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组织内微血管可视化研究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163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一种骨内微血管可视化及形态学研究的新模型,测量血管参数并对模型可靠性进行评估。

方法

1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腹主动脉microfill灌注,取股骨远端标本进行固定、脱钙,利用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对骨内微血管进行可视化研究,选取股骨远端标本制成厚约300 μm的硬组织切片,在荧光背景下观察骨内微血管分布及形态特征,对血管主要参数进行测量。

结果

标本脱钙后进行microCT扫描重建,能够屏蔽骨组织CT值与灌注液CT值相近引起的干扰;厚切片荧光背景显像可以特异性显示微血管在骨组织中的分布及形态;在单位面积血管数、平均血管直径、血管面积分数测量中,microCT与组织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0.921、0.661),但组织学切片中可视最小血管直径达毛细血管级别,显著小于microCT测量结果[(9.03±1.14) μm比(12.61±2.01) μm,P=0.038]。

结论

血管灌注、microCT扫描三维重建结合厚切片荧光背景显像可作为一种骨内微血管可视化及形态学研究的可靠方法。

其他文献
免疫治疗可通过激活或者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或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免疫卡控点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与其配体PD-L1、PD-L2结合,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应答;放射治疗可杀伤肿瘤细胞,同时增强和激活机体的固有和适应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放疗联合PD-1/PD-L1单抗能够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
近年来的技术进步,细胞游离DNA(cfDNA)和循环肿瘤DNA(ctDNA)已作为癌症精准医疗的生物标志物。这些DNA比传统的生物标志物有优势,因为它们可以更好地捕捉肿瘤异质性和肿瘤进化的景观。现综述近年来cfDNA和ctDNA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进展,包括靶向治疗的监测治疗反应、化疗药物耐药性以及前列腺癌的一般预后。
期刊
期刊
脑网络分析又称连接组学,是一种对脑连接拓扑结构分析的方式,对于神经科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分析疾病进展与形成机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旨在通过综述近年对于脑血管病认知功能下降及脑网络分析相关研究结果,为脑血管病基础研究以及临床预后判断与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精准医学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以及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精准医学的理念,为如何实现精准化、个体化肝癌筛查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整合精准医学在肝癌筛查和预防中的研究现状与局限进行综述,以期为肝癌的精准预防提供进一步支持。
目的探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RMs)患儿直肠末端肠壁病理变化及神经发育情况,探讨术后排便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组和正常对照组患儿直肠末端肠壁内各层病理形态改变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钙结合蛋白(S-100)、c-kit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高位ARMs组中直肠末端肠
目的探讨痘苗病毒相关激酶1(VRK1)在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Western blot分析VRK1在胶质瘤组织蛋白表达水平;Kaplan-Meier分析VRK1与患者预后参数关系;RNA干扰胶质瘤细胞VRK1的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细胞计数和集落分析细胞增殖。结果Western blot表明VRK1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VRK1的表达与胶质瘤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
目的探讨彩色超微血管成像(cSMI)技术联合高频超声在早期活动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儿膝关节病变的应用。方法临床确诊为早期活动期JIA患儿90例,所有患儿均伴有膝关节疼痛、肿胀,应用高频超声对所有JIA患儿膝关节进行检查,观察JIA患儿膝关节病变的主要超声征象,记录滑膜增厚关节数目,统计滑膜增厚关节滑膜厚度及髌上囊积液厚度,分别用cSMI、能量多普勒(PDUS)对增厚滑膜进行血流检测,并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