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美术,尤其是中国的电影美术在风格与形式的形成上借鉴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风格、形式等内容。美术师将中国传统的艺术美学品质中所谓“结构”、“情趣”、“意象”、“韵律”等的形式美感运用于电影空间和造型中,相互融合,达到情景交融的画面效果。“意象造型”是中国电影美术创作的思维之源,是电影美术形成具备民族精神内涵的美学特征。从意象成型到造境阶段的转变是电影美术走向成熟的标志,结合影戏的理念,做到意境交融,展现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美学风格,在全球化背景下凸显民族特色。
一、绘画到影像
中华民族绘画形成的过程是经过对大自然长期的观察、临摹、思考、实践而创造出的一种方法论。这种辩证思维观围绕古代庄子的哲学思想而建立。电影艺术虽起源于西方,但中国电影美术在造型观念上却深受传统绘画思想的影响,发展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造型风格和形式,同时吸取西方的写实艺术形式,建构出中国电影美术独有的范式。
(一)空间
传统艺术中,叙事艺术将中国电影带入“影戏”形态,造型艺术使电影在造型空间中形成特有的影像空间。叙事艺术与造型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度可使艺术家进行无限创造,这种空间观念源于艺术家是在运动中观察事物。如中国画的中心视点往往不确定,观者在作品中不能明确找到立意,但它却呈现在整幅作品中,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二)画面
中国的哲学理论,将人的主观意识、意念与客观万物结合互通,主观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中国绘画中水墨写意的阴阳相生等造型原理。
在中国早期的电影中就有借鉴中国绘画中“气韵”的例子,如《掷果缘》在空间构图上采用中国绘画中讲究的均衡对称式构图,辅助简洁朴实的道具,达到使影像明快、整齐、生动等作用。再如《西厢记》画面疏密有致,静中有动,场景空间层次分明,景致随镜头由近到远,颇有古典话本中插图的韵味。早期的中国电影从一开始便奠定了电影美术形成民族形式的基础,无论从画面构成还是场景效果都显示着艺术家深厚的专业功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美术在造型语言创作中迎来了富有探索意义的收获,美术师摆脱了特殊时期的禁锢,在压力较小的市场环境下尽情发挥创作。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开始追求视觉上的冲击感,不但继续创作诗情画意的场景,且尝试运用电子特技创造特殊视觉画面,注重多种方式间的视觉语言及节奏铺排,为主流电影原创度的提高添砖加瓦。
(三)色彩
中国传统艺术中无论是平面化的绘画、壁画,还是立体化的雕塑、建筑、园林等都在“随类赋彩”的意象观念下进行创作,即依据不同事物赋予作品不同的色彩。在中国电影美术中,早期还没有形成自身的色彩语言,通常是根据自然形态描绘写实的色调,如《祝福》中的画面犹如水墨层层晕染,色调沉着娟秀;《林家铺子》画面凝重,色彩艳丽;而《早春二月》则是一幅活生生的早春江南之景,淡雅清秀柔和。这一时期的电影在美术色彩的表达手法上单一朴素,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特征。
二、物象到心象
中国电影美术在艺术形式上的重要发展即是将传统艺术形式中的格律、韵味、布局、意象等手法嫁接到影片的空间造型中,重视环境与传统民族特色在人物情感和叙事中的结合以获得情感交融的效果,达到物象到心象的跨越。
(一)情景交融
中国电影美术在影像中刻意追求意境的表达,是美术色彩独特的美学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影片独特的表达方式,是美术师体现主题和人物情感而创作的重要内容。
情景交融传达的意境源于中国诗学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间首次运用于电影美术中;五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成为艺术家抒发自我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八十年代随着纪实美学的引进,“戏剧拐棍”的反思,第五代电影逐渐摆脱了这一美术造型方式;九十年代,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小,注重个体情感的宣泄,使得“意境”逐渐在色彩造型表达中消逝,但它却选择在新时期的商业武侠影片中悄然复出。
(二)民族情怀
夏衍称:“实现电影本体与中国本土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国电影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表现出一种文化的自觉精神,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形式表达,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电影情节和造型中去,传递着民族情怀,并且接纳外来文化,扬长避短,融合并延续强大的民族生命力。
(三)虚实相交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记录着戏曲剧目的表达内容,通过电影创作的思维方式二次展现给观众。关于戏曲电影的美术色彩思维有两方面不同观点。一方面,以戏曲为主体。影片中的布景以“虚”为主,主张电影空间保留原戏曲舞台的格局,对剧情和表演方式采取原生态演出,尽可能展示戏曲原有特性;另一方面,以电影为核心。服从电影特性规律,通过镜头剪辑切换展现戏曲魅力,突破戏曲舞台的空间限制,将戏曲和电影虚实结合使之电影化。
三、思维到方式
