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一本书。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说来奇怪:在我读《编剧自我修养:好莱坞顶级作家的成功秘诀》这本书时,脑海中竟然出现了一部电梯——随着书页的翻动,在那里缓缓地升动。
是《空中监狱》的编剧斯科特·罗森伯格,为我“点”开了电梯的门:有人认为他一个人工作挺孤独的,他却感觉自己的“伙伴”要比现实中的同事有趣多了,因为“我的同事们,我要他们死,他们就会失去生命;我让他们去恋爱,他们就会陷入爱河;我让他们哭,他们就不得不掉下眼泪”。
斯科特的话使我想起《老友记》中的乔伊。当乔伊终因出演肥皂剧而走红后,得意忘形地吹牛说:剧里很多台词都是他自己写的。闻此妄语的编剧恼怒地想:“混蛋,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乔伊饰演的角色迎来了意外的结局:跌下了电梯井,摔得稀巴烂,死得可惨了!
在最后的时刻来临前,乔伊一边不情愿地按着键,一边绝望地喊:“还有谁想坐电梯?”——没有了,傻小子,得罪了编剧的人才会去乘向下坠的电梯。
我认识很多位编剧,他们都生活在电影中,都曾怀揣着梦想闯荡好莱坞,在成为“惹不得”的狠角色之前,都曾身临艰难的困境,尝遍艰辛的滋味,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成功,在那时的他们看来,绝对是一个艰深而难以企及的词:
《Trick》中写舞台剧的加百列,始终相信自己会是下一个安德鲁·韦伯或是桑德海姆,酒窝泄露了他的天真;《相思成灾》中单纯的彼得,辛苦写出的剧本被制片人改得面目全非,当他微弱地抗议时,制片人咆哮道:“这个剧本就像你的孩子,我给你些建议,你得杀死你的孩子”;还有《垂死的高卢人》中潦倒的罗伯特,租房住,在还大学贷款,已经写了15部没人会买的剧本,但当剧本最终以一百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去之后,他的经纪人对他说,生活将从此不同,因为“电梯都是向上升的”。
电梯向上升的过程,就是成为那些顶级编剧的过程。
《编剧自我修养》是美国编剧卡尔·伊格莱西亚斯对14位好莱坞著名编剧的采访所得,他们从自身经历出发,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101个秘诀。据说上战场的新兵,跟着老兵比较容易活下来,于是对于任何一个新入行的编剧来说,这本书是“编剧行业的《战场生存指南》”(张小北)。
足斤足两的101个秘诀加在一起,砌起一幢有关创作的101大楼。有位编剧说过:“写作就像被关禁闭,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在里面待多久。”而阅读这本书感受,也像被关禁闭,关在一部穿梭在101层“纸”楼间的电梯里——先是乔伊们摔下去,然后是罗伯特们升上去——我不去想要在里面呆多久,因为它是观光梯,我的视线可以不时眺望楼外光怪陆离的好莱坞,几乎所有的编剧都聚集在那里,他们像璀璨的星辰,光耀着那里的夜空。
虽然可以按亮直达键,但我宁愿这部“电梯”一层一层到达,因为每一层电梯口,都有剧作家在用意外的惊喜迎候着读者:该书作者卡尔别出心裁地选用了“访谈录”的形式,让读者从书中看到“那些你一直想知道的,却没有机会向大师询问的问题”——怎样创造写作环境、怎样分配时间、怎样讲故事、怎样考虑观众、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找经纪人……
不要因为想赚钱才写作——这就像往井里投毒一样,一开始就毁了全局。
学习创作剧本的一种方式:找一些你喜欢的电影,找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
脱下睡衣,到现实世界去。
要学会观察,写真正的生活,而不是从电视或是电影里模仿来的东西。
可能写了上千个字才能有一句好台词。
尽可能多问别人的感受,少让他们给你提具体意见。
写得不好的剧本都存在一个问题,它们总是把事情说得过于清楚……
就这样,我乘着电梯,一层层地浏览过“101大楼”,哪一层的风景为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呢?“找一个写作的理由”。
在这一层,尼古拉斯·卡赞,《机器管家》的编剧,谈起他开始写作的过程:听到一段对话,把它记下来,接着又听到了一段对话,又把它记下来,渐渐地,他写成了一个40分钟的剧本,仅仅记录了人们的谈话。写作找上了他,而他之前对此全然不知。“灵感总是伴着情感出现”,卡赞认为:依照现实世界,才能创造出虚拟世界。
卡赞的经历让我想起自己曾写过的无数个“第一幕”,它们像无数口挖了一半的井,被丢弃于稿纸的荒漠上,见证着我才华和灵感的枯竭。我想起自己刚上班的时光,那时最爱听公共汽车上的人们闲聊:
有相貌平平的女工,跟同事唠叨着星期日她干了一天家务活,老公躺沙发上看了一天电视,晚上做饭她还给他蒸了一碗鸡蛋羹;还有衣着时髦的女孩,大声打着电话,和不知什么人详细地描述着她与N个男人交往的细节,尺度相当大,以至于尽管当时的车厢很挤,却没人敢靠近她……现在想想,如果将那些对话记下来,那会是一部虽不精彩却泛着真实光泽的短剧。
想,它们只是剧,只有写下来,才会成为剧本。对,这就动笔!
