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云南省的岩溶面积占全省的28.14%,而岩溶流域的生态环境由于人口的增加,变得越来越脆弱,近几年来,云南频繁出现特大干旱,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环境地质已发生改变。本文根据云南具有典型意义的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的调查成果进行成果评析。
【关键词】岩溶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成果
云南重点岩溶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工程的开展,是国家未来查明云南岩溶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开发技术条件、以及岩溶发育规律和岩溶水资源分布、环境地质等问题,而安流域编制岩溶水开发利用、石漠化综合治理方案,对云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建立一个空间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目标
云南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的退化,而引起的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的制约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03年到2012年这十年,国家地质局开展的“云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当中,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负责承担。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岩溶流域,以系统科学、现代岩溶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前人的调查资料以及研究结果,并结合3S技术对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进行综合调查。根据不同的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以及环境地质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需水特点,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岩溶水源地的开发技术、岩溶水源地类型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方案进行有效且可行的设计,目的是为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提供合理规范的技术依据。
2.调查方法
在对岩溶流域进行调查的时候,根据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研究程度的难易情况,将1:50000的水文地质调查分为重点工作区和一般工作区,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然后结合地面调查、二次开发利用、遥感解译、地下水动态监测、地质剖面测量、钻探、示踪试验、以及样品采取和分析鉴定,然后建设空间数据库,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等进行调查工作。重点工作区的调查主要技术手段为水文地质调查,,由于重点工作区主要是岩溶槽谷底部和盆地底部的平坝区及边缘、重要的大泉以及暗河系统分布区;一般工作区主要调查技术是以水文地质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前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路线调查的方式对单元边界条件不清楚的区段开展对专题路线的修编和草测调查。
3.调查成果
对这次的调查成果,具体情况如下图:
此次调查从岩溶水勘查评价以及对岩溶水的开发的实践上出发,并对岩溶水富集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将岩溶水源划分为: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隐伏的岩溶水源地,掌握了岩溶水富集的地貌和地质以及含水组层等富水特征。并建立了岩溶盆地流域三水的转换过程,与水均衡的分析模式,继而根据岩溶流域的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的岩溶水运动规律、变化条件以及岩溶水富集规律对岩溶流域岩溶水的有效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集成。另外在岩溶盆地流域以凿井开采饱水带富水块段、梯级筑坝建库、梯级电站建设等方法开发丰富的水力资源。在野外试验的研究上,建立了一套针对不同水源地的勘查技术方案,对岩溶找水以及解释的定量化水平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最后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对各类岩溶水源地的特征进行组合,再进行实验研究继承了有效的岩溶水开发技术方案。
这次的研究,在示范工程开发了71508.72m3/d的出水量,解决了四万五千八百亩的旱地用水,以及八万五千二百九十四人的生活用水,在研究中提出的岩溶水有效探测技术方案,和有效开发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的模式,为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水的有效开发利用,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样板,也为云南抗旱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地下水资源、地质依据。
4.调查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1)开展水文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时,所工作的范围的很多地区都没有开展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所以在编写资料的时候显得基础地质资料不足,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在已完成的1:50000区域内进行调查;(2)资金的缺乏导致大泉暗河系统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其地质特征没有准确的研究资料,建议对每一项研究都进行资金配套,将勘查效果得以准确显示;(3)工作主要在云南东部开展,没有对西部地区进行调查,建议对云南省的重要城镇的应急水源地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水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4)在调查工作中使用的自动化检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新技术应用滞后,建议对其进行开发更换。 [科]
【参考文献】
[1]张华,王宇,张贵等.云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评析[J].云南地质,2014,33(2):259-263.
[2]刘长礼,林良俊,宋超等.土地利用变化对典型碳酸盐岩流域风化碳汇的影响——以云南小江岩溶流域研究为例[J].中国地质,2011,38(2):479-488.
[3]谢代兴,杨杨,苏春田等.滇东南石灰土重金属超标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以三迭系至寒武系地层土壤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5,(1):162-166.
[4]张华,康晓波,杨文兴等.云南通海县岳家营暗河管道水质评价[J].云南地质,2014,33(4):588-593.
[5]谢代兴,杨杨,苏春田等.滇东南石灰土微量元素地化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4,(10):229-233.
