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圈子?
并没有人给这两个字标准的定义。网上有句流行语:你的圈子对了,你的人生就对了。有心人还加以总结,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的是未来和保障。
中国早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到今天,和谁在一起,似乎也真得越来越重要,因圈子而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成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铁娘子》这部电影中,一位杂货店主的女儿,因以优异成绩考入牛津大学,改变了交际圈子,而一步步踏进政坛,最后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但是,有一天权力放下时,也一样曲终人散。耄耋之年的撒切尔夫人罹患老年痴呆症,时常在幻觉和回忆中切换。77岁生日时,这位昔日交友广泛的女强人只收到4张生日贺卡。她将可怜的几张生日贺卡仔细摆放在壁炉台上。
时空交换,屏幕前有多少人会担心有一天同她一样要承受孤独?想想,你的圈子真是属于你吗?
圈子泛滥
主持人:热衷于加入圈子的人通常是出于什么心理?
邱致中:现在很多人喜欢归纳,并用一些段子来形容一些现象,有的甚至是为了写段子而制造现象。其实有些现象完全是人为的归纳,事实未必如此。我认为所谓的圈子理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古以来都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圈子不是现在才有的。圈子大概分两类:自然的圈子,某些人因为共同爱好或者其他共同点走到一起,加入这种圈子的人,一般都是凭兴趣,并不刻意;另一种就是不自然的圈子,为了某种目的刻意走到一起,并期待圈子带给他们利益,带有功利之心。
洪新:我在美国的时候,遇到一件事情。一位公司的总经理为了进某个圈子,就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常打高尔夫球的附近买了房子,他以为一个星期至少会遇到这些人两次,自然就进了这个圈子。但是,后来这个圈子的人集体投票拒绝他加入。可见,西方人对圈子品质的要求。可是在国内,很多人想更急功近利地利用圈子。当然还有人是为了找到归属感,找到经验,找到共同价值观。让自己更舒服地融入当前的社会环境中。
王辉耀:有的圈子是休闲的需要,大家平时很累,圈子里没有利害冲突,没有上下级。有的圈子是大家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是思想需要。还有人为了商业目的认识更多人,想接触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主持人: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已经有了各种圈子,现在微博、微信又在形成各种圈子,现代人真得那么渴望交际吗?
洪新:我觉得不完全是社交渴望,是有的人很有心机规划的做一些事情。有的人在微博上塑造形象的方式就是我粉谁,谁粉我。只要看他粉谁,就知道他想进哪个圈子,这些人有非常功利的标准存在。
王辉耀:现在的确有一种圈子泛滥化,圈子太多反而让人无所适从。旧的圈子模式被冲淡,新的圈子模式不成熟。年轻人都玩互联网的圈子,但是老年人又不会玩。而且新技术让圈子成本和门槛降低,可能也会使人情变薄,真正意义上的圈子冲淡了。似乎是大家都在追求一种时髦,就像别人得了感冒,我不患不行。
邱致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人类天生会有一种被组织化、被群体接受的欲望。很多人不想成为孤家寡人,更有些人还希望成为某些特定群体的一部分。现代媒介的发达只是帮助人们更快、更方便的交际。
花钱买圈子
主持人:有人说,有人脉就有机会,圈子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对人有帮助吗?还是只是中国特色?
洪新:我是一个非常依赖朋友圈子做事的人。因为小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陪伴我的人都是周围的朋友,朋友帮我忙,我也帮朋友忙。很多事情我都是通过圈子中的朋友做成的。在我所参与创办的FSDC海归俱乐部中,会员之间合作成功的事情很多。所以圈子一定在商业场对人很有帮助。
现在在中国,企业做到一定影响力的时候,就想到“官”的问题。大家都有可能被一个不可预见的力量推翻的恐慌。所有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是大或者小,都会想到安全的问题。他们会想利用各种关系积累财富,准备后路。
邱致中:当你在争取做一件事时,会发现如果找到一个圈子,里面有人跟你做的事有关系,那么你想做的事就会变得容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计划经济,政府说了算,所谓的商业圈子是没用的。但是,现在经济开放、市场改革,大家都想努力多挣点钱,就会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来寻找生意的机会。国外也是一样。
王辉耀:中国的确有比较浓的圈子文化,但发展不平衡。文化圈子比较少,商业的圈子比较多,甚至小老板交个钱进个圈子,只为跟领导照相。国外就比较成熟。他们很重视商业圈子,也很重视政治圈子、学术圈子。一个成熟的社会人脉关系就应该是圈子多样化,而不是只发展功利圈子。
主持人:相对比较,你喜欢加入哪种性质的圈子?
