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

来源 :百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Li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画廊欣赏一幅画,普通观众站在一定距离,就能领略到画作的风貌。但要了解更多的东西,恐怕还要走进一些,才能看清楚画作的笔墨,细节,乃至技法的运用等等。如果多看几幅同一个画家的作品,我们就能总结出某个画家的艺术风格。其实呀,认知一个人和欣赏一幅画的道理相同。
  路遥的大名气,是去世之后的事情。路遥就像一壶老酒,历久弥新。我对他的认知,也是由远而近,由声名而作品,由陕北而作家本人的——很多年以前,陕北在我的印象中,就是荒漠、落后的代名词。大约25年前,我还是一名通信兵。当时,我们部队维护的一条通信线路,从黄河上凌空穿越到陕北的佳县境内。因为工作需要,我曾坐著当地农民的一只机动木船,到过佳县。那个时候,陕北给我留下的印象好像就是满山满坡的红枣林,头上裹着白羊肚子手巾,身上披着老羊皮袄的男人和用石头片子铺的巷道……即使后来我回到陕西,陕北对我而言,更多的还是一个地理概念。十年前,我给长庆油田写一个稿子,需要到一线采访。一辆越野车拉着我从西安出发,经咸阳、长庆、青铜峡,过银川、定边、靖边、乌审旗、榆林,然后,又一路向南,从延安、铜川一线,返回古城。这个时候,我才知道陕西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亲身感受了毛乌素沙漠的空旷与辽阔,近距离感知了无定河的执着与无私,面对面地领略了信天游的粗犷与美妙。到这里,陕北之于我,更多的还停留在感性的地理认知的层面。就好像在博物馆隔着一层玻璃,观看稀世珍宝一样,只见其形,根本感受不到器物本身散发出的一种来自远古的气息。自然也不会触动我的内心,观赏印象也就不会深刻了——这也是我不大喜欢进博物馆的一个缘由。要是再碰到某件仿制的器物,就更让人觉得乏味无趣了。
  对陕北地区的人文认知,应该是石峁遗址发现以后的事情了。考古出土的文物,对我们认知历史,感受先祖生活、生产乃至生存方式都极其重要。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石峁遗址是中国当下发掘的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夏代早期的城址。它至少把东方人类文明向前推到了公元前两千年左右。遗址发掘的石雕、陶器大致分为神面、人面、神兽、动物和符号等,技法精美,造型传神、粗犷,体型硕大。从内容到构图,都有别于关中,甚至中国传统雕塑的风格——人神合一,粗犷而不乏传神,对称的图腾石柱等等,当然也出土了大量的骨、陶、玉、铜等各类遗物——至此,我开始对陕北这块黄土地发生了兴致。开始关注与收集有关陕北的人文、历史资料。我期待有朝一日像对我的故里一样,熟悉这块充满文明与血腥的土地。我能隐约地感觉到陕北这块苦难与富饶并存的黄土地,很可能就是中国北方人类文明最久远的一个源头。
  要说对陕北深层次的认知,应该是2019年秋末,我的绥德之行。因为都是文化人的缘故,工作间隙,主办方特意给大家安排了半天的社会实践课。让来自全省的文化馆长们集中走访了绥德境内的几处人文遗址。绥德狮林带给我的震撼,至今都没有让我走出那片带有远古文明的气场,甚至对人类热衷于现代科技的繁荣产生了质疑——狮林那硕大的造型,奇妙的创意,巧夺天工的想象力,让那近百个造型奇特,与周边山崖浑然一体的意境,使我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场景的全新的精神图腾和艺术冲击。徜徉在绥德狮林,我真切感受到了先前自己的肤浅与无知,感受到了绥德这块土地的厚重与风情,感受到了散落在坊间的石匠们特有的淳朴与浪漫——这种浪漫与风情,与陕北的信天游一脉相承,但又各具特色。
  透过渭北乡村的拴马桩来审视陕北的石雕艺术,我们不难看出以绥德为代表的陕北石雕无论从题材,还是造型上看,都有别于渭北的民间文化形态。结合同为黄河流域的石峁遗址的雕塑技艺,我们不难看出绥德的石雕技艺,就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智慧晶片。其中既有草原文化的大气,有游牧民族的彪悍,又有黄土高原的淳朴,大汉民族的中庸;既有东方文明的内敛,也有以欧洲文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影子。基于这样的感悟与认知,尤其是当我在料峭的夜风里,在柏枝燃烧的篝火边,看着、听着绥德的同行和绥德的民间艺术家们载歌载舞的情境下,更加坚定了我对陕北这方水土的敬仰与惊叹。沧海桑田,朝代更迭。千百年来,不变的是陕北人血管里的浪漫与粗犷,在这块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繁衍与繁荣。仅仅以中国民间的雕塑为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条若隐若现的轨迹——随着民族融合的战争走向,传统文化与战争走向趋于高度的一致性。具体看,草原文化在向中原文明渗透过程中,呈现出了由北向南逐渐覆盖、融合的趋势。文化的民族特性自然也在覆盖、融合中呈现出了由强到弱的态势——这也是当下陕北文化与关中文化的血缘关系所在。
  扯远了。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讲述陕北文化的独特性,目的只有一个:也只有这块土地上,才能生长出路遥这样的作家。
