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塘,邂逅一只猫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54101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晨醒来,屋子里昏昏暗暗的,只从窗帘 缝漏进一丝天光——我睡觉总是习惯把窗帘关得很严。借着那点光亮,靠窗的榻榻米上原木的茶几、两只草编的蒲团,还有墙角那株绿宝,依稀能看出模糊的影子。窗外有細细密密的雨声,那声音极软,极轻,似有若无,似远似近,轻柔如棉,不绝如缕,让人想起三月溪畔初生的草芽,想起豆蔻少女柔软的长发,想起婴儿梦中恬然的呼吸。
  我是前一天下午到的西塘。来之前,在网上订了这家叫做“秘密花园”的民宿旅店。小店房间不多,只有前后两进,前面租给人家做店面,后面类似一个小小的四合院,中间是天井,四周就是几间客房。客房的名字起得很有点儿意思,蝶恋花间、鹊桥仙子、忆惜芳菲……像是从宋词里走出来的清丽女子。而我住的那一间,叫做“沁园春色”。
  睡不着。干脆起床,简单洗漱,趿拉着一双软底鞋就出了门。经过天井,又穿过一条20来米的弄堂,就到了西塘著名的廊街。
  眼前的一切都很江南,很西塘。
  胥塘河静静地流过,河水很静,很清,很绿。水面上悠悠漂着些零落的花瓣,有粉色的蔷薇,还有些淡黄色的碎末儿——那应该是河边那些香樟树的落花。亏得有这些落花,要不然我简直看不出河水在流动。微雨如烟,给西塘涂上一层淡淡的水墨氤氲,借着对岸人家的青瓦,才能看清天地之间密密地扯着些泛着微光的银丝。雨丝悄无声息地融进河面,不惊起一丝波纹。微雨中,屋瓦更见青黑,粉墙更见细腻,树色更见青翠,而空气也更觉清甜了。
  沿着廊街缓步前行。时间还早,整个小镇似乎都还在晨梦中酣睡未醒。只有偶尔经过的早起买菜的三轮车,甩下一两声清脆的铃声。那铃声不曾惊醒小镇的酣梦,只引得河边垂柳上的小雀子啾啾应和几声。
  廊街上没有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显得悠长而渺远,一眼望不到头。听说,关于这条廊街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有位姓胡的寡妇带着孩子在胥塘河边开了一家店,一个后生常常在她家店前支个摊子卖豆腐,平日也帮她照看生意,做些零活。时日渐长,二人暗生情愫。江南多雨,胡氏心疼豆腐郎,就从屋檐前搭了一个棚子给豆腐郎遮雨。谁曾想本是为情郎搭建的廊棚,一到雨天竟引来了不少避雨的往来行商,胡氏店里的生意也因此更加红火起来。左邻右舍见了都纷纷效仿,从屋檐下搭起“一落水”的棚子,这些棚子连起来,就成了这条长长的廊街……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有几分真实,但是我愿意相信这里曾经有过那样多情的女子、那样朴实的后生、那样善良的乡邻,相信这里有过那样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就像白娘子和许仙、祝英台与梁山伯,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记忆里,那些缠绵浪漫的爱情故事,从来就只生长在这小桥杏花微雨的江南,而不会是落日西风残照的塞北。
  街上的店铺大多还没开门。偶尔路过一家早餐店,有早起的食客已经在用餐。店主阿姨坐在门口一边包馄饨,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注意着廊前走过的人。有街坊熟人经过,便用吴侬软语互相应答着,“哦哟,生意好伐!”“哎呀,好啥嘞!”见我路过,阿姨招呼着:“姑娘,早饭没吃吧?来碗小馄饨伐?”那声音也是轻轻软软的,不像店主拉客,倒像是老妈妈跟你絮叨家常。我是多久没听人叫我“姑娘”了?现在人们对女性更通用的称呼,似乎是“美女”。满大街的人,不管对方姿色几分、年龄几何,只要是女性,一律称之“美女”。到头来,这“美女”不过成了一个性别概念,至于美与不美还真让人“呵呵”了。前不久,在一家火锅大排档,见一位青年男士招呼旁边的服务员:“美女,加点汤!”我一回头,差点把刚喝的一口饮料喷出来——我绝不是说火锅店的服务员不能是“美女”,更没有任何行业轻视之意,关键是那位“美女”少说也得50出头,真真已经是一位大妈了。而店主阿姨这声“姑娘”,却叫得我心下顿生暖意,熨帖无比。叫我“美女”的,未必真认为我是“美女”;而叫我“姑娘”的,或许是真的看我像个“姑娘”。虽然自己已过了“姑娘”的年纪,但这还是难免有点小小的窃喜。
