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体育课程教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大学体育课程也面临改革的重大难题。户外运动训练可以打破封闭的教育环境,将体育课程拓展到社会和自然中,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能够在户外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介绍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等情况,进一步分析如何更好地进行户外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户外运动训练;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5-0124-02
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单一化、方式模式化的缺点,不足以激发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难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伴随着新课改的开始,创新理念应运而出,它要求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更新教学、训练方式,设计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其中,户外运动训练是大学体育教学革新的重要内容,学校和教师必须予以重视,不断探求大学生户外运动训练的方法,并予以完善。
一、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相关分析
(一)大学体育教学及开展户外运动的现状分析
在以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是课程的主要内容,个人竞技是大多数项目的主体,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意识长期得不到培养,这也是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我生存能力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户外运动最初是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包括登山、野炊、定向运动、探险等集体项目群。参与者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增强了身体素质和野外求生能力。近年来,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有意提高对户外运动训练的重视,希望大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亲近大自然,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然而,即使户外运动经过不断的推广,可我国高校的户外运动课程仍然处于基础起步阶段,这一方面是由于户外运动源于18世纪的欧洲国家,我国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担心学生对户外运动的认识不够,学生在户外运动中出现意外。除此之外,专业户外运动训练的师资力量匮乏,教学器材短缺等问题也是户外运动发展的阻碍因素。在种种因素的阻碍下,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参加户外运动训练的大学生少之又少。种种现象都在告诉我们,要重新正确认识户外運动,重新思考户外运动在体育课程中如何开展这个问题。
(二)户外运动主要课程分析
拓展体验课程、团队建设课程、挑战自我课程、回归自然课程等都是户外运动训练的课程。可见,其内容非常广泛。水上户外训练、场地训练和野外训练是户外运动训练的主要部分。(1)水上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划船、游泳、跳水等。(2)场地训练内容主要是学生利用各种类型的设施,进行团队合作,如攀岩、跳跃等。(3)野外定向、户外生存技能等是野外训练的主要内容。这些多种多样的课程和训练形式,可以让大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和野外生存能力。
二、开展户外运动的教学意义
(一)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户外运动训练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有登山、露营、野炊、攀岩等,能够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校、社会和自然,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只有球类运动、跑步等形式的封闭式模式,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引导了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训练,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完善了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推动了现代教育的改革。
(二)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强化团队意识
如今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而且传统体育课程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户外运动训练,让学生参与富有激情、亲近自然、团队协作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会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互相帮助,强化团队意识,增强社交能力,逐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三)在提升注意力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
注意力和意志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坚定的现象。而注意力可以通过和大自然的接触来提升,意志力和抗压能力可以通过野外活动来提高。从每年大学生溺水、中暑、中毒等新闻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欠缺生活生存能力。为此,我们就要积极寻求解决之策。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户外运动训练,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提高注意力;通过让大学生体验户外生存方式,可以增强意志力,培养自我求生能力,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四)符合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喜欢具有激情、活力的运动项目,同时更加注重自身身心的健康,这与传统的强身健体的体育价值观有着根本的不同。而户外运动训练内容丰富实用,形式灵活多样,充满趣味性,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还能有效地开发利用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户外运动训练的方法策略
(一)不断完善户外运动的课程设计
要想在开设户外运动课程后不处于被动地位,就要在开展户外运动课程之前,对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机构、硬件配置等进行充分了解。在充分认识后,高校就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户外运动课程更好地结合,以达到最优效果。
(二)不断加强户外运动课程的师资建设
专业的师资力量是顺利开展户外运动训练的根本保障。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户外运动训练的设计能力和实施教学的能力。但大多数体育教师不够了解户外运动训练,而本身又缺乏户外运动训练的经历。所以,这就需要在开展户外运动训练之前,培训师资力量。对体育教师而言,需要了解户外运动训练的目的及内涵,学习相关资料,掌握户外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因地制宜,合理开展户外运动