邱致中:为了业务需要我也会加入一些不自然的圈子。但这样的圈子大家目的性都很强。不是所有话题大家都喜欢,更不是所有时刻大家都在享受,可能有时,对有的人来说还是一种痛苦。所以我更喜欢在自然的圈子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王辉耀:我比较喜欢大家有共同理想和理念,跟这些人交往我能获得一些启发性的东西,激发新的思路。其实,年轻时大家只单纯喜欢交朋友,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更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洪新:当年,我们11个从海外归来的人,决定每个月第一个周六一起吃顿饭,只因为大家有共同语言,在一起可以聊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就创立了FSDC海归俱乐部,现在已从最初的11个人,发展成了1400多人。活动也不再只拘泥于吃饭,但前提是“无目的交往”。这就是我喜欢的圈子。
主持人:进入什么样的圈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吗?
邱致中:现在只要花钱什么头衔都能买到,包括某某委员都可以买到,还是什么身份的象征?自然的圈子没有身份之别,不自然的圈子,大家都是为了某些目的来的,花了成本进来的,除了说明有钱,还能说明什么呢? 洪新:我的确见到有人利用圈子,把自己塑造成知名的人物,有一些这样“优秀”的人,把自己变成有“身份”的人。很有心机通过圈子做成事。但看到他(她)成长的人都清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底线放在那。可能对他(她)来说的确是成功,但别人的眼光是不是能承受?自己心里是不是真得开心?我想这不是身份能平衡的。
王辉耀:可能进了圈子就会认识一些“谁谁谁”。但是社会要靠做真事而存在的,圈子也是建立在实力和能力上的。花钱买进的圈子或者身份是不能持久的。
圈子带来归属感
主持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商业大佬也热衷于圈子?
洪新:我觉得在大的会议中,很少能听到真实的声音。每个人都只是在描绘一个美好的故事。但是在圈子里,特别是小圈子里,不跟人说的那部分就可以说。
对于那些教父级的企业,他们光环下面也有自己的烦恼,与他们层次不同的人是没办法体会的。只有跟他因为有同样地位,同样感触的人才会懂。他们许多心理压力释放的方向是一样的。在这个任何事情都要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有巨大的压力,能在圈子里找到归属感,会令人很舒服,大佬们也不例外。
邱致中:对那些大佬们来说,也许并不需要在圈子中获得什么利益,没有功利都是自然的圈子,这就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需要,想属于某一群体的归属感。
王辉耀:中国企业家在政治上没地位,也不会受到特别的重视。所以他们需要提高社会知名度,树立自己的影响力。还有一些企业家,在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就有了被认可的需要。
主持人:你觉得圈子文化在中国还会盛行多久?
王辉耀:在中国,有一些人是在“混”圈子,只想着参加各种圈子找机会。但有的人可能是为了公益建立群体,推广精英思想,并且为打造行业的精英圈子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也是一种社会力量的形成。
其实企业家也要多考虑一些商业之外的事情,比如判断政府怎么想。如果天天打高尔夫,可能只是企业家,永远只是生意上的事。思路和眼界,是不会超越同行的,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企业家。中国企业家一定要跳出小的格局,要把各种圈子打通。捐座楼不如捐个政策研究的智库。生意是做不完的,而圈子会一直存在。
洪新:中国社会从紧箍到改革开放,人所要结交圈子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大。一些共同点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而科技手段又让圈子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所以,我觉得圈子没有理由会消失。
邱致中:一切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最好。圈子存在了几百年,未来也不会消失,特别是自然形成的圈子。但是对于不自然的圈子,一定会散的。当一个人有一天不需要这个圈子,比如他换了一个工作,或者他退休了,就不会再参加这个圈子,也不会有参加的兴趣。
并没有人给这两个字标准的定义。网上有句流行语:你的圈子对了,你的人生就对了。有心人还加以总结,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的是未来和保障。
中国早有句古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到今天,和谁在一起,似乎也真得越来越重要,因圈子而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成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铁娘子》这部电影中,一位杂货店主的女儿,因以优异成绩考入牛津大学,改变了交际圈子,而一步步踏进政坛,最后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撒切尔夫人。但是,有一天权力放下时,也一样曲终人散。耄耋之年的撒切尔夫人罹患老年痴呆症,时常在幻觉和回忆中切换。77岁生日时,这位昔日交友广泛的女强人只收到4张生日贺卡。她将可怜的几张生日贺卡仔细摆放在壁炉台上。
时空交换,屏幕前有多少人会担心有一天同她一样要承受孤独?想想,你的圈子真是属于你吗?
