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世界的“战争”通常分两类,一是巨头之间的对决,一是新创企业对在位巨头的颠覆与破坏。论看点,又以后者为甚。
要在竞争中胜出,战略当然要对;但在战场之上,更需讲究谋略。什么是战略?用《孙子兵法》来讲,就是它开篇所说的“五事”——道、天、地、将、法,对应到企业,分别是客户的意愿、政策与环境、区域、人才、组织与管理。什么是谋略?即“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以“欺诈的艺术”将竞争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效应最大化,把对方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
对于新创企业来说,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谋略是必修课。哈佛商学院教授大卫·尤费(David Yoffie)及其合作者,基于众多以小搏大的案例,以“柔道”为隐喻,归纳了三类共九条原则,为雄心勃勃的新兴企业展示了取胜之道。
只有极少数新创企业会真正觊觎霸主企业的地位。后者当然不会全知全能,所以,存在着逆袭的机会,但没有任何优势的新创企业,想要把领先企业拉下马,也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通常,有发展潜力的新创企业具备移动速度快、反应敏捷这两大特征。这是它们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基础。但是,在把潜力变实力之前,首先要站稳脚跟,然后谋求快速发展。
原则1:勿引发攻击。当力量还很弱小时,你需要像可爱的小狗一样,让人怜爱,而不是想敲打你,所以,这条原则又被称为“小狗策略”。要避免过早出现在领先企业的“雷达系统”上,但如果被巨头发现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表现出人畜无害的样子,而不是虎视眈眈、直言不讳地挑战大佬,譬如直接祭出价格武器,欲一竞高下,或者借媒体羞辱巨头,把它们描绘成行动迟缓的保守者。
让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低调是反人性的,所以,要实施这条策略并不容易。有了新产品,必须搞推介会;有媒体采访,不能拒绝;融资了,必须广而告之。而且,在注意力作为基础资源的网络时代,高调带来的“红利”是非常诱人的。然而,请记住一点,弱小者高调挑衅会赚吆喝,但未必赚到买卖。
原则2:划定竞争空间。一旦生存下来,就要考虑继续发展的问题。此时,仍要尽可能地避免正面竞争。新创企业的最佳选择是,划定你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个区位里,要确保商业模式、有效的规则与占据C位的对手不同,因此,对手一旦进入这个地方,其既有的优势难以施展,至少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市场,很可能是主流企业此前忽视的,或者瞧不上的,在它的模式下是无利可图的。
因此,主流企业也许会在声量上威吓新进入者,但很少会进行激烈的、大规模或实质的反击。通常,新创企业立足于某个细分市场,比领先企业更高端或更低端的市场。例如,当新兴市场的手机企业进入低端市场时,领先的苹果公司表现出了无动于衷,而且,迄今为止,它仍未涉足某个价格以下的市场。有时候,新创企业也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利基市场。例如,拼多多把电商模式引入下沉市场时,阿里、京东等眼睁睁地看着它迅速壮大了。
原则3:争取快速发展。巨头的“学习期”就是新创企业的“机会窗口”。但是,学习者迟早要“毕业”。因此,必须利用这个时期,稳固自己在这个市场中的领先优势和主导地位。速度是核心,在规模、范围和学习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强网络效应行业尤其如此。只要你率先激活网络效应,就能尽占先发优势,后来者翻盘的机会将极其渺茫。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理顺内部的管理要素,确立类似“华为基本法”的管治框架,明确包括企业使命、任务、价值观、长期目标以及基本的游戏规则等。此外,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人员一定会越来越多,通常是迅速膨胀,招聘、培训也要跟上步伐。除了内生式发展,还要通过收购补齐商业闭环的短板,强化价值链上的弱点。但是,快速发展不是盲目发展,尤其是不要轻易进入在位巨头的主营业务,因为这势必引起汹涌的反击。
当新创企业已经在一個利基市场上取得了领先态势,在位企业就会看到,昔日的小狗已然变成了一条烈犬,迟早会向自己发起挑战。此时,敌意已然满格。但是,新创企业仍需审慎处理难以逃避的竞争,务必尽可能地掌控节奏,而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原则4:稳住对手。既然人家已经意识到你的威胁性,那么,怎么做才能稳住对手呢?核心是分利。具体的做法,包括业务合作、合资或股权交易等。
例如,eBay在发展初期,把美国在线当成假想敌。为了让后者尽可能晚进入C2C市场,eBay在1997年以全部预算的一半——75万美元,购买了在美国在线某个区域、某个时段(90天)的独家展示服务,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导入;第二年3月,eBay故伎重演,以三年支付1 200万美元获得了关键词服务,以及更多区域的独家经营权;1999年,eBay约定未来四年内每年支付1 800万美元,除了广告服务,还获得了独家经营权,并以联合品牌“eBay@AOL”的方式发布。美国在线是否想过,这些钱都是谁给它带去的?
