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控冲床岗位实行专责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成绩后方可进行操作。除本岗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操作该设备。操作人员和送料人员要协同配合好,保持注意力集中,刀具选择要配套,防止冲压过程中模具迸溅伤人,必须在动力源已断电,液压系统中油温不超过30℃时方可进行,工作台上不许放置其他物品。
[关键词]数控;技巧;设备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96-01
开车前需要确认设备接地线完好;确认设备的各种机械部件齐全,无松动现象;确认操作现场及工作台上干净无杂物;工作前按图纸准备好原材料。将电源开关旋至“1”的位置上,接通总电源;按“POWER 0N”键,打开显示屏电源开关,机床控制系统自检,在机床控制系统自检过程中,不允许乱按键。如有“EMG”报警,则说明急停开关被按下,则松开急停开关,此时急停报警将消失;踩脚踏开关,合上夹臂;按油泵启动按钮,启动油泵电机;根据图纸进行编程,并选择合适的模具;认真校对图纸,并在机床上进行模拟演示操作,确认编程无误;运行程序,对板材进行加工。关机时按油泵电机停止按钮,关掉油泵电机;按NC上的“POWER OFF”按钮,关掉机床显示屏电源;将电柜门侧面开关由1转到0位置,关掉总电源。如果油泵电机关不掉,夹钳松不开,此时屏幕上应有STOP提示,按RESERT键消除STOP,则油泵电机停机。操作时需注意每次关闭电源30秒钟以内,不得再重新打开电源;如果没有设置正确的坐标系,尽管指令是正确的,但机床也不可能正常动作。这种误动作有可能损坏模具、机床、工件甚至伤害操作人员。在接通机床电源后,需要进行X、Y、T轴手动返回参考点。在手动回参考点前,行程检查功能不能用。当不能进行行程检查时,即使出现超程,系统可能也不会发出警报,这也许会造成模具、机床、工件的损坏,甚至伤及操作人员。当手动操作机床时,要确定模具和工件的当前位置并保证正确地指定了运动轴的方向和进给度。机床在程序控制下运行时,如果在机床停止后进行加工程序的编辑,此后再次起动机床恢复自动运行,机床将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动作。当加工程序还在使用时,请不要修改、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命令。机床在和计算机进行RS232接口通迅传输程序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计算机要和CNC系统等地,二是只有在机床和计算机断电的情况下才能拔插通讯电缆。必须选用较平整的冷轧板,板面弯曲度不能大于2mm;要根据板厚选用适当的模具,以免造成模具的损坏;机床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机床。经常检查剪切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尤其是批量加工中的首件,必须认真检查,如有不符,应及时调整输入数据。属于设备故障,应及时维修。
操作者身体状况、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等因素可能影响设备操作规程正常执行,对设备正常操作带来影响。解决的措施是强化操作者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培训,提高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的能力和自觉性,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及时解决员工思想问题,让员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上岗。液压系统故障、液压油质量变化、液压管路渗漏、液压缸密封损坏等因素都可能对设备正常操作带来影响。设备应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通过位于主机正面三联件上的减压阀来完成的,调整减压阀使压力表指示为0.6MPa,压力继电器的发讯压力也调至0.55MPa时,机器才开始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其它动作不能进行。减压阀和节流阀已在出厂前调整好,请不要随便调整,当上、下转盘出现不同步或链条松了以后,就要对链条进行调整和涨紧,上、下链条的调整,应切断机床总电源;松开电机支承座上的固定螺钉,松开紧定螺钉的锁紧螺母,转动紧定螺钉,使链条涨紧,调整好了以后,把电机支撑座上的四个螺钉紧固好,链条使用久了或因意外事故损坏,上、下转盘的链条要同时更换,建议用户:机器每使用200小时,就要检查链条。机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链条的变形或各种其它原因造成的转盘定位销相对于转盘的定位孔错位的情况是非常可能出现的,有时候也可能是上、下转盘都错位,也有的时候可能是只有一个转盘错位,无论出现哪种情况,调整方法是一样的,把机器设到手动操作位置,按动锁出按钮,使定位销退出,松开中间轴上链轮的固定端盖的固定螺钉,使中间轴与链轮之间能够有相对的转动,人工搬动转盘,使定位销对准转盘的定位销孔,反复按动销进和销出按钮,检查销子与转盘是否对中,调好了以后,把销子插入,在链条双边涨紧程度接近一致的情况下,把链轮的固定套固定,—返回到自动方式,调整之前要先检查链条的松紧,如果链条松了,要先涨紧链条以后,再调整定位销对中。