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布局基本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初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各级地方政府以农村初、高中为重点,逐年撤并了许多初、高中学校及小学。[1]这样,农村中小学生大量涌入县城和城市,建设新校区、扩大学校规模成了很多县城和城市中小学的第一要务。在1999年大学扩招之前,我国18~25岁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6%,在高考扩招的第一个年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增幅达到42%,从1999年至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每年递增25%左右。[2]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需要相应的教育设施与之配套,建设新校区也成为许多大学发展的“主旋律”。
新校区的建成满足了学校扩招的需要,满足了更多适龄学生受教育的需求,给许多由于教育资源紧缺而不能入学的孩子带来希望。从这个角度看,合理的新校区建设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扩大学校规模,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必经的发展过程;建设新校区,也不是对每个学校都适合的发展方式。但一些学校却没有考虑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一窝蜂地加入到新校区建设的行列中,搞起了“大跃进”式的新校区建设。一番大兴土木之后,虽然学校空间足够大了,教师和学生人数也翻番了,但教育质量却下滑了,陷入了只在形象上“叫好”,内涵上却不“叫座”的尴尬。千校一面、风格雷同的新校区不但尘封了一些老校悠久发展的历史年轮,而且磨灭了它们的个性风采,抽空了学校的精神底气。对于很多不需扩建的学校而言,跟风式的新校区建设,不仅没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反而给学校带来巨大的经费压力、招生压力,以及师资力量分散、教学资源分散等难以解决的困难,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一、“大跃进”式新校区建设的诱因
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要循序渐进。然而,在管理的行政化和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市场化的挤压下,一些教育管理者急于用超乎寻常的方式在短期内“创造奇迹”。于是,一些地区草率、短视和不负责任的新校区跟风建设,便成为让当地教育表面增值的最快捷手段。
1.城市化的工具
《新京报》在2010年2月25日刊登了李昌平的文章《警惕把教育当成城市化工具》,以下为摘录片段。
教育大发展了,城市化或城镇化水平提高了,政绩看得见、摸得着了,一举三得、一箭双雕……
快速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办法有三个,一是搞经济开发区……这叫“工业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二是党政机关“迁都”……这叫“权力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三是办教育园区或教育城,借改善教学条件,办一流教育之名,把全县(市)的教育资源全部集中于新城区,名曰“教育产业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
集中公共资源办千秋伟业,这个口号没有错。可是,透视一些地区教育园区建成后的教育业绩,很多人在质疑:学校的大楼越盖越大,越盖越高,人文精神是否也越来越强了呢?创造性成果和大师级人物怎么还是那样匮乏?一些地方政府动辄大手笔、大计划、大投入,是否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在办教育园区和教育城的宏伟大业中,是否夹杂着市场的声音?有没有用教育谋政绩的初衷?
2.盲目扩招
世界著名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这些曾培养出大批顶尖人才的著名高校发展到现在,在规模上却都是迷你型的:本科生不超过5000人,加上研究生也就6000多人。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语惊四座:“中国高校的新楼,牛津快比不上了,我们最特别的优势——昂贵的导师制遇到了财务的挑战。但是,我们不会因此放弃传统,我们可以停止投资楼房和设备,也不会停止投资导师制,这是牛津延续700多年本科教育的‘珠宝’”[4]。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实力雄厚,却不据此来搞扩建,校园里那些爬满常青藤的哥特式建筑,虽历经沧桑但容颜百年未改。有巨额资金的保障,其图书馆、博物馆藏品之丰富,实验室、研究院设备之先进,师资力量之雄厚,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受众面之广,学生就业率之高,令人倾心仰慕。
再来看看我们周围一些跟风扩建的学校,根本不顾自身师资力量和软件设施的条件,只要学生来了有地方吃、有地方住、有地方上课就行。由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费收入已成为那些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缺少学生就等于缺少经费”已成为那些学校领导的共识。
在教育领域中,学校的产能不是取决于毕业人数的多寡,而是取决于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家长对教育的强烈需求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是对某某学校虚名的需求。那些重点学校盲目扩招导致教学质量滑坡的做法,不但没有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普及教育的应有职责,而且也辜负了家长和学生的期望。所以在那些学校轰轰烈烈地扩招之后,家长不再“买单”,学校反而招不满、“吃不饱”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三、对“大跃进”式新校区建设叫停