教师应该在户外运动训练开展之前,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将相关的基本知识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户外运动训练的基本技能。然后,教师应该根据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户外运动训练,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同时为学生讲解各项专业技能知识,提醒学生应该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水平,缓解学习的生活压力,放松身心。学校也要深入学生群体,调查学生对户外运动训练的认可程度,让学生明白户外运动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户外运动训练,达到预期效果。
(四)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在教授户外运动训练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枯燥无味的理论文字变为生动的视频等,适当地加以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户外运动公开赛等视频,为学生加以解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理论知识。在训练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户外运动训练项目,这样可以使训练具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果。另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训练强度,只有张弛有度的训练才可以实现劳逸结合。
(五)训练经费和安全管理的保障
虽然開展户外运动训练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但户外运动训练项目和所用的器材都是需要资金的,所以学校要做出户外运动训练的预算,使其顺利开展。户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带有一定的刺激、探险的特点,所以在学生训练时有很多的危险因素。这提醒高校在开展户外活动训练时,要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另外,在训练开展之前,教师也要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在训练期间要加强安全问题监督与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
综上所述,开展户外运动训练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在丰富大学体育课程的同时,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让体育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参加以体能为基础的户外运动训练,能够在野外环境中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磨炼自己的毅力,促进素质水平的提升。但户外运动训练的发展尚处在基础阶段,缺乏专业的经验,因此,户外运动训练还要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高校应该重视户外运动训练的实施,积极寻求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岩.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10).
[2]王晶.大学体育教学中户外运动训练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9).
[3]赵超.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户外运动训练课的意义和实施探索[J].华章,2011(33).
[4]朱江华.学校引入户外运动课程的价值探究:以东华大学的实证研究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
[5]侯玥岑.太原市本科院校大学生户外运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4.
[6]韩宗丽,刘封凯.浅析运动训练专业户外运动专修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J].新课程(中旬),2013(4).
[关 键 词] 体育教学;户外运动训练;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5-0124-02
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单一化、方式模式化的缺点,不足以激发大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难以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伴随着新课改的开始,创新理念应运而出,它要求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更新教学、训练方式,设计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其中,户外运动训练是大学体育教学革新的重要内容,学校和教师必须予以重视,不断探求大学生户外运动训练的方法,并予以完善。
一、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相关分析
(一)大学体育教学及开展户外运动的现状分析
在以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的体能训练是课程的主要内容,个人竞技是大多数项目的主体,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意识长期得不到培养,这也是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我生存能力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户外运动最初是在自然场地举行的一组包括登山、野炊、定向运动、探险等集体项目群。参与者在拥抱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增强了身体素质和野外求生能力。近年来,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有意提高对户外运动训练的重视,希望大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亲近大自然,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然而,即使户外运动经过不断的推广,可我国高校的户外运动课程仍然处于基础起步阶段,这一方面是由于户外运动源于18世纪的欧洲国家,我国缺乏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担心学生对户外运动的认识不够,学生在户外运动中出现意外。除此之外,专业户外运动训练的师资力量匮乏,教学器材短缺等问题也是户外运动发展的阻碍因素。在种种因素的阻碍下,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参加户外运动训练的大学生少之又少。种种现象都在告诉我们,要重新正确认识户外運动,重新思考户外运动在体育课程中如何开展这个问题。
(二)户外运动主要课程分析
拓展体验课程、团队建设课程、挑战自我课程、回归自然课程等都是户外运动训练的课程。可见,其内容非常广泛。水上户外训练、场地训练和野外训练是户外运动训练的主要部分。(1)水上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划船、游泳、跳水等。(2)场地训练内容主要是学生利用各种类型的设施,进行团队合作,如攀岩、跳跃等。(3)野外定向、户外生存技能等是野外训练的主要内容。这些多种多样的课程和训练形式,可以让大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挑战自我,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和野外生存能力。
二、开展户外运动的教学意义
