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设问题情境,消除思维定势,组织课堂争鸣,培养创新精神,并精心进行课前设计。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
为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动器”,它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潜伏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兴奋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并注意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到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探究中。比如讲完《愚公移山》时,我设计情境问题:①不用愚公的办法,能否实现搬山的目的?②不用搬山能否解决问题?让同学们讨论,结果同学们大胆设想,从实际出发,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出十几种方案。如搬山:可用汽车、吊车、挖掘机、放炮……不搬山:修盘山路、凿隧道、坐飞机,甚至搬家……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同学边回答边用手比划着,模拟事物的情态。这一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
二、消除思维定势,拓展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反映现实,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理解课文、回答问题、书面作业等往往千人一面,缺乏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新课改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训练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更要重视求异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比如《故乡》一文,讲到闰土时,我结合闰土的变化,启发学生明确:闰土为什么变得麻木不仁?鼓励学生从社会、从人的个性、从人性的扭曲等方面分析原因。有的同学用课文的原句回答:“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有的说是当时社会统治和压迫;还有的说闰土没有创新精神,甘愿逆来顺受……这些回答,我均予以肯定,并加以鼓励。这样的回答,不正体现了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吗?
三、组织课堂争鸣,加深课文理解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定的。”没有争论就无法辨同异,分是非。“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只要教师引导组织有方,几乎所有的课堂争论,都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求异思维能力的难得机会。这是因为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斗争,必然会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探求不同见解的依据。不难设想,一个墨守成规或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积极参与争斗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学习了《发问的精神》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再举一些勤于发问、善于发问的例子。结果同学们互相讨论,争先恐后地举例子、展开评论。通过争论,更加明确了什么叫发问的精神和发问的意义。再比如《岳阳楼记》一文,我引发论题:“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三种情感,你同意哪一种?问题一出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都能自圆其说。我不同程度地给予赞同和鼓励,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争论的内容更有价值。
四、鼓励质疑问难,参与教学过程
质疑问难,是一种较深层次的求异创新思维,使读者对作者的见解作进一步的探索和评价。“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疑”,“学贵有疑”,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求知的过程,绝不能迷信课本,迷信老师,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较渊博的知识,有问不倒的技能,而且鼓励学生勇于“不知天高地厚”地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求异创新思维的发展。课文中一些重点语句,学生有时一晃而过,不觉得有疑问,而这些地方又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活动,于无意处发现黄金,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大凡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读书时深思善问,寻根究底。爱因斯坦在谈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再思考。”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文章中一些重点词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如《背影》对父亲蹒跚穿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发疯的描写,等等。乍看平淡无奇,但细读则如饮甘醇,越读越有味,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奇异之所在,如能从平淡见奇异,于细微之处悟精神,不只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更是创造性思维的灵光显现。
五、精心进行课前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课前精心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求异创新素材,并通告启发、诱导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选入教材的课文有些求异创新因素比较明显。如《发问的精神》、《怀疑与学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些求异创新因素比较隐蔽,例如:《麦琪的礼物》结尾说:“这两个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这里就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真的聪明吗?为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再比如《紫罗兰之死》隐含这样一个问题:紫罗兰的死到底值不值得?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肯定的,有的主张否定的,而且都能自圆其说。通过启发,学生明白:别人的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所以,只有摒弃习惯思维,大胆质疑,扩大思维空间,才能真正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育人效果。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语文这门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而服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同心同德,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相信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努力,就定会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改革
为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学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动器”,它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从潜伏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兴奋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并注意把学生的思维活动集中到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探究中。比如讲完《愚公移山》时,我设计情境问题:①不用愚公的办法,能否实现搬山的目的?②不用搬山能否解决问题?让同学们讨论,结果同学们大胆设想,从实际出发,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出十几种方案。如搬山:可用汽车、吊车、挖掘机、放炮……不搬山:修盘山路、凿隧道、坐飞机,甚至搬家……同学们兴致很高,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同学边回答边用手比划着,模拟事物的情态。这一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过程。
二、消除思维定势,拓展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反映现实,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理解课文、回答问题、书面作业等往往千人一面,缺乏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新课改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训练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更要重视求异创新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比如《故乡》一文,讲到闰土时,我结合闰土的变化,启发学生明确:闰土为什么变得麻木不仁?鼓励学生从社会、从人的个性、从人性的扭曲等方面分析原因。有的同学用课文的原句回答:“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有的说是当时社会统治和压迫;还有的说闰土没有创新精神,甘愿逆来顺受……这些回答,我均予以肯定,并加以鼓励。这样的回答,不正体现了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吗?
三、组织课堂争鸣,加深课文理解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定的。”没有争论就无法辨同异,分是非。“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只要教师引导组织有方,几乎所有的课堂争论,都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求异思维能力的难得机会。这是因为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斗争,必然会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探求不同见解的依据。不难设想,一个墨守成规或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积极参与争斗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争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学习了《发问的精神》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再举一些勤于发问、善于发问的例子。结果同学们互相讨论,争先恐后地举例子、展开评论。通过争论,更加明确了什么叫发问的精神和发问的意义。再比如《岳阳楼记》一文,我引发论题:“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矣”,“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三种情感,你同意哪一种?问题一出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都能自圆其说。我不同程度地给予赞同和鼓励,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争论的内容更有价值。
四、鼓励质疑问难,参与教学过程
质疑问难,是一种较深层次的求异创新思维,使读者对作者的见解作进一步的探索和评价。“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疑”,“学贵有疑”,新课改要求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主动求知的过程,绝不能迷信课本,迷信老师,这就要求教师掌握较渊博的知识,有问不倒的技能,而且鼓励学生勇于“不知天高地厚”地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求异创新思维的发展。课文中一些重点语句,学生有时一晃而过,不觉得有疑问,而这些地方又往往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教学活动,于无意处发现黄金,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大凡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读书时深思善问,寻根究底。爱因斯坦在谈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再思考。”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思考文章中一些重点词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如《背影》对父亲蹒跚穿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描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发疯的描写,等等。乍看平淡无奇,但细读则如饮甘醇,越读越有味,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奇异之所在,如能从平淡见奇异,于细微之处悟精神,不只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更是创造性思维的灵光显现。
五、精心进行课前设计,培养创新能力
课前精心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求异创新素材,并通告启发、诱导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选入教材的课文有些求异创新因素比较明显。如《发问的精神》、《怀疑与学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些求异创新因素比较隐蔽,例如:《麦琪的礼物》结尾说:“这两个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牺牲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这里就隐含着这样一个问题:他们真的聪明吗?为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再比如《紫罗兰之死》隐含这样一个问题:紫罗兰的死到底值不值得?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肯定的,有的主张否定的,而且都能自圆其说。通过启发,学生明白:别人的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别人的快乐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所以,只有摒弃习惯思维,大胆质疑,扩大思维空间,才能真正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育人效果。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时代的强烈呼声,语文这门基础教育课程,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培养创造性人才而服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同心同德,加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相信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努力,就定会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