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现脱贫攻坚过程中,语言是一个基础性因素。语言与贫困具有相关性,语言可以扶贫,源自语言与教育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信息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与互联网的密切关系,源自语言与人的能力和机会的密切关系。语言作为资本,可以在改观教育劣势上发挥重要作用,并进而有助于改观就业和经济劣势,以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推广普通话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层面还是政治层面都是大势所趋,所以有必要在贫困地区加大普通话推广力度、实施语言文字精准扶贫的策略。重视语言因素的基础性作用,做好语言扶贫工作,将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真脱贫”和“脱真贫”的目标。
关键词:贫困地区;普通话;助力扶贫
一、引言
2017年6月23日,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社会发育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是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很低,……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这段话道出了语言文字与扶贫之间的重要联系。目前我国还有30% 即四亿多人口不能用普通话交流,尤其是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大量研究表明:(1)语言上的差异往往会阻碍劳动力在市场中的流动;(2)在一国内部,会说通用语者比只会说本族语者收入要高;(3)双语教育与经济收入之间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来说,提高普通话的普及率,提升当地人们的普通话水平,实施语言文字精准扶贫的策略,将非常有助于当地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以及扶贫—脱贫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形势下,掌握普通话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的一种重要能力,对于其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即深入分析语言因素、语言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二、语言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语言作为资本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语言,是一种资本(capital)。语言资本有不同的维度,可以归入文化资本,也可以归入人力资本。从人力资本属性这个维度来看,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能力。Williams曾给出过一个贫穷循环图,如图1所示:
图1 贫穷循环图
语言作为资本,可以在改观教育劣势上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恰当且达到一定水平的语言能力可以有助于信息的获取、一些工作技能的学习,有助于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助于市场劳动力的流动,也有助于经济产业的升级等。在“精准贫”“精准脱贫”的政策落实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时期,语言因素更是一个基础性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青壮年农民、牧民无法用普通话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这已经成为阻碍个人脱贫致富、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甚至影响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因素。扶贫首要扶智,扶智应先通语。在此基础上,将最终有助于改观就业和经济劣势,以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
但强调统一语言的重要性,并不是对语言多样性的否定,也不是要抑制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恰恰相反,从单语主义走向多语主义以及双语双言社会的构建,不仅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而且可以使通用语的传播和推广与语言/方言多样性这二者和谐共存。统一的语言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概率性关系。即较低的通用语言能力并不一定必然导致贫困,否则就无法解释有些方言集中地区的经济也很发达的事实;但是对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来说,他们的通用语言能力往往是较低或没有的,而提升他们的通用语能力则有助于他们走出贫困。
三、湖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语言使用现状
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到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农村一直是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截止2017年底,湖南贫困人口下降至216万人,贫困发生率仅为3.86%。从1978年起累计减贫4242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精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1万、371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到3.86%。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包括“旅游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发展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社会扶贫、开展职业培训”等在内的多种产业扶贫措施。湖南省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历史厚重,在发展传统种养业的同时,还适宜发展旅游文化、养生休闲、民族医药、边贸流通等产业,特别是已经形成了许多诸如“湘西游”“凤凰游”“梅山游”等优质的旅游品牌。文化旅游扶贫有力的促进了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从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湖南省在武陵山片区选择了10个贫困县开展“双创”试点,每个县创建1个3A以上景区、2个特色旅游小镇、3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县域旅游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语言障碍确实增加了扶贫攻坚的难度。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一千一百多万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使用较为复杂。研究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同一方言大区内部,方言距离每增大1个层级,劳动力跨市流动的概率提高30%以上;不同方言大区之间,方言距离每增大1个层级,劳动力跨市流动的概率降低3%左右。