格按照“三同时”制度管理,建立完善的在线监测制度,发现环境问题及时解决。
2.2清洁生产
大量事实证明,实施清洁生产的效果优于末端治理,因此,在氯碱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同样有重要意义。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出的烧碱工业和聚氯乙烯工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氯碱行业可采取如下清洁生产方案,以完善生产环节,保护环境质量。
2.3环境保护措施
1)废水治理及排放。采用排水系数法对规划项目排放的污水量进行预测。
①排水原则。按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原则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应急排水系统,确保各类废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严禁将高浓度废水稀释排放。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及污染区域的初期雨水实施集中处理,集中排放,严禁企业新建排污口。污水排放口实施规范化建设,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制定突发事故水污染防治应急预案。为防止发生事故时化工物料或消防水的外泄进入地表水系统或形成地表漫流,造成河流及地下水体污染,化工企业应该实行二级防范措施。第一级要求入各企业在装置区的周边设置围堰;第二级要求各厂区设置事故水池,用以收集受到污染的雨水和事故消防水。
②污水处理方案。为了使规划项目排水达标排放,保护河水体水质,污水处理站出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
2)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和减缓措施。厂区地下水保护措施建议遵循“源头控制、末端防治、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相结合”的原则,即采取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相结合的措施。
①主动控制,即源头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采取的相应措施,防止和降低污染物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程度;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料的跑冒滴漏,防止地下水污染,规划项目在工艺、设备、建筑结构、总图等方面均应在设计中采取严格的防渗漏措施。
从设计上把好第一道關口是防止物料和污水泄漏的根本;从工程施工及质量控制上把好第二道关口是防止物料和污水泄漏的保障;从运行管理上把好第三道关口是防止物料和污水泄漏的关键。
结合工厂清洁生产工艺要求,防止物料和污水泄漏必须从源头抓起,从工程设计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生产装置防泄漏技术措施,严防生产装置、储运设施等发生事故或产生泄漏。一旦发生泄漏,结合“防控措施”,完善优化围堰设置,加强疏导、收集、处理措施的设计。主动控制措施在技术上保证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泄漏,从而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
②被动控制,即末端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厂内污染区地面的防渗措施和泄漏、渗漏污染物收集措施,即在污染区地面进行防渗处理,防止洒落地面的污染物渗入地下,并把滞留在地面的污染物收集起来,集中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一是污染防治分区。厂区规划项目各生产装置、辅助设施及公用工程设施在布置上建议严格区分为污染防治区和非污染防治区,根据可能泄漏物质的性质将污染防治区划分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
污染防治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物料、化学品或含有污染物的介质泄漏至地面的区域,主要包括生产装置区、物料储罐区、汽车装卸区、酸碱站、化学品库、污水处理设施等;一般污染防治区是指无毒性或毒性小的生产装置区、物料储罐区、装置区外管廊及气态产品装车区等;重点污染防治区是指危害性大、毒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区、物料储罐区、化学品库、液态产品装卸车区等;特殊污染防治区主要包括各种污水收集池、储存池等区域;非污染防治区是指除污染防治区外的其它区域,主要包括部分公用工程区、办公区、绿化区域等。
二是分区防渗方案。通过规划项目可能泄漏物质分析和污染防治分区,对于重点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和特殊污染防治区建议分别采用不同等级的防渗方案。
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采用现浇防渗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防渗等级不小于S6,混凝土S6级渗透系数为0.419×10-8cm/s。
重点污染防治区采用防渗混凝土面层,混凝土防渗等级不小于S8,混凝土S8级渗透系数为0.216×10-8cm/s。
特殊污染防治区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结构,生产装置污染区内各种污水池、污水井的混凝土池体采用防渗混凝土,混凝土防渗等级不小于S8,混凝土S8级渗透系数为0.261×10-8cm/s。
非污染区不设置专门的防渗层结构。
对于地下水防渗透性能弱的区域,建议进一步强化防渗级别。
根据项目或装置可能泄漏的物质特性、种类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采取分区防控原则,并确定不同的防渗方案,即可满足工程防渗要求,又可节省大量工程投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技术经济均是合理、可行的。
③实施覆盖生产区的地下水污染监控系统,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井,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厂址周围地下水环境污染控制状况,建议厂区建立覆盖全厂的地下水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设置地下水污染监控设施,及时发现污染、及时控制。地下水监测按照《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的要求执行。
④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一旦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地下水污染,并使污染得到治理。
为了确保风险事故不污染地下水,建议厂区建立地下水应急预案及应急防控体系。通过地下水污染监控的水质监测井监测数据及时反馈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及时发现地下水污染事故及其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启动地下水应急措施提供信息保障;对污染区地下水通过人工抽水形成下降漏斗,防止污染水向下游扩散,抽出的污染水通过集中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3)工业固体废物防治对策。①厂区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一般工业废物储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鼓励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废物产生量。②厂区内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临时堆存。生活垃圾送当地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锅炉灰渣制砖等综合利用。③规划项目产生的重金属类催化剂返厂回收。④危险固体废物统一处理。
4)废气污染物防治对策。氯碱行业产生废气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VCM精馏尾气,有VCM、C2H2、H2、N2、O2等组分,一般采用:①活性炭吸附—蒸汽正压解析技术回收VCM。②溶剂吸收法回收VCM。③膜渗透法回收精馏不凝气中的VCM的技术。目前总体看来后两种方案效果要好于第一种方案。二是聚氯乙烯干燥尾气,电石备料过程产生的粉尘,采用旋风分离或布袋回收颗粒物,均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对于屡建行业拓展产业链时,会产生新的废气污染源,因此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废气污染物的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一般的措施有水洗、酸碱中和、溶剂吸收、膜分离、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催化还原、焚烧等。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在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安全措施前提下,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建议至少采取水污染事故二級防控措施,防止水污染事故污染受纳水体。①建设一级水污染事故一级防控设施(围堰、围堤):防止初期雨水及开停车、检修过程中物料漫流,在其排水出口加阀门和水封井,可将正常情况下含污染物装置地面水排入污水处理站,后期雨水排入雨排水线。②在厂区和相应排放口设置事故缓冲池,关闭雨排水系统进入水体的阀门,将事故污染水通过管道排入二级事故缓冲池。最后依托企业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及区域污水处理厂将废污水处理至达标排放。③建立和健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3结束语
氯碱企业通过环境保护策略,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提出研究发展循环经济,实施针对性对策,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罗璇,赵旭.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探[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0):1393-1397.
[2]朱慎林,赵毅红,等.清洁生产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臧树良.关伟等清洁生产、绿色化学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7,1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