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室生白,以生命教育生命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lc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与弟弟闲聊,他谈到了当下师德、信仰的崩塌,并一一列举从小学到现在教他的老师的种种“劣行”。我立刻以汲安庆老师为例驳之。他叹息说,这样好的老师自己从未遇到过。尽管看似“说服”了弟弟,但实际上也揭露了当下许多老师教育理念存在种种问题的现实。近日,“在孩子书包里放录音设备”这一话题挤进了微博热搜:一位母亲为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便在孩子书包放了录音笔,谁知却录下了老师经常斥责学生为“鬼”“差生”“没爹娘”的“语言暴力”。网友的留言是清一色的感同身受,让人不寒而栗。即便许多网友早已为人父母,却始终走不出小时候受老师“语言暴力”留下的阴影。
  为了寻求“为师之道”,我再次捧起了汲老师《怀抱生命的教育》一书——这是第三遍阅读。合上书页,对这本书的感受可借用江顺贻评价蔡小石《拜石山房词》的话概括:“始境,情胜也。又境,气胜也。终境,格胜也。”
  初读此书,惊叹汲安庆老师的才华与师德,感叹做他的学生是多幸福的事。再读此书,心疼其磕磕绊绊的蜗行摸索,以及面对种种不公待遇的无奈。三读此书,内心澄澈,仿佛听到文字中发出的催促生命拔节的有力声音。
  《怀抱生命的教育》一书由“迷恋生命的成长”“诗文里的生命课”“教育热点中的生命沉思”三部分组成,在客观说理的背后,有絲丝入扣的情感渗入。汲安庆老师是沉醉于教育的“痴人”,在教学上始终坚持精品意识,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每一堂课。因此,这本书中每篇文章都具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情感的价值取向,体现为真善美”,这正是《怀抱生命的教育》一书的核心理念。汲老师对半途而废的鄙夷,对“假大空”教学模式的揭露,对有些教师追名逐利的唾弃,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学问不修,吾之丑也;学问修而不被重用,学校之丑也”理念。
  汲老师认为,若是带着一颗功利的心做事,不能捍卫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是“缺乏美感,缺乏道义”的,“就像一条不安分的跃到岸上的鱼,失去水的依托,不仅行动困难,连精神的呼吸也都存在问题了”。汲老师的感人之处还在于,面对教育中的黑暗现象,他不是视而不见,而是直言鞭笞。比如《“冷”暴力何以“热”流行》一文,他不仅对当下教育中“冷暴力”问题进行解剖,还尖锐地指出《心声》中描写的程老师的公开课“堪称中国公开课教学虚假、做作的形象写真”。
  秉持做“怀抱生命的教育”这一理念以及多年的践行及阅读经验,汲老师早已看淡了外物,而是致力于自我反思与提升,坚持做自己的裁定者,他始终相信“人是他吃进去的东西”。他俯下身子读书、写作,充盈自己的内心,对抗俗流,他笔下的文字真诚而又有力量。“运动是领导喜欢搞的,形式是领导喜欢看的,所以我可以在顺从的旗帜下反叛,以不变应万变,你又能奈我何?”他并非一“傻”到底,而是智慧地运用“屈服”,以更好地向善和美出发。比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绝大部分教师通常参照教案,抨击金钱社会下人性的阴暗,而汲老师却立足文本,结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看到的是在约瑟夫身上绽放的“天使元素”,并从中得到启示:教学中绝对不可照本宣科,要“以爱换爱,以真诚换真诚”“不择地,不择时而育”。
  有意义的生命必将是幸福的生命。在《倾听是一种襟怀》中,汲老师引用了庄子的“虚室生白”一词,说“人只有将心灵虚位以待,阳光才会进驻心灵”。他正是如此,才得以让生命开花。“花开的时长很短,这颇像蝉——十七年的地下等待,却只有一个夏季的生命欢唱。”他自己又何尝不是那蝉呢?对于文本研读、教学设计,甚至是班级管理,他都倾尽心力。学生见此情景,无不感动,也就更努力地学习和配合汲老师的工作。正因为他苦心孤诣地耕耘,才换来学生生命的绽放。研一上学期,我由于身体原因,需要动手术,汲老师主动发来消息,在关心我健康的同时还一直督促我读书。而我那时却根本无心读书,直到看到这本书中《梦想,年轻的标尺》里这样一句话:“身未老,心已衰,精神的元气都泄了,生命的萎靡便不可避免。”我的脸火辣辣的,甚至有想哭的冲动。
  汲老师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在《怀抱生命的教育》一书中,他反复表达了自己对几位老师的感恩与尊重。我想,这几位老师赠予汲老师的又何止知识、技能,必定还有为师者的高贵品格。他们对汲老师播洒阳光,汲老师则把吸收的阳光继续播洒出去,可谓以生命教育生命。“生命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它如何提出了有关生命的完备学说,而在于它对于批判传统教育的反生命性质;不在于它是否完全实现了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而在于它试图回到教育的育人本质上来。”在《年青而顽固的抗议》一文中,汲老师从一位颇有才气的语文老师收到全班42名学生联名抗议,要求该老师停止课堂互动讲起,谈到了当下语文教学“满堂灌”的现状,以及学生的思想受到严重禁锢的现实。这一刻,他是愤怒的。在《嫦娥到底看见了谁的面影》一文中,他谈及学习巴金的散文诗《月》时的一个小片段:遇到突发的教学状况,他不但没有斥责上课捣乱的“熊孩子”,反而利用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让这个孩子自陷矛盾,并引发新的思考。这一刻,他是睿智而幸福的。在《我被“平等”撞了一下腰》一文中,他谈到了一场由水杯引起的被学生挤兑的事件,为了平息学生怨气,他发表了一次关于平等的即兴演讲。这一刻,他是理智而让人充满敬意的。汲老师和我以往遇到的老师有很大不同,他总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满心欢喜、毫无怨言地完成他交代的任务。
  汲老师的这本书可概括为“思维的博弈,言语生命的表现,精神生命的出场”,而看到他的每一刻也仿佛是处于朝阳升起之时,充满生命力和感染力。
  倘若多些汲安庆这样的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幸事,也是教育的幸事。
  (作者单位:云南省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
其他文献