【关键词】岩溶流域;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成果
云南重点岩溶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工程的开展,是国家未来查明云南岩溶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开发技术条件、以及岩溶发育规律和岩溶水资源分布、环境地质等问题,而安流域编制岩溶水开发利用、石漠化综合治理方案,对云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建立一个空间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目标
云南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的退化,而引起的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的制约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2003年到2012年这十年,国家地质局开展的“云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当中,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负责承担。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岩溶流域,以系统科学、现代岩溶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前人的调查资料以及研究结果,并结合3S技术对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进行综合调查。根据不同的岩溶地质环境条件以及环境地质学和生态学原理,结合需水特点,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岩溶水源地的开发技术、岩溶水源地类型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方案进行有效且可行的设计,目的是为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提供合理规范的技术依据。
2.调查方法
在对岩溶流域进行调查的时候,根据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研究程度的难易情况,将1:50000的水文地质调查分为重点工作区和一般工作区,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然后结合地面调查、二次开发利用、遥感解译、地下水动态监测、地质剖面测量、钻探、示踪试验、以及样品采取和分析鉴定,然后建设空间数据库,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等进行调查工作。重点工作区的调查主要技术手段为水文地质调查,,由于重点工作区主要是岩溶槽谷底部和盆地底部的平坝区及边缘、重要的大泉以及暗河系统分布区;一般工作区主要调查技术是以水文地质及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在前人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采用路线调查的方式对单元边界条件不清楚的区段开展对专题路线的修编和草测调查。
3.调查成果
对这次的调查成果,具体情况如下图:
此次调查从岩溶水勘查评价以及对岩溶水的开发的实践上出发,并对岩溶水富集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将岩溶水源划分为:天然出露的岩溶水源地、隐伏的岩溶水源地,掌握了岩溶水富集的地貌和地质以及含水组层等富水特征。并建立了岩溶盆地流域三水的转换过程,与水均衡的分析模式,继而根据岩溶流域的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的岩溶水运动规律、变化条件以及岩溶水富集规律对岩溶流域岩溶水的有效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集成。另外在岩溶盆地流域以凿井开采饱水带富水块段、梯级筑坝建库、梯级电站建设等方法开发丰富的水力资源。在野外试验的研究上,建立了一套针对不同水源地的勘查技术方案,对岩溶找水以及解释的定量化水平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最后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对各类岩溶水源地的特征进行组合,再进行实验研究继承了有效的岩溶水开发技术方案。
这次的研究,在示范工程开发了71508.72m3/d的出水量,解决了四万五千八百亩的旱地用水,以及八万五千二百九十四人的生活用水,在研究中提出的岩溶水有效探测技术方案,和有效开发岩溶盆地流域岩溶水的模式,为西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水的有效开发利用,以及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样板,也为云南抗旱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地下水资源、地质依据。
4.调查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1)开展水文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时,所工作的范围的很多地区都没有开展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所以在编写资料的时候显得基础地质资料不足,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在已完成的1:50000区域内进行调查;(2)资金的缺乏导致大泉暗河系统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其地质特征没有准确的研究资料,建议对每一项研究都进行资金配套,将勘查效果得以准确显示;(3)工作主要在云南东部开展,没有对西部地区进行调查,建议对云南省的重要城镇的应急水源地进行调查评估,提出水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4)在调查工作中使用的自动化检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新技术应用滞后,建议对其进行开发更换。 [科]
【参考文献】
[1]张华,王宇,张贵等.云南重点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评析[J].云南地质,2014,33(2):259-263.
[2]刘长礼,林良俊,宋超等.土地利用变化对典型碳酸盐岩流域风化碳汇的影响——以云南小江岩溶流域研究为例[J].中国地质,2011,38(2):479-488.
[3]谢代兴,杨杨,苏春田等.滇东南石灰土重金属超标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以三迭系至寒武系地层土壤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5,(1):162-166.
[4]张华,康晓波,杨文兴等.云南通海县岳家营暗河管道水质评价[J].云南地质,2014,33(4):588-593.
[5]谢代兴,杨杨,苏春田等.滇东南石灰土微量元素地化特征与环境质量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4,(10):22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