(一)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户外运动训练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有登山、露营、野炊、攀岩等,能够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校、社会和自然,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只有球类运动、跑步等形式的封闭式模式,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引导了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训练,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的同时完善了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推动了现代教育的改革。
(二)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强化团队意识
如今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压力逐渐增大,而且传统体育课程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户外运动训练,让学生参与富有激情、亲近自然、团队协作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还会通过和其他同学的互相帮助,强化团队意识,增强社交能力,逐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三)在提升注意力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
注意力和意志力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内容。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坚定的现象。而注意力可以通过和大自然的接触来提升,意志力和抗压能力可以通过野外活动来提高。从每年大学生溺水、中暑、中毒等新闻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欠缺生活生存能力。为此,我们就要积极寻求解决之策。高校可以通过开展户外运动训练,使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提高注意力;通过让大学生体验户外生存方式,可以增强意志力,培养自我求生能力,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四)符合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喜欢具有激情、活力的运动项目,同时更加注重自身身心的健康,这与传统的强身健体的体育价值观有着根本的不同。而户外运动训练内容丰富实用,形式灵活多样,充满趣味性,不仅满足了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还能有效地开发利用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推动现代教育的发展。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开展户外运动训练的方法策略
(一)不断完善户外运动的课程设计
要想在开设户外运动课程后不处于被动地位,就要在开展户外运动课程之前,对户外运动课程的教学机构、硬件配置等进行充分了解。在充分认识后,高校就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户外运动课程更好地结合,以达到最优效果。
(二)不断加强户外运动课程的师资建设
专业的师资力量是顺利开展户外运动训练的根本保障。所以,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户外运动训练的设计能力和实施教学的能力。但大多数体育教师不够了解户外运动训练,而本身又缺乏户外运动训练的经历。所以,这就需要在开展户外运动训练之前,培训师资力量。对体育教师而言,需要了解户外运动训练的目的及内涵,学习相关资料,掌握户外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 (三)因地制宜,合理开展户外运动
教师应该在户外运动训练开展之前,根据学生的运动兴趣,将相关的基本知识介绍给学生,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户外运动训练的基本技能。然后,教师应该根据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户外运动训练,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同时为学生讲解各项专业技能知识,提醒学生应该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水平,缓解学习的生活压力,放松身心。学校也要深入学生群体,调查学生对户外运动训练的认可程度,让学生明白户外运动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户外运动训练,达到预期效果。
(四)采用高效的教学方式,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在教授户外运动训练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枯燥无味的理论文字变为生动的视频等,适当地加以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户外运动公开赛等视频,为学生加以解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理论知识。在训练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户外运动训练项目,这样可以使训练具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果。另一种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是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训练强度,只有张弛有度的训练才可以实现劳逸结合。
(五)训练经费和安全管理的保障
虽然開展户外运动训练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但户外运动训练项目和所用的器材都是需要资金的,所以学校要做出户外运动训练的预算,使其顺利开展。户外运动训练是体育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带有一定的刺激、探险的特点,所以在学生训练时有很多的危险因素。这提醒高校在开展户外活动训练时,要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另外,在训练开展之前,教师也要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在训练期间要加强安全问题监督与管理,保证学生的安全。
综上所述,开展户外运动训练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在丰富大学体育课程的同时,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让体育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大学生参加以体能为基础的户外运动训练,能够在野外环境中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磨炼自己的毅力,促进素质水平的提升。但户外运动训练的发展尚处在基础阶段,缺乏专业的经验,因此,户外运动训练还要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高校应该重视户外运动训练的实施,积极寻求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岩.户外运动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10).
[2]王晶.大学体育教学中户外运动训练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9).
[3]赵超.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户外运动训练课的意义和实施探索[J].华章,2011(33).
[4]朱江华.学校引入户外运动课程的价值探究:以东华大学的实证研究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
[5]侯玥岑.太原市本科院校大学生户外运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4.
[6]韩宗丽,刘封凯.浅析运动训练专业户外运动专修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沈阳体育学院为例[J].新课程(中旬),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