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督察(发现问题)—反馈(提出问题)—整改(解决问题)—销号。按理说,这是一环扣一环的完整过程,到了销号这个环节,就意味着整改已经完成,问题已经解决。然而,《瞭望》新闻周刊日前刊发调查报道指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高压”常态化背景下,仍有个别地方和企业敷衍整改,于是就出现了“纸面销号”的现象。
仅从字面意思,就不难想象“纸面销号”意味着什么。据说,“纸面销号”的典型表现有这么几种:一是不同的问题,验收销号的公示材料完全一样;二是有的验收销号材料,这个部门抄了那个部门;三是有的销号材料声称“严厉整治”,被免职的责任人却在2个月后得到提拔;四是有的问题刚刚销号,就被媒体重新曝光……既然销号停留在纸上、在材料中,那么,显然对整改成效的认定无非就是走个过场,至于整改到位與否也就不重要了。
如果说督察整改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话,那么“纸面销号”就充分展现了形式主义顽疾是如何卡断了解决问题“最后一公里”的,责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比如,不同的问题,验收公示的材料完全一样,必然会激起人们的好奇:相关部门真的落实反馈意见了吗?真的把问题解决了吗?再比如,名义上声称“严厉整治”,可一转眼相关责任人又被提拔,如此问责能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吗?又会对后来者或者其他人产生怎样的示范效应?甚至于,一旦销号停留在纸面上,那么销号的问题故态复萌、又被曝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说起“最后一公里”,往往是令很多改进服务、检查督导功亏一篑的关键环节,也是最需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动真格出真招的。解决形式主义卡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转换评价主体。人们常说,“最后一公里”直接联系着百姓、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因此,有没有整改落实、问题解决与否,要多听听群众怎么说,而不是看材料、听汇报。二是要有责任倒排机制。整改要求没有落地,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解决,问题到底卡在哪个环节,责任到底在谁,逐项排查,绝不姑息迁就,不给侥幸分子可乘之机。
仅从字面意思,就不难想象“纸面销号”意味着什么。据说,“纸面销号”的典型表现有这么几种:一是不同的问题,验收销号的公示材料完全一样;二是有的验收销号材料,这个部门抄了那个部门;三是有的销号材料声称“严厉整治”,被免职的责任人却在2个月后得到提拔;四是有的问题刚刚销号,就被媒体重新曝光……既然销号停留在纸上、在材料中,那么,显然对整改成效的认定无非就是走个过场,至于整改到位與否也就不重要了。
如果说督察整改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话,那么“纸面销号”就充分展现了形式主义顽疾是如何卡断了解决问题“最后一公里”的,责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比如,不同的问题,验收公示的材料完全一样,必然会激起人们的好奇:相关部门真的落实反馈意见了吗?真的把问题解决了吗?再比如,名义上声称“严厉整治”,可一转眼相关责任人又被提拔,如此问责能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吗?又会对后来者或者其他人产生怎样的示范效应?甚至于,一旦销号停留在纸面上,那么销号的问题故态复萌、又被曝光,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说起“最后一公里”,往往是令很多改进服务、检查督导功亏一篑的关键环节,也是最需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动真格出真招的。解决形式主义卡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转换评价主体。人们常说,“最后一公里”直接联系着百姓、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因此,有没有整改落实、问题解决与否,要多听听群众怎么说,而不是看材料、听汇报。二是要有责任倒排机制。整改要求没有落地,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解决,问题到底卡在哪个环节,责任到底在谁,逐项排查,绝不姑息迁就,不给侥幸分子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