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3年12月15日晚通宵下大雪,16日晨北京城已是银装素裹。天刚亮,传达室的王老头就敲门喊我。我急忙穿好衣服,踏着厚厚的积雪跑去接电话。朱政科长说有急事,要我立即赶到景山后街地安门西大楼门口灯塔。见到朱政,他说罗荣桓元帅的病情加重了,马上去北京医院,首长们有事情交待办理。
到了北京医院罗帅住的病区,看到医护人员来往穿梭,眼睛红红的,彻夜未停地全力在抢救罗帅。我俩在离病房不远的一间休息室待命,等首长们来。上午8时30分,军委办公会议的成员:罗瑞卿、谭政、杨成武、肖华、邱会作、肖向荣来医院探视。医生们向他们报告了罗帅的病情。此时罗帅的肾已经无功能了,其他器官也不正常,出现了全身性的奇痒尿毒症状,血压、心跳时高时低,人处于昏迷状态。首长们向医生交待,要想方设法努力抢救罗帅。肖向荣主任交待立即把罗帅的病情向各位老帅报告,并通知三总部的有关领导来医院探视。我们立即电话通知厅值班室照肖主任指示办理。上午9时总政治部的副主任傅钟上将、甘泗淇上将、总政二级部的首长,以及总参谋部、总后勤部首长都陆续地来到医院探望。由于病情逐渐加重,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回天乏术,在他的战友贺龙、张爱萍、甘泗淇、梁必业、肖向荣以及他的夫人林月琴和子女守护下,于16日下午2时37分,与世长辞,一颗闪亮的帅星陨落。
毛泽东主席向罗帅遗体告别
12月16日下午,罗瑞卿、谭政大将主持,邀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共同研究罗帅的丧事办理。当时国家还没有制定办丧事的规定和程式,经验的积累也不多。罗帅是第一位去世的元帅,规格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照1950年底去世的任弼时同志的丧事规模和程式办理,即三段式的程式:遗体告别、吊唁、公祭大会。我们照此给毛主席、党中央呈送了治丧报告,并由新华社于当日晚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罗荣桓同志逝世的讣告》。
经毛主席、党中央批准,向罗荣桓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定在12月19日下午3时,在北京医院进行,参加告别仪式的人数为2000人(因为地方太小,车辆进出很不方便)。19日,军委在三座门继续召开办公会议扩大会,处长和秘书们都去为会议服务,当时就安排我一人去告别室服务。我于当日下午2时半到达北京医院临时布置的告别室,先进去看了看,只见罗帅安卧在鲜花丛中,身着元帅礼服,下半身盖了一个白布单子(那时还没有遗体盖党旗的规定和先例),告别室内摆放了花圈。约在2时40分,肖向荣来了,陆续林彪、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叶剑英五位老帅来了,我把他们引进临时布置的休息室内坐下,老帅们齐声向肖发问:“各大军区、野战部队、海空军的基地如何悼念罗帅呀?”肖报告说他起草了一个电稿正在传阅中,示意我把电稿拿来。正在这时告别室门口的电话铃声响了,我马上去接电话。一听是毛主席的秘书高智打来的。高问我是谁。我报告说:“我是军委办公厅在此值班的秘书傅学正。”高说:“是你呀!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医院。”高智是1950年我在中央机要处当机要员时的股长,我1954年进了中南海后,经常在游泳池门外见到他。放下电话我跑去休息室,向老帅们报告说:“刚接到毛主席秘书高智的电话,毛主席从中南海出发了,一会就到。”几位老帅看了看手表,离座走出休息室,肖向荣引领老帅在告别室门外左侧一字排开,等待毛主席的到来。
因为毛主席要来,医院内一级警卫,全面戒严,不准人们来回走动。似乎空气也高度紧张。罗瑞卿总长为前导,向毛主席敬礼、问好。同毛主席一起来的还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在罗瑞卿的引导下,毛主席一行和老帅们鱼贯进入告别室。在罗帅遗体前站定后,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侯春怀副局长发出“默哀、三鞠躬”的口令,然后绕行遗体一周。毛主席激动地与罗帅夫人林月琴、子女罗东进等握手表示哀悼与慰问。大约在3点20分毛主席离去。 就在毛主席、老帅们进告别室后,我抓紧时间小声的给厅值班室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把肖向荣起草的全军悼念罗帅的电稿送到医院来,老帅们在等着看。