圈子泛滥
主持人:热衷于加入圈子的人通常是出于什么心理?
邱致中:现在很多人喜欢归纳,并用一些段子来形容一些现象,有的甚至是为了写段子而制造现象。其实有些现象完全是人为的归纳,事实未必如此。我认为所谓的圈子理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古以来都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圈子不是现在才有的。圈子大概分两类:自然的圈子,某些人因为共同爱好或者其他共同点走到一起,加入这种圈子的人,一般都是凭兴趣,并不刻意;另一种就是不自然的圈子,为了某种目的刻意走到一起,并期待圈子带给他们利益,带有功利之心。
洪新:我在美国的时候,遇到一件事情。一位公司的总经理为了进某个圈子,就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常打高尔夫球的附近买了房子,他以为一个星期至少会遇到这些人两次,自然就进了这个圈子。但是,后来这个圈子的人集体投票拒绝他加入。可见,西方人对圈子品质的要求。可是在国内,很多人想更急功近利地利用圈子。当然还有人是为了找到归属感,找到经验,找到共同价值观。让自己更舒服地融入当前的社会环境中。
王辉耀:有的圈子是休闲的需要,大家平时很累,圈子里没有利害冲突,没有上下级。有的圈子是大家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是思想需要。还有人为了商业目的认识更多人,想接触对自己有帮助的人。
主持人: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已经有了各种圈子,现在微博、微信又在形成各种圈子,现代人真得那么渴望交际吗?
洪新:我觉得不完全是社交渴望,是有的人很有心机规划的做一些事情。有的人在微博上塑造形象的方式就是我粉谁,谁粉我。只要看他粉谁,就知道他想进哪个圈子,这些人有非常功利的标准存在。
王辉耀:现在的确有一种圈子泛滥化,圈子太多反而让人无所适从。旧的圈子模式被冲淡,新的圈子模式不成熟。年轻人都玩互联网的圈子,但是老年人又不会玩。而且新技术让圈子成本和门槛降低,可能也会使人情变薄,真正意义上的圈子冲淡了。似乎是大家都在追求一种时髦,就像别人得了感冒,我不患不行。
邱致中: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规律。人类天生会有一种被组织化、被群体接受的欲望。很多人不想成为孤家寡人,更有些人还希望成为某些特定群体的一部分。现代媒介的发达只是帮助人们更快、更方便的交际。
花钱买圈子
主持人:有人说,有人脉就有机会,圈子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对人有帮助吗?还是只是中国特色?
洪新:我是一个非常依赖朋友圈子做事的人。因为小的时候父母不在身边,陪伴我的人都是周围的朋友,朋友帮我忙,我也帮朋友忙。很多事情我都是通过圈子中的朋友做成的。在我所参与创办的FSDC海归俱乐部中,会员之间合作成功的事情很多。所以圈子一定在商业场对人很有帮助。
现在在中国,企业做到一定影响力的时候,就想到“官”的问题。大家都有可能被一个不可预见的力量推翻的恐慌。所有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想法。不管是大或者小,都会想到安全的问题。他们会想利用各种关系积累财富,准备后路。
邱致中:当你在争取做一件事时,会发现如果找到一个圈子,里面有人跟你做的事有关系,那么你想做的事就会变得容易。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计划经济,政府说了算,所谓的商业圈子是没用的。但是,现在经济开放、市场改革,大家都想努力多挣点钱,就会用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来寻找生意的机会。国外也是一样。
王辉耀:中国的确有比较浓的圈子文化,但发展不平衡。文化圈子比较少,商业的圈子比较多,甚至小老板交个钱进个圈子,只为跟领导照相。国外就比较成熟。他们很重视商业圈子,也很重视政治圈子、学术圈子。一个成熟的社会人脉关系就应该是圈子多样化,而不是只发展功利圈子。
主持人:相对比较,你喜欢加入哪种性质的圈子?