  在去绥德的路上,我无意间走进了路遥的故居。从延川的高速路下来,在一棵电杆上竖着一个路牌:路遥故居。时值暮秋,车窗外一片萧杀。早没有了春天的盎然与夏日的清凉,但这个看似普通的木牌,却不亚于一场春雨。让奔波了一天的我,陡然焕发出了难得的精气神。
  我进入陕西文坛时,大作家路遥谢世已经6年了。20世纪90年代,陕西作家除了那次很著名的陕军东征外,在北京似乎很少有陕西作家的创作动态。鉴于我是陕西籍的缘故,我倒是很关注陕西作家的创作。尽管如此,得到的资讯还是少之又少。一旦寻到,必然书不释手,一气读完。我在部队时,最早读的应该是路遥的创作随笔单行本《早晨从中午开始》。不说路遥淋漓的笔触,单就字里行间散发出的一种精神,一种豪气,就折服了我。随后,我又从书店特意买了一部《平凡的世界》。那些年,国内长篇小说逾百万字的文本,并不多见。印象很深,我是在阴雨连绵的一周内一气读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的。这部书的确很震撼,但冲击力似乎并没有《人生》来得凶猛。意犹未尽之下,我又找来了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应该说,路遥的作品有很高的辨识度。那几年正是中国文学复兴的季节,新写实、意识流等各种新的文学流派与艺术思潮接踵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尤其在北京这个前沿地带,路遥的文学观念,以及创作手法显然有悖潮流。在这种情境下,被冷落被边缘,甚至被排斥、批评,自然而然了。   我是一个俗人,自然不能免俗。路遥的作品,也就被我束之高阁了。回到地方二十年来,不时有人在提及路遥,说起《平凡的世界》。但更多的是身边的一些老作家,有意无意之间,给我讲了路遥许多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路遥的文学成就摆在那儿,不容置疑。《平凡的世界》给拨乱反正的文学观念,提供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经典文本。单就他这个“人”,我听到的更多的是敬佩。从某种意义上说,路遥是一个有野心的作家。他的为人为政为文,甚至爱情,在陕西作家中都是一种现象级的存在。单就文学创作而言,路遥犹如一颗炸弹,炸醒了一度沉闷的陕西文坛。就连已故陈忠实先生都说过类似的话语:是路遥的创作成就给了他创作的动力。有心的读者都不难看出,路遥的小说里有一种霸气、一种内敛的戾气。熟悉路遥的人心里都不否认,生活中的路遥同样充满了一种自带的霸气,一种被文化滋养过的硬气。现在看来,路遥的文学创作无不是吸纳了陕北这块土地的养分与精灵。他的生命尽管短暂,但却不乏光烈。环顾世界文坛,那些英年早逝的作家,无不是在用燃烧自己的方式,践行自我的文学理想。
  过了一条河,爬上一道石板坡,就是路遥故居。
  故居由两个院落组成。逶迤的山峰下,有一个自然的山坳。浅浅的山坳里过去有两户人家。占据山坳主位的是一户人家,靠边的一户人家就是路遥的大伯。现在另一户人家已经动迁了,呈拐尺型的院落,变成了路遥故居的几个展室。路遥家的几孔土窑,主要是复原了路遥大伯家的生活场景。其他展室,或用实物,或用照片等形式,全面讲述了路遥在延川的人生故事。
  路遥本来出生在清涧王家堡。1957年秋天,因为家庭贫困过继给了延川郭家沟的大伯。一上坡,几面向阳的土窑,就是路遥在郭家沟的故居。在这里路遥完成了他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直到1973年9月进入延安大学学习。在延川期间,当过一年的民办教师,县委通讯干事,在诗人曹谷溪组织下,與曹谷溪、白军民、陶正、闻频等人一起,创办了文艺小报《山花》。在故居的一孔窑洞里,我目睹了几期手刻油印的《山花》报。在昏暗的灯光下,隔着玻璃我仿佛闻到了淡淡的油墨味道——我在初中时,也和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刻过蜡纸,油印过类似的小报。我在脑子里,想象着几个青年人,聚在一起研究稿件的情景,以及这张小报在田间地头被一群文学爱好者相互传阅的场面。据资料显示,从这张油印小报走出了包括路遥、曹谷溪在内的十几位作家、诗人。
  在来到省城之前,路遥在延川还有一件大事:认识并与北京知青林达结婚。这桩美事儿,据说诗人曹谷溪功不可没。尽管路遥在去世前夕,与林达离婚,但不能否认两人曾经的爱情。在路遥故居印象最深的是院子里的一尊铸铜雕塑。身穿西装的路遥站在一棵槐树下,左手夹着一只香烟,右手插在裤兜里,一双深邃的眼睛,凝视着远方。在简陋的故居大门前,用石头支撑着一块大大的不甚规则的石板当桌子用。四周蹲着几个石凳子。还有就是在故居的一孔土窑的窗子下,停放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看到一个展室有出售路遥作品,我信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精美的小说《人生》。值班的工作人员收了我们的参观券,就躲到宿舍去了,不再闪面。看到桌子上放着一个印章,我就自己动手,在扉页上盖了一个路遥故居的印章,作为纪念。然后,在石板坡头主动向值班的小伙子付了25块钱的书费。离开路遥故居时,天色已经开始阴沉下来。我的心情也莫名地惆怅起来,一种沉重感油然而生。