夹钳只用来夹持工件,避免上、下夹口在无钢板的情况下直接接触,以免磨坏牙型,加工钢板时,在下钳口若有杂物,应及时清理,以防影响正常使用,保证夹钳的钳口部分干净无油,否则会降低夹钳的夹紧力。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皮带松了,就要进行涨紧,调整涨紧机构,皮带涨紧时,要注意松紧适度,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加工精度,建议做以上工作后,取出模具,放入芯棒,看上下模是否错位,如果错位,还需作调整。该传动部分的同步带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更换皮带时,要把旋转模座中的模具中的模具取出,插入芯棒。
机器会因为一些错误的操作或一些意外造成转模零件偏差。这时,应该调整零位。我们需要拿出模具,电气方式开关打至手动档,人为插下旋转模旋转机构,手动旋转C轴,使上下旋转模都插进。C轴回归参考点。放入芯棒,如果上下模没有错位,则可以放入模具。拿一张板,用旋转模冲一长条看有没有出现锯齿状,如果没有,则可以认为调整结束。如出现锯齿状,则需调整电气参数。
设备停机五十天以上,应将设备全面打扫干净,需防锈处,涂好防锈油。随机附件包装好,放到指定位置。必要时可用塑料布或苫布将设备蒙上。任何人不得拆卸该设备上的零部件挪做它用。设备再次启用时,应去掉苫布和防锈油,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清扫、检测,进行维护保养,主要内容有:加注润滑油,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安装是否正确,各处螺丝有无松动,电气元器件性能良好、动作可靠。一切正常后,由设备厂长组织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者验收、试车,并认真做好记录;确认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后,交由岗位操作者正常操作。如果操作人员发生变动,应进行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停掉设备总电源,电动机维修时应拆除电动机电源,清理维修现场环境,设定工作区域,准备维修工具用具,摆放在设定位置,根据维修项目合理安排维修顺序,按设备装配顺序拆卸,拆卸零部件应使用相应工具,不得强拆强卸,需修复或更换零部件应登记在检修记录中,写明修复或更换原因,所有拆卸的零部件应清洗干净,按顺序装,装配结束后应确认拆卸的零部件全部装配完毕,如发现遗漏应查找原因并解决,维修人员应按文明检修,不用汽油等易挥发物质清洗零件和设备,维修结束后由设备管理人员组织操作者试车验收。
[关键词]数控;技巧;设备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396-01
开车前需要确认设备接地线完好;确认设备的各种机械部件齐全,无松动现象;确认操作现场及工作台上干净无杂物;工作前按图纸准备好原材料。将电源开关旋至“1”的位置上,接通总电源;按“POWER 0N”键,打开显示屏电源开关,机床控制系统自检,在机床控制系统自检过程中,不允许乱按键。如有“EMG”报警,则说明急停开关被按下,则松开急停开关,此时急停报警将消失;踩脚踏开关,合上夹臂;按油泵启动按钮,启动油泵电机;根据图纸进行编程,并选择合适的模具;认真校对图纸,并在机床上进行模拟演示操作,确认编程无误;运行程序,对板材进行加工。关机时按油泵电机停止按钮,关掉油泵电机;按NC上的“POWER OFF”按钮,关掉机床显示屏电源;将电柜门侧面开关由1转到0位置,关掉总电源。如果油泵电机关不掉,夹钳松不开,此时屏幕上应有STOP提示,按RESERT键消除STOP,则油泵电机停机。操作时需注意每次关闭电源30秒钟以内,不得再重新打开电源;如果没有设置正确的坐标系,尽管指令是正确的,但机床也不可能正常动作。这种误动作有可能损坏模具、机床、工件甚至伤害操作人员。在接通机床电源后,需要进行X、Y、T轴手动返回参考点。在手动回参考点前,行程检查功能不能用。当不能进行行程检查时,即使出现超程,系统可能也不会发出警报,这也许会造成模具、机床、工件的损坏,甚至伤及操作人员。当手动操作机床时,要确定模具和工件的当前位置并保证正确地指定了运动轴的方向和进给度。机床在程序控制下运行时,如果在机床停止后进行加工程序的编辑,此后再次起动机床恢复自动运行,机床将会发生不可预料的动作。当加工程序还在使用时,请不要修改、插入或者删除其中的命令。机床在和计算机进行RS232接口通迅传输程序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计算机要和CNC系统等地,二是只有在机床和计算机断电的情况下才能拔插通讯电缆。必须选用较平整的冷轧板,板面弯曲度不能大于2mm;要根据板厚选用适当的模具,以免造成模具的损坏;机床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机床。经常检查剪切零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尤其是批量加工中的首件,必须认真检查,如有不符,应及时调整输入数据。属于设备故障,应及时维修。