再比如,百度公司创业早期曾为门户网站提供站内搜索服务,因此,门户网站没有投入资源以开发自己的搜索系统,避免了正面竞争。当百度发布自己的网页时,它通过中断对门户网站的服务,使后者成为它赢得公众关注的跳板。
原则5:避免针锋相对。当稳住对手这个策略被识破时,就不必再虚情假意、维持表面的和平了,更不可能一味退让。
首先,仍应该避免残酷的消耗战,把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以免四面受敌。其次,要向对手学习,要研究对手的进攻点和进攻的策略,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恰好打中了自己的软肋?如果是,要尽快把“城墙”筑起来,把护城河的水位升上去;第三,要保持主动姿态,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被对手戏弄,做得不偿失的战斗,不能被诱骗至对手的主场上去。毕竟,如果对方只是虚张声势或声东击西,过多的投入、紧张不过是庸人自扰。 原则6:推拉制衡。稳住对手降低了对手进攻的可能性,避免针锋相对是减小攻击的力度,但是,竞争对手也很可能不吃那一套,而是直接发起进攻。推拉制衡的目的在于,将对方的进攻变成你的优势,以削弱对手的地位。
例如,宝洁公司的帮宝适反击挑战者Drypers时发放了大量的优惠券,后者无力发放同等规模的优惠券,于是宣布帮宝适的优惠券也可在Drypers使用,使其销售猛涨。
另一个要点是战略性撤退,因为谁也不可能在每一个战场上都打胜仗,所以,面对强烈的进攻,保存实力、“留得青山在”才是正道。
大无畏地、“视死如归”式直面对手,固然可敬,但参与竞争的目的在于赢得竞争,而非牺牲自己,“伤敌一千,自损两千”式策略只会让第三方渔翁得利。因此,要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对对手的最大伤害,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回报,这就需要杠杆借力。而能否轻车熟路地实施杠杆借力,则是衡量是否有过人谋略的主要标志。
原则7:利用对手的资产。一个企业的资产,同时也是它的负债。为什么很多大型企业转型时步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受累于既有的资产,因为放弃资产需要勇气和魄力,需要力排众议。
例如,当英特尔公司的领导层准备放弃存储器业务时,“只能含糊其辞地和同事们商量这件事,感到难以启齿”,因为“在我们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再比如,为什么海尔公司砸冰箱能成为不断传唱的经典?因为它砸的不是彻底不合格的废品。
因此,把对手的资产变成对手的负担,变成对手学习新事物、采用新模式的障碍,就是成功支起了杠杆。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对手陷入一个两难的窘境:积极反击但损失资产,或者不回应。
例如,当进攻的软件供应商实施免费策略时,靠软件收费盈利的企业跟进还是不跟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抉择。而资产成为障碍的例子,在线上零售冲击线下零售的过程中可谓俯拾皆是。线下零售商开展线上业务时,不仅要面临电商的猛烈进攻,还不得不劳心费力地应对内部的左右手互博难题。
原则8:利用对手的合作伙伴。从某种意义上讲,合作伙伴也是资产。不过,合作伙伴是一种非常不稳固的资产。首先,你可以分化这些伙伴,开出更优渥的条件,吸引忠诚度低的合作伙伴为我服务。其次,对于忠诚度较高的合作伙伴,就可以像利用资产一样,进攻对手的这些忠诚盟友,分散竞争对手的心力与战斗力,上演“围魏救赵”;第三,合作伙伴,无论多么忠诚,都只是类似资产,而非全然掌控的实际资产,因此,挑起对手和其合作伙伴的不和,也会让对手陷入两难之中,离开了合作伙伴的倾力相助,对手的战斗力必然要打折扣。
和可口可乐差不多同期创业的百事可乐在“一战后”一度奄奄一息。1933年,其所有人查尔斯·古斯寻求让可口可乐收购,但未能成功。随后,古斯推出低价的大瓶装,12盎司售5美分,而可口可乐同样的价格是6.5盎司,顺应了大萧条时期的消费力,实现了咸鱼翻身。可口可乐直到22年后才推出大瓶装。一方面,与它力推曲线瓶的战略有关;另一方面,可口可乐的罐装伙伴也极力阻止可口可乐改变。