  沿着廊街走了一个来回,游人渐多,就想找个地方坐坐。回头,不经意地看到一只白猫,正在一家咖啡吧的玻璃橱窗前,凑近一丛紫茉莉深嗅浅吻,意态悠闲至极。平日里我对小动物是不怎么有兴致的,这会儿却也忍不住举起手机连拍了几张。它似乎有所察觉,抬起头看看我,也不惊不怕,一双眼睛明若秋泓,对我凝视半晌,又转过头去继续嗅它的花了。咖啡吧的门口盛开着一丛粉白的樱花,廊檐下挂着一溜冰凌花形状的水晶灯,玲珑剔透的样子。店招上闪烁着几个稚拙的字——“猫出没”。原来这只猫竟是小店的主角?有点儿意思!我信步走了进去。
  主人是一位年轻的女子,真正的“美女”。穿一件白色长袖衫,下面是一条水洗蓝色的长裙,都是棉麻质地,只在袖口和裙摆上绣着几朵小花。我要了一杯茉莉香片,然后上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那只白猫也跟着我上了楼,轻巧地跳上对面的咖啡桌,又腾跃而起,跳到卡座上,来来回回踱起步来。听得主人轻唤一声,它才倏忽一闪,跃了下去,温顺地跟着主人下了楼。于是,整个二楼就只剩下我了。
  窗外,一树洋槐浓荫如盖,树下河水缓缓淌过,岸边一只乌篷小船在雨里静默着,悠悠闲闲的样子。沿着胥塘河望过去,不远处就是环秀桥。昨天乘船的时候,看到桥上有副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真是妙联!再远一些,还有几座石桥,不知其名。桥上有撑着伞的游人,缓步上桥,在桥上伫立一会儿,然后再一步一停地走过桥去。桥下偶尔穿过一只乌篷船,也是慢慢悠悠地,船夫双手摇着橹,眼睛却四下里打望,船行过去,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像是一只鸟闲闲地飞过一个梦境。河对岸是一排民宿旅店,家家户户廊檐下都盛开着各色小花,杜鹃、栀子、茉莉、矮牵牛、太阳花、扶芳藤……红白粉紫,煞是可爱。
  窗内,蔡琴的歌声缓缓地在空气里流淌,是那首我最喜欢的《渡口》:“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渡口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清雅纯净的歌声,哀而不伤的情感,一切都似乎波澜不惊,就像窗外静静淌过的胥塘河水,温柔而清冷。抬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竟是《元曲三百首》,随手一翻,“人生有几,念良辰美景,一梦初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心中未免戚戚然。
  懒懒散散地翻完《元曲三百首》,不觉已时近中午。那只白猫独自来“探望”过我好几次,有时是老老实实地从楼梯上来,有时则爬上槐树,从窗外跳进来。它来了也不打扰我,只静静地在我旁边,不远不近地看看,逗留几番,又悄悄离去。我把书放回架上,下楼,出了咖啡吧。回头,白猫又在那丛紫茉莉前,睁着一双大眼睛看着我。我对它挥手,算是告别,却在转身的一刹那看到这家小店真正的名字,在那块写着“猫出没”的牌子旁边。原来,这间小店叫做——“从前慢”。
  我不由得想起很久以前读过的那首小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其他文献