对于一项政策而言,初衷总是好的,但却难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某些异化。加强对学校的硬件投入没有错,但硬件的改善却不能自动带来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提升,教育需要长远甚至终身规划。经济发展得快了,一些地区教育发展的脚步相对慢些并不可怕,怕就怕偏离了方向,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以至无论怎样调整速度,都不会回到正确的位置。
1.教育要有自己的坚守,不能跟风办教育
盘点一下教育发展的历程,人们不难发现,无论哪项教育举措或教育改革方案开始实施,势必导致一些学校跟风式的效仿:为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的撤点并校方案刚刚出台,有的地区就一阵风似的把该撤的撤了,部分不该撤的也撤了;高校扩招计划刚刚公布,一些学校就不问自己是否具备扩招的条件,纷纷加入到扩招大军中;推进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文件刚刚印发,一夜之间,很多新校区就拔地而起了。
很多人都在思考“钱学森之问”,也有人质疑:战争对科学的影响是致命的,但为什么在战乱年代,中国的学术界却出了那么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泰斗和艺术大师?因为那些学者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对教育和学术充满了不被左右的热情和执著。教育要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不能盲从;教育要有自己的坚守,不能人云亦云。
2.办学不要盲目追求“大”,要在“强”上下工夫
“做大做强”是很多学校的发展目标,何为“大”?何为“强”?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楼房多了、高了,学生数增加了,学校的确算是大了,但“大”的同时,“强”的成分又占几何?一所小学校如果硬是被“做成”一所“大”学校,很可能会徒有高大身躯,却缺乏内在精神,就像“注水鸡”“注水肉”一样,重量增加了,质量反而下降了。
没有“做强”,就无法真正实现“做大”。文化内涵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扩大生存与发展空间,一定要有自己的“精”“气”“神”,否则,只会“百病缠身”,陷入失去精神底蕴、无可救药的境地。办学是一项长效工程,若校长和教师只满足资源的眼前加工,缺乏资源的长远价值期待,就很难形成学校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和学校文化的传承。一些学校新校区的跟风建设只是表面的外延扩张,实际上已脱离了固本强基、内涵式发展的正确轨道。
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学校应是一块有教师的独立思考、学生的自由表达、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氛围的乐土。对许多学校而言,建一所与自身发展不协调的新校区,犹如在其发展道路上建一堵墙,阻碍了其持续的正常发展。与其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建一个新校区,不如多花点心思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在师生心灵深处建一所大学校,让教师们在那里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让学生们在那里快快乐乐地放飞理想。
3.教育评价要因校而异,勿用“锦标主义”贴“标签”
一些地区的领导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圈地规划不厌其宏大,建设标准不厌其豪华。表面上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实质上反映了地区领导在政绩及GDP的双重压力下,既缺乏创新能力又渴望一蹴而就的焦虑心态。尤其是当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用“创一流”的条件与要求去评价所有学校时,许多学校便陷入了“创一流”的焦躁状态,对自身发展充满了过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好高骛远地设定了跨越式的办学目标。
教育没有普适办法,也无神奇公式。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在教育时空中的坐标,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不要不顾青红皂白,就把所有学校都放在同一个评价体系中,用“锦标主义”贴“标签”。这样势必导致一些学校选择屈从和顺应现实,从而窒息学校原有的活力;即便是有了轰轰烈烈的开端,“过高的重心”也会使它们失衡甚至“摔跟斗”。在现实中,不合理评价指标导致的浅薄、浮躁乃至作假,已深深伤害了一些学校的教育原创力。所以,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置一个最低办学标准,而不是对所有学校进行“一刀切”式的评价。
4.减少行政对教育的干预,让校长潜心办学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回答网友关于教育的提问时说,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要让教育家办学。[5]教育的行政化倾向确实给了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教育追求教育以外目的的便利。一些校长,作为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当地方政府想拿教育说事,想用教育开创政绩时,他们更倾向于服从。温总理倡导教育家办教育,绝不是希望校长们在面对某些不利于自身学校发展的行政指令时,选择跟风与附和,而是希望他们能遵循教育科学规律,有必要的担当与坚守。
追求功利、身陷浮躁是校长办学的大忌。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是最不能浮躁的一项事业。行政干预过多,校长们不但不能潜心办学,而且还可能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如果校长没有安静的心态,就会失去理想、失去目标、失去信念,也很容易使教师违背教育的规律,不思进取。作为一方教育的领导者,地方政府要想让校长们静下心来办教育,就必须减少行政干预,对教育不抱有超乎教育的期待。否则,受到行政干预的一方教育必然围着地方政绩打转,最终背离正常发展的轨道。
