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对象很多,它包括人、财物、事、时间、空间、信息七大要素。其中,人是教育的核心,是重要的因素。通过人去理财、用物、办事、安排时间、空间、处理信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育人(包括教师、学生),必须管其心,才能充分调动其工作学习积极性,完成工作学习任务,提高教育质量。在这里,只就学生教育如何育人育其心进行论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天生的,他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学生的需要是积极性的基础和内部源泉;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动力原因;目标则是导致需要转化为行为的诱因。学生的学习态度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学生的需要包括自然、社会、精神三种需要。学生是有生命的自然人,要生存发展,就需要衣、食、住、行、休息、婚配等,这是最基本的自然需要。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必然形成人的社会交往、社会归属、社会活动、社会荣誉以及社会地位等社会需要。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人,表现为求知、自尊、成就、审美、道德等精神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的行动的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例如学生对教师的有些评奖不满,主要不是需要社会荣誉、需要金钱,而是认为不公平,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通过找学生谈心、家访、开座谈会等形式关心、了解学生的需要,合理满足学生的需要,调节学生的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
需要在未转变成动机时,只是一种潜在动力,只有当他转化为行为动机时,才能成为直接的动力。动机是推动积极行动的直接动因。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直接学习动机和间接学习动机。直接性学习动机是以学习本身(包括学习对象、过程、成果等)为追求目标而形成的学习动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心感受”(又称内部报酬),这种“内感”可以是以理智信念为主的,如对社会的贡献感、义务感、责任感等;也可以是以情感为主的,如成就感、创造感、兴趣感等。间接性学习动机,是以学习之外的附加报酬和其他事物(如表扬、人际关系和环境条件的改善等)为追求目标而形成的学习动机。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必须懂得各种外部刺激手段,并掌握它的规律。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常采用的方法有:
1、强制性激因:强制性激因是指运用组织纪律、规则制度、决议命令等手段,强制学生照办的硬性要求。强制可以是一种心理威胁,也可以是施行的惩罚。在教育工作中,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手段是必要的。但它只能作为激励性手段的一种辅助。因为强制性激因所引起的基本上是防卫性的,是“避免有所失”,而不是“追求有所得”,因此,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严重时,还会激起抵触情绪。
2、激励性激因:是指那些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种种诱因。通过动员报告、个别谈话、正确的集体舆论等,设置目标易引发需要,采用情感管理,激起学习动机。设置目标既有“推动力”,又有“吸引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居于主要地位。激励性激因包括直接性激因和间接性激因。直接性激因是学习本身直接含有的,能激发“直接性学习动机”的激励因素,它能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社会价值和情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激发其创造力并取得成就,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间接性激因也是一种目标激因,但目标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之外的种种外加报酬(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和学习环境中的种种引人追求的对象,它是引动“间接性学习动机”的激励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地方,宜增强间接性激因。但是,必须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调节,否则会滋长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直接性思想倾向。
目标是导致需要转化为行为动机的诱因。目标是学生希望得到的行为结果,所以实质是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包括通过努力所获得的直接结果(即学习成就),这种结果对学生的意义和由此而导致的需要满足等三层含义。具体表现为,通过行动努力获取学习成就的可能性;学习成就带来个人回报的可信性;以及回报对满足个人需要的适宜性。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判断评价,直接影响到目标期望的强烈程度与行动努力程度。学生对目标判断“努力则成,不努力则败”、“意义大”、“能满足需要”,便会全力以赴,加倍努力去学习,所以制定教育目标时要考虑这些心理特点。
例如班主任布置学生每人写一篇我身边的活雷锋的短文,规定什么时间交,什么时间在班会上发言交流,还要发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每人必交一篇短文在班会交流是心理强制性激因,是一种心理威胁,但未说不交怎么办,这种激因不严密,有空子可钻,还有灵活性。但对多数学生来说,会写一篇短文,不然点名未交或班会发言未准备乱说会失面子,这是自尊的需要。在发奖的目标诱导下,产生写好这篇短文的行为动机,就认真收集素材,认真思考,认真写好这篇短文,达到班主任通过短文交流,宣传了班上的好人好事,树立班上的正气,教育后进学生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育过程中,以下几种情况应当引起重视:其一,教育者只考虑学生学习需要,不考虑学生个人需要。如有的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根本不考虑他们的个人疾苦,连起码的学习、生活条件也不给予满足。有时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教育者甚至连肯定、赞扬的话也不说一句。其二,不考虑学生需要的差异性,提供的需要满足“一刀切”。如对完成任务者,一律发奖状一张,奖金若干,这对有的学生有吸引力,而对有的学生吸引力不大。其三,对学生需要满足状态不适应。学生需要的满足有未足、已足、厌足的区别。在目标管理中,在考虑对努力学习的学生该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时,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要育人育其心。