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心理学在心理学领域中,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包括新闻学和心理学两大板块。新闻心理学能够更好地服务新闻行业,使新闻采访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本文针对不同的采访事件、采访对象,就如何在采访中运用新闻心理学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阐释。
【关键词】:新闻心理学 采访 运用
北京广播学院的刘京林教授在《新闻心理学概论》中将新闻心理学定义为: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是研究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新闻传播者应该掌握着传播的主动权。
一、运用心理学是新闻采访的客观要求
新闻采访的过程,说到底就是记者探究事件发展规律、揭示事物产生真相、 追寻人物心路历程的过程。有人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采访的内涵有二方面,一是 “静”,属于景物范畴,靠直接摄取;二是“动”的,属于行动范畴,包括人物的活动、事物的运动等,靠语言交流。“静”有赖于眼睛观察;“动”只用眼睛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访和问、以及接触采访对象。记者进行采访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关键,如何抓住采访对象的心理,把握采访节奏,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够直接影响采访的成功与否。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心理,提问就很难切中要害,要想采访顺利进行,那对采访对象进行心理分析则是必须的,即运用逻辑思维合理判断采访对象的感情、理智、兴趣、意志等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规律。因此,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对于一名优秀的记者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纵观目前我国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运用新闻心理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经常会看到一些记者提出一些文不对题的问题,被采访者浮皮潦草的回答的大话、套话,在市、县级电视台中,这种状况尤为突出。这里既有记者自身心理调节的问题,也有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把握的问题。在实践中,除了一些正面的采访需要双方心理互动之外,还有很多采访特别是反面采访其实就是斗智斗勇的过程,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心理的交锋。
二、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分类
记者的采访对象是广泛的,且每个采访对象由于职业、年龄、文化、地位的不同,各具有不同的心理狀态,所以具有很强烈的复杂性。同时,记者往往要在不长的时间内, 接触众多的采访对象,而人物之间的心理状态又呈现出多样性,这要求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分类,有针对性地设计采访要点,挖掘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潜在的各种情况。
通常采访对象主要从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按职业、社会地位的区分。a.领导人、知名人士,他们特点是工作忙、时间紧,采访时要事先有约,在短时间内达到采访目的,增强工作的时效性;b.干部、职员,他们一般言谈富有条理,思路层次分明,善于归纳分析,话题重点突出,但多数缺少实例;c.知识分子,他们讲话有分寸,态度文雅,善于言谈,感性色彩浓厚;d.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他们一般初见面心情紧张、腼腆,等熟悉后就热情待人,但多数罗列事物过于琐碎。二是根据表达能力的差异划分。主要分为:a.健谈的,采访一开始就滔滔不绝,能在短时间展开采访话题,但他们往往话不择题;b.不善谈的,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和深度思考,有时甚至越紧张越不知道从何说起;c.肚里有货倒不出来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具有一定的障碍;d.不愿交谈的,他们往往对采访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三是从不同人物性格的划分。访对象各有性格,只有敏锐地把握他们的性格,才能尽快地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采访到深度的新闻内容。初步分成五个类型: a.性格开朗,谈笑风生;b.少言寡语,处事稳重;c.善于交际,从容自如;d.性情急躁,急于收兵;e.头脑简单,遇事轻飘。
对那些不善表达或反映不灵敏的采访对象,记者的提问应明确、具体,采访速度应适当放缓。如果采访对象是因担心新闻见报后,产生不利用自己的结果,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记者切忌急躁,应以耐心、诚恳的态度,向采访对象说明采访意图。记者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认真思考,去伪存真。
三、灵活运用心理学掌握新闻采访技巧
(一)合理利用“最初效应”
最初效应就是指采访对象对记者的第一印象。一般采访对象对不熟悉的记者都会有一定的戒心,若记者不能赢得其信任和好感,则势必会影响采访的顺利开展,而要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与好感,就需要记者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如记者采访工厂工人时,若能穿上随意便装或者工作服去采访,则会让采访对象更加舒适自然。在采访中,记者需要对运用心理学知识,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喜好、兴趣进行全面了解,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采访环节,妥善安排采访流程,以此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二)祛除“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是指对某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或不良的印象之后,便会对这个人的其它方面也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知在采访中会让记者对采访对象产生偏见,让采访带有主观性,导致新闻出现失实的可能性。
(三)达到“共情”,实现更好的沟通
“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体验采访对象的处境,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对方的精神境界,体会对方的感受,并能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这就要求记者要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不仅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要观察非语言行为,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语调,不仅如此,还需做出适当的回应,表示自己听懂了。这种倾听要全神贯注,不做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及时给予语言和非语言的反馈,可以使对方感受到自己被接纳和被尊重,从而有助于相互进一步深刻的交流和沟通。
综上所述,在新闻采访中要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选择不同的采访方式,在采访中要敏锐观察采访对象及其周边事物,分析其心理特点和心理动态,以找出突破口,从而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使其能够更加配合采访工作,使采访氛围更加和谐融洽,从而顺利完成采访工作。
【参考文献】
【1】邓绍根.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研究发展历史的再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7):34-37.