原则9:利用对手的其他竞争者。“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大概是最不像谋略的谋略了。通常,这个策略表现为两种做法。第一,异质挑战者之间相互赋能,帮助彼此提升产品能力和服务水准,或助其分销,因为大型企业的业务常常很多元,覆盖的价值链足够宽泛;第二,抱团取暖,和“同病相怜”的挑战者结成同盟。
能成功实施柔道战略的企业不会太多。首先,它们必须具备独特的优势和创新能力,因为实施柔道战略的关键在于,凭借速度和敏捷性把握住大型企业后知后觉所产生的机会窗口。
在位企业后知后觉的根源多种多样,傲慢、“大企业病”导致的信息流动不畅、延续性创新战略、失败的变革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如果在位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例如,它的竞争雷达的颗粒度足够小,管理层始终战战兢兢,积极鼓励内部创业,培育内部竞争机制,即使是柔道高手,赢面也不大。
其次,应该看到,大多数新创企业都在默默无闻中,苟活在某个价值网的某个节点上,不幸者昙花一现,幸运者只是变成一个“长青”的小企业。一方面,它们可能不具备速度和敏捷的优势;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未必提供以小搏大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具有周期的。如果错过了或机会尚未来临,柔道战略将是无效的。
第三,柔道战略所包含的九条原则是彼此关联的,需因时而变。对对手的判断、对时点的把握,需要相对准确,转换要足够快捷,對执行者的要求较高,因此,创业者必须勤加操练,以做到前后连贯、熟能生巧,否则,破绽百出,只会自取其辱。
第四,当柔道战略的实施者成功后,会变身为柔道战略的目标。此时,如果还固守柔道战略,很可能会产生守株待兔的后果。例如,雅虎公司以免费抢夺eBay的市场时,eBay采取了“避免针锋相对”策略,保持收费策略不变,以加大线下贸易展会拓展力度的方式,应对了雅虎的挑衅。可是,当淘宝网同样以免费冲击它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时,eBay仍然选择了收费的逻辑,而不是针锋相对,结果就非常不一样了。
第五,柔道战略似乎是以一个明确的大个子竞争对手为前提的。因此,在实施这个战略之前,最好能确定自己选对了对手,否则,我们很可能就像堂吉诃德一样,有时候不过是在和风车战斗。
最后,柔道战略不能单独使用,因为在一家企业成长的路上,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对手。有时候,你必须手起刀落,将竞争者速速斩落马下;有时候,你要和竞争对手共存,先把市场做大;有时候,你需要无视对手;有时候,你要以退为进,静待时机成熟。
要在竞争中胜出,战略当然要对;但在战场之上,更需讲究谋略。什么是战略?用《孙子兵法》来讲,就是它开篇所说的“五事”——道、天、地、将、法,对应到企业,分别是客户的意愿、政策与环境、区域、人才、组织与管理。什么是谋略?即“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以“欺诈的艺术”将竞争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效应最大化,把对方的优势变成自己的优势。
对于新创企业来说,面对实力悬殊的对手,谋略是必修课。哈佛商学院教授大卫·尤费(David Yoffie)及其合作者,基于众多以小搏大的案例,以“柔道”为隐喻,归纳了三类共九条原则,为雄心勃勃的新兴企业展示了取胜之道。
移动:为获得最佳位置作准备
只有极少数新创企业会真正觊觎霸主企业的地位。后者当然不会全知全能,所以,存在着逆袭的机会,但没有任何优势的新创企业,想要把领先企业拉下马,也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通常,有发展潜力的新创企业具备移动速度快、反应敏捷这两大特征。这是它们把梦想变成现实的基础。但是,在把潜力变实力之前,首先要站稳脚跟,然后谋求快速发展。
