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v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内容,而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或机械刻板,或单一狭隘,或只重功利而盲目短视,或守旧简单而越俎代庖,怎样改变这一现状,使阅读教学收到实效?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认为先进的理念和灵活的方法是改进阅读教学的关键和途径
  【关键词】浅谈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和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尤其在信息时代,阅读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依托和生存方式。因而,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把阅读教学作为十分重要的内容进行突出强调。意在表明高中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对阅读教学有一个准确的认识,方可在教学中把握要旨,抓住关键,收到成效。
  
  一、管窥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作者交流和沟通的最常见方式,是读者以作品为媒介,理解感悟并体验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精神的契合与灵魂的碰撞,是一种生命的体验。读者一旦进入角色,便会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懂得文章的要旨,获得美的感受。因而,阅读是一个人增强人文素养的最好方式。
  当前,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头戏,在具体实施中却出现了不少偏差,阅读教学的本质往往被曲解,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涵盖面小,不能满足学生阅读需求;教法选择单一刻板,程式化强;教学活动功利性重,仅着眼高考单一目标因而盲目短视;分析教材太细,以至于扼杀文学内涵,使阅读教学枯燥乏味;阅读教学远离学生实际,脱离现实生活……
  究其原因,教师用一成不变的教材和单一的思维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向学生传播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技能,关注的只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技能训练达到的水平等客观内容,而忽略了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培养、主体意识形成等主观要素。因而,学生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荡然无存,甚至丧失了作为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的欲望。学生是阅读的主体。然而,学生除了用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分析课文的思路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阅读很少,即便阅读了,随意性也较大,当然收效甚微。
  其直接的后果是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而使阅读教学活动南辕北辙,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因教师的越俎代庖而举步维艰。
  
  二、改进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
  
  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使青少年通过阅读,拓宽生活空间,丰富人生经验,增加艺术修养,张扬个性才华,提高审美水平……孔子读书曾有“韦编三绝”的佳话,也正因为如此,他学识渊博,有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显而易见,阅读是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情感对情感的激发、智慧对智慧的启迪,而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探索更为生动、富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形成指明了方向。
  如何改进阅读教学呢?
  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是成功的关键。叶圣陶先生说,教材不过是例子。因而,我们要有新的教材观,阅读教学也应该是凭借教材教语文而不应是凭借语文教教材。在课本之外,应该用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作为补充——古今中外、文史哲经无所不包,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开阔视野,潜移默化受到文学熏陶。其次要有新的教法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选用什么方法,各种方法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应不适应之别。
  以灵活的方法组织教学是成功的捷径。阅读教学宜采用探究式阅读、体悟式阅读、积累式阅读和鉴赏式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设身处地地感受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与情感。
  
  1 探究式阅读。教师要设置必要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置疑解疑,把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师分析课文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使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阅读教学中,出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体验,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也是不同的。教师能以平等、合作、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观点,充分发扬民主,那么,课堂教学气氛、师生关系就会变得轻松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多方位思考问题,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艺术特色比较、《孔雀东南飞》中男女主人公爱情悲剧的根源探究、《鸿门宴》中刘邦项羽成败原因分析等,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其价值自不待言。
  
  2 体悟式阅读。要让学生独自体验、品味、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蕴。文学语言的模糊性和读者生活体验的多样性,使每个学生对不同的文学形象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只有这种学生自我建构的文学形象,才是真实、生动的。因此,对于一些语言明白晓畅、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小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体悟。比如: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不必过多地分析,只须把握诵读这一关,并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让学生诵读体悟,学生大多能对词的主题、词人的志向与抱负、思想感情及艺术手法有比较准确的把握。
  
  3 积累式阅读。人的文学素养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既不能立竿见影又并非遥不可及。高中语文教学宗旨,小而言之,是为学生应考加油;大而言之,是为学生一生奠基,阅读教学承载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积累人文意蕴。因而,教师要善于导航,善于激励学生。这样学生在不经意间已积累了学识、提高了素养、增长了才华。
  
  4 鉴赏式阅读。“文学是人学。”人的文学素养的形成最主要的依托是好的人文环境,教师应该做的工作就是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好的条件,将其带入知识的瀚海,去领悟、去鉴赏,使之为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艺术成果所化,主动探求,接受熏染,和谐发展。信息时代,文化正处于多元化时期,文学艺术有精彩纷呈的一面,又有鱼目混珠的情形。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既要具有欣赏的目光,又要具备鉴别的眼力。教师则应该当好向导,把好尺度。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挑战,亦有机遇,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理念、提高素养、丰富底蕴,方可与时俱进、不辱使命。
其他文献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向学生传播知识和培养做人标准的主要渠道。能否把握好课堂,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成功。传统教学中,往往体现为教师“讲、写”,学生“听、抄”,教师是课堂的上帝,学生是课堂的奴仆,整个课堂一片沉寂,教者吃力,学者乏味。学生如同一台接受知识的机器。在教师的悬河讲解中盲目接受死搬硬套的知识,这一现象不仅制约了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还给教师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新课程指出,教学的目的
期刊
教研活动的开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只重形式,不重效果的教研活动,其结果只能是活动搞的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取得的效果却微乎其微。笔者结合实际了解到的情况和自身实践现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教学负担太重,无暇顾及其它    在各乡镇小学中,许多学校都把教研活动提到了重要日程,学期之初大都制定了周密的计划。但教师认为搞教研活动,无非是听听课,根本就没把其当成一回事,公开课讲的多了,教学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素养给予如下定位:“语文课堂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决定了语文老师本身的素养必须处在较高的层面,一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将教学引领到行云流水般的化境,才能将古人“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活化为“生动感悟砺行”的心灵撞击与熏陶。那么,在
期刊
小学语文到底教给学生什么?只是让学生学习一些字词之类的语基知识,读懂课文讲了什么,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后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观点“生活即教育”使我深受启发。几年前我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时,就开始尝试自己根据课文的重难点设计一些不同的作业,以增强学生的多层体验,对课文的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    一、作业的形式呈多样性。    对于不同的课文内容,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有写
期刊
作文能力是一个人的语文能力的综合反应,是一个语文素养的最集中表现。农村小学生由于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见识较少,接触的新鲜事物不多,加之他们的阅读面狭窄,再加上作文指导不得法,所以他们的作文能力不高。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作为一个课题研究,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对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在从事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加以整理以求教于方家
期刊
一、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对话呢?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话”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质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它意味着对话双方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老师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教学中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平等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心里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上达不到沟通,这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人格建立。  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教育会议中,美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次得到强调。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发现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社会美的教育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审美观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做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生“花”字时,在认识字形、了解字音之后,让学生用“花”组词,一个学生说“桃花”,另一名学生紧接着组“杏花”,接着有人组“梨花”、“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