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为在音乐教育中更好地渗透道德教育,我们应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规范课堂教学常规,全面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使学生在音乐中的陪伴下更快乐、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音乐教育;道德教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230-02
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紧紧结合学科特点,立足学生实际,使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之间做到有效渗透、相互促进。要让音乐教育成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发现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音乐教材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有不少积极向上、歌颂团结友爱、培养集体精神的音乐作品,它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情感元素,潜移默化对学生施以德育教育影响。如,《小乌鸦爱妈妈》一歌讲述的是小乌鸦悉心照料生病妈妈的故事,这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一篇好教材。教学中,我从情感渲染入手,课前先准备好了一幅绿色森林的图案,还有一个可爱的小乌鸦和一个略显病态的乌鸦妈妈的头饰形象。上课时让学生来说说小乌鸦和妈妈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丰富的情感引导加上生动的联想激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大家沉浸在爱的世界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可爱的小乌鸦”“病态的乌鸦妈妈”,这些无不强烈地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不经意间,学生们已大致讲出了歌词的内容。伴随着我的钢琴声,学生轻声歌唱,在潜移默化之间,学生们逐渐学会了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演唱,并深刻领悟了歌曲的深刻内涵。当学生全身心表演时,那动作和神情间无不透露着对自己母亲的感谢之情。这样的教学,有效消除了老师教的痕迹,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只有丰富的感情才能焕发主体的精神,互助、感恩的人格才能得以养成。再如,结合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我们可把作者(聂耳)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作为教学引子,向学生讲述聂耳是在何种情境下如何谱写出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激励国人勇敢战斗的。也可以借助观看《风云儿女》等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影片资料,来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影片角色形象来深入感悟歌曲的内在情感。学生在演唱和表现歌曲时就会有感而发,那正是我们音乐教育应该矢志不渝给予学生道德方面的影响。使学生通过“听”“看”“想”“唱”等不同感官印象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自觉地接受道德教育。
二、探寻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方式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将歌词的感情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道德得到提升。因此,歌曲新授时,教师必须先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理解,继而在教学过程中方能恰当地引领学生探寻作品的情感内涵、深刻寓意等。可进行提问式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老师用这样的语气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合适吗?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故事导入。欣赏教学《草原英雄小姐妹》时,通过给学生讲述那个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再让学生用心倾听乐曲中琵琶的铮铮铿锵声,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草原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财产不惧危险的高尚品德。由此,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同时,一种“向草原小姐妹致敬”、“向草原小姐妹学习”的冲动油然而生。
2.配乐朗诵歌词。配乐朗诵是一种创设意境、以想象为主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例如,教唱歌曲《小纸船的梦》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歌曲音乐的伴奏声中,老师用深情而充满回忆的语调朗诵出歌词,学生的情感被优美的语调和音乐声调动起来了,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代。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和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从中懂得了成长对其人生的意义。
3.创作背景介绍。教师一定要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音乐作品表现的情境之中,形成情感氛围。例如,教授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先向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过程:词曲作者是蒙古农奴的后代,是新中国、共产党让她有机会进人中央音乐学院接触音乐,因此改写了当牛做马的悲惨命运。
三、规范教学常规,提高德育素质
当然,要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还必须注重过程教育,教师不可因为自认为是“小三门”而放松了对学生学习音乐时的课堂常规要求。教学准备时,教师要全面深入的把握住教材,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德育元素在音乐教学全过程中得到有效渗透。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特点,用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来培养学生合作谦让、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与品质。从学生走进音乐教室,进行师生问好,注重唱歌姿势等训练开始,逐步养成动作规范,以培养学生举止文明、学习有序的良好行为;基础训练过程可通过发声训练、节奏训练、视唱练耳等途径培养学生用心学习的良好心态;新授课教学要结合所授教材内容运用科学方法,使德育元素有机渗透在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训练,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多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提高自信心。我们要通过建立和规范教学常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是动听的,道德是高尚的。音乐教育中,我们应努力追求两者的和谐统一、有机渗透。正如贝多芬说的——“音乐能使人道德高尚”。我们要坚定德育渗透的步伐,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引领和陪伴孩子们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音乐教育;道德教育;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230-02
