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寻临床治疗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我院2017年手术治疗的腰椎骨折患88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这一治疗基础上予以腹部按摩,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改善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腰椎骨折患者而言,为了有效预防便秘症状,应加强腹部按摩。
关键词:腰椎骨折;腹部按摩;便秘;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8)06-069-02
腰椎骨折患者由于骨折后脊椎附近的软组织被严重损伤,局部部位存在血肿症状,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等使得自主神经功能逐渐被紊乱,胃肠蠕动缓慢,往往产生便秘、腹胀等严重并发症。基于此,应采取针对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防治便秘。本研究提出腹部按摩的方法,并选取特定对象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骨科收治的88例腰椎骨折患者患者,通过临床症状将其判定为腰椎骨折,签订了本次研究的同意书。同时,这些患者中并不存在意识障碍、精神混乱、认知缺陷的患者,可对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表述。其中男女比例为6:5,平均年龄为(55.68±4.21)岁。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逐一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后配以腹部按摩,具体操作为:将腹部暴露在外,并协助患者取仰卧屈膝体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有效情节,确定穴位,并涂抹上适量的润肤油。然后,采取摩法和推法从中脘穴顺时针推到对侧天枢穴、气海穴、近侧天枢穴,然后渐渐地回到中脘穴,这样环形按摩时间持续5min,接下来采用揉法对中脘穴、两侧天枢穴、气海穴进行按摩,按摩次数各个为30次,按摩完成后使用纱布将腹部皮肤清理干净。最后,采用按法按压足三里、上巨墟穴各约三秒,再使用揉法顺时针各按摩30次[1]。按摩过程中应基于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素质、耐受力对按摩力度及手法进行调整。按摩手法应柔和、均匀、持久。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为: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5 d 内排便次数和腹胀改善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1)显效:患者肠蠕动能力提高,不存在腹胀症状,大便次数正常;(2)有效:肠蠕动有所提高,腹胀、便秘症状有所缓解;(3)无效:腹胀、便秘症状较为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统计应用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患者例数用n表示,术后改善情况用均数()表示,用t检验;临床疗效用(%)表示,用檢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术后改善情况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5d内排便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68.1%。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3.1腰椎骨折后发生便秘的原因
腰椎发生骨折后,局部出血使得腹膜后血肿症状严重,并损伤了肛管括约肌、肠壁平滑肌的副交感神经功能,肠蠕动次数不断降低,肠内容物推动较为缓慢,水分被大量吸收,大便越来越硬结,从而出现便秘症状。同时,这些患者往往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再加上陌生环境的影响,使得患者胃肠蠕动减缓。另外,患者需要卧床休养,运动量较少,肠蠕动次数降低,再加上大小便引起的强烈疼痛感,一些患者尽可能地少吃少喝,使得肠道中水分严重不足,大便越来越干燥,便秘症状严重。
3.2腹部按摩预防腰椎骨折后便秘的原理
通过有效的腹部按摩,可对胃肠道功能进行强烈地刺激,还能够加快肠平滑肌、腹肌的血流量,强化胃肠内肌肉的张力与淋巴功能,活跃胃肠分泌能力,有效消化吸收食物,加快排泄,提高胃肠功能,有效预防与改善便秘症状。同时,作为一种亲密的接触方式,按摩可缓解患者紧张、焦灼等不良情绪,传达关爱,构建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1]。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改善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证实了腹部按摩对于腰椎骨折便秘的预防及改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钟文,黄慧芬,孙巧玉. 穴位按摩护理改善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7):174-177.
[2]黄灵巧. 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疗效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107-108.
关键词:腰椎骨折;腹部按摩;便秘;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8)06-069-02
腰椎骨折患者由于骨折后脊椎附近的软组织被严重损伤,局部部位存在血肿症状,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等使得自主神经功能逐渐被紊乱,胃肠蠕动缓慢,往往产生便秘、腹胀等严重并发症。基于此,应采取针对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防治便秘。本研究提出腹部按摩的方法,并选取特定对象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骨科收治的88例腰椎骨折患者患者,通过临床症状将其判定为腰椎骨折,签订了本次研究的同意书。同时,这些患者中并不存在意识障碍、精神混乱、认知缺陷的患者,可对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表述。其中男女比例为6:5,平均年龄为(55.68±4.21)岁。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应用数据统计软件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逐一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微创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后配以腹部按摩,具体操作为:将腹部暴露在外,并协助患者取仰卧屈膝体位。对局部皮肤进行有效情节,确定穴位,并涂抹上适量的润肤油。然后,采取摩法和推法从中脘穴顺时针推到对侧天枢穴、气海穴、近侧天枢穴,然后渐渐地回到中脘穴,这样环形按摩时间持续5min,接下来采用揉法对中脘穴、两侧天枢穴、气海穴进行按摩,按摩次数各个为30次,按摩完成后使用纱布将腹部皮肤清理干净。最后,采用按法按压足三里、上巨墟穴各约三秒,再使用揉法顺时针各按摩30次[1]。按摩过程中应基于患者的病情、年龄、身体素质、耐受力对按摩力度及手法进行调整。按摩手法应柔和、均匀、持久。
1.3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内容为: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5 d 内排便次数和腹胀改善时间。同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1)显效:患者肠蠕动能力提高,不存在腹胀症状,大便次数正常;(2)有效:肠蠕动有所提高,腹胀、便秘症状有所缓解;(3)无效:腹胀、便秘症状较为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数据统计应用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患者例数用n表示,术后改善情况用均数()表示,用t检验;临床疗效用(%)表示,用檢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术后改善情况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改善时间、首次排便时间、5d内排便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据统计得知,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68.1%。两组数据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3.1腰椎骨折后发生便秘的原因
腰椎发生骨折后,局部出血使得腹膜后血肿症状严重,并损伤了肛管括约肌、肠壁平滑肌的副交感神经功能,肠蠕动次数不断降低,肠内容物推动较为缓慢,水分被大量吸收,大便越来越硬结,从而出现便秘症状。同时,这些患者往往存在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再加上陌生环境的影响,使得患者胃肠蠕动减缓。另外,患者需要卧床休养,运动量较少,肠蠕动次数降低,再加上大小便引起的强烈疼痛感,一些患者尽可能地少吃少喝,使得肠道中水分严重不足,大便越来越干燥,便秘症状严重。
3.2腹部按摩预防腰椎骨折后便秘的原理
通过有效的腹部按摩,可对胃肠道功能进行强烈地刺激,还能够加快肠平滑肌、腹肌的血流量,强化胃肠内肌肉的张力与淋巴功能,活跃胃肠分泌能力,有效消化吸收食物,加快排泄,提高胃肠功能,有效预防与改善便秘症状。同时,作为一种亲密的接触方式,按摩可缓解患者紧张、焦灼等不良情绪,传达关爱,构建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1]。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改善情况及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证实了腹部按摩对于腰椎骨折便秘的预防及改善作用,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钟文,黄慧芬,孙巧玉. 穴位按摩护理改善胸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7):174-177.
[2]黄灵巧. 穴位贴敷联合腹部按摩预防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便秘疗效观察[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