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早期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妇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0%~30%,准确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与手术病理分期、制定治疗方案和患者预后相关。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指南推荐,早期卵巢癌应行全面分期手术,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最好达肾血管水平。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不仅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且尚无研究证实其在早期卵巢癌患者中的治疗作用。因此,需科学评估淋巴结转移状态,精准切除可疑转移的淋巴结。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对卵巢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在早期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从冈上肌形态角度评价导引训练在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早期功能康复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组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小或中型冈上肌腱撕裂病例,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和导引康复组,常规康复组遵循现行分阶段康复方案,导引康复组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增加分阶段导引训练。在术前,术后4周、2个月、3个月、6个月对患侧肩关节进行肌骨超声检查,评估项目包括冈上肌横截面积,术后6个月时冈上肌腱愈合情况。结果入组89例病例,81例完成随访,其中常规康复组41例,导引康复组40例。在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冈上肌横截面积导引康复组均优
目的探讨基于“融合—协同—创新”理念的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和实施效果。方法建立跨学院、跨学科协同创新教学平台,打造创新创业孵育、护理科研方法和科研创新推进系列课程,建立科研创新教育导师制和开展四段式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着力于护理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各环节的重点突破。结果2018年—2020年学生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校级项目4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1项。结论基于“融合—协同—创新”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利于全面
高压氧治疗具有增加椎动脉血流量,改善网状结构和脑干血氧供应,提高脑组织有氧代谢效率,增强葡萄糖利用率,促进失调皮质功能和神经元代谢恢复,促进大脑重塑和功能重组等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偏头痛、丛集性头痛,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临床治疗手段。本文就高压氧治疗对抑郁、焦虑、失眠、头痛等心身症状影响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简要汇总和分析。
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4%~5%[1];占脆性骨折总发病率的1/3[2-4]。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肱骨近端骨折的发病率也将不断增高。临床上对最佳固定方式仍未达成共识。锁定钢板目前应用较多,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有文献报道,术后有肱骨头内翻畸形、螺钉穿出的风险[5-6],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翻修率为10%~30%[7]。Jung等[8]发现肱骨内侧铰链粉碎的患者术后更容易出现内固定失效。Krappinger等[9]发现肱骨内侧皮质断裂、肱骨头骨量丢失是单纯钢板固定治疗失败的危险因
目的分析巨大肩袖撕裂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补片修补的早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2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补片修补且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其早中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12例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肩前屈上举、肩外展上抬、外旋中、外旋外、肩后伸)、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均较术前明显升高,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无感染病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0.00%。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