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的新思路——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专实践研讨会第五次会议述要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my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五次会议于1990年iO月19日至23日在天津举行。国家教委,全国38所高校和有关研究机构、新闻出版单位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其他文献
由上海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市计划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等五单位联合筹备的九十年代振兴上海开发浦东研讨会于今年8月21-22日召开,与会各方面代表近200人。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到会并讲了话。这是首次大范围研讨90年代上海经济发展和浦东新区开发的会议。会议围绕90年代上海产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及政策、开放开发浦东与改造浦西、经济体制改革设想及实施等四个专题展开了讨论。现将本次会议的讨论内容作一概括性介绍。
经济改革的内在动因是,传统体制下的经济增长已逐渐失去势头,大起大落的失衡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常态,人们对于传统体制下实现持续、稳定、协调的经济增长已经失去信心。因此,经济改革的潜在目标,就是从体制上寻找一条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增长途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家们对此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笔者归纳为三大类八小类,共八种改革模式。它们在解决均衡增长问题上都存在局限性。下面分别予以讨论。
前不久,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威尔·马丁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谈了他对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些看法,简介如下:
虽然,历史不可能重演,经验也不可能照搬,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些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另一些国家失败的教训,对我们还是值得借鉴的。本文专就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加以比较,供读者思考。
美国《经济展望杂志》1990年春季第4卷第2号上刊有联合国秘书处国际经济社会事务部职员约瑟夫·范布拉班的长文,介绍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中非均衡学派与短缺经济学派之间一场长达十年的论战,限于篇幅,兹介绍其主要观点如下。
80年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形成。这种理论以“理性预期”等概念为基础,用新古典主义的方法,着重对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卢卡斯(R.E.Jr Lucas)的“货币幻觉总供给模型”,便是这派经济学家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
有效市场分析认为,厂商合并是为了减少或者消除公司资产的实际市场价值同可以实现的价值之间的差异,因为任何这样的差异都反映了资源的低效率的使用;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是一种机制,市场系统通过这种机制替换了没有能力的管理,并允许更有效地处置资产。这种把合并看做能提高效率和具有社会功能的观点建立在两个假设的基础上。第一个假设认为合并活动的基础是得到厂商资产的真实价值(实际的和预期的价值)的充分的和正确的信息,
南开大学教授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一书(以下简称《通论》)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独创性。
我国首家以宣传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报纸——《改革时报》,由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办。自今年元旦创刊以来,以其富有特色的宣传,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日本往往被推崇为利润分享的优秀典型,但是西方国家却认为日本许多职工享受的一年两次额外津贴与利润分享没有什么太大关系,日本自己则不同意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