【关键词】:新闻心理学 采访 运用
北京广播学院的刘京林教授在《新闻心理学概论》中将新闻心理学定义为:新闻心理学属于新闻学和心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是研究新闻传播者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新闻传播者应该掌握着传播的主动权。
一、运用心理学是新闻采访的客观要求
新闻采访的过程,说到底就是记者探究事件发展规律、揭示事物产生真相、 追寻人物心路历程的过程。有人说:“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采访的内涵有二方面,一是 “静”,属于景物范畴,靠直接摄取;二是“动”的,属于行动范畴,包括人物的活动、事物的运动等,靠语言交流。“静”有赖于眼睛观察;“动”只用眼睛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访和问、以及接触采访对象。记者进行采访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关键,如何抓住采访对象的心理,把握采访节奏,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够直接影响采访的成功与否。如果不了解对方的心理,提问就很难切中要害,要想采访顺利进行,那对采访对象进行心理分析则是必须的,即运用逻辑思维合理判断采访对象的感情、理智、兴趣、意志等受心理活动支配的规律。因此,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对于一名优秀的记者而言,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纵观目前我国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运用新闻心理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经常会看到一些记者提出一些文不对题的问题,被采访者浮皮潦草的回答的大话、套话,在市、县级电视台中,这种状况尤为突出。这里既有记者自身心理调节的问题,也有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把握的问题。在实践中,除了一些正面的采访需要双方心理互动之外,还有很多采访特别是反面采访其实就是斗智斗勇的过程,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心理的交锋。
二、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分类
记者的采访对象是广泛的,且每个采访对象由于职业、年龄、文化、地位的不同,各具有不同的心理狀态,所以具有很强烈的复杂性。同时,记者往往要在不长的时间内, 接触众多的采访对象,而人物之间的心理状态又呈现出多样性,这要求记者对采访对象进行科学分类,有针对性地设计采访要点,挖掘采访对象内心深处潜在的各种情况。
通常采访对象主要从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是按职业、社会地位的区分。a.领导人、知名人士,他们特点是工作忙、时间紧,采访时要事先有约,在短时间内达到采访目的,增强工作的时效性;b.干部、职员,他们一般言谈富有条理,思路层次分明,善于归纳分析,话题重点突出,但多数缺少实例;c.知识分子,他们讲话有分寸,态度文雅,善于言谈,感性色彩浓厚;d.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他们一般初见面心情紧张、腼腆,等熟悉后就热情待人,但多数罗列事物过于琐碎。二是根据表达能力的差异划分。主要分为:a.健谈的,采访一开始就滔滔不绝,能在短时间展开采访话题,但他们往往话不择题;b.不善谈的,他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和深度思考,有时甚至越紧张越不知道从何说起;c.肚里有货倒不出来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具有一定的障碍;d.不愿交谈的,他们往往对采访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三是从不同人物性格的划分。访对象各有性格,只有敏锐地把握他们的性格,才能尽快地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采访到深度的新闻内容。初步分成五个类型: a.性格开朗,谈笑风生;b.少言寡语,处事稳重;c.善于交际,从容自如;d.性情急躁,急于收兵;e.头脑简单,遇事轻飘。
对那些不善表达或反映不灵敏的采访对象,记者的提问应明确、具体,采访速度应适当放缓。如果采访对象是因担心新闻见报后,产生不利用自己的结果,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记者切忌急躁,应以耐心、诚恳的态度,向采访对象说明采访意图。记者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和采访对象的心理,进行认真思考,去伪存真。
三、灵活运用心理学掌握新闻采访技巧
(一)合理利用“最初效应”
最初效应就是指采访对象对记者的第一印象。一般采访对象对不熟悉的记者都会有一定的戒心,若记者不能赢得其信任和好感,则势必会影响采访的顺利开展,而要赢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与好感,就需要记者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如记者采访工厂工人时,若能穿上随意便装或者工作服去采访,则会让采访对象更加舒适自然。在采访中,记者需要对运用心理学知识,对采访对象的心理、喜好、兴趣进行全面了解,做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采访环节,妥善安排采访流程,以此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
(二)祛除“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一种知觉偏见,是指对某人的某个方面有了好的或不良的印象之后,便会对这个人的其它方面也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认知在采访中会让记者对采访对象产生偏见,让采访带有主观性,导致新闻出现失实的可能性。
(三)达到“共情”,实现更好的沟通
“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体验采访对象的处境,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对方的精神境界,体会对方的感受,并能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这就要求记者要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不仅听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要观察非语言行为,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语调,不仅如此,还需做出适当的回应,表示自己听懂了。这种倾听要全神贯注,不做价值判断,努力体验对方的感受,并及时给予语言和非语言的反馈,可以使对方感受到自己被接纳和被尊重,从而有助于相互进一步深刻的交流和沟通。
综上所述,在新闻采访中要灵活运用心理学知识,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选择不同的采访方式,在采访中要敏锐观察采访对象及其周边事物,分析其心理特点和心理动态,以找出突破口,从而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使其能够更加配合采访工作,使采访氛围更加和谐融洽,从而顺利完成采访工作。
【参考文献】
【1】邓绍根.新闻心理学在中国研究发展历史的再考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7):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