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中国动画产业目前机遇与困难并存的局面,哪些因素是可能的突破口,哪些领域值得进一步尝试?
政策面:成效和方向
中国政府近年来针对动漫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例如最近两年国产动画取得的规模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2006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为本土原创动画提供的市场空间。今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又颁布了《关于2008年国产原创电视动画片及国产动画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申请事项的通知》,计划为最近4年来的优秀国产作品和人才提供现金奖励。
不过,面对全国数千家动画公司,政府部门提供的奖励再多,影响也难免有限。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委会副秘书长王六认为,现阶段任何形式的奖励都是在“撒胡椒面”。管理部门应该利用资源和扶持政策有效地引导企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并为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环境,例如进一步保护原创动画的相关版权。
国产动画确实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引导。
国内很多动画公司都缺少明确的定位,目前往原创方向扎堆的趋势也很明显。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政府现阶段的相关优惠和奖励政策主要集中在原创内容方面。但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能力做原创。在日本,主要的动画制作公司其实也就4、5家,其他的450多家公司则分布在产业链的各专业环节。但目前国内企业的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这个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相关部门未来在政策方面进行更为细致和积极地引导。
相关部门已在尝试加强其在动画产业中的主导作用。
例如文化部就由去年底新上任的副部长欧阳坚牵头,计划打造几家大型的文化企业,其中就包括动漫。今年3月初,文化部与天津签署了文化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合作建设滨海新区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区。据悉文化部目前正在跟相关方面商谈,计划在近期组建一个注册资金达到10亿元的国家动漫集团。该集团将按照股份制公司进行组建,并力争在3-5年后达到上市要求。这一消息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文化部将为这家国家动漫集团整合什么样的资源,中国动漫界未来是否也会出现如央视和中影一般在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
政府目前在动画领域的积极举措固然值得期待。但另一方面,动画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方向应该是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就法国、韩国等地的经验而言,政府的积极作用似乎更多还是体现在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以助其更好地发展,而非对企业和市场行为的直接干预。
目前动漫产业依然处于多部委共同管理的局面。在具体分工上,文化部负责动画基地的建设与动漫节展的管理,国家广电总局负责动画在影视渠道的播出,新闻出版总署则主管音像制品。虽然各主管部门的分工更趋明晰,但之前多年形成的局面毕竟难以在朝夕之间改观。比如在动画基地的建设上,之前各部委就都有授权。动漫节展的情况也类似。
如何理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以实现对动画产业更为统一有效的管理,也是摆在政府相关部门面前的课题。
企业:最期盼的扶持措施
企业无疑是产业的主体。目前内地有5400多家动画公司,其中小规模的作坊式企业占大多数。规模性的公司近两
年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很多问题依然存在。2007年年产动画1万分钟以上的企业有宏梦与三辰,而到了2008年就只剩下了宏梦1家。最近两年产量保持在3000分钟以上的公司只有宏梦、三辰、央视动画和浙江中南卡通。其他很多制作机构的产量都很不稳定,例如2007年以6116分钟排名全国第3的无锡电视台在2008年连前7名都未能进入。
对于中国动画而言,目前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动画企业不能从市场上获得足够的收入,加之产业链的各个领域都有强势渠道存在,所以本土动画公司始终难以做大做强。因此其对政府的直接支持也就格外渴求。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对于很多内地的动画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来自政府的及时雨却仍未能触及到几近干裂的地面。
目前动画企业最期盼的扶持措施有两点。
