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中药学特点为基础,结合自身教与学的经验对如何推动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自主学习性
教学,教与学。"教"字经典的释义莫过于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寥寥几字,道尽为人师者责任。"传"应是一方给予而另一方接收的过程,是接收,而不是接受,一字之差,说清主动与被动的不同。从小学到大学,近二十年的教育多是"受",怎样让学的一方主动"收"呢?
每位师者都从学的过程经过,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最迷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师者在传道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经验与社会中汲取常识给学生架起知识和应用之间的桥梁,在推动学生选择好自己即将在社会中扮演角色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践,展示知识于专业的必需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投入到专业知识的获得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现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所授中药学为例,简述几点浅见。
1. 说清楚为什么学
这里的说清楚不是指印在书本上、人人都能背上一段的大道理,而是结合社会相关行业中人才的供求关系、未来学生毕业后在社会生活中将要面临到的现实问题说清楚大学阶段知识累积的重要性。众人心多驱利,故以利驱之。学生能意识到知识是今后个人生存技能,与自身生活质量紧密相连时,必定能迸发出自主学习的热情。邀请毕业且已就业的往届学生结合社会工作经验,谈谈切心体会也是鞭策学生自主学习的良药,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而结合了社会实践经验的学习目的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从而引发自己对以后在社会中将从事事业知识需求度的深思,真正懂得知识的重要性。
2. 说清楚学以致何用
知识不仅仅存在在课本上,引导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灵活掌握是施教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施教者分出部分精力去认真研究中药学人才就业情况,并了解专业对口的工作职能类型,切实做到结合社会需求同时结合书本知识,将就业需要与教学需要掌握知识点紧密结合,有的放矢的讲解专业知识同时结合生活中、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实例,将书本知识生动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生活中的实例如:年轻人多热爱户外运动,那么如何运用自身的中药学知识应对户外运动中突发的意外伤害?在讲述活血化瘀药及止血消炎药时,这样的命题更显贴近生活,且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就业中的实例可结合上节中往届学生汇报共同进行,同时可建立往届学生就业档案,用事实教育学生,用实例说服学生。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还可以请医药公司负责人做个讲座,以用人单位的角度告诉学生,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型人才。只有体会到就业时将面临到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迫感,才能真正让学生踏实求学、认真求知。
3. 趣味性教学同时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生动有趣的教学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施教者的必备能力。"三分钟热血"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共性,这就要求施教者要动用全身本领延长学生兴趣保持时间,让这份热血延续到知识像廣告一样深入人心,久久不能忘记。让人不忘的广告有什么特点?反复播放、语言或精辟生动或动人心弦。教学中不妨学习广告的特点,重点知识反复强调,在强调过程中引经据典从多个角度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深度。这里可以结合上节中提到的学以致用,将中药学知识融合在学生生活常识中。
4. 实践出真知
野外辨识药用植物是中药学基础中必设课程。如何让这样的课程落到实处,而不是沦为郊游?学生多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野外实验课中多不能将精力集中在药用植物辨识上,老师的约束力在课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在野外实践中,老师最好先布置学分要求,每组学生完成几种标本采集才能拿到学分。这样的设置可能会使课程回归教学而非游玩,才能达成课程设置的初衷。
药材的辨识不是只有野外能够进行,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植物也有药用价值,虽然多数不是课本中要求掌握的重点药材,但在课堂中略微提及是否也能让中药更贴近生活,同时激发学生好奇的从而加深学习热情。
另外,背靠秦岭这一得天独厚的中药宝库是我校中药学教学的地域性优势,合理利用这一优势更好地为中药学教学服务以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掌握中药学知识。陕西省作为中药大省拥有多家GAP种植基地、中药生产企业以及中药科研机构,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们亲身体会知识向实践转化过程、提前了解以后工作中将面对、参与的中药产业化生产或研发,对学生自主学习性提升大有裨益。
5.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中较薄弱部分,而这部分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加强此部分的锻炼是笔者一直深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中药学这一理论性较强的教学课程中。结合本校实际,老师一直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那么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每组给出范围自行选择待解决问题并限期完成后答辩汇报,能否加强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学校已就这一问题开始进行尝试,收效拭目以待。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有不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同时考虑到有就业需求及进一步深造需求的学生。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分子中药学前沿知识,适当穿插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前沿内容,跟上中药学研究步伐,以扩充专业理论。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是简单的"宣之我口,入之你耳",较高境界则是让学生们对专业知识不能忘却,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学生就业后才能体会到的读书少的遗憾,上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笔者将在教学实践中且行且看,现仅以自身经验浅淡一二,抛砖引玉与同行者共享。
作者简介:周暄宣,女,博士,中药药理,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学教研室,710032。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自主学习性
教学,教与学。"教"字经典的释义莫过于韩愈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寥寥几字,道尽为人师者责任。"传"应是一方给予而另一方接收的过程,是接收,而不是接受,一字之差,说清主动与被动的不同。从小学到大学,近二十年的教育多是"受",怎样让学的一方主动"收"呢?