进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紧紧结合学科特点,立足学生实际,使音乐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之间做到有效渗透、相互促进。要让音乐教育成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发现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音乐教材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有不少积极向上、歌颂团结友爱、培养集体精神的音乐作品,它能正确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情感元素,潜移默化对学生施以德育教育影响。如,《小乌鸦爱妈妈》一歌讲述的是小乌鸦悉心照料生病妈妈的故事,这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一篇好教材。教学中,我从情感渲染入手,课前先准备好了一幅绿色森林的图案,还有一个可爱的小乌鸦和一个略显病态的乌鸦妈妈的头饰形象。上课时让学生来说说小乌鸦和妈妈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丰富的情感引导加上生动的联想激发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大家沉浸在爱的世界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可爱的小乌鸦”“病态的乌鸦妈妈”,这些无不强烈地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不经意间,学生们已大致讲出了歌词的内容。伴随着我的钢琴声,学生轻声歌唱,在潜移默化之间,学生们逐渐学会了歌曲《小乌鸦爱妈妈》的演唱,并深刻领悟了歌曲的深刻内涵。当学生全身心表演时,那动作和神情间无不透露着对自己母亲的感谢之情。这样的教学,有效消除了老师教的痕迹,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只有丰富的感情才能焕发主体的精神,互助、感恩的人格才能得以养成。再如,结合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我们可把作者(聂耳)的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作为教学引子,向学生讲述聂耳是在何种情境下如何谱写出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激励国人勇敢战斗的。也可以借助观看《风云儿女》等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影片资料,来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影片角色形象来深入感悟歌曲的内在情感。学生在演唱和表现歌曲时就会有感而发,那正是我们音乐教育应该矢志不渝给予学生道德方面的影响。使学生通过“听”“看”“想”“唱”等不同感官印象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在接受音乐教育的同时自觉地接受道德教育。
二、探寻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方式
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将歌词的感情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心灵受到滋润,道德得到提升。因此,歌曲新授时,教师必须先对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理解,继而在教学过程中方能恰当地引领学生探寻作品的情感内涵、深刻寓意等。可进行提问式分析,如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老师用这样的语气和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情感,合适吗?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以下几种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1.故事导入。欣赏教学《草原英雄小姐妹》时,通过给学生讲述那个动人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再让学生用心倾听乐曲中琵琶的铮铮铿锵声,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草原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财产不惧危险的高尚品德。由此,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同时,一种“向草原小姐妹致敬”、“向草原小姐妹学习”的冲动油然而生。
2.配乐朗诵歌词。配乐朗诵是一种创设意境、以想象为主的教学法,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维,发挥想象,使学生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例如,教唱歌曲《小纸船的梦》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在歌曲音乐的伴奏声中,老师用深情而充满回忆的语调朗诵出歌词,学生的情感被优美的语调和音乐声调动起来了,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代。带着对作品意境的整体印象和对童年的美好记忆,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从中懂得了成长对其人生的意义。
3.创作背景介绍。教师一定要注重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音乐作品表现的情境之中,形成情感氛围。例如,教授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先向学生介绍歌曲创作的过程:词曲作者是蒙古农奴的后代,是新中国、共产党让她有机会进人中央音乐学院接触音乐,因此改写了当牛做马的悲惨命运。
三、规范教学常规,提高德育素质
当然,要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还必须注重过程教育,教师不可因为自认为是“小三门”而放松了对学生学习音乐时的课堂常规要求。教学准备时,教师要全面深入的把握住教材,用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确保德育元素在音乐教学全过程中得到有效渗透。要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特点,用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来培养学生合作谦让、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与品质。从学生走进音乐教室,进行师生问好,注重唱歌姿势等训练开始,逐步养成动作规范,以培养学生举止文明、学习有序的良好行为;基础训练过程可通过发声训练、节奏训练、视唱练耳等途径培养学生用心学习的良好心态;新授课教学要结合所授教材内容运用科学方法,使德育元素有机渗透在其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训练,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多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提高自信心。我们要通过建立和规范教学常规,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是动听的,道德是高尚的。音乐教育中,我们应努力追求两者的和谐统一、有机渗透。正如贝多芬说的——“音乐能使人道德高尚”。我们要坚定德育渗透的步伐,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引领和陪伴孩子们更快乐、更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