首先是进一步减税,这也是业界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早在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很多今天仍在广泛讨论的话题就都已被明确提及,例如减税,文件明确提出“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的(除广告业、娱乐业外),暂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不过,具体落实仍有待完善。在减税方面,动画企业目前能够享受到的减税领域还是在营业税方面,主要是来自各动画基地与当地政府对的减免政策,且各地幅度并不统一。另外,扶持政策的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完善与调整。现有一些政策的进入门槛太高,很多企业难以享受到实际的优惠。例如今年初,文化部等部委颁布了《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将动漫企业的标准定在“经营动漫产品的主营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产品收入占主营收入的50%以上;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或通过国家动漫人才专业认证的、从事动漫产品开发或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l0%以上;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当年营业收入8%以上”等。对于内地目前的很多动画企业,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确实有些难度,尤其是中小企业,而其恰恰是最需要支持的群体。
除了减税,另一个被动画界反复提及的话题是通过政府注资提高电视台的收购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市场现状的一个折中办法,似乎只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对于动画企业来说,政府的作用只能是引导和创造环境,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动画公司先需要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其次则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宽市场渠道。原创动力目前就正在策划《喜羊羊》的舞台音乐剧,希望能在演出市场进行尝试。此外,游戏与动画是亲缘性很高的行业,然而目前在内地,相对传统封闭的国产动画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游戏产业之间几乎没有太多交集,双方的人才交流也很少。
从长远发展来看,国产动画确实需要在更多的平台上寻找市场机遇。
合拍:有待进一步促进
在制作资源、经验均有欠缺的情况下,迅速提高内容品质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合拍。
中国电影近几年取得的迅猛发展也有一大部分大力推进合拍的功劳。国产动画有过成功合拍的先例:在2004年的戛纳电视节上,上海今日公司的《中华小子》用2分半钟的样片获得了数千万元的预售合同,为国产原创动画的国际运作开了先河。在王六一等人看来,中外合拍是国产动画发展的必由之路,目标是通过合拍,推出一批既符合国际市场标准、又在本地具有竞争力的作品——目前仅靠内地市场难以负担这样的成本需求。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在成本、风险均摊的前提下制作出具有较高品质的动画作品。
即便是海外代工业务,内地的动画公司除了由此可得到制作费和一部分利润分成外,通常还可获得作品在中国市场的版权。在《中华小子》之前,上海今日为法国市场制作的《马丁的早晨》就曾在内地播出。但是近年来国内相关部门对动画合拍的管理政策日益明确。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第41号令的第十八条规定,只有“以中国特色为表现主题”的中外合拍动画,才能被视为国产动画播出。此外,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动画合拍也无法如电影一般得到CEPA协议的惠及。
在相关政策趋于严格的情况下,近年来虽然合拍动画立项的剧本很多,但最终拍成并顺利推出者很少。就电视动画而言,近两年只有中法合拍的《中华小子》、内地和香港合拍的《神兵小将》等少数作品顺利在内地电视台播出。即使是央视下属的辉煌动画,其与日本未来行星株式会社合拍的《三国演义》在内地的播出时间也是多次推迟。
在此情况下,也有一些企业试图打擦边球。比如两年前打着中日合拍旗号的《银发的阿基多》(Gin-iro no kami no Agito)就是一例。结果影片在内地上映未果,反而造成了日本片方Gonzo公司遭受巨大损失,这在日本动画界造成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不过合拍的优势和益处比问题多,因此相关机构对合拍的态度还是日趋积极。
今年3月,中德合拍的动画电影《熊猫总动员》举行了签字仪式。在这次合作中,最吸引人的既不是合拍双方,也不是片方对外所宣称的3.5亿的投资额;而是身后的政府身影——作为中国政府赴欧经贸促进团的主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中惟一正式签约的项目,国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和德国经济部长古腾贝格均出席了该片的签字仪式。
经济危机也给合拍带来了更多机会,一方面是国际市场需求上升,另一方面海外公司对于来华合拍也更加积极。国内一些相关机构和组织正在为此而积极努力。
去年上海电视节首次举办了名为“聚焦动漫谷”的动画项目创投会,活动主要召集人、上海今日动画总经理张天晓表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帮助更多的内地企业和项目努力去尝试国际通行的运作模式。此外,已在贵阳举办了两届的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今年也将推出一个类似的工作室项目,计划邀请海外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帮助完善内地的动画项目,以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预售和合拍的机会。