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推动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情感管理下的目标管理,才能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电话:13668412688;信箱:gaoliwen5698@163.com)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天生的,他是在需要、动机、目标的推动引导下产生的。学生的需要是积极性的基础和内部源泉;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动力原因;目标则是导致需要转化为行为的诱因。学生的学习态度起着不可忽视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学生的需要包括自然、社会、精神三种需要。学生是有生命的自然人,要生存发展,就需要衣、食、住、行、休息、婚配等,这是最基本的自然需要。学生是一个社会人,必然形成人的社会交往、社会归属、社会活动、社会荣誉以及社会地位等社会需要。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人,表现为求知、自尊、成就、审美、道德等精神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满足人的需要是人的行动的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需要。例如学生对教师的有些评奖不满,主要不是需要社会荣誉、需要金钱,而是认为不公平,伤害了他的自尊心。通过找学生谈心、家访、开座谈会等形式关心、了解学生的需要,合理满足学生的需要,调节学生的需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
需要在未转变成动机时,只是一种潜在动力,只有当他转化为行为动机时,才能成为直接的动力。动机是推动积极行动的直接动因。学生的学习动机包括直接学习动机和间接学习动机。直接性学习动机是以学习本身(包括学习对象、过程、成果等)为追求目标而形成的学习动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心感受”(又称内部报酬),这种“内感”可以是以理智信念为主的,如对社会的贡献感、义务感、责任感等;也可以是以情感为主的,如成就感、创造感、兴趣感等。间接性学习动机,是以学习之外的附加报酬和其他事物(如表扬、人际关系和环境条件的改善等)为追求目标而形成的学习动机。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习动机,必须懂得各种外部刺激手段,并掌握它的规律。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很多,常采用的方法有:
1、强制性激因:强制性激因是指运用组织纪律、规则制度、决议命令等手段,强制学生照办的硬性要求。强制可以是一种心理威胁,也可以是施行的惩罚。在教育工作中,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手段是必要的。但它只能作为激励性手段的一种辅助。因为强制性激因所引起的基本上是防卫性的,是“避免有所失”,而不是“追求有所得”,因此,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严重时,还会激起抵触情绪。
2、激励性激因:是指那些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种种诱因。通过动员报告、个别谈话、正确的集体舆论等,设置目标易引发需要,采用情感管理,激起学习动机。设置目标既有“推动力”,又有“吸引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居于主要地位。激励性激因包括直接性激因和间接性激因。直接性激因是学习本身直接含有的,能激发“直接性学习动机”的激励因素,它能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社会价值和情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激发其创造力并取得成就,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积极性和主动性。间接性激因也是一种目标激因,但目标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之外的种种外加报酬(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和学习环境中的种种引人追求的对象,它是引动“间接性学习动机”的激励因素。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地方,宜增强间接性激因。但是,必须有正确思想的指导调节,否则会滋长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直接性思想倾向。
目标是导致需要转化为行为动机的诱因。目标是学生希望得到的行为结果,所以实质是一种期望。这种期望包括通过努力所获得的直接结果(即学习成就),这种结果对学生的意义和由此而导致的需要满足等三层含义。具体表现为,通过行动努力获取学习成就的可能性;学习成就带来个人回报的可信性;以及回报对满足个人需要的适宜性。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判断评价,直接影响到目标期望的强烈程度与行动努力程度。学生对目标判断“努力则成,不努力则败”、“意义大”、“能满足需要”,便会全力以赴,加倍努力去学习,所以制定教育目标时要考虑这些心理特点。
例如班主任布置学生每人写一篇我身边的活雷锋的短文,规定什么时间交,什么时间在班会上发言交流,还要发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每人必交一篇短文在班会交流是心理强制性激因,是一种心理威胁,但未说不交怎么办,这种激因不严密,有空子可钻,还有灵活性。但对多数学生来说,会写一篇短文,不然点名未交或班会发言未准备乱说会失面子,这是自尊的需要。在发奖的目标诱导下,产生写好这篇短文的行为动机,就认真收集素材,认真思考,认真写好这篇短文,达到班主任通过短文交流,宣传了班上的好人好事,树立班上的正气,教育后进学生的目的。这种方法,能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育过程中,以下几种情况应当引起重视:其一,教育者只考虑学生学习需要,不考虑学生个人需要。如有的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根本不考虑他们的个人疾苦,连起码的学习、生活条件也不给予满足。有时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教育者甚至连肯定、赞扬的话也不说一句。其二,不考虑学生需要的差异性,提供的需要满足“一刀切”。如对完成任务者,一律发奖状一张,奖金若干,这对有的学生有吸引力,而对有的学生吸引力不大。其三,对学生需要满足状态不适应。学生需要的满足有未足、已足、厌足的区别。在目标管理中,在考虑对努力学习的学生该给予什么样的奖励时,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要育人育其心。在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推动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采用情感管理下的目标管理,才能调动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作者电话:13668412688;信箱:gaoliwen569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