目的:旨在分析武汉市孕妇孕中期膳食VC和VE摄入量以及血清胆红素水平与GDM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膳食中VC和VE的摄入对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影响。  方法:从2013至2016年在湖北省
离村庄不远的高加索山上有狼,但大多数 村民都没有见过。  村子里有名的痞子伊万和狼打过照面。他总是心有余悸地说:“那东西就像恶鬼一样可怕,龇着锋利的尖牙,吐出长长的血红色的舌头,两只眼睛还发出幽绿的凶光……”  每次伊万讲起和狼相遇的故事,村民們都会吓得要死,马拉尼娅大婶更是一边吓得浑身发抖,一边拍打伊万,嘴里还念念有词:“哦,上帝是不会原谅你的,你总是让我们走进可怕的噩梦当中!”  伊万就冲着马
期刊
“埃莉佐奇卡:我马上出去,故留张字条在我的办公桌上,将日内必办的几件急事交代一下.您从理发店回来后,请到车站去一趟,替我岳母买一张客车季票.她为这事唠叨得令人腻烦.要是
期刊
秋天的夜晚多么宁静,  满月高挂在暗蓝的天空;  两位姑娘来到水渠边上,  一边说笑一边洗头巾。  风吹白杨叶子飒飒响,  闪光的流水响淙淙;  两位姑娘在谈知心话,  谈着心上最理想的人。  姑娘的条件可不少,  扳开手指头也数不清——  又要思想意识好,  又要庄稼活儿样样行;  又要会写又会算,  又要活泼朴实脾气顺,  又要这来又要那,  又要会开什么康拜因……  两位姑娘只顾谈心,  一
期刊
目的:  采用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诱导大鼠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并采用有氧运动作为干预手段,观察大鼠血液铁铜锌浓度、肝脏铁铜锌锰含量、肝脏氧化应激和脂质过
闻捷在他那个时代的诗坛,名气已经很大。可是在镇江,至今他还只能算是个小众名人。有个闻捷纪念馆,但那是民间搞起来的,设在丹徒,简朴,或者说简陋,访者寥寥。我们要承认丹徒属于镇江,但丹徒并不等于镇江。他在镇江的知名度与这个纪念馆的规格是一致的。列举镇江名人时,闻捷是算一个的,但镇江并没有给闻捷相应的礼遇。有点尴尬的事实是,说闻捷是个丹徒人真的更准确。镇江虽是闻捷的家乡,可是闻捷并没有真正走进镇江。原因
期刊
期刊
近日,新华社海南分社组织海南部分媒体记者对《中国记者》杂志进行了一些评点。一、“专题”对记者业务的指导性强《商旅报》新闻中心副主任李雪山说,“专题”栏目每期都围绕
南山是小城的一个肺,且肺活量很大,很清澈。  在苏锡常、宁镇扬纵横交叉的城市坐标上,小城历来不起眼,只是隐隐的一个小点儿,说不上它是内敛、羞涩,还是优雅。  南山从年轻时就开始匀称呼吸着小城上空的所有空气,一声不吭,默默承受着。  整个城市在南山的怀中,南山的怀中也依偎着一座不大不小的城池。  城里人每每觉着职场局促,精神压迫,呼吸不畅时,会选择扑向南山,跑向山顶,钻进林海,大口大口地呼吸这里的养
期刊
曾经在小学的课文里读到过你,曾经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过你,几十年了,你还是亿万人熟悉的那个样子,风采依旧,如一座巍峨的丰碑,屹立于时代之巅。  你的名字叫古田会议,诞生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  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民不聊生;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大地军阀割据、盗匪横行,乱世风云。  时势造英雄。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使得一个代表劳苦大众利益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使得一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