普通话的推广有利于降低沟通交流中的不确定性,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容易形成团队合作,扩大创业者之间的“学习效应”,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创新创业。增强语言作为资本的意识,提升贫困地区人们的通用语语言能力,无疑可以为这些扶贫攻坚措施的传达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农村普通话普及率低既是一些地方的个别现象,也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政策问题,国家政策历来缺少对农村的关注和对农民的普通话要求,推普方针和措施基本上忽略农村。二是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推普力量不足,农村学校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一般在乡中心小学以上,数量众多的村级小学和年纪较大的老师仍在普遍采用方言教学。21世纪中叶如果要在广大乡村普及普通话,即“经过义务教育的人里面要有90%左右的人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难度不言而喻。三是农村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闭塞,缺乏推廣和使用普通话的基本语言环境。
四、对策
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普通话水平和能力,可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
1.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的同时,加强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普通话教学,让普通话成为人们的日常使用语言,同时增进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和能力水平。
2.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增加或强化对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的青壮年的专项培训的内容。
3.外来务工人口较多的城市将外来常住人口纳入本地语言文字工作范围,将普通话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
4.参加扶贫对口支援工作的省市和企业,将推广学习普通话列入援助计划,提高受援地方青壮年与社会交流、自主就业的能力。
5.广播电视是人们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借助广播电视“户户通”推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6.开发语言文化资源,抓好重点活动。有计划地进行贫困地区语言文化资源的整理、整合、转化和利用,开发贫困地区语言文化产业以及人文旅游,推动贫困地区语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价值转换。开展与普通话相关的重点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贫困地区民众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比如定期举办经典诵读、演讲、讲故事等语言活动。
参考文献:
[1]冯传书.刘智跃,略论“精准推普”.语言文字应用,2019-02(1).
关键词:贫困地区;普通话;助力扶贫
一、引言
2017年6月23日,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社会发育滞后,社会文明程度低是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很低,……很多人不学汉语、不识汉字、不懂普通话……”这段话道出了语言文字与扶贫之间的重要联系。目前我国还有30% 即四亿多人口不能用普通话交流,尤其是在农村、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大量研究表明:(1)语言上的差异往往会阻碍劳动力在市场中的流动;(2)在一国内部,会说通用语者比只会说本族语者收入要高;(3)双语教育与经济收入之间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来说,提高普通话的普及率,提升当地人们的普通话水平,实施语言文字精准扶贫的策略,将非常有助于当地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以及扶贫—脱贫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形势下,掌握普通话已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众的一种重要能力,对于其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目的即深入分析语言因素、语言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
二、语言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语言作为资本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语言,是一种资本(capital)。语言资本有不同的维度,可以归入文化资本,也可以归入人力资本。从人力资本属性这个维度来看,语言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能力。Williams曾给出过一个贫穷循环图,如图1所示:
图1 贫穷循环图
语言作为资本,可以在改观教育劣势上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恰当且达到一定水平的语言能力可以有助于信息的获取、一些工作技能的学习,有助于接受更好的教育,有助于市场劳动力的流动,也有助于经济产业的升级等。在“精准贫”“精准脱贫”的政策落实中,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时期,语言因素更是一个基础性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还有很多青壮年农民、牧民无法用普通话进行基本的沟通交流,这已经成为阻碍个人脱贫致富、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甚至影响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因素。扶贫首要扶智,扶智应先通语。在此基础上,将最终有助于改观就业和经济劣势,以达到扶贫—脱贫的目的。
但强调统一语言的重要性,并不是对语言多样性的否定,也不是要抑制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恰恰相反,从单语主义走向多语主义以及双语双言社会的构建,不仅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而且可以使通用语的传播和推广与语言/方言多样性这二者和谐共存。统一的语言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概率性关系。即较低的通用语言能力并不一定必然导致贫困,否则就无法解释有些方言集中地区的经济也很发达的事实;但是对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来说,他们的通用语言能力往往是较低或没有的,而提升他们的通用语能力则有助于他们走出贫困。
三、湖南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语言使用现状
湖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到全省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农村一直是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解决好“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截止2017年底,湖南贫困人口下降至216万人,贫困发