身处逆境住在京西挂甲屯的彭德怀元帅也悲痛地赶来,向自己的老战友鞠躬哀悼。老帅们又走进休息室,一是等待送灵,二是等着看电稿。肖向荣走出休息室问我,怎么电稿还没送来,要我去医院大门口看看。我跑步到了医院大门口未见通信员来。我在传达室给保密科长阎英烈打电话,问电稿送来没,并说肖主任急了。阎说查一查给我回话。我又急忙跑回到告别室门口,肖向荣见我未拿来电稿,火气大发,狠狠地批了我一顿。此时阎英烈的电话来了,说通信员从聂帅家里取电稿早送到医院了,因为戒严进不了医院大门,只好放在医院传达室了。我一听电稿在医院传达室,赶紧跑步去拿。等我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把电稿交给肖向荣时,感到完成了一件大任务,如释重负。5时10分向罗帅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天色已经黑下来了。老帅们再次来到告别室,鞠躬哀悼目送罗帅遗体抬上灵车,祝罗帅一路走好。有关领导陪同家属一同去北京市东郊工人体育馆北侧新建的一个火化场火化。
庄严的吊唁仪式
吊唁罗荣桓元帅的活动为3天(20至22日),灵堂设在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内。雄伟的大殿布置得庄严肃穆,大殿外上方巨幅横标:“罗荣桓同志灵堂”,两侧为巨幅挽幛。灵堂内大厅正中高台上放着覆盖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罗荣桓同志的骨灰盒,上方悬挂着罗帅的遗像,两旁礼兵持枪肃立。下方摆放着夫人林月琴和子女罗东进等人送的鲜花花圈。左侧放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及国家机关、军委三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送的花圈和挽联;右侧摆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董必武送的花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高法、高检以及军队高级将领也送了花圈。门口处两个巨大的通天立柱有一幅醒目的巨幅挽聯,上联:“天倾一柱三军挥泪”,下联:“地陷一方万民哀悼”。大殿室外平台上放满了首都各界党政军民送的花圈,平台下东、南、西方向三级台阶上也放满了花圈。
大厅内哀乐低徊,3天内来吊唁的共有6万多人。20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元帅,来到吊唁大厅,悲痛地向罗帅的遗像默哀、三鞠躬,悼念并慰问了罗帅的家属。郭沫若、李维汉、陈叔通、林枫、国防委员会的各位副主席也先后来吊唁,国家机关的部长、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来吊唁并轮流守灵,罗帅战争年代的一个警卫员,听到讣告后连夜坐火车来到北京,一进灵堂就伏地大哭,在场的人都随之泪下。
隆重的公祭大会
12月23日,首都各界在太庙隆重举行公祭罗荣桓同志的大会。上午10时公祭仪式开始,乐队奏哀乐,主祭人国家主席刘少奇向罗荣桓同志遗像鞠躬献花圈,全场1万多人肃立默哀悼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代总理(周总理与陈毅外长去亚、欧、非洲国家访问)邓小平致悼词。邓小平同志在悼词中追述了罗荣桓同志光荣伟大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数十年如一日,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英勇战斗,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在罗帅逝世的16日晚上,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有个会议,会前毛主席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同志默哀。毛主席说道:“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后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罗帅的不幸逝世使毛主席非常悲痛,写成七律一首《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如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公祭后,在哀乐声中起灵,由林彪、邓小平、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解放军高级将领,护送罗荣桓同志骨灰到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存放。沿途在罗荣桓同志的灵车经过的地方,机关、部队下半旗志哀。