5.让新校区宁静育人,不要成为参观景点
某些大投入、大手笔的新校区犹如一幅新作,地方政府和校长急于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新作。于是,参观新校区成了各种会议、各种活动必不可少的程序,新校区成了参观景点。级别不高的人,排着队在新校区各处转悠;级别高的人,由警车开道,浩浩荡荡的车队在校园里呼啸而过。有的学校一天到晚要求来访的电话不断,接待参观者成为校领导的繁重工作。而且,大领导一要来,学校就得停课打扫、布置,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破坏。
新校区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不要把其当成炫耀政绩的参观景点。学校是一方净土,教育需要默默地耕耘,如果把教育弄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就不正常了。若为了教育发展的需要,组织参观新校区是可以得到理解与支持的;若为了炫耀政绩,把新校区当成参观景点,经常性地组织南来北往的与教育无关的人士,到新校区进行毫无意义的参观,不仅会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会让前面的大投入、大手笔,用“失败”二字画上句号。
教育要摒弃对“工艺”的追求,复归教育的本真。学校盲目扩招、合并、升格,使校园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但学校的教学质量与精神底气却不一定与外部环境正相关。今天一抹绿、明天几点红的想入非非,不但打造不出人民需要的教育,相反,一些荒唐举措会借改革之名大行其道。学校只有经费保障不算富,只建漂亮校舍不算强,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硬件建设可以制订出时间表,钱砸下去就能见到大厦,但软件建设没有时间表。要真正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学校就要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坚决去除学校运行过程中的人为性与随意性,革除各种无序和失范;教育者就要远离“快速成功、急速成名”的心态,摆脱急躁、浮躁、暴躁的情绪,怀平常心,做平常事,育平常人。
参考文献:
[1]杨贵平.论“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农村的负面影响[J].生活教育,2010,(1).
[2]汪瑞林.让民众享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原司长纪宝成[N].中国教育报,2008-12-10.
[3]张鹏.学生锻炼 花钱也难找地方[N].北京晚报,2010-12-06.
[4]林培.牛津,世界一流的“穷”大学[N].羊城晚报,2010-05-11.
[5]新华网.温家宝: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 让教育家办学[EB/OL].[2010-02-2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7/content_13062942.htm.
本文为江苏省宿迁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宿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外包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市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李奇志)
新校区的建成满足了学校扩招的需要,满足了更多适龄学生受教育的需求,给许多由于教育资源紧缺而不能入学的孩子带来希望。从这个角度看,合理的新校区建设对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然而,扩大学校规模,并不是每个学校都必经的发展过程;建设新校区,也不是对每个学校都适合的发展方式。但一些学校却没有考虑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一窝蜂地加入到新校区建设的行列中,搞起了“大跃进”式的新校区建设。一番大兴土木之后,虽然学校空间足够大了,教师和学生人数也翻番了,但教育质量却下滑了,陷入了只在形象上“叫好”,内涵上却不“叫座”的尴尬。千校一面、风格雷同的新校区不但尘封了一些老校悠久发展的历史年轮,而且磨灭了它们的个性风采,抽空了学校的精神底气。对于很多不需扩建的学校而言,跟风式的新校区建设,不仅没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反而给学校带来巨大的经费压力、招生压力,以及师资力量分散、教学资源分散等难以解决的困难,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一、“大跃进”式新校区建设的诱因
教育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要循序渐进。然而,在管理的行政化和以升学率为目标的市场化的挤压下,一些教育管理者急于用超乎寻常的方式在短期内“创造奇迹”。于是,一些地区草率、短视和不负责任的新校区跟风建设,便成为让当地教育表面增值的最快捷手段。
1.城市化的工具
《新京报》在2010年2月25日刊登了李昌平的文章《警惕把教育当成城市化工具》,以下为摘录片段。
教育大发展了,城市化或城镇化水平提高了,政绩看得见、摸得着了,一举三得、一箭双雕……
快速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办法有三个,一是搞经济开发区……这叫“工业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二是党政机关“迁都”……这叫“权力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三是办教育园区或教育城,借改善教学条件,办一流教育之名,把全县(市)的教育资源全部集中于新城区,名曰“教育产业集中化”带动城市化或城镇化。
集中公共资源办千秋伟业,这个口号没有错。可是,透视一些地区教育园区建成后的教育业绩,很多人在质疑:学校的大楼越盖越大,越盖越高,人文精神是否也越来越强了呢?创造性成果和大师级人物怎么还是那样匮乏?一些地方政府动辄大手笔、大计划、大投入,是否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在办教育园区和教育城的宏伟大业中,是否夹杂着市场的声音?有没有用教育谋政绩的初衷?
