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偏瘫患者小腿肌肉痉挛程度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exv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偏瘫患者小腿肌肉痉挛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脑卒中下肢痉挛偏瘫患者30例为卒中组、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正常组,应用实时SWE测量卒中组治疗前健患两侧、治疗3周后患侧以及正常组右侧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内侧头(MG)、腓肠肌外侧头(LG)及比目鱼肌(S)]的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卒中组于康复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患侧下肢痉挛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卒中组治疗前后患侧小腿三头肌(MG、LG、S)Emax与CSI、MAS评分的关系.结果 卒中组治疗前患侧MG、LG、S Emax高于卒中组健侧及正常组右侧(P均<0.01),卒中组治疗3周后患侧MG、LG、S Emax与CSI、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卒中组治疗前后患侧MG、LG、S Emax与CSI评分存在相关性(P均<0.05),与MA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实时SWE能够量化痉挛肌肉组织的弹性及硬度的变化,其检查获得的Emax与SCI评分呈正相关,在评价脑卒中后下肢痉挛偏瘫患者小腿肌肉痉挛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及康复疗效的新方法.
其他文献
脑水肿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甚至形成不可逆的继发性脑损害.影像学检查、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经颅多普勒监测等无创脑水肿监测技术由于无创、安全、便捷等原因在缺血性脑卒中应用广泛,其可在脑水肿监测、脱水药物疗效评价及预后评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脑水肿监测,有助于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评价预后.
目的 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LRR)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肠道屏障功能(GBF)的影响.方法 选取85例直肠癌(RC)患者,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行LRR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手术情况,以及肠梗阻、吻合口瘘、尿潴留、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d取静脉血,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G(IgG)、IgM、IgA,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BF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D
目的 通过构建糖尿病-肿瘤小鼠模型,对不同处理组小鼠体质量、肿瘤体积、生存率,以及肠道菌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糖尿病对肿瘤进展的影响,以及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或乳腺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结直肠癌组、乳腺癌组、糖尿病+结直肠癌组、糖尿病+乳腺癌组.通过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实体瘤模型.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肿瘤体积变化,计算生存率.采集小鼠粪便,然后利用QIIME2平台基于DATA2和Vesearch方法对粪便中微
C反应蛋白(CRP)是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测定CRP的标本类型已不局限于血清,全血CRP检测在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已广泛开展.全血CRP检测设备品牌众多,但尚无相关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临床诊断与实验医学分会根据26家妇幼保健机构和儿童医院的研究结果,制定了“中国儿童全血C反应蛋白检测系统性能评价标准建立专家共识”,旨在通过分析全血CRP检测系统的性能状况,结合临床需求、生物学变异、行业标准,进一步明确全血CRP检测系统性能评价要求,以保证检测质量.
心肌酶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 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及肌红蛋白(Mb),其不仅是心肌梗死等心脏相关疾病的重要指标,在颅脑损伤、多发伤、创伤性脾破裂等创伤相关疾病中也均有升高现象,而这种变化通常与创伤损伤程度相关.创伤发生后对心肌酶进行监测,有助于对创伤严重程度及相关并发症进行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