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庆是我国目前城乡人口最多、行政辖区最大、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四川在优势产业发展总体目标中确定了四大重点产业。两地人才市场供需基本状况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为适应就业市场要求,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供不应求,理论型人才市场需求量少,它是全面推进学校发展的一项整体性、战略性和根本性工作。
关键词:成渝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定位
1 成渝两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按照“三个定位、一个目标、四项任务”的 “314”总体部署,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突出发展四大重点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和楼宇工业,培育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时尚之都的创意产业。形成“都市发达经济圈”,带动以成渝高速公路、渝合高速公路和渝黔高速公路为轴线的渝西经济走廊,以及以长江水道、渝万高速公路、渝怀铁路为轴线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四川的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确定了四大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同样也确定了产业区城布局目标: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川南制造业城市群、成渝经济走廊、攀西资源开发基地、秦巴山区绿色经济走廊、川西民族特色经济带。也确定了工业园区发展目标: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和44个省级工业园区,这是四川的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格局。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的是紧缺人才需求。《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四川省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这两个目录中均包含有紧缺人才类别、岗位、专业背景、能力和业绩、地区导向、政策与服务等项目。其中的“专业背景”、“能力和业绩”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非常具体,它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安排打开了思路,开阔了眼界,而一般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安排却与之相去甚迟。例如四川装备制造业紧缺的高层管理人才“总经理”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企业管理;一般经营管理人才“人力资管理”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经济管理、机械制造等。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定位要做到:了解市场需求中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岗位,要研究岗位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结构,才能培养出西部人才高地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才会被社会认可,有市场竞争力。
2 关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2.1 人才市场供需状况
现在人才市场供需基本状况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理论型人才市场需求量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更大,甚至供不应求;特设专业(强项专业)不完全按市场需求走,可按办学条件和实力决定专业发展方向。
2.2 学校学科建设专业改造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多数学校学科较齐、专业较多,已成综合性的学科群和相应的专业群。但重点学科和相应的重点专业未建成或未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于基本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更多以行业为背景,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再定向就业。
2.3 对学科建设、专业改造的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具有龙头地位的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的人物来牵龙头。要有较好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决策者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以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不到位,学科专业建设的改革实难成功。如果不改革,那么高职院校的发展就会成问题。
再次,找准自己专业改革和建设的着力点,在先行进入专业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最后,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之路,理顺各学科群的内在关系。明确办学思想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定位,以学生成才为根本,各学科协调发展。
面对成渝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成渝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衡量办学水平与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工作的主线,相信只要高职院校能够顺应经济发展态势,把握发展机遇,认真搞好人才培养工作,就一定能赢得先机,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年英,董汝萍,张浩,傅旭.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培养基地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
[2]袁年英.高职院校导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价值工程,2013(13).
[3]程晓宇.高职精品课程及其资源利用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05).
[4]袁年英.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
[5]陈炜,费伟.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研究与探讨——以土建类实验实训室建设为例[J].价值工程,2012(35).
[6]程晓宇,王晓梅.陕西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应用情况及建设有效性调研[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7]王晓梅,程晓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与实践——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学竞赛活动[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8]曹钰.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27).
关键词:成渝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定位
1 成渝两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按照“三个定位、一个目标、四项任务”的 “314”总体部署,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突出发展四大重点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和楼宇工业,培育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时尚之都的创意产业。形成“都市发达经济圈”,带动以成渝高速公路、渝合高速公路和渝黔高速公路为轴线的渝西经济走廊,以及以长江水道、渝万高速公路、渝怀铁路为轴线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四川的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确定了四大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同样也确定了产业区城布局目标: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川南制造业城市群、成渝经济走廊、攀西资源开发基地、秦巴山区绿色经济走廊、川西民族特色经济带。也确定了工业园区发展目标: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和44个省级工业园区,这是四川的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格局。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的是紧缺人才需求。《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四川省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这两个目录中均包含有紧缺人才类别、岗位、专业背景、能力和业绩、地区导向、政策与服务等项目。其中的“专业背景”、“能力和业绩”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非常具体,它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安排打开了思路,开阔了眼界,而一般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安排却与之相去甚迟。例如四川装备制造业紧缺的高层管理人才“总经理”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企业管理;一般经营管理人才“人力资管理”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经济管理、机械制造等。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定位要做到:了解市场需求中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岗位,要研究岗位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结构,才能培养出西部人才高地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才会被社会认可,有市场竞争力。
2 关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2.1 人才市场供需状况
现在人才市场供需基本状况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理论型人才市场需求量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更大,甚至供不应求;特设专业(强项专业)不完全按市场需求走,可按办学条件和实力决定专业发展方向。
2.2 学校学科建设专业改造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多数学校学科较齐、专业较多,已成综合性的学科群和相应的专业群。但重点学科和相应的重点专业未建成或未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于基本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更多以行业为背景,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再定向就业。
2.3 对学科建设、专业改造的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具有龙头地位的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的人物来牵龙头。要有较好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决策者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以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不到位,学科专业建设的改革实难成功。如果不改革,那么高职院校的发展就会成问题。
再次,找准自己专业改革和建设的着力点,在先行进入专业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最后,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之路,理顺各学科群的内在关系。明确办学思想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定位,以学生成才为根本,各学科协调发展。
面对成渝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成渝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衡量办学水平与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工作的主线,相信只要高职院校能够顺应经济发展态势,把握发展机遇,认真搞好人才培养工作,就一定能赢得先机,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年英,董汝萍,张浩,傅旭.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培养基地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
[2]袁年英.高职院校导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价值工程,2013(13).
[3]程晓宇.高职精品课程及其资源利用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05).
[4]袁年英.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
[5]陈炜,费伟.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研究与探讨——以土建类实验实训室建设为例[J].价值工程,2012(35).
[6]程晓宇,王晓梅.陕西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应用情况及建设有效性调研[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7]王晓梅,程晓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与实践——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学竞赛活动[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8]曹钰.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