  过去我们老讲,文章憎命达。优越的物质条件,强烈地名利诱惑,几乎成了当下作家自我毁灭的慢性毒药。试想一下,要是路遥活到今天,要是路遥放弃了自己的文学理想,他还能写出像《平凡的世界》《人生》这样的作品吗?从路遥曾经的生活场景中走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那发自路遥内心的对贫困的抵触,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都是作家路遥真切的生命体验与人生追求。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与呻吟——路遥把他对土地的爱,转化为对文学宗教般的虔诚。有人说,陕北的黄土都能攥出苦难来,但陕北人都把内心的憋屈沉淀成了一首首凄美的信天游。作家高建群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作家内心一定是强大的。路遥在写完《平凡的世界》后说他“不得不在一种夹缝中艰苦地行走。在千百种要战胜的困难中,首先要战胜自己”。无疑,路遥的内心是强大的,他的生命专属于他挚爱的文学。路遥作品中洋溢的革命浪漫主义情结,正是从这片贫瘠、充满苦难的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文学大树。路遥去世15年后,贾平凹说路遥“是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是一个气度磅礴的人。但他更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
  从路遥在延川的故居出来,沿210国道一直向北行驶大约三十里路,路边一片充满现代气息的灰色建筑群映入眼帘。我在心里默念:这一定是路遥的纪念馆了。因为已经过了开馆时间,纪念馆旁边的路遥书苑已经关闭。就是路遥纪念馆我们也是从大铁门一侧的小门进去的。
  坐落在国道边的路遥纪念馆高大挺拔,气势恢宏,颇具欧式建筑风格。馆门口,矗立着一尊洋溢着自信、祥和气息的路遥全身汉白玉石雕。进入馆内,与之前延川路遥故居相比,这里明显能感觉到一种现代意味。馆内尽管面积不大,但却展出了路遥生前的生活用品、手稿、信函、影像、照片六百多件,在展馆一角,复原了路遥创作的实景。2018年12月,路遥荣获国家授予的“改革先锋称号”以后,同时入选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马云就曾经说过:路遥的《人生》对他影响最大。二零一九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同年,路遥被评为“最美奋斗者”。
  从纪念馆出来,我才看到迎面有一座铸铜雕塑。一头傲然的黄牛,拉着一本打开的竖立着的书本。雕塑台基上写着路遥那句著名的话:“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此刻,夜幕已经降临。为了赶路,我们无暇流连,仓忙上路。后来,我才知道路遥纪念馆所在地就是路遥的出生地——清涧王家堡村。纪念馆的对面,就是路遥在清涧的故居。其实,路遥在这里只生活了八年。但他的父母和他的族亲一直生活在王家堡村。
  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榆林当地的一处文化交流、社会教育的基地。每天都用热情的怀抱接待着来自天南地北的仰慕者,朝圣者。其中有作家、文学爱好者,但也不乏普通的读者与向往平凡生活的人。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其他文献
陕北说书是陕北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至今在陕北及陕北周边地区广泛流传。2006年因其艺术形式的独特和在陕北陕西乃至全国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十多年来,陕北说书理出了较为科学、较为全面的传承谱系,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搜集、整理、出版了一些经典性的书词,推出了数十个在全国曲艺界较有影响的作品。总的来说,陕北说书已经深入人心,说书在陕北随处可见,听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地区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地区的智慧和文化蕴涵。商洛位于秦头楚尾,几千年来的深厚积淀,形成了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商洛市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商洛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现状  (一)基本情况  商洛历史悠久,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积淀
期刊