原则1:勿引发攻击。当力量还很弱小时,你需要像可爱的小狗一样,让人怜爱,而不是想敲打你,所以,这条原则又被称为“小狗策略”。要避免过早出现在领先企业的“雷达系统”上,但如果被巨头发现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表现出人畜无害的样子,而不是虎视眈眈、直言不讳地挑战大佬,譬如直接祭出价格武器,欲一竞高下,或者借媒体羞辱巨头,把它们描绘成行动迟缓的保守者。
让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低调是反人性的,所以,要实施这条策略并不容易。有了新产品,必须搞推介会;有媒体采访,不能拒绝;融资了,必须广而告之。而且,在注意力作为基础资源的网络时代,高调带来的“红利”是非常诱人的。然而,请记住一点,弱小者高调挑衅会赚吆喝,但未必赚到买卖。
原则2:划定竞争空间。一旦生存下来,就要考虑继续发展的问题。此时,仍要尽可能地避免正面竞争。新创企业的最佳选择是,划定你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个区位里,要确保商业模式、有效的规则与占据C位的对手不同,因此,对手一旦进入这个地方,其既有的优势难以施展,至少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市场,很可能是主流企业此前忽视的,或者瞧不上的,在它的模式下是无利可图的。
因此,主流企业也许会在声量上威吓新进入者,但很少会进行激烈的、大规模或实质的反击。通常,新创企业立足于某个细分市场,比领先企业更高端或更低端的市场。例如,当新兴市场的手机企业进入低端市场时,领先的苹果公司表现出了无动于衷,而且,迄今为止,它仍未涉足某个价格以下的市场。有时候,新创企业也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利基市场。例如,拼多多把电商模式引入下沉市场时,阿里、京东等眼睁睁地看着它迅速壮大了。
原则3:争取快速发展。巨头的“学习期”就是新创企业的“机会窗口”。但是,学习者迟早要“毕业”。因此,必须利用这个时期,稳固自己在这个市场中的领先优势和主导地位。速度是核心,在规模、范围和学习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强网络效应行业尤其如此。只要你率先激活网络效应,就能尽占先发优势,后来者翻盘的机会将极其渺茫。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理顺内部的管理要素,确立类似“华为基本法”的管治框架,明确包括企业使命、任务、价值观、长期目标以及基本的游戏规则等。此外,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人员一定会越来越多,通常是迅速膨胀,招聘、培训也要跟上步伐。除了内生式发展,还要通过收购补齐商业闭环的短板,强化价值链上的弱点。但是,快速发展不是盲目发展,尤其是不要轻易进入在位巨头的主营业务,因为这势必引起汹涌的反击。
平衡:决战之前避免硬碰硬
当新创企业已经在一個利基市场上取得了领先态势,在位企业就会看到,昔日的小狗已然变成了一条烈犬,迟早会向自己发起挑战。此时,敌意已然满格。但是,新创企业仍需审慎处理难以逃避的竞争,务必尽可能地掌控节奏,而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
原则4:稳住对手。既然人家已经意识到你的威胁性,那么,怎么做才能稳住对手呢?核心是分利。具体的做法,包括业务合作、合资或股权交易等。
例如,eBay在发展初期,把美国在线当成假想敌。为了让后者尽可能晚进入C2C市场,eBay在1997年以全部预算的一半——75万美元,购买了在美国在线某个区域、某个时段(90天)的独家展示服务,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导入;第二年3月,eBay故伎重演,以三年支付1 200万美元获得了关键词服务,以及更多区域的独家经营权;1999年,eBay约定未来四年内每年支付1 800万美元,除了广告服务,还获得了独家经营权,并以联合品牌“eBay@AOL”的方式发布。美国在线是否想过,这些钱都是谁给它带去的?