(摘自《新华澳报》)
到了北京医院罗帅住的病区,看到医护人员来往穿梭,眼睛红红的,彻夜未停地全力在抢救罗帅。我俩在离病房不远的一间休息室待命,等首长们来。上午8时30分,军委办公会议的成员:罗瑞卿、谭政、杨成武、肖华、邱会作、肖向荣来医院探视。医生们向他们报告了罗帅的病情。此时罗帅的肾已经无功能了,其他器官也不正常,出现了全身性的奇痒尿毒症状,血压、心跳时高时低,人处于昏迷状态。首长们向医生交待,要想方设法努力抢救罗帅。肖向荣主任交待立即把罗帅的病情向各位老帅报告,并通知三总部的有关领导来医院探视。我们立即电话通知厅值班室照肖主任指示办理。上午9时总政治部的副主任傅钟上将、甘泗淇上将、总政二级部的首长,以及总参谋部、总后勤部首长都陆续地来到医院探望。由于病情逐渐加重,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回天乏术,在他的战友贺龙、张爱萍、甘泗淇、梁必业、肖向荣以及他的夫人林月琴和子女守护下,于16日下午2时37分,与世长辞,一颗闪亮的帅星陨落。
毛泽东主席向罗帅遗体告别
12月16日下午,罗瑞卿、谭政大将主持,邀请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有关领导参加,共同研究罗帅的丧事办理。当时国家还没有制定办丧事的规定和程式,经验的积累也不多。罗帅是第一位去世的元帅,规格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按照1950年底去世的任弼时同志的丧事规模和程式办理,即三段式的程式:遗体告别、吊唁、公祭大会。我们照此给毛主席、党中央呈送了治丧报告,并由新华社于当日晚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罗荣桓同志逝世的讣告》。
经毛主席、党中央批准,向罗荣桓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定在12月19日下午3时,在北京医院进行,参加告别仪式的人数为2000人(因为地方太小,车辆进出很不方便)。19日,军委在三座门继续召开办公会议扩大会,处长和秘书们都去为会议服务,当时就安排我一人去告别室服务。我于当日下午2时半到达北京医院临时布置的告别室,先进去看了看,只见罗帅安卧在鲜花丛中,身着元帅礼服,下半身盖了一个白布单子(那时还没有遗体盖党旗的规定和先例),告别室内摆放了花圈。约在2时40分,肖向荣来了,陆续林彪、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叶剑英五位老帅来了,我把他们引进临时布置的休息室内坐下,老帅们齐声向肖发问:“各大军区、野战部队、海空军的基地如何悼念罗帅呀?”肖报告说他起草了一个电稿正在传阅中,示意我把电稿拿来。正在这时告别室门口的电话铃声响了,我马上去接电话。一听是毛主席的秘书高智打来的。高问我是谁。我报告说:“我是军委办公厅在此值班的秘书傅学正。”高说:“是你呀!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医院。”高智是1950年我在中央机要处当机要员时的股长,我1954年进了中南海后,经常在游泳池门外见到他。放下电话我跑去休息室,向老帅们报告说:“刚接到毛主席秘书高智的电话,毛主席从中南海出发了,一会就到。”几位老帅看了看手表,离座走出休息室,肖向荣引领老帅在告别室门外左侧一字排开,等待毛主席的到来。
因为毛主席要来,医院内一级警卫,全面戒严,不准人们来回走动。似乎空气也高度紧张。罗瑞卿总长为前导,向毛主席敬礼、问好。同毛主席一起来的还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邓小平。在罗瑞卿的引导下,毛主席一行和老帅们鱼贯进入告别室。在罗帅遗体前站定后,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侯春怀副局长发出“默哀、三鞠躬”的口令,然后绕行遗体一周。毛主席激动地与罗帅夫人林月琴、子女罗东进等握手表示哀悼与慰问。大约在3点20分毛主席离去。 就在毛主席、老帅们进告别室后,我抓紧时间小声的给厅值班室打了电话,告诉他们把肖向荣起草的全军悼念罗帅的电稿送到医院来,老帅们在等着看。
