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修复;皮肤缺掼
[中图分类号]R6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7—0160—01
我们自2004年以来,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下片移植修复由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的或外伤引起的皮肤缺损创面39例,植皮51处,大部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最大37岁,最小4岁3个月。修复由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的皮肤缺损创面21例,植皮29处;修复外伤性皮肤缺损18例,其中指端皮肤缺损12例,植皮22处。植皮面积最小1cm×1.5cm,最大11.5cm×l2.5cm。
1.2 方法①以下腹部或大腿上段为供皮区;②根据需要将皮肤连皮下脂肪整块切下,细心修剪多余的皮下脂肪,不要揉擦皮片,尽量不损伤真皮下血管网,血管网层下保留的脂肪组织厚度在1mm左右;③受皮区域彻底止血;④植皮片边缘缝合固定,打包加压包扎,压力要均匀、可靠。但不必过紧;⑤局部制动;⑥加压包扎时间要足够。术后3周拆开敷料观察皮片成活情况并拆线。
2 结果
有36例植皮片完全成活,经6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见植皮片色泽良好,无明显收缩,质地柔软,弹性好,皮肤感觉功能恢复。其效果近似于用皮瓣修复,且不显臃肿。有3例植皮片出现斑点状部分坏死,经创面换药等处理后创面愈合。但遗留有一定程度的花斑及色素沉着。该3例植皮片面积均大于10cm×10cm。
3 讨论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除包含了完整的真皮组织和附属器外,还保存了完整的真皮内层血管网和真皮下血管网,同时还带有一层薄薄的脂肪组织,皮片的厚度明显超过全厚皮片。植皮成活后其外观比较饱满,基底与皮片无明显粘连,质地柔软,活动度好,无明显挛缩,效果与皮瓣相近,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皮片的成活过程主要是利用皮片丰富的血管,以及真皮下血管网,在其周缘和基底部与受皮区的血管吻合,重新建立血运。术后第2天血运再建开始,1周基本建立。2周血运重新渐趋完善。植皮片在血运重建以前,其营养主要靠受区的血浆渗出液来提供。本组病例中有3例植皮片出现斑点状部分坏死,究其原因。除可能与技术操作不当有关外,也可能与植皮面积较大,在植皮片血运重建以前,其受区的血浆渗出液不足以供应植皮片足够的必需的营养有关,故对较大面积的植皮,因其效果不够稳定、可靠,应慎重使用。
[中图分类号]R6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7—0160—01
我们自2004年以来,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下片移植修复由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的或外伤引起的皮肤缺损创面39例,植皮51处,大部分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9例,男28例,女11例,年龄最大37岁,最小4岁3个月。修复由整形外科手术中形成的皮肤缺损创面21例,植皮29处;修复外伤性皮肤缺损18例,其中指端皮肤缺损12例,植皮22处。植皮面积最小1cm×1.5cm,最大11.5cm×l2.5cm。
1.2 方法①以下腹部或大腿上段为供皮区;②根据需要将皮肤连皮下脂肪整块切下,细心修剪多余的皮下脂肪,不要揉擦皮片,尽量不损伤真皮下血管网,血管网层下保留的脂肪组织厚度在1mm左右;③受皮区域彻底止血;④植皮片边缘缝合固定,打包加压包扎,压力要均匀、可靠。但不必过紧;⑤局部制动;⑥加压包扎时间要足够。术后3周拆开敷料观察皮片成活情况并拆线。
2 结果
有36例植皮片完全成活,经6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见植皮片色泽良好,无明显收缩,质地柔软,弹性好,皮肤感觉功能恢复。其效果近似于用皮瓣修复,且不显臃肿。有3例植皮片出现斑点状部分坏死,经创面换药等处理后创面愈合。但遗留有一定程度的花斑及色素沉着。该3例植皮片面积均大于10cm×10cm。
3 讨论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除包含了完整的真皮组织和附属器外,还保存了完整的真皮内层血管网和真皮下血管网,同时还带有一层薄薄的脂肪组织,皮片的厚度明显超过全厚皮片。植皮成活后其外观比较饱满,基底与皮片无明显粘连,质地柔软,活动度好,无明显挛缩,效果与皮瓣相近,是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皮片的成活过程主要是利用皮片丰富的血管,以及真皮下血管网,在其周缘和基底部与受皮区的血管吻合,重新建立血运。术后第2天血运再建开始,1周基本建立。2周血运重新渐趋完善。植皮片在血运重建以前,其营养主要靠受区的血浆渗出液来提供。本组病例中有3例植皮片出现斑点状部分坏死,究其原因。除可能与技术操作不当有关外,也可能与植皮面积较大,在植皮片血运重建以前,其受区的血浆渗出液不足以供应植皮片足够的必需的营养有关,故对较大面积的植皮,因其效果不够稳定、可靠,应慎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