邱致中:为了业务需要我也会加入一些不自然的圈子。但这样的圈子大家目的性都很强。不是所有话题大家都喜欢,更不是所有时刻大家都在享受,可能有时,对有的人来说还是一种痛苦。所以我更喜欢在自然的圈子里,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王辉耀:我比较喜欢大家有共同理想和理念,跟这些人交往我能获得一些启发性的东西,激发新的思路。其实,年轻时大家只单纯喜欢交朋友,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更喜欢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洪新:当年,我们11个从海外归来的人,决定每个月第一个周六一起吃顿饭,只因为大家有共同语言,在一起可以聊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就创立了FSDC海归俱乐部,现在已从最初的11个人,发展成了1400多人。活动也不再只拘泥于吃饭,但前提是“无目的交往”。这就是我喜欢的圈子。
主持人:进入什么样的圈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吗?
邱致中:现在只要花钱什么头衔都能买到,包括某某委员都可以买到,还是什么身份的象征?自然的圈子没有身份之别,不自然的圈子,大家都是为了某些目的来的,花了成本进来的,除了说明有钱,还能说明什么呢? 洪新:我的确见到有人利用圈子,把自己塑造成知名的人物,有一些这样“优秀”的人,把自己变成有“身份”的人。很有心机通过圈子做成事。但看到他(她)成长的人都清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把底线放在那。可能对他(她)来说的确是成功,但别人的眼光是不是能承受?自己心里是不是真得开心?我想这不是身份能平衡的。
王辉耀:可能进了圈子就会认识一些“谁谁谁”。但是社会要靠做真事而存在的,圈子也是建立在实力和能力上的。花钱买进的圈子或者身份是不能持久的。
圈子带来归属感
主持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商业大佬也热衷于圈子?
洪新:我觉得在大的会议中,很少能听到真实的声音。每个人都只是在描绘一个美好的故事。但是在圈子里,特别是小圈子里,不跟人说的那部分就可以说。
对于那些教父级的企业,他们光环下面也有自己的烦恼,与他们层次不同的人是没办法体会的。只有跟他因为有同样地位,同样感触的人才会懂。他们许多心理压力释放的方向是一样的。在这个任何事情都要竞争的社会里,每个人有巨大的压力,能在圈子里找到归属感,会令人很舒服,大佬们也不例外。
邱致中:对那些大佬们来说,也许并不需要在圈子中获得什么利益,没有功利都是自然的圈子,这就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需要,想属于某一群体的归属感。
王辉耀:中国企业家在政治上没地位,也不会受到特别的重视。所以他们需要提高社会知名度,树立自己的影响力。还有一些企业家,在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就有了被认可的需要。
主持人:你觉得圈子文化在中国还会盛行多久?
王辉耀:在中国,有一些人是在“混”圈子,只想着参加各种圈子找机会。但有的人可能是为了公益建立群体,推广精英思想,并且为打造行业的精英圈子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也是一种社会力量的形成。
其实企业家也要多考虑一些商业之外的事情,比如判断政府怎么想。如果天天打高尔夫,可能只是企业家,永远只是生意上的事。思路和眼界,是不会超越同行的,也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企业家。中国企业家一定要跳出小的格局,要把各种圈子打通。捐座楼不如捐个政策研究的智库。生意是做不完的,而圈子会一直存在。
洪新:中国社会从紧箍到改革开放,人所要结交圈子的必要性会越来越大。一些共同点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而科技手段又让圈子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平台。所以,我觉得圈子没有理由会消失。
邱致中:一切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最好。圈子存在了几百年,未来也不会消失,特别是自然形成的圈子。但是对于不自然的圈子,一定会散的。当一个人有一天不需要这个圈子,比如他换了一个工作,或者他退休了,就不会再参加这个圈子,也不会有参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