寒风吹皱我的皮肤  冷雪滲透我的骨髓  飞鸟啄食我的枝桠  以为这就能逼我就擒  不!  不可能!  忍耐 坚持  沉淀 积蓄  萧瑟里缄默不语只为艳阳下一树繁华  我在等一个春  花树春光中  行人说  好美一棵树  (汉中市群众艺术馆)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信息技术发达,媒体网络便捷,文化形态多元,人们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不再囿于简单的广场舞或者一场演出一次培训一个讲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的选择趋于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从事群众文化的一线工作者不断学习深入思考提升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新时期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
期刊
旬阳有着“中国民间艺术(民歌)之乡”的美称,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南北承接的特殊地域所孕育涵养出的民族民间文化,也像这片神奇的土地一样,璀璨斑斓、异彩纷呈。旬阳民歌就是其中一枝绽放的奇葩,录入民歌集成的有400多首,2006年旬阳民歌就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4年旬阳民歌又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旬阳县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
期刊
摘 要:金元早中期是耀州窑的继续烧造时期,窑场仍然以耀州窑为中心,除宋代已经有的几个窑场外,又东扩到上店窑场、陈炉窑场;元代,又新增加了澄城尧头窑场。元代中晚期,耀州窑逐步走向衰落。金元时期,长安的陶瓷业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虽然仍以青瓷为主,但受少数民族的影响,造型与风格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将从四个较为突出的艺术造诣方面对这一时期陶瓷风格的延续与变迁进行重点阐述。  关键词:金元时期;耀州窑
期刊
为了解汉中藤编工艺传承现状,更加深入开展文化助力扶贫工作,2020年3月24日-3月29日,陜西省文化馆《百花》杂志撒小虎副主编携部门成员赴汉中市南郑县陈良顺藤编工艺产业园进行调研考察。通过参观,成员们了解了汉中藤编大小20多道繁复的工序,并体验欣赏了家具、工艺品、装饰等类别300多个品种的藤制产品。  《百花》杂志将充分运用期刊及融媒体平台,加大对非遗项目的推介力度,加快提升非遗产品品牌效益和市
期刊
摘 要:《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所著农业专著,其中的“作酢法”即为酿醋工艺方法,醋在古代有醯、酢、苦酒之称。书中从酿醋的原料、水质、温度、时间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酿醋工艺与七夕时节特征千丝万缕的关系。七夕时节的气候、温度、湿度的变化为粮食作物的生长和成熟提供了客观条件,七夕节的习俗和人们的崇拜信仰也为酿醋时节的选择提供了主观因素。酿醋工艺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样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
期刊
自2月18日开始,至4月17日截稿,由汉中市南郑区文化馆会同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汉中百隆众鑫实业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童”心抗“疫”,共建美好家园》儿童画有奖征稿暨线上展出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截止4月17日,共收到儿童画作1558幅,举办线上展出49期,展出作品1415幅,点击量超过25185人次。经专家老师严格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5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40个,佳作提名奖10个,优秀奖60
期刊
2020年4月19日,庚子年谷雨祭祀仓颉典礼在洛南县保安仓颉小镇正式拉开帷幕。洛南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厚,被誉为“汉字故里”。为了纪念造字始祖仓颉,传承民族文明,洛南在谷雨时节举行祭祀活动。此举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体现了汉民族对文字始祖的崇拜和社祭文化,承载着许多重大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  据悉,本次活动在做好现场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同时,还采取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号召不能亲临现场的群众以网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