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本编写及其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和升学教育的压力,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改进。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兴趣培养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对改进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搞活搞好,授课教师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共性,而且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是学生求知的良师,有兴趣学生才能全心学习,学生全心投入才能学习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的主要功能是促使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把学习化作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根据相关研究,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个人对活动过程或活动的本身感兴趣,如儿童对游戏感兴趣,口渴的人对饮水感兴趣等,这种兴趣就是一种直接的出自本能的兴趣;间接兴趣不是对活动本身或活动对象感兴趣,而是对活动的结果的工具性价值感兴趣,其满足不仅在于活动本身,而且在于活动结果所带来的价值,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兴趣。与直接的兴趣比较,间接的兴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兴趣,也是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养成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调动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激发他们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兴奋和激动,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重要途径。
二、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根据筆者的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而热爱语文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因素。如上海格致中学高润华老师在讲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补充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遗迹,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看、听、说与读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决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而是依靠学生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和发现规律,加强训练得到的,因而必须尊重学生,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嘉奖,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发挥他们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3.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以情促进学生学好语文。
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老师要加强情感的投资。因为教学活动不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而且要有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往往由爱戴某位老师而喜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进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师生情感交流这个基础,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才会使教学气氛活跃,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进而体会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反之,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识机能,就会受到抑制,而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4.语文教学要进行鼓励式教育。
一位教育家说:只有将某种知识领域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语文教学中,常常遇见有些学生说:我不会分析、我不会作文、语文很难学。这是因为他们的语文基础较差,所以才感到学无所得。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引导他们学好每一篇课文,达到应有的知识量,能回答课后较为显浅的练习题;继而,从实际出发,引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以扩大知识面;然后,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所提高,获得较好的成绩。这样,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有了进步,学有所得,逐渐消除对学习语文的畏难情绪,产生一种感奋力量。同时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细心呵护,对学生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5.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养成创新型思维。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康得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再造想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在教学文艺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描写的情境、人物、情节一幅幅生动画面想象出来;在教学说明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说明的事物现象、性质结构、过程等,形象具体地想象出来;在教学议论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想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每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无不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遨游宇宙,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他们对课文的读解,从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借助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应尽量避免学生完全受课文制约,亦步亦趋,只是从课文中被动地接受一些东西的局面,要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全部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级发现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隐藏在课文深处,连作者自己也未曾认识到的东西;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改组课文的内容,延续课文的情节,或对课文的某些观念进行提炼升华,从课文中引出新的见解等。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就能借助于想象的创造神力,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现实画卷,从而使学生步入神思自由的创新境界,得到了创新训练,培养了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开始,也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养成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因而当前对学生加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路国伟.对小学语文教学“低耗高效”问题的几点思考.企业家天地,2007年3月.
[2]魏鸿敏.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安徽教育,2000年5月.
[3]解郁芬.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陈锦珍.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文教资料,2007年2月号上旬刊.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兴趣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起始阶段,小学语文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搞活搞好,授课教师不但要掌握学生的共性,而且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兴趣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是学生求知的良师,有兴趣学生才能全心学习,学生全心投入才能学习好。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兴趣培养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它的主要功能是促使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把学习化作自己的愿望和需求。根据相关研究,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个人对活动过程或活动的本身感兴趣,如儿童对游戏感兴趣,口渴的人对饮水感兴趣等,这种兴趣就是一种直接的出自本能的兴趣;间接兴趣不是对活动本身或活动对象感兴趣,而是对活动的结果的工具性价值感兴趣,其满足不仅在于活动本身,而且在于活动结果所带来的价值,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兴趣。与直接的兴趣比较,间接的兴趣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兴趣,也是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养成的兴趣。语文教学的实践已经反复证明,调动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激发他们在思考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感受到兴奋和激动,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重要途径。
二、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方式和手段
根据筆者的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而热爱语文是学好语文最重要的因素。如上海格致中学高润华老师在讲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补充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同时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历史遗迹,把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看、听、说与读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使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语文兴趣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决不是靠老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而是依靠学生自己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和发现规律,加强训练得到的,因而必须尊重学生,以平等之心对待学生,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嘉奖,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发挥他们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3.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以情促进学生学好语文。
在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老师要加强情感的投资。因为教学活动不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而且要有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往往由爱戴某位老师而喜爱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进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师生情感交流这个基础,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才会使教学气氛活跃,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高昂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进而体会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反之,学生的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识机能,就会受到抑制,而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4.语文教学要进行鼓励式教育。
一位教育家说:只有将某种知识领域的实际知识的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语文教学中,常常遇见有些学生说:我不会分析、我不会作文、语文很难学。这是因为他们的语文基础较差,所以才感到学无所得。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引导他们学好每一篇课文,达到应有的知识量,能回答课后较为显浅的练习题;继而,从实际出发,引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以扩大知识面;然后,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所提高,获得较好的成绩。这样,他们就会认识到自己有了进步,学有所得,逐渐消除对学习语文的畏难情绪,产生一种感奋力量。同时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教师要细心呵护,对学生取得的任何一点进步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
5.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养成创新型思维。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具有生动的再造性或独特的创造性。康得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认识。在语文教学中,再造想象是普遍存在的,比如说,在教学文艺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描写的情境、人物、情节一幅幅生动画面想象出来;在教学说明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文章中说明的事物现象、性质结构、过程等,形象具体地想象出来;在教学议论性的课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把想象与分析、推理结合起来。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每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无不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遨游宇宙,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青少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又特别喜欢想象,他们对课文的读解,从课文语句的理解到全文思想、形象和意境的把握,都需要借助想象的创造功能来完成。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就应尽量避免学生完全受课文制约,亦步亦趋,只是从课文中被动地接受一些东西的局面,要努力引导学生带着被课文所唤起的全部激情和想象、理智及思考,以学生鲜明的个性色彩和主动精神去积级发现一些东西,甚至是一些隐藏在课文深处,连作者自己也未曾认识到的东西;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补充课文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改组课文的内容,延续课文的情节,或对课文的某些观念进行提炼升华,从课文中引出新的见解等。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就能借助于想象的创造神力,生动地再现、灵活地填补、大胆地延伸课文内容,在头脑中展现出一幅幅崭新的现实画卷,从而使学生步入神思自由的创新境界,得到了创新训练,培养了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的开始,也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养成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因而当前对学生加强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路国伟.对小学语文教学“低耗高效”问题的几点思考.企业家天地,2007年3月.
[2]魏鸿敏.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安徽教育,2000年5月.
[3]解郁芬.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陈锦珍.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文教资料,2007年2月号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