政策面:成效和方向
中国政府近年来针对动漫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例如最近两年国产动画取得的规模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2006年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为本土原创动画提供的市场空间。今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又颁布了《关于2008年国产原创电视动画片及国产动画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申请事项的通知》,计划为最近4年来的优秀国产作品和人才提供现金奖励。
不过,面对全国数千家动画公司,政府部门提供的奖励再多,影响也难免有限。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委会副秘书长王六认为,现阶段任何形式的奖励都是在“撒胡椒面”。管理部门应该利用资源和扶持政策有效地引导企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并为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环境,例如进一步保护原创动画的相关版权。
国产动画确实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引导。
国内很多动画公司都缺少明确的定位,目前往原创方向扎堆的趋势也很明显。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因为政府现阶段的相关优惠和奖励政策主要集中在原创内容方面。但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有能力做原创。在日本,主要的动画制作公司其实也就4、5家,其他的450多家公司则分布在产业链的各专业环节。但目前国内企业的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这个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相关部门未来在政策方面进行更为细致和积极地引导。
相关部门已在尝试加强其在动画产业中的主导作用。
例如文化部就由去年底新上任的副部长欧阳坚牵头,计划打造几家大型的文化企业,其中就包括动漫。今年3月初,文化部与天津签署了文化发展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合作建设滨海新区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区。据悉文化部目前正在跟相关方面商谈,计划在近期组建一个注册资金达到10亿元的国家动漫集团。该集团将按照股份制公司进行组建,并力争在3-5年后达到上市要求。这一消息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文化部将为这家国家动漫集团整合什么样的资源,中国动漫界未来是否也会出现如央视和中影一般在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
政府目前在动画领域的积极举措固然值得期待。但另一方面,动画产业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方向应该是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就法国、韩国等地的经验而言,政府的积极作用似乎更多还是体现在为企业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以助其更好地发展,而非对企业和市场行为的直接干预。
目前动漫产业依然处于多部委共同管理的局面。在具体分工上,文化部负责动画基地的建设与动漫节展的管理,国家广电总局负责动画在影视渠道的播出,新闻出版总署则主管音像制品。虽然各主管部门的分工更趋明晰,但之前多年形成的局面毕竟难以在朝夕之间改观。比如在动画基地的建设上,之前各部委就都有授权。动漫节展的情况也类似。
如何理顺各部门的协同合作机制,以实现对动画产业更为统一有效的管理,也是摆在政府相关部门面前的课题。
企业:最期盼的扶持措施
企业无疑是产业的主体。目前内地有5400多家动画公司,其中小规模的作坊式企业占大多数。规模性的公司近两
年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很多问题依然存在。2007年年产动画1万分钟以上的企业有宏梦与三辰,而到了2008年就只剩下了宏梦1家。最近两年产量保持在3000分钟以上的公司只有宏梦、三辰、央视动画和浙江中南卡通。其他很多制作机构的产量都很不稳定,例如2007年以6116分钟排名全国第3的无锡电视台在2008年连前7名都未能进入。
对于中国动画而言,目前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动画企业不能从市场上获得足够的收入,加之产业链的各个领域都有强势渠道存在,所以本土动画公司始终难以做大做强。因此其对政府的直接支持也就格外渴求。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对于很多内地的动画公司,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来自政府的及时雨却仍未能触及到几近干裂的地面。
目前动画企业最期盼的扶持措施有两点。