中国电影美术造型与西方电影不同的是美术师吸取中华文化,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品格,一方面体现中国电影美术传达出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体现美术师创作的思想核心和表现方式。
(一)品格
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将其思维与方式应用于电影中形成中国电影最典型的风格。其风格的确立在不同阶段受到不同艺术思潮的影响。首先,来自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其次,前苏联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化理论与影戏结合成为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核心;中国特殊阶段的思潮影响使我们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西方艺术的“模仿说”等再现理念在八十年代发挥着一定作用;中国电影在不同阶段都会对好莱坞大片怀着满腔热情的学习态度,将电影推向大众化、市场化;如今中国电影逐渐与世界接轨,西方后现代艺术成为国际接轨的最佳模式。中国电影美术与中国电影同时走在一条雅俗共赏的现实主义大众道路上,在创作中坚持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尝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更要不断探索民族文化的延续方式,将传统文化和电影美术符号化、商业化、现代化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二)意境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国电影美术仍然需要寻求具有东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与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民族化不同,中国电影需要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观众的审美需求,提炼历史传统特色联通大众接收的影像语言。从《卧虎藏龙》到《夜宴》,电影美术空间不再复原时代特征,而是提取富有时代元素的特征加以概括成为虚拟空间的文化展示,这是中国电影美术在思维和创作上的新飞跃。电影美术在材料加工和组合排列上脱离剧情,舍弃历史感,增强视觉震撼力,如同西方展廳中后现代装置艺术展现的风格,美术师的创作观念上升至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与中外现代、后现代艺术同步发展。
(三)境界
在第五代中国电影作品中,造型语言不再是对传统景物的呈现,而是转化为视觉进行二次表达,成为人物或创作者思维情感的展露,形成一种无的空间,即从物象出发,不止步于物,而回归于无的一种禅宗境界。如《十面埋伏》中的雪山决战,人物为情厮杀,情仇爱恨都在白雪皑皑中化为青烟,上升到哲学的孤往空间。
四、结语
中国电影美术一路走来,借鉴传统艺术的理论与美学品格,实现了从观物造型到意象造境的转化,超越了前人的步伐。其无论处于何种阶段,都将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间断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追求艺术的升华和精神的展现。
(广州海航学院)
一、绘画到影像
中华民族绘画形成的过程是经过对大自然长期的观察、临摹、思考、实践而创造出的一种方法论。这种辩证思维观围绕古代庄子的哲学思想而建立。电影艺术虽起源于西方,但中国电影美术在造型观念上却深受传统绘画思想的影响,发展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造型风格和形式,同时吸取西方的写实艺术形式,建构出中国电影美术独有的范式。
(一)空间
传统艺术中,叙事艺术将中国电影带入“影戏”形态,造型艺术使电影在造型空间中形成特有的影像空间。叙事艺术与造型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度可使艺术家进行无限创造,这种空间观念源于艺术家是在运动中观察事物。如中国画的中心视点往往不确定,观者在作品中不能明确找到立意,但它却呈现在整幅作品中,将人与自然合二为一。
(二)画面
中国的哲学理论,将人的主观意识、意念与客观万物结合互通,主观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中国绘画中水墨写意的阴阳相生等造型原理。
在中国早期的电影中就有借鉴中国绘画中“气韵”的例子,如《掷果缘》在空间构图上采用中国绘画中讲究的均衡对称式构图,辅助简洁朴实的道具,达到使影像明快、整齐、生动等作用。再如《西厢记》画面疏密有致,静中有动,场景空间层次分明,景致随镜头由近到远,颇有古典话本中插图的韵味。早期的中国电影从一开始便奠定了电影美术形成民族形式的基础,无论从画面构成还是场景效果都显示着艺术家深厚的专业功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电影美术在造型语言创作中迎来了富有探索意义的收获,美术师摆脱了特殊时期的禁锢,在压力较小的市场环境下尽情发挥创作。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开始追求视觉上的冲击感,不但继续创作诗情画意的场景,且尝试运用电子特技创造特殊视觉画面,注重多种方式间的视觉语言及节奏铺排,为主流电影原创度的提高添砖加瓦。
(三)色彩
中国传统艺术中无论是平面化的绘画、壁画,还是立体化的雕塑、建筑、园林等都在“随类赋彩”的意象观念下进行创作,即依据不同事物赋予作品不同的色彩。在中国电影美术中,早期还没有形成自身的色彩语言,通常是根据自然形态描绘写实的色调,如《祝福》中的画面犹如水墨层层晕染,色调沉着娟秀;《林家铺子》画面凝重,色彩艳丽;而《早春二月》则是一幅活生生的早春江南之景,淡雅清秀柔和。这一时期的电影在美术色彩的表达手法上单一朴素,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特征。