每位师者都从学的过程经过,在学的过程中我们曾经最迷惑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师者在传道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经验与社会中汲取常识给学生架起知识和应用之间的桥梁,在推动学生选择好自己即将在社会中扮演角色的基础上,理论结合实践,展示知识于专业的必需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投入到专业知识的获得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现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以所授中药学为例,简述几点浅见。
1. 说清楚为什么学
这里的说清楚不是指印在书本上、人人都能背上一段的大道理,而是结合社会相关行业中人才的供求关系、未来学生毕业后在社会生活中将要面临到的现实问题说清楚大学阶段知识累积的重要性。众人心多驱利,故以利驱之。学生能意识到知识是今后个人生存技能,与自身生活质量紧密相连时,必定能迸发出自主学习的热情。邀请毕业且已就业的往届学生结合社会工作经验,谈谈切心体会也是鞭策学生自主学习的良药,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往往比老师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而结合了社会实践经验的学习目的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从而引发自己对以后在社会中将从事事业知识需求度的深思,真正懂得知识的重要性。
2. 说清楚学以致何用
知识不仅仅存在在课本上,引导学生将知识活学活用、灵活掌握是施教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要求施教者分出部分精力去认真研究中药学人才就业情况,并了解专业对口的工作职能类型,切实做到结合社会需求同时结合书本知识,将就业需要与教学需要掌握知识点紧密结合,有的放矢的讲解专业知识同时结合生活中、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实例,将书本知识生动化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生活中的实例如:年轻人多热爱户外运动,那么如何运用自身的中药学知识应对户外运动中突发的意外伤害?在讲述活血化瘀药及止血消炎药时,这样的命题更显贴近生活,且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就业中的实例可结合上节中往届学生汇报共同进行,同时可建立往届学生就业档案,用事实教育学生,用实例说服学生。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还可以请医药公司负责人做个讲座,以用人单位的角度告诉学生,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专业型人才。只有体会到就业时将面临到的"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紧迫感,才能真正让学生踏实求学、认真求知。
3. 趣味性教学同时加深学生学习兴趣
生动有趣的教学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施教者的必备能力。"三分钟热血"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共性,这就要求施教者要动用全身本领延长学生兴趣保持时间,让这份热血延续到知识像廣告一样深入人心,久久不能忘记。让人不忘的广告有什么特点?反复播放、语言或精辟生动或动人心弦。教学中不妨学习广告的特点,重点知识反复强调,在强调过程中引经据典从多个角度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深度。这里可以结合上节中提到的学以致用,将中药学知识融合在学生生活常识中。
4. 实践出真知
野外辨识药用植物是中药学基础中必设课程。如何让这样的课程落到实处,而不是沦为郊游?学生多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野外实验课中多不能将精力集中在药用植物辨识上,老师的约束力在课程中显得极为重要。在野外实践中,老师最好先布置学分要求,每组学生完成几种标本采集才能拿到学分。这样的设置可能会使课程回归教学而非游玩,才能达成课程设置的初衷。
药材的辨识不是只有野外能够进行,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植物也有药用价值,虽然多数不是课本中要求掌握的重点药材,但在课堂中略微提及是否也能让中药更贴近生活,同时激发学生好奇的从而加深学习热情。
另外,背靠秦岭这一得天独厚的中药宝库是我校中药学教学的地域性优势,合理利用这一优势更好地为中药学教学服务以便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掌握中药学知识。陕西省作为中药大省拥有多家GAP种植基地、中药生产企业以及中药科研机构,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们亲身体会知识向实践转化过程、提前了解以后工作中将面对、参与的中药产业化生产或研发,对学生自主学习性提升大有裨益。
5. 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大学教育中较薄弱部分,而这部分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引导学生加强此部分的锻炼是笔者一直深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中药学这一理论性较强的教学课程中。结合本校实际,老师一直肩负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那么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成兴趣小组,每组给出范围自行选择待解决问题并限期完成后答辩汇报,能否加强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学校已就这一问题开始进行尝试,收效拭目以待。
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有不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同时考虑到有就业需求及进一步深造需求的学生。同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分子中药学前沿知识,适当穿插在教学中,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前沿内容,跟上中药学研究步伐,以扩充专业理论。
总而言之,教学是一门艺术,不是简单的"宣之我口,入之你耳",较高境界则是让学生们对专业知识不能忘却,也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减少学生就业后才能体会到的读书少的遗憾,上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笔者将在教学实践中且行且看,现仅以自身经验浅淡一二,抛砖引玉与同行者共享。
作者简介:周暄宣,女,博士,中药药理,陕西省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第四军医大学药学系天然药物学教研室,7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