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远视儿童应用1%环喷托酯滴眼液以及联合应用表面麻醉药丙美卡因滴眼液的远视屈光度的峰值时间,并比较应用1%环喷托酯与1%阿托品睫状肌麻痹验光的屈光度值的差异.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将71例(141只眼)远视儿童[年龄(7.9±2.1)岁]分为A组(Pro +Cyc组)和B组(NS+ Cyc组).两组均于1%环喷托酯首次滴眼后30、40、50、60、70 min进行电脑验光和瞳孔直径测量,1周后给予1%阿托品凝胶点眼,连用3d后重复上述测量,分别为A组及B组.在对各组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分析后,应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分别对A组、B组各时间点的电脑验光屈光度值及瞳孔直径进行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分别对A组、B组各时间点电脑验光屈光度数与A组、B组电脑验光屈光度数进行比较;应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A组屈光度数的峰值与A组屈光度数的差值和B组屈光度数的峰值与B组屈光度数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 A组和B组屈光度数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环喷托酯首次滴眼后50和60 min.A组与A组屈光度数峰值分别为(+4.44±2.34)和(+4.86±2.29)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6,P<0.01);B组与B 组屈光度数峰值分别为(+4.50±2.19)和(+5.04±2.10)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1.44,P<0.01).A组屈光度数峰值与A组屈光度数间的差异小于B组屈光度数峰值与B 组屈光度数间的差异(t= -1.99,P=0.048).A组和B组瞳孔直径的峰值分别出现在1%环喷托酯首次滴眼后50和60 min,均与其屈光度的峰值时间一致.结论 在我国3~ 14岁远视儿童中,单独应用1%环喷托酯滴眼3次,在首次滴眼后50至70 min验光可测得其最大的屈光度数;1%环喷托酯联合应用表面麻醉剂丙美卡因可使其峰值时间提前约10 min,并可增强1%环喷托酯的睫状肌麻痹作用.单独应用1%环喷托酯或丙美卡因与1%环喷托酯联合应用,均不能完全代替1%阿托品的睫状肌麻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