首先是进一步减税,这也是业界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早在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很多今天仍在广泛讨论的话题就都已被明确提及,例如减税,文件明确提出“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涉及营业税应税劳务的(除广告业、娱乐业外),暂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不过,具体落实仍有待完善。在减税方面,动画企业目前能够享受到的减税领域还是在营业税方面,主要是来自各动画基地与当地政府对的减免政策,且各地幅度并不统一。另外,扶持政策的适用范围有待进一步完善与调整。现有一些政策的进入门槛太高,很多企业难以享受到实际的优惠。例如今年初,文化部等部委颁布了《动漫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将动漫企业的标准定在“经营动漫产品的主营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产品收入占主营收入的50%以上;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或通过国家动漫人才专业认证的、从事动漫产品开发或技术服务的专业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l0%以上;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经费占企业当年营业收入8%以上”等。对于内地目前的很多动画企业,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确实有些难度,尤其是中小企业,而其恰恰是最需要支持的群体。
除了减税,另一个被动画界反复提及的话题是通过政府注资提高电视台的收购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市场现状的一个折中办法,似乎只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对于动画企业来说,政府的作用只能是引导和创造环境,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不可避免。动画公司先需要找准自身的优势与定位,其次则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宽市场渠道。原创动力目前就正在策划《喜羊羊》的舞台音乐剧,希望能在演出市场进行尝试。此外,游戏与动画是亲缘性很高的行业,然而目前在内地,相对传统封闭的国产动画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游戏产业之间几乎没有太多交集,双方的人才交流也很少。
从长远发展来看,国产动画确实需要在更多的平台上寻找市场机遇。
合拍:有待进一步促进
在制作资源、经验均有欠缺的情况下,迅速提高内容品质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合拍。
中国电影近几年取得的迅猛发展也有一大部分大力推进合拍的功劳。国产动画有过成功合拍的先例:在2004年的戛纳电视节上,上海今日公司的《中华小子》用2分半钟的样片获得了数千万元的预售合同,为国产原创动画的国际运作开了先河。在王六一等人看来,中外合拍是国产动画发展的必由之路,目标是通过合拍,推出一批既符合国际市场标准、又在本地具有竞争力的作品——目前仅靠内地市场难以负担这样的成本需求。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在成本、风险均摊的前提下制作出具有较高品质的动画作品。
即便是海外代工业务,内地的动画公司除了由此可得到制作费和一部分利润分成外,通常还可获得作品在中国市场的版权。在《中华小子》之前,上海今日为法国市场制作的《马丁的早晨》就曾在内地播出。但是近年来国内相关部门对动画合拍的管理政策日益明确。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第41号令的第十八条规定,只有“以中国特色为表现主题”的中外合拍动画,才能被视为国产动画播出。此外,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动画合拍也无法如电影一般得到CEPA协议的惠及。
在相关政策趋于严格的情况下,近年来虽然合拍动画立项的剧本很多,但最终拍成并顺利推出者很少。就电视动画而言,近两年只有中法合拍的《中华小子》、内地和香港合拍的《神兵小将》等少数作品顺利在内地电视台播出。即使是央视下属的辉煌动画,其与日本未来行星株式会社合拍的《三国演义》在内地的播出时间也是多次推迟。
在此情况下,也有一些企业试图打擦边球。比如两年前打着中日合拍旗号的《银发的阿基多》(Gin-iro no kami no Agito)就是一例。结果影片在内地上映未果,反而造成了日本片方Gonzo公司遭受巨大损失,这在日本动画界造成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不过合拍的优势和益处比问题多,因此相关机构对合拍的态度还是日趋积极。
今年3月,中德合拍的动画电影《熊猫总动员》举行了签字仪式。在这次合作中,最吸引人的既不是合拍双方,也不是片方对外所宣称的3.5亿的投资额;而是身后的政府身影——作为中国政府赴欧经贸促进团的主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中惟一正式签约的项目,国家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和德国经济部长古腾贝格均出席了该片的签字仪式。
经济危机也给合拍带来了更多机会,一方面是国际市场需求上升,另一方面海外公司对于来华合拍也更加积极。国内一些相关机构和组织正在为此而积极努力。
去年上海电视节首次举办了名为“聚焦动漫谷”的动画项目创投会,活动主要召集人、上海今日动画总经理张天晓表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帮助更多的内地企业和项目努力去尝试国际通行的运作模式。此外,已在贵阳举办了两届的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今年也将推出一个类似的工作室项目,计划邀请海外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帮助完善内地的动画项目,以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多预售和合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