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型人工血管转流治疗混合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moneyo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肠-腔-房Y型人工血管转流治疗混合性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990-2006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混合性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实施了肠-腔-房Y型人工血管转流.先于肝前行人工血管(直径16~18 mm,主血管)与肾静脉以下下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吻合,然后再行人工血管(直径10~12 mill,支血管)与肠系膜上静脉和主血管的吻合.监测手术前、后下腔静脉、门静脉压力及血流流速.结果 手术后即日胸腹壁浅静脉曲张消失,无住院期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至16年,随访期内主血管未发现血栓,通畅率100%,支血管血栓形成2例,通畅率为96.1%.术后下腔静脉压力较术前下降了17.4 cm H2O±5.7 cm H2O(1 cm H2O=0.098 kPa),门静脉压力下降了17.0 cm H20±7.0 cm H20.结论 Y型人工血管转流能同时有效地降低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压力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治疗混合性布加氏综合征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声带白斑与胃食管咽喉反流可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诊断为声带白斑,并由术后病理证实为声带角化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患者15例,征得患者同意后手术前行24 h咽喉及食管pH监测,统计反流率,分析反流特点、反流症状评分.结果 15例患者中有病理性食管内反流者9例,阳性率为60%,食管反流阳性组与反流阴性组之间在反流时间(104.6 min±42.1 min/10.9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8广州乳腺癌临床诊治论坛暨中大-哈佛乳腺癌学术研讨会”定于2008年9月19-21日在广州召开。
病历摘要  患者女,63岁,因闭经28年,乏力、怕冷3年,昏迷8 d,于2007年3月20日入院.患者28年前分娩时大出血,随之出现产后无乳、闭经,阴毛、腋毛脱落,性欲减退。
期刊
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全军普通外科中心,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大学北京肿瘤医院共同主办的2008胃肠肿瘤外科高峰论坛于2008年4月25至2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近70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由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李荣教授、北京大学北京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担任主席。
期刊
期刊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预防糖皮质激索性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择140例患有风湿性疾病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非骨质疏松病人,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等.将上述病人随机分为:阿仑膦酸钠组74例(阿仑膦酸钠10 mg,1次/d,加上钙尔奇D 0.6 g,1次/d),单纯钙剂组66例(钙尔奇0.6 g,1次/d),疗程24周.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24周后的
贵刊2003年83卷第12期刊登了<我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一文,对于该文中对沙门菌属、志贺菌属的耐药率、敏感率,笔者存在不同观点,在此指出以供商榷。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天津市医学会及天津市麻醉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儿科麻醉学术会议于2008年5月9日至11日在天津是市滨海新区隆重召开。
期刊
患者男,72岁,因胸闷、憋喘2个月于2008年3月25日入院.患者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地感胸闷、活动后憋喘,无咳嗽、咯痰、咯血和胸痛,无发热和盗汗,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期刊
患者男,67岁,发现血压增高13年,加重伴胃部不适、头晕及呕血5 d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