二、物象到心象
中国电影美术在艺术形式上的重要发展即是将传统艺术形式中的格律、韵味、布局、意象等手法嫁接到影片的空间造型中,重视环境与传统民族特色在人物情感和叙事中的结合以获得情感交融的效果,达到物象到心象的跨越。
(一)情景交融
中国电影美术在影像中刻意追求意境的表达,是美术色彩独特的美学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影片独特的表达方式,是美术师体现主题和人物情感而创作的重要内容。
情景交融传达的意境源于中国诗学理论,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间首次运用于电影美术中;五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成为艺术家抒发自我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八十年代随着纪实美学的引进,“戏剧拐棍”的反思,第五代电影逐渐摆脱了这一美术造型方式;九十年代,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小,注重个体情感的宣泄,使得“意境”逐渐在色彩造型表达中消逝,但它却选择在新时期的商业武侠影片中悄然复出。
(二)民族情怀
夏衍称:“实现电影本体与中国本土的完美结合,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国电影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表现出一种文化的自觉精神,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形式表达,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电影情节和造型中去,传递着民族情怀,并且接纳外来文化,扬长避短,融合并延续强大的民族生命力。
(三)虚实相交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记录着戏曲剧目的表达内容,通过电影创作的思维方式二次展现给观众。关于戏曲电影的美术色彩思维有两方面不同观点。一方面,以戏曲为主体。影片中的布景以“虚”为主,主张电影空间保留原戏曲舞台的格局,对剧情和表演方式采取原生态演出,尽可能展示戏曲原有特性;另一方面,以电影为核心。服从电影特性规律,通过镜头剪辑切换展现戏曲魅力,突破戏曲舞台的空间限制,将戏曲和电影虚实结合使之电影化。
三、思维到方式
中国电影美术造型与西方电影不同的是美术师吸取中华文化,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品格,一方面体现中国电影美术传达出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体现美术师创作的思想核心和表现方式。
(一)品格
中国传统艺术具有浪漫主义的美学思想,将其思维与方式应用于电影中形成中国电影最典型的风格。其风格的确立在不同阶段受到不同艺术思潮的影响。首先,来自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其次,前苏联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化理论与影戏结合成为五六十年代的创作核心;中国特殊阶段的思潮影响使我们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作品;西方艺术的“模仿说”等再现理念在八十年代发挥着一定作用;中国电影在不同阶段都会对好莱坞大片怀着满腔热情的学习态度,将电影推向大众化、市场化;如今中国电影逐渐与世界接轨,西方后现代艺术成为国际接轨的最佳模式。中国电影美术与中国电影同时走在一条雅俗共赏的现实主义大众道路上,在创作中坚持着具有民族特色的尝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影更要不断探索民族文化的延续方式,将传统文化和电影美术符号化、商业化、现代化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
(二)意境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国电影美术仍然需要寻求具有东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与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民族化不同,中国电影需要顺应全球化背景下观众的审美需求,提炼历史传统特色联通大众接收的影像语言。从《卧虎藏龙》到《夜宴》,电影美术空间不再复原时代特征,而是提取富有时代元素的特征加以概括成为虚拟空间的文化展示,这是中国电影美术在思维和创作上的新飞跃。电影美术在材料加工和组合排列上脱离剧情,舍弃历史感,增强视觉震撼力,如同西方展廳中后现代装置艺术展现的风格,美术师的创作观念上升至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与中外现代、后现代艺术同步发展。
(三)境界
在第五代中国电影作品中,造型语言不再是对传统景物的呈现,而是转化为视觉进行二次表达,成为人物或创作者思维情感的展露,形成一种无的空间,即从物象出发,不止步于物,而回归于无的一种禅宗境界。如《十面埋伏》中的雪山决战,人物为情厮杀,情仇爱恨都在白雪皑皑中化为青烟,上升到哲学的孤往空间。
四、结语
中国电影美术一路走来,借鉴传统艺术的理论与美学品格,实现了从观物造型到意象造境的转化,超越了前人的步伐。其无论处于何种阶段,都将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不间断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追求艺术的升华和精神的展现。
(广州海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