身处逆境住在京西挂甲屯的彭德怀元帅也悲痛地赶来,向自己的老战友鞠躬哀悼。老帅们又走进休息室,一是等待送灵,二是等着看电稿。肖向荣走出休息室问我,怎么电稿还没送来,要我去医院大门口看看。我跑步到了医院大门口未见通信员来。我在传达室给保密科长阎英烈打电话,问电稿送来没,并说肖主任急了。阎说查一查给我回话。我又急忙跑回到告别室门口,肖向荣见我未拿来电稿,火气大发,狠狠地批了我一顿。此时阎英烈的电话来了,说通信员从聂帅家里取电稿早送到医院了,因为戒严进不了医院大门,只好放在医院传达室了。我一听电稿在医院传达室,赶紧跑步去拿。等我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把电稿交给肖向荣时,感到完成了一件大任务,如释重负。5时10分向罗帅遗体告别仪式结束,天色已经黑下来了。老帅们再次来到告别室,鞠躬哀悼目送罗帅遗体抬上灵车,祝罗帅一路走好。有关领导陪同家属一同去北京市东郊工人体育馆北侧新建的一个火化场火化。
庄严的吊唁仪式
吊唁罗荣桓元帅的活动为3天(20至22日),灵堂设在天安门东侧劳动人民文化宫内。雄伟的大殿布置得庄严肃穆,大殿外上方巨幅横标:“罗荣桓同志灵堂”,两侧为巨幅挽幛。灵堂内大厅正中高台上放着覆盖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的罗荣桓同志的骨灰盒,上方悬挂着罗帅的遗像,两旁礼兵持枪肃立。下方摆放着夫人林月琴和子女罗东进等人送的鲜花花圈。左侧放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以及国家机关、军委三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送的花圈和挽联;右侧摆放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董必武送的花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高法、高检以及军队高级将领也送了花圈。门口处两个巨大的通天立柱有一幅醒目的巨幅挽聯,上联:“天倾一柱三军挥泪”,下联:“地陷一方万民哀悼”。大殿室外平台上放满了首都各界党政军民送的花圈,平台下东、南、西方向三级台阶上也放满了花圈。
大厅内哀乐低徊,3天内来吊唁的共有6万多人。20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朱德元帅,来到吊唁大厅,悲痛地向罗帅的遗像默哀、三鞠躬,悼念并慰问了罗帅的家属。郭沫若、李维汉、陈叔通、林枫、国防委员会的各位副主席也先后来吊唁,国家机关的部长、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也来吊唁并轮流守灵,罗帅战争年代的一个警卫员,听到讣告后连夜坐火车来到北京,一进灵堂就伏地大哭,在场的人都随之泪下。
隆重的公祭大会
12月23日,首都各界在太庙隆重举行公祭罗荣桓同志的大会。上午10时公祭仪式开始,乐队奏哀乐,主祭人国家主席刘少奇向罗荣桓同志遗像鞠躬献花圈,全场1万多人肃立默哀悼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代总理(周总理与陈毅外长去亚、欧、非洲国家访问)邓小平致悼词。邓小平同志在悼词中追述了罗荣桓同志光荣伟大的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数十年如一日,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英勇战斗,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在罗帅逝世的16日晚上,中央在中南海颐年堂有个会议,会前毛主席提议大家起立为罗荣桓同志默哀。毛主席说道:“罗荣桓同志是1902年生的。这个同志有一个优点,很有原则性,对敌人狠,对同志有意见背后少说,当面多说,不背后议论人,一生始终如一。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原则性强,对党忠诚。对党的团结起了很大的作用。”
罗帅的不幸逝世使毛主席非常悲痛,写成七律一首《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如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公祭后,在哀乐声中起灵,由林彪、邓小平、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解放军高级将领,护送罗荣桓同志骨灰到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存放。沿途在罗荣桓同志的灵车经过的地方,机关、部队下半旗志哀。
(摘自《新华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