北大教授温儒敏说:“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现在你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诵读与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语文主题学习”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依托主题丛书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最终实现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习课文,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阅读,
期刊
导 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词语教学相对比较枯燥,但如果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巧妙运用“通读词语、读准字音、读中理解、边读边用”四步骤,课堂激趣,适当评价,就能牢牢抓住孩子们的心,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一、通读词语  师:这篇文章一共13小节,392个字。作者已经92岁了,写得真好。同学们读过吗?  生(齐):读过。  师:这里一共有六个生字词。(课前板书:数学家、学问、任溶溶、猜中、新鲜、
期刊
7月11日至15日, 在江西省教育厅师资处组织下,由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国家督学、江西省教育学会会长汤赛南先生领衔,省学前教育教研员卢筱红,宜丰中学校长黄建德,九江六中校长梁明等组成的江西省教育厅讲师团一行四人,深入新疆克州,为全州中小学及幼儿园的书记、校长(园长)作系列教育专题讲学。  选派内地教育专家远赴新疆开展系列教育专题讲学是江西省教育援疆的一个重要举措,特别是此次讲师团由省基础教育泰斗汤赛
期刊
导 读:  整合教学是指把两篇或多篇有关联性的文本结合起来,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对各文本内容进行加工、取舍、重组而进行的教学。比较阅读是运用比较思维进行阅读,是一种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的阅读方法,将其运用在整合教学中,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比较意境,达成教学目标  师:“壮”和“大”的联系好像是很自然的,那“忧”和“大”呢?现在咱们说说王湾的“大”。同学们可以从比较《
期刊
著名特级教师张齐华“认识厘米”一课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究等过程中不断形成合理信念:不管从尺的哪一条刻度线开始量,被度量的物体里包含几个1厘米,那么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种触及数学学科内核和知识本质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片段一】自主操作,引出本质  师:拿出直尺,先试着量一量红色小棒的长度。  师:谁愿意分享一下你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生:(图1)我把小棒的一头对着直尺上的0,另一
期刊
《背影》这样的经典篇目到底该教些什么,该怎样教,可谓众说纷纭。我既不想人云亦云走老路,也不想借培养什么批判性思维对作品搞些颠覆性的解读。只想遵循并坚守着“语文”应有的规律来设计和组织教学。基于以上认识,这堂课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遵循“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原则找到教学的起点。王荣生教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背影》写于1925年,
期刊
读完著名特级教师刘祥的新作《改变,从写作开始》,收获良多。这不仅是一部关于普通教师如何成长的书,更是一部全面介绍教育写作方法的专著。对于在教育道路上仍彷徨忧困的教师来说,此书无疑是道亮光,能够引导他们走出昏暗。  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  朱永新教授领衔的“新教育实验”团队始终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刘祥认为,这四个“不停”正如一把尺子,
期刊
摘 要:  常态的阅读一般不能用阅读文学作品方式去阅读实用文,或用“获取信息”的方式去读文学作品。多数研究者认为支玉恒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阅读取向为“品味语言中的情感”,经过对这篇课例中的话题PCK的仔细分析,发现其表面上虽是“变态”的阅读,实质上却不同于文学作品的“品味语言”。实用文阅读中情感体验阅读方式的跨界,其实是基于特定文本体式的实用文阅读方式的常态回归。阅读教学的持续有效发展,还需要研
期刊
我有幸能随弋阳学习团队到山东泰安参加“第三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竞赛乡镇组决赛(展示活动)”,两天的观摩学习让笔者真正地走进、了解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模式。综观14位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们的授课类型大都是精读引领课,采取的都是“1+1”的教学模式,学文与学法相融合,以例悟法、略读课和拓展课作为练习,依法自学。如广东的张丽老师执教的《走进奇异的植物园》一课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
期刊
一、导入新课,反馈预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桥。  师:同学们已经根据自主学习单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昨天晚上,张老师也进行了认真批改和统计。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在生字词语方面有两个“最”,想知道吗?  生:想。  师:第一个“最”,是“最值得表扬”。薛奕璨、张梓琪等28名同学通过自学就把这一课的生字词语一字不错地掌握,真是厉害,掌声鼓励。五年级的同学在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