2.盲目扩招
世界著名的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这些曾培养出大批顶尖人才的著名高校发展到现在,在规模上却都是迷你型的:本科生不超过5000人,加上研究生也就6000多人。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语惊四座:“中国高校的新楼,牛津快比不上了,我们最特别的优势——昂贵的导师制遇到了财务的挑战。但是,我们不会因此放弃传统,我们可以停止投资楼房和设备,也不会停止投资导师制,这是牛津延续700多年本科教育的‘珠宝’”[4]。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实力雄厚,却不据此来搞扩建,校园里那些爬满常青藤的哥特式建筑,虽历经沧桑但容颜百年未改。有巨额资金的保障,其图书馆、博物馆藏品之丰富,实验室、研究院设备之先进,师资力量之雄厚,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受众面之广,学生就业率之高,令人倾心仰慕。
再来看看我们周围一些跟风扩建的学校,根本不顾自身师资力量和软件设施的条件,只要学生来了有地方吃、有地方住、有地方上课就行。由于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学费收入已成为那些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缺少学生就等于缺少经费”已成为那些学校领导的共识。
在教育领域中,学校的产能不是取决于毕业人数的多寡,而是取决于学生素质水平的高低。家长对教育的强烈需求是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是对某某学校虚名的需求。那些重点学校盲目扩招导致教学质量滑坡的做法,不但没有承担起社会所赋予的普及教育的应有职责,而且也辜负了家长和学生的期望。所以在那些学校轰轰烈烈地扩招之后,家长不再“买单”,学校反而招不满、“吃不饱”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三、对“大跃进”式新校区建设叫停
对于一项政策而言,初衷总是好的,但却难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某些异化。加强对学校的硬件投入没有错,但硬件的改善却不能自动带来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提升,教育需要长远甚至终身规划。经济发展得快了,一些地区教育发展的脚步相对慢些并不可怕,怕就怕偏离了方向,甚至反其道而行之,以至无论怎样调整速度,都不会回到正确的位置。
1.教育要有自己的坚守,不能跟风办教育
盘点一下教育发展的历程,人们不难发现,无论哪项教育举措或教育改革方案开始实施,势必导致一些学校跟风式的效仿:为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的撤点并校方案刚刚出台,有的地区就一阵风似的把该撤的撤了,部分不该撤的也撤了;高校扩招计划刚刚公布,一些学校就不问自己是否具备扩招的条件,纷纷加入到扩招大军中;推进地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文件刚刚印发,一夜之间,很多新校区就拔地而起了。
很多人都在思考“钱学森之问”,也有人质疑:战争对科学的影响是致命的,但为什么在战乱年代,中国的学术界却出了那么多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泰斗和艺术大师?因为那些学者从不随波逐流,始终对教育和学术充满了不被左右的热情和执著。教育要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不能盲从;教育要有自己的坚守,不能人云亦云。
2.办学不要盲目追求“大”,要在“强”上下工夫
“做大做强”是很多学校的发展目标,何为“大”?何为“强”?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楼房多了、高了,学生数增加了,学校的确算是大了,但“大”的同时,“强”的成分又占几何?一所小学校如果硬是被“做成”一所“大”学校,很可能会徒有高大身躯,却缺乏内在精神,就像“注水鸡”“注水肉”一样,重量增加了,质量反而下降了。
没有“做强”,就无法真正实现“做大”。文化内涵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扩大生存与发展空间,一定要有自己的“精”“气”“神”,否则,只会“百病缠身”,陷入失去精神底蕴、无可救药的境地。办学是一项长效工程,若校长和教师只满足资源的眼前加工,缺乏资源的长远价值期待,就很难形成学校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和学校文化的传承。一些学校新校区的跟风建设只是表面的外延扩张,实际上已脱离了固本强基、内涵式发展的正确轨道。
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学校应是一块有教师的独立思考、学生的自由表达、师生共进、教学相长氛围的乐土。对许多学校而言,建一所与自身发展不协调的新校区,犹如在其发展道路上建一堵墙,阻碍了其持续的正常发展。与其费九牛二虎之力去建一个新校区,不如多花点心思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在师生心灵深处建一所大学校,让教师们在那里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让学生们在那里快快乐乐地放飞理想。
3.教育评价要因校而异,勿用“锦标主义”贴“标签”
一些地区的领导在新校区的建设中,圈地规划不厌其宏大,建设标准不厌其豪华。表面上是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实质上反映了地区领导在政绩及GDP的双重压力下,既缺乏创新能力又渴望一蹴而就的焦虑心态。尤其是当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用“创一流”的条件与要求去评价所有学校时,许多学校便陷入了“创一流”的焦躁状态,对自身发展充满了过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好高骛远地设定了跨越式的办学目标。