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未必提供以小搏大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具有周期的。如果错过了或机会尚未来临,柔道战略将是无效的。
再比如,百度公司创业早期曾为门户网站提供站内搜索服务,因此,门户网站没有投入资源以开发自己的搜索系统,避免了正面竞争。当百度发布自己的网页时,它通过中断对门户网站的服务,使后者成为它赢得公众关注的跳板。
原则5:避免针锋相对。当稳住对手这个策略被识破时,就不必再虚情假意、维持表面的和平了,更不可能一味退让。
首先,仍应该避免残酷的消耗战,把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战争,以免四面受敌。其次,要向对手学习,要研究对手的进攻点和进攻的策略,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恰好打中了自己的软肋?如果是,要尽快把“城墙”筑起来,把护城河的水位升上去;第三,要保持主动姿态,发挥自己的优势,不能被对手戏弄,做得不偿失的战斗,不能被诱骗至对手的主场上去。毕竟,如果对方只是虚张声势或声东击西,过多的投入、紧张不过是庸人自扰。 原则6:推拉制衡。稳住对手降低了对手进攻的可能性,避免针锋相对是减小攻击的力度,但是,竞争对手也很可能不吃那一套,而是直接发起进攻。推拉制衡的目的在于,将对方的进攻变成你的优势,以削弱对手的地位。
例如,宝洁公司的帮宝适反击挑战者Drypers时发放了大量的优惠券,后者无力发放同等规模的优惠券,于是宣布帮宝适的优惠券也可在Drypers使用,使其销售猛涨。
另一个要点是战略性撤退,因为谁也不可能在每一个战场上都打胜仗,所以,面对强烈的进攻,保存实力、“留得青山在”才是正道。
杠杆借力:变对手优势为我方优势
大无畏地、“视死如归”式直面对手,固然可敬,但参与竞争的目的在于赢得竞争,而非牺牲自己,“伤敌一千,自损两千”式策略只会让第三方渔翁得利。因此,要尽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对对手的最大伤害,以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的回报,这就需要杠杆借力。而能否轻车熟路地实施杠杆借力,则是衡量是否有过人谋略的主要标志。
原则7:利用对手的资产。一个企业的资产,同时也是它的负债。为什么很多大型企业转型时步履维艰?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受累于既有的资产,因为放弃资产需要勇气和魄力,需要力排众议。
例如,当英特尔公司的领导层准备放弃存储器业务时,“只能含糊其辞地和同事们商量这件事,感到难以启齿”,因为“在我们所有人的心目中,英特尔就等于存储器”。再比如,为什么海尔公司砸冰箱能成为不断传唱的经典?因为它砸的不是彻底不合格的废品。
因此,把对手的资产变成对手的负担,变成对手学习新事物、采用新模式的障碍,就是成功支起了杠杆。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对手陷入一个两难的窘境:积极反击但损失资产,或者不回应。
例如,当进攻的软件供应商实施免费策略时,靠软件收费盈利的企业跟进还是不跟进?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抉择。而资产成为障碍的例子,在线上零售冲击线下零售的过程中可谓俯拾皆是。线下零售商开展线上业务时,不仅要面临电商的猛烈进攻,还不得不劳心费力地应对内部的左右手互博难题。