操作者身体状况、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工作态度和精神状态等因素可能影响设备操作规程正常执行,对设备正常操作带来影响。解决的措施是强化操作者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培训,提高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的能力和自觉性,关心员工身心健康,及时解决员工思想问题,让员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上岗。液压系统故障、液压油质量变化、液压管路渗漏、液压缸密封损坏等因素都可能对设备正常操作带来影响。设备应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通过位于主机正面三联件上的减压阀来完成的,调整减压阀使压力表指示为0.6MPa,压力继电器的发讯压力也调至0.55MPa时,机器才开始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否则其它动作不能进行。减压阀和节流阀已在出厂前调整好,请不要随便调整,当上、下转盘出现不同步或链条松了以后,就要对链条进行调整和涨紧,上、下链条的调整,应切断机床总电源;松开电机支承座上的固定螺钉,松开紧定螺钉的锁紧螺母,转动紧定螺钉,使链条涨紧,调整好了以后,把电机支撑座上的四个螺钉紧固好,链条使用久了或因意外事故损坏,上、下转盘的链条要同时更换,建议用户:机器每使用200小时,就要检查链条。机器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链条的变形或各种其它原因造成的转盘定位销相对于转盘的定位孔错位的情况是非常可能出现的,有时候也可能是上、下转盘都错位,也有的时候可能是只有一个转盘错位,无论出现哪种情况,调整方法是一样的,把机器设到手动操作位置,按动锁出按钮,使定位销退出,松开中间轴上链轮的固定端盖的固定螺钉,使中间轴与链轮之间能够有相对的转动,人工搬动转盘,使定位销对准转盘的定位销孔,反复按动销进和销出按钮,检查销子与转盘是否对中,调好了以后,把销子插入,在链条双边涨紧程度接近一致的情况下,把链轮的固定套固定,—返回到自动方式,调整之前要先检查链条的松紧,如果链条松了,要先涨紧链条以后,再调整定位销对中。夹钳只用来夹持工件,避免上、下夹口在无钢板的情况下直接接触,以免磨坏牙型,加工钢板时,在下钳口若有杂物,应及时清理,以防影响正常使用,保证夹钳的钳口部分干净无油,否则会降低夹钳的夹紧力。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皮带松了,就要进行涨紧,调整涨紧机构,皮带涨紧时,要注意松紧适度,否则会影响工作的加工精度,建议做以上工作后,取出模具,放入芯棒,看上下模是否错位,如果错位,还需作调整。该传动部分的同步带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更换,更换皮带时,要把旋转模座中的模具中的模具取出,插入芯棒。
机器会因为一些错误的操作或一些意外造成转模零件偏差。这时,应该调整零位。我们需要拿出模具,电气方式开关打至手动档,人为插下旋转模旋转机构,手动旋转C轴,使上下旋转模都插进。C轴回归参考点。放入芯棒,如果上下模没有错位,则可以放入模具。拿一张板,用旋转模冲一长条看有没有出现锯齿状,如果没有,则可以认为调整结束。如出现锯齿状,则需调整电气参数。
设备停机五十天以上,应将设备全面打扫干净,需防锈处,涂好防锈油。随机附件包装好,放到指定位置。必要时可用塑料布或苫布将设备蒙上。任何人不得拆卸该设备上的零部件挪做它用。设备再次启用时,应去掉苫布和防锈油,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清扫、检测,进行维护保养,主要内容有:加注润滑油,检查零部件是否齐全,安装是否正确,各处螺丝有无松动,电气元器件性能良好、动作可靠。一切正常后,由设备厂长组织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岗位操作者验收、试车,并认真做好记录;确认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后,交由岗位操作者正常操作。如果操作人员发生变动,应进行岗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停掉设备总电源,电动机维修时应拆除电动机电源,清理维修现场环境,设定工作区域,准备维修工具用具,摆放在设定位置,根据维修项目合理安排维修顺序,按设备装配顺序拆卸,拆卸零部件应使用相应工具,不得强拆强卸,需修复或更换零部件应登记在检修记录中,写明修复或更换原因,所有拆卸的零部件应清洗干净,按顺序装,装配结束后应确认拆卸的零部件全部装配完毕,如发现遗漏应查找原因并解决,维修人员应按文明检修,不用汽油等易挥发物质清洗零件和设备,维修结束后由设备管理人员组织操作者试车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