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有部分省份在新冠疫苗接种单位采集的环境标本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那么,这次在疫苗接种场所周围排查时“亮红灯”,是不是说明有病毒死灰复燃?会不会带来感染呢?为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样本和疫苗液等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于1月24日发布了《关于新冠疫苗接种单位环境标本监测相关工作技术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认为阳性原因是疫苗液中的死毒株。
那么问题来了,病毒死了,为啥还能显阳?怎么能证明它真的死透了?
要证明病毒死透了,得先弄清楚它是怎么死的。
当下进行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把病毒“杀死了”。
杀病毒并不是用宏观世界里的“刀”和“枪”,而是使用化学办法,让病毒的生命活性分子失活。例如,β-丙内酯不直接作用于蛋白,卻能跑到病毒里面破坏它的核酸,这就好比给病毒喝了砒霜,“肠穿肚烂”而死。
再例如,甲醛能把病毒核酸中含氨基的核苷酸碱基(如A、G、U)破坏掉,也能破坏病毒的外壳蛋白,这就好比给病毒泼硫酸,“身心俱焚”而死。
灭活不能不够,如果还有活病毒,会引发感染;但也不能灭“过火”了,如果灭活把病毒表面的抗原都破坏了,疫苗有效性就差。
灭活像是“在豆腐上斩草除根”,既不能碰碎了豆腐,还得把草根除。
对于是否“死透了”、是否还有效等问题,研究人员在研发时做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工作,摸索出了最优的灭活剂种类以及恰当的灭活时间、温度、剂量等参数后才进行生产。
在生产之后、疫苗抵达接种单位之前,还需要经过检验,合格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验证病毒确实死透了。
那么,既然灭活疫苗里的病毒死透了,为什么对环境样本的核酸检测还“亮红灯”?
在疫苗的灭活过程中,病毒死透了,但核酸的“容貌”有可能并未尽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对死去的人进行面部识别,很可能也会匹配成功。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在上述《建议》中表示,不建议对接种单位常规进行环境标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如已经开展监测发现阳性,或在疫苗接种场所附近采集的环境样本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建议通过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的方式,明确核酸是否为疫苗株。换句话说,就是使用更全面的测序方法来进一步验证“亮红灯”是不是真警报。 (摘自《科技日报》1.27)
那么问题来了,病毒死了,为啥还能显阳?怎么能证明它真的死透了?
要证明病毒死透了,得先弄清楚它是怎么死的。
当下进行接种的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顾名思义是把病毒“杀死了”。
杀病毒并不是用宏观世界里的“刀”和“枪”,而是使用化学办法,让病毒的生命活性分子失活。例如,β-丙内酯不直接作用于蛋白,卻能跑到病毒里面破坏它的核酸,这就好比给病毒喝了砒霜,“肠穿肚烂”而死。
再例如,甲醛能把病毒核酸中含氨基的核苷酸碱基(如A、G、U)破坏掉,也能破坏病毒的外壳蛋白,这就好比给病毒泼硫酸,“身心俱焚”而死。
灭活不能不够,如果还有活病毒,会引发感染;但也不能灭“过火”了,如果灭活把病毒表面的抗原都破坏了,疫苗有效性就差。
灭活像是“在豆腐上斩草除根”,既不能碰碎了豆腐,还得把草根除。
对于是否“死透了”、是否还有效等问题,研究人员在研发时做了大量的试验验证工作,摸索出了最优的灭活剂种类以及恰当的灭活时间、温度、剂量等参数后才进行生产。
在生产之后、疫苗抵达接种单位之前,还需要经过检验,合格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验证病毒确实死透了。
那么,既然灭活疫苗里的病毒死透了,为什么对环境样本的核酸检测还“亮红灯”?
在疫苗的灭活过程中,病毒死透了,但核酸的“容貌”有可能并未尽毁。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对死去的人进行面部识别,很可能也会匹配成功。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在上述《建议》中表示,不建议对接种单位常规进行环境标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如已经开展监测发现阳性,或在疫苗接种场所附近采集的环境样本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建议通过病毒全基因组测序的方式,明确核酸是否为疫苗株。换句话说,就是使用更全面的测序方法来进一步验证“亮红灯”是不是真警报。 (摘自《科技日报》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