原则8:利用对手的合作伙伴。从某种意义上讲,合作伙伴也是资产。不过,合作伙伴是一种非常不稳固的资产。首先,你可以分化这些伙伴,开出更优渥的条件,吸引忠诚度低的合作伙伴为我服务。其次,对于忠诚度较高的合作伙伴,就可以像利用资产一样,进攻对手的这些忠诚盟友,分散竞争对手的心力与战斗力,上演“围魏救赵”;第三,合作伙伴,无论多么忠诚,都只是类似资产,而非全然掌控的实际资产,因此,挑起对手和其合作伙伴的不和,也会让对手陷入两难之中,离开了合作伙伴的倾力相助,对手的战斗力必然要打折扣。
和可口可乐差不多同期创业的百事可乐在“一战后”一度奄奄一息。1933年,其所有人查尔斯·古斯寻求让可口可乐收购,但未能成功。随后,古斯推出低价的大瓶装,12盎司售5美分,而可口可乐同样的价格是6.5盎司,顺应了大萧条时期的消费力,实现了咸鱼翻身。可口可乐直到22年后才推出大瓶装。一方面,与它力推曲线瓶的战略有关;另一方面,可口可乐的罐装伙伴也极力阻止可口可乐改变。
原则9:利用对手的其他竞争者。“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大概是最不像谋略的谋略了。通常,这个策略表现为两种做法。第一,异质挑战者之间相互赋能,帮助彼此提升产品能力和服务水准,或助其分销,因为大型企业的业务常常很多元,覆盖的价值链足够宽泛;第二,抱团取暖,和“同病相怜”的挑战者结成同盟。
柔道战略不是万能的
能成功实施柔道战略的企业不会太多。首先,它们必须具备独特的优势和创新能力,因为实施柔道战略的关键在于,凭借速度和敏捷性把握住大型企业后知后觉所产生的机会窗口。
在位企业后知后觉的根源多种多样,傲慢、“大企业病”导致的信息流动不畅、延续性创新战略、失败的变革等等不一而足。但是,如果在位企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些问题,例如,它的竞争雷达的颗粒度足够小,管理层始终战战兢兢,积极鼓励内部创业,培育内部竞争机制,即使是柔道高手,赢面也不大。
其次,应该看到,大多数新创企业都在默默无闻中,苟活在某个价值网的某个节点上,不幸者昙花一现,幸运者只是变成一个“长青”的小企业。一方面,它们可能不具备速度和敏捷的优势;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未必提供以小搏大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具有周期的。如果错过了或机会尚未来临,柔道战略将是无效的。
第三,柔道战略所包含的九条原则是彼此关联的,需因时而变。对对手的判断、对时点的把握,需要相对准确,转换要足够快捷,對执行者的要求较高,因此,创业者必须勤加操练,以做到前后连贯、熟能生巧,否则,破绽百出,只会自取其辱。
第四,当柔道战略的实施者成功后,会变身为柔道战略的目标。此时,如果还固守柔道战略,很可能会产生守株待兔的后果。例如,雅虎公司以免费抢夺eBay的市场时,eBay采取了“避免针锋相对”策略,保持收费策略不变,以加大线下贸易展会拓展力度的方式,应对了雅虎的挑衅。可是,当淘宝网同样以免费冲击它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时,eBay仍然选择了收费的逻辑,而不是针锋相对,结果就非常不一样了。
第五,柔道战略似乎是以一个明确的大个子竞争对手为前提的。因此,在实施这个战略之前,最好能确定自己选对了对手,否则,我们很可能就像堂吉诃德一样,有时候不过是在和风车战斗。
最后,柔道战略不能单独使用,因为在一家企业成长的路上,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对手。有时候,你必须手起刀落,将竞争者速速斩落马下;有时候,你要和竞争对手共存,先把市场做大;有时候,你需要无视对手;有时候,你要以退为进,静待时机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