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器乐之花在音乐课堂绽放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轰轰烈烈的音乐课程改革中,器乐教学是一段不可或缺的内容。器乐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器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演奏之前,先教会学生学会歌曲的演唱,再进行演奏技巧的指导,待学生熟练演奏后,可以进行创作性学习,让学生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器乐 识谱 审美 创造性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日常音乐教学尤其是农村音乐课堂,器乐课几乎等同于音乐欣赏课。一台录音机、一盘磁带,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磁带播放中就享受了一次器乐盛宴。乌申斯基在《人是教育的对象》中提到:“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们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心理学家墨塞尔说:“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音乐领域,在这个领域内,它为我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了奇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变成自己的东西。”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音乐教师自身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翻开教材,口琴、竖笛的教学鲜明地呈现于课本之上。尽管目前大多数学校已经配备了钢琴和电子琴,但学生在音乐课堂应该使用的口琴、竖笛却几乎没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器乐教学就被束之高阁,置之不理,音乐课就成了唱歌和音乐欣赏课了。
  
  一、唱歌先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更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器乐教学可以从学生最熟悉和擅长的“唱歌”入手,使学生在演奏之前就对即将演奏的乐曲有一个整体感知。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识谱问题,初步感受音乐的意境,同时也能初步了解音乐的曲式结构。当学生带着对乐曲的兴趣和理解进入演奏实践时,器乐教学就比较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识谱时,由于学生对旋律已经有了整体感知,所以教师不必生搬硬套地向学生讲几线几间是什么音,可以采取一些形象生动的方法,从听觉思维入手,以乐句为单位,通过一些游戏如“问答”、“接龙”等活动熟悉歌谱。在弹奏时,教师也没必要直接讲解每个音的弹奏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范奏的同时听一听、想一想,然后放手让学生创造性地演奏乐曲。虽然有的时候会显得有点乱,但正是这样才使学生萌发了学习的兴趣。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技巧的指导,学生就不会觉得那么单调枯燥了。
  
  二、欣赏为本
  
  器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说到底,器乐教学最终就是音乐欣赏,欣赏自己演奏的美妙音乐,在演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同时,欣赏别人的演奏,发现别人演奏的优点、长处,从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
  当学生能够演奏出一首流畅的曲子后,作为教师,应该以宽容的眼光来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而不能以演奏技术作为评判标准来评价学生,毕竟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专业演奏家,而是通过器乐教学学习一种音乐文化,掌握最基本的演奏技巧,更好地感受音乐的美感。对学生的汇报演奏,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能够心情舒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演奏可以是单人独奏,也可以是多人合奏,还可以是不同乐器的组合表演。不管是什么形式,教师都应该真诚鼓励,及时、恰当地予以赞扬。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其他同学的演奏,培养学生观众良好的欣赏心理和习惯。要让学生从害怕演奏转向期待演奏,进而发展为争着演奏,当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演奏的音乐美之后,会以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个性体验
  
  器乐学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法练习,也不是枯燥无味的吹奏训练,它应该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项创造性劳动。这种创作不仅是对乐曲的创造性感知,还包括在练习阶段学生对乐曲的创造性表现。
  首先是对乐曲的感知,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当学生会唱要演奏的歌曲之后,可让学生讨论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音乐,学生带着自身对音乐的感悟,对乐器的选择众说纷纭。音乐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管是哪种选择都应该予以肯定,不能强求统一。
  其次,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习惯当学生学会弹奏所教的曲目后,音乐教学任务就结束了。但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比如在电子琴乐曲练习时,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知去编配指法、选择节奏、力度等以达到不同的声音效果,也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各种节奏自编自演等等。在音乐学习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即兴发挥的,当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表现音乐时,教学效果才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展现。
  总之,器乐教学是一个丰富的天地,在手指的起起落落和呼气吸气之间,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器乐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 《中学音乐课程标准》
  2. 《中国音乐教育》
  3. 《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法
其他文献
语文试题的答案最难把握,难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尤其是阅读部分,语言表达的多元化导致学生答题时难以切入,抓不住要点;古典诗歌又以其隐晦的语言和深奥的内涵加大了答题的难度。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也认为不好把握。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数学课的公式化、步骤化解题给解答古典诗歌题带来了启发。纵观历年古典诗歌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归结起来高考题型无外乎这样几种类型:鉴赏文学作品的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
期刊
英语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语言学科。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对于听力的失误很多,这大致是由心理因素和语言知识因素两个原因造成的,笔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的实践中对此有一些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影响听力效果的一大重要原因。人的心理通常指的是注意力、记忆力、兴趣与情绪等这些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介入具体的学习过程,但又大大影响着学习效果。  1. 注意力:教
期刊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初中化学教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就学生的年龄特征而言,化学实验对他们又新鲜又奇异,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性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放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 探究性 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实验不仅能提供认识事物的感性认识和材料,而且还最具备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
期刊
摘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前提,也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期的英语教师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各种教学方式,采用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口语能力 课堂 兴趣    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前提,也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清这
期刊
高中新课标教材打破了原来的分科安排(分为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在安排知识顺序上处理好了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在能力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在长期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对于“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问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得到初步体验,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期刊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好的作文也要靠一个传神的标题来装饰。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一扇“窗口”,是作者与读者情感交流的第一接触点。一个好的标题既可概括全文的内容,体现作者的思路,又能蕴涵全文的主旨,展现文章的特色,起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作用。然而在话题作文或材料作文的训练中,部分学生不重视作文的标题,往往是随便写上一个标题或用话题代替标题,这种草率的态度恰恰是许多得
期刊
中学化学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尤其突出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技能,新课标更是重视通过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首要因素是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本文就探究活动中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义和方法作初步探讨。    一、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的意义    (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  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接近学生的知识发展区,这样的问题通过适当的
期刊
摘要:21世纪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一代新人。英语教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深入学习并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关键词:创新 自主学习 学以致用 英语课堂教学    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
期刊
摘要:“生态课堂”应该是流淌着挚爱和真情、唤醒灵性和天赋、回归自然和生命的绿色课堂。“生态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生态课堂”让学生回归自然生长,舒展学生灵性的舞台,张扬学生的个性空间,构筑师生“绿色”情感通道。  关键词:生态课堂 回归自然 灵性舞台 个性空间 情感通道    有人说,绿色教育就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携手并进。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指出:科学人文
期刊
由于课业繁重和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现在很多学生普遍缺少高质量的阅读,作文品位不高,而仅凭教材各专题下的几篇文章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这些文化专题下的所谓思考和讨论,没有大量的阅读延伸,是做不到深入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文化品位,丰富作文的信息含量,表现出独特的作文个性,就必须也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是人类最优秀思想的记录与保存,是人类精神的直接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