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化学课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化学知识的任务,还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这要求我们必须发掘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一些德育素材,在化学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插入,就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金刚石和石墨中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分析CO和CO下2的分子构成和性质上的差异,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通过酸、碱、盐的性质,衍生关系和相互反应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物质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汇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我国古今化学成就及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化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比如课本中介绍了我国1800多年前就发现了石油,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天然气来熬制井盐,中困的瓷器享誉世界,四大发明中火药的发明及造纸术都是我国古代化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到了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在世界上最早人工合成了脱氧核糖核酸及结晶牛胰岛素。这些真实典型的化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日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诺贝尔父子不惜生命,在研制炸药的探险路上,顶着牺牲家人的悲痛,义无返顾,执着追求,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人们每逢有婚丧嫁娶、开业庆典、新房落成等大事时必然大放鞭炮,有的学校上课经常被猛烈的鞭炮声打断。针对这个问题,可在化学课上展开题为“燃放鞭炮的危害”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这样做的害处:①燃放鞭炮造成噪音污染;②燃放鞭炮产生刺鼻的二氧化硫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③大量的鞭渣有碍环境卫生;④容易炸伤人及造成火灾。要求学生回去向家长或周围的人宣讲燃放鞭炮的这些危害,劝告他们不放或少放鞭炮。
有的学校存在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有些放学用水后不关水龙头,任其长流,有的同学洗衣洗澡不节约用水,甚至将水龙头拧下来用水冲澡。针对这些现象,可给同学们讲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告诉同学们将浑浊的河水生产成洁净的白米水需经许多步骤,其中包含了水厂工人的许多劳动。课后组织同学们检查学校所有的水龙头有没有损坏滴水边缘,如果有就及时报告学校修复。同时要求同学们对身边浪费水的同学及时提出批评。
德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德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性任务。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全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现行化学教科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素材,只要努力挖掘,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插入,就能够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化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搞清概念的基础上树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物质的可分与在某一层次的不可分组成了变化无穷的化学世界。在讲授物质的分解与化合、阴离子与阳离子、溶解与结晶等概念时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阐述,使学生初步理解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通过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金刚石和石墨中由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分析CO和CO下2的分子构成和性质上的差异,硫酸由于浓度不同而性质不同等内容使学生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通过酸、碱、盐的性质,衍生关系和相互反应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物质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总之,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汇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通过我国古今化学成就及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化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比如课本中介绍了我国1800多年前就发现了石油,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天然气来熬制井盐,中困的瓷器享誉世界,四大发明中火药的发明及造纸术都是我国古代化学方面的杰出成就。到了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在世界上最早人工合成了脱氧核糖核酸及结晶牛胰岛素。这些真实典型的化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日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诺贝尔父子不惜生命,在研制炸药的探险路上,顶着牺牲家人的悲痛,义无返顾,执着追求,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人们每逢有婚丧嫁娶、开业庆典、新房落成等大事时必然大放鞭炮,有的学校上课经常被猛烈的鞭炮声打断。针对这个问题,可在化学课上展开题为“燃放鞭炮的危害”的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这样做的害处:①燃放鞭炮造成噪音污染;②燃放鞭炮产生刺鼻的二氧化硫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③大量的鞭渣有碍环境卫生;④容易炸伤人及造成火灾。要求学生回去向家长或周围的人宣讲燃放鞭炮的这些危害,劝告他们不放或少放鞭炮。
有的学校存在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有些放学用水后不关水龙头,任其长流,有的同学洗衣洗澡不节约用水,甚至将水龙头拧下来用水冲澡。针对这些现象,可给同学们讲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告诉同学们将浑浊的河水生产成洁净的白米水需经许多步骤,其中包含了水厂工人的许多劳动。课后组织同学们检查学校所有的水龙头有没有损坏滴水边缘,如果有就及时报告学校修复。同时要求同学们对身边浪费水的同学及时提出批评。
德育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加强德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性任务。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追求真理的愿望,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全而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