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领域之“新”层出不穷,从教育新理念到教育新模式,再到教育新实验,以至于处处是“新”,“新”教育无处不在,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学校,也变着法儿出点新花样,什么“12345”德育新体系、什么“10 X”课堂教学新模式、什么“X Y”学生发展新尝试等等,反正无“新”不立,无“新”不说,无“新”不做。似乎只有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挂上“新”的名头,才足见自己的成绩,方能展现工作的意义。
静下心来思考,教育果真有如此众多的“新”吗?处处是“新”就能证明我们教育的蓬勃发展吗?就能说明我们的教学研究成果斐然吗?这些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实践,又到底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实现怎样的教学突破呢?而这样的教育“革新”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还真得认真审视一番!
客观地讲,这些眼花缭乱的“新”,恐怕往往都是侧重形式的多,注重内涵的少;哗众取宠的多,扎实苦干的少;浮躁吹嘘的多,潜心静思的少。在“新”字的背后,流露出的终究还是管理者以及研究者的浮躁与功利。
事实上,教育哪有那么多的“新”!魏书生老师告诫我们,教育一定要坚持 “三守住”,一是要守住传统常识;二是要守住新中国的经验;三是要守住自己的优点长处。教育是科学,科学有科学的规律性,既然是规律那必然不可随意更改,这种规律也是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常识。因而,优质的教育、好的教育其实质就是遵循教育常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任何优质的教育、好的教育其思想内核都体现高度的统一性与相似性。那么,这样看来,教育还有如此众多的“新”吗?
显而易见,我们现实教育改革中的“新”教育,最多只是形式的创新,诸如,使用导学案、采用统一的教学流程、设计全新的教学范式等等,这样的课堂较之从前有所改变,至少形成一种外观性改变的事实,所以便冠之以“新”字,以区别从前,与过去说再见。诚然,这样的课堂虽然形式较之从前确实变了,但就教育科学而言,是否真正的是有所创新了呢?其实,认真审视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课堂只不过是靠近了教育的本质,遵循了教育的规律而已,绝对称不上什么创新,无论是导学案也好,讲学稿也罢,其实质就是教师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充分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智慧,这本身不就是教学的常识吗?又何谈创新呢?
当然,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排斥教育“新思想”。不容否认,教育科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现与探索的过程,教育新理论就是对教育科学规律认识的成果展现,这种新理论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实践,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全新的理念指引,也冲击与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但是,纵观一些学校的教学革新,一些学校所谓的“新模式”、“新路径”、“新尝试”,到底又有多少是根植于某种新理念、某种新思想呢?在这些模式与方法背后,到底有多少思想基础,又有怎样的理论探索呢?恐怕过多的还是想当然,过多的还是文字与形式的游戏罢了,更不乏“穿新鞋走老路”或者“新瓶装旧酒”之类,在花哨的课堂以及喧嚣的教改行动背后,缺少的正是理念的支撑、思想的支持,看似“创新”的背后,丢失的却是教育的基本常识,这样的教育改革与其说是创新,倒不如说是对教育的亵渎。
李镇西老师说:“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没有特色是学校最大的特色。”如果说特色是标新立异的话,那么,我想套用这样一句话告诫教育的同仁们,“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最大的创新”。如若我们的教育四处都是创新,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尝试四处开花,比比皆是,并不能说明我们的教育繁荣与昌盛,而只能说明教育的混乱与无序,从某种层面也足以证明,当前教育对常识的漠视。
教育需要回归本真,教育需要回归常识,教育需要回归宁静,教育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新”!
静下心来思考,教育果真有如此众多的“新”吗?处处是“新”就能证明我们教育的蓬勃发展吗?就能说明我们的教学研究成果斐然吗?这些教育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实践,又到底产生怎样的影响,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实现怎样的教学突破呢?而这样的教育“革新”到底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还真得认真审视一番!
客观地讲,这些眼花缭乱的“新”,恐怕往往都是侧重形式的多,注重内涵的少;哗众取宠的多,扎实苦干的少;浮躁吹嘘的多,潜心静思的少。在“新”字的背后,流露出的终究还是管理者以及研究者的浮躁与功利。
事实上,教育哪有那么多的“新”!魏书生老师告诫我们,教育一定要坚持 “三守住”,一是要守住传统常识;二是要守住新中国的经验;三是要守住自己的优点长处。教育是科学,科学有科学的规律性,既然是规律那必然不可随意更改,这种规律也是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常识。因而,优质的教育、好的教育其实质就是遵循教育常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任何优质的教育、好的教育其思想内核都体现高度的统一性与相似性。那么,这样看来,教育还有如此众多的“新”吗?
显而易见,我们现实教育改革中的“新”教育,最多只是形式的创新,诸如,使用导学案、采用统一的教学流程、设计全新的教学范式等等,这样的课堂较之从前有所改变,至少形成一种外观性改变的事实,所以便冠之以“新”字,以区别从前,与过去说再见。诚然,这样的课堂虽然形式较之从前确实变了,但就教育科学而言,是否真正的是有所创新了呢?其实,认真审视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课堂只不过是靠近了教育的本质,遵循了教育的规律而已,绝对称不上什么创新,无论是导学案也好,讲学稿也罢,其实质就是教师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充分放手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知识,锻炼能力,增长智慧,这本身不就是教学的常识吗?又何谈创新呢?
当然,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排斥教育“新思想”。不容否认,教育科学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现与探索的过程,教育新理论就是对教育科学规律认识的成果展现,这种新理论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实践,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全新的理念指引,也冲击与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但是,纵观一些学校的教学革新,一些学校所谓的“新模式”、“新路径”、“新尝试”,到底又有多少是根植于某种新理念、某种新思想呢?在这些模式与方法背后,到底有多少思想基础,又有怎样的理论探索呢?恐怕过多的还是想当然,过多的还是文字与形式的游戏罢了,更不乏“穿新鞋走老路”或者“新瓶装旧酒”之类,在花哨的课堂以及喧嚣的教改行动背后,缺少的正是理念的支撑、思想的支持,看似“创新”的背后,丢失的却是教育的基本常识,这样的教育改革与其说是创新,倒不如说是对教育的亵渎。
李镇西老师说:“我想办一所没有特色的学校,没有特色是学校最大的特色。”如果说特色是标新立异的话,那么,我想套用这样一句话告诫教育的同仁们,“没有创新的教育是最大的创新”。如若我们的教育四处都是创新,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新尝试四处开花,比比皆是,并不能说明我们的教育繁荣与昌盛,而只能说明教育的混乱与无序,从某种层面也足以证明,当前教育对常识的漠视。
教育需要回归本真,教育需要回归常识,教育需要回归宁静,教育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