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大戟资源枯竭发展人工种植大有“钱途”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er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大戟属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红芽大戟野红参,中医以其根入药,有类似人参益气生津补益脾胃的功效。
   近年来,红大戟用量成倍增长,年需求几十万公斤,主产地云南、广西、广东等省只有零星分布,年总产量不足2万公斤,且逐年减少,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发展种植红大戟将会大有“钱途”。
  
   一、种植环境及经济效益分析
  
   云南省永仁县几位颇有经济头脑的药农,历经数载观察野生红大戟的生长情况并采挖野生资源移植庭院和菜园喜获成功,创下667平方米(1亩)产值3万 ~ 3.5万元的经济效益。
   红大戟可露天种植,亦可大棚温室栽培,栽后12 ~ 14个月便可采挖。以667平方米计算,其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投入:种苗5000元,肥料300 ~ 350元,合计5300 ~ 5350元
   产出:红大戟干品300 ~ 350公斤,单价110 ~ 120元/公斤,合计33000 ~ 42000元
   效益:27700 ~ 36650元
  
   二、种植技术
  
   红大戟为野生多年生草本药材,株高50 ~ 80厘米。花期6 ~ 7月,果期8 ~ 9月,生长于阳光充足、温暖的荒山草坪及杂草丛中。耐干旱、贫瘠,不耐寒。喜气候温和且湿润的环境,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壤或夹沙土壤种植较佳。
   前作收获后,将土壤深耕20 ~ 25厘米,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或土杂肥1500 ~ 2000公斤,加普钙50公斤,均匀撒施土中做基肥。栽种前,再浅耕一次,然后开沟理畦,畦宽1.5 ~ 2米,长依地势而定,四周整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繁殖方法: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8 ~ 9月采摘成熟花序在阳光下晒干备用,待来年春季育苗,但此种方法成功率只有5% ~ 10%而且生育期较长,不宜采用。一般采用种苗繁殖,在3 ~ 4月直接挖取野生种苗,边挖边移植,在整好的种植地按行株距10厘米 × 5厘米开穴平栽入沟内。栽入深度应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栽后浇一次定苗水以利成活。以后视土壤墒情适时浇水,整个生育期土壤湿度应始终保持在60% ~ 65%,即以用手捏成团一搓即散为佳。
   田间管理:苗齐后,结合施肥667平方米用尿素5 ~ 10公斤溶入淡粪水中浇苗,并结合进行中耕除草,锄草宜浅不宜深,应做到田园洁净。
   采收及加工:除留种的植株以外,其余植株的花序一律摘除,以利提高产量。冬天茎叶发黄倒苗时,小心挖起块根分株的种苗,照样移栽于地内并用秸秆薄膜覆盖越冬,春季拆除覆盖物,仍同前期方法管理直到采收。(云南省永仁县莲池乡羊早旧乍村17号 唐云永 邮编:651400)
其他文献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提出,要实施“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广东因较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成为该计划的试点省份之一。目前,着力构建以产业为引领、校企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工作
建构主义及其结构观建构主义来源于西方批判社会理论,最早被广泛运用于西方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学者尼古拉斯·
冷战的结束为东盟组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在与亚太地区大国的交锋中,东盟灵活利用"大国平衡"策略,主动平衡和利用大国,谋求在地区事务中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