教育没有普适办法,也无神奇公式。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在教育时空中的坐标,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不要不顾青红皂白,就把所有学校都放在同一个评价体系中,用“锦标主义”贴“标签”。这样势必导致一些学校选择屈从和顺应现实,从而窒息学校原有的活力;即便是有了轰轰烈烈的开端,“过高的重心”也会使它们失衡甚至“摔跟斗”。在现实中,不合理评价指标导致的浅薄、浮躁乃至作假,已深深伤害了一些学校的教育原创力。所以,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应设置一个最低办学标准,而不是对所有学校进行“一刀切”式的评价。
4.减少行政对教育的干预,让校长潜心办学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2月27日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回答网友关于教育的提问时说,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要让教育家办学。[5]教育的行政化倾向确实给了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教育追求教育以外目的的便利。一些校长,作为有行政级别的官员,当地方政府想拿教育说事,想用教育开创政绩时,他们更倾向于服从。温总理倡导教育家办教育,绝不是希望校长们在面对某些不利于自身学校发展的行政指令时,选择跟风与附和,而是希望他们能遵循教育科学规律,有必要的担当与坚守。
追求功利、身陷浮躁是校长办学的大忌。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是最不能浮躁的一项事业。行政干预过多,校长们不但不能潜心办学,而且还可能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如果校长没有安静的心态,就会失去理想、失去目标、失去信念,也很容易使教师违背教育的规律,不思进取。作为一方教育的领导者,地方政府要想让校长们静下心来办教育,就必须减少行政干预,对教育不抱有超乎教育的期待。否则,受到行政干预的一方教育必然围着地方政绩打转,最终背离正常发展的轨道。
5.让新校区宁静育人,不要成为参观景点
某些大投入、大手笔的新校区犹如一幅新作,地方政府和校长急于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新作。于是,参观新校区成了各种会议、各种活动必不可少的程序,新校区成了参观景点。级别不高的人,排着队在新校区各处转悠;级别高的人,由警车开道,浩浩荡荡的车队在校园里呼啸而过。有的学校一天到晚要求来访的电话不断,接待参观者成为校领导的繁重工作。而且,大领导一要来,学校就得停课打扫、布置,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破坏。
新校区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不要把其当成炫耀政绩的参观景点。学校是一方净土,教育需要默默地耕耘,如果把教育弄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就不正常了。若为了教育发展的需要,组织参观新校区是可以得到理解与支持的;若为了炫耀政绩,把新校区当成参观景点,经常性地组织南来北往的与教育无关的人士,到新校区进行毫无意义的参观,不仅会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会让前面的大投入、大手笔,用“失败”二字画上句号。
教育要摒弃对“工艺”的追求,复归教育的本真。学校盲目扩招、合并、升格,使校园越建越大、越建越豪华,但学校的教学质量与精神底气却不一定与外部环境正相关。今天一抹绿、明天几点红的想入非非,不但打造不出人民需要的教育,相反,一些荒唐举措会借改革之名大行其道。学校只有经费保障不算富,只建漂亮校舍不算强,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硬件建设可以制订出时间表,钱砸下去就能见到大厦,但软件建设没有时间表。要真正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任,学校就要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坚决去除学校运行过程中的人为性与随意性,革除各种无序和失范;教育者就要远离“快速成功、急速成名”的心态,摆脱急躁、浮躁、暴躁的情绪,怀平常心,做平常事,育平常人。
参考文献:
[1]杨贵平.论“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农村的负面影响[J].生活教育,2010,(1).
[2]汪瑞林.让民众享有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原司长纪宝成[N].中国教育报,2008-12-10.
[3]张鹏.学生锻炼 花钱也难找地方[N].北京晚报,2010-12-06.
[4]林培.牛津,世界一流的“穷”大学[N].羊城晚报,2010-05-11.
[5]新华网.温家宝:教育行政化的倾向需要改变 让教育家办学[EB/OL].[2010-02-27].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2/27/content_13062942.htm.
本文为江苏省宿迁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宿迁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外包的可行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9007)
(作者单位:江苏省沭阳市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李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