就在我准备开始剧本创作时,意外发现还有一本书《你的剧本逊毙了》也很不错,据说该书列出了100个可以化腐朽为平庸的对策,就像100贴给写作者的苦口良药,招招都切实可行。
这样哦,看来我还是应该在参观过这幢“高楼”后,再开始创作,虽然有100层那么高,可没关系,我有电梯。
选择健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一本书。
你选择你的未来,旅途,仕途,前途,宏图。
我干吗?我选择一本书。
理由呢?没有理由。
说来奇怪:在我读《编剧自我修养:好莱坞顶级作家的成功秘诀》这本书时,脑海中竟然出现了一部电梯——随着书页的翻动,在那里缓缓地升动。
是《空中监狱》的编剧斯科特·罗森伯格,为我“点”开了电梯的门:有人认为他一个人工作挺孤独的,他却感觉自己的“伙伴”要比现实中的同事有趣多了,因为“我的同事们,我要他们死,他们就会失去生命;我让他们去恋爱,他们就会陷入爱河;我让他们哭,他们就不得不掉下眼泪”。
斯科特的话使我想起《老友记》中的乔伊。当乔伊终因出演肥皂剧而走红后,得意忘形地吹牛说:剧里很多台词都是他自己写的。闻此妄语的编剧恼怒地想:“混蛋,看我怎么收拾你!”于是,乔伊饰演的角色迎来了意外的结局:跌下了电梯井,摔得稀巴烂,死得可惨了!
在最后的时刻来临前,乔伊一边不情愿地按着键,一边绝望地喊:“还有谁想坐电梯?”——没有了,傻小子,得罪了编剧的人才会去乘向下坠的电梯。
我认识很多位编剧,他们都生活在电影中,都曾怀揣着梦想闯荡好莱坞,在成为“惹不得”的狠角色之前,都曾身临艰难的困境,尝遍艰辛的滋味,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成功,在那时的他们看来,绝对是一个艰深而难以企及的词:
《Trick》中写舞台剧的加百列,始终相信自己会是下一个安德鲁·韦伯或是桑德海姆,酒窝泄露了他的天真;《相思成灾》中单纯的彼得,辛苦写出的剧本被制片人改得面目全非,当他微弱地抗议时,制片人咆哮道:“这个剧本就像你的孩子,我给你些建议,你得杀死你的孩子”;还有《垂死的高卢人》中潦倒的罗伯特,租房住,在还大学贷款,已经写了15部没人会买的剧本,但当剧本最终以一百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去之后,他的经纪人对他说,生活将从此不同,因为“电梯都是向上升的”。
电梯向上升的过程,就是成为那些顶级编剧的过程。
《编剧自我修养》是美国编剧卡尔·伊格莱西亚斯对14位好莱坞著名编剧的采访所得,他们从自身经历出发,与读者分享了自己创作过程中的101个秘诀。据说上战场的新兵,跟着老兵比较容易活下来,于是对于任何一个新入行的编剧来说,这本书是“编剧行业的《战场生存指南》”(张小北)。
足斤足两的101个秘诀加在一起,砌起一幢有关创作的101大楼。有位编剧说过:“写作就像被关禁闭,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在里面待多久。”而阅读这本书感受,也像被关禁闭,关在一部穿梭在101层“纸”楼间的电梯里——先是乔伊们摔下去,然后是罗伯特们升上去——我不去想要在里面呆多久,因为它是观光梯,我的视线可以不时眺望楼外光怪陆离的好莱坞,几乎所有的编剧都聚集在那里,他们像璀璨的星辰,光耀着那里的夜空。
虽然可以按亮直达键,但我宁愿这部“电梯”一层一层到达,因为每一层电梯口,都有剧作家在用意外的惊喜迎候着读者:该书作者卡尔别出心裁地选用了“访谈录”的形式,让读者从书中看到“那些你一直想知道的,却没有机会向大师询问的问题”——怎样创造写作环境、怎样分配时间、怎样讲故事、怎样考虑观众、怎样与人合作、怎样找经纪人……
不要因为想赚钱才写作——这就像往井里投毒一样,一开始就毁了全局。
学习创作剧本的一种方式:找一些你喜欢的电影,找出自己喜欢它的理由。
脱下睡衣,到现实世界去。
要学会观察,写真正的生活,而不是从电视或是电影里模仿来的东西。
可能写了上千个字才能有一句好台词。
尽可能多问别人的感受,少让他们给你提具体意见。
写得不好的剧本都存在一个问题,它们总是把事情说得过于清楚……
就这样,我乘着电梯,一层层地浏览过“101大楼”,哪一层的风景为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呢?“找一个写作的理由”。
在这一层,尼古拉斯·卡赞,《机器管家》的编剧,谈起他开始写作的过程:听到一段对话,把它记下来,接着又听到了一段对话,又把它记下来,渐渐地,他写成了一个40分钟的剧本,仅仅记录了人们的谈话。写作找上了他,而他之前对此全然不知。“灵感总是伴着情感出现”,卡赞认为:依照现实世界,才能创造出虚拟世界。
卡赞的经历让我想起自己曾写过的无数个“第一幕”,它们像无数口挖了一半的井,被丢弃于稿纸的荒漠上,见证着我才华和灵感的枯竭。我想起自己刚上班的时光,那时最爱听公共汽车上的人们闲聊:
有相貌平平的女工,跟同事唠叨着星期日她干了一天家务活,老公躺沙发上看了一天电视,晚上做饭她还给他蒸了一碗鸡蛋羹;还有衣着时髦的女孩,大声打着电话,和不知什么人详细地描述着她与N个男人交往的细节,尺度相当大,以至于尽管当时的车厢很挤,却没人敢靠近她……现在想想,如果将那些对话记下来,那会是一部虽不精彩却泛着真实光泽的短剧。
想,它们只是剧,只有写下来,才会成为剧本。对,这就动笔!
就在我准备开始剧本创作时,意外发现还有一本书《你的剧本逊毙了》也很不错,据说该书列出了100个可以化腐朽为平庸的对策,就像100贴给写作者的苦口良药,招招都切实可行。
这样哦,看来我还是应该在参观过这幢“高楼”后,再开始创作,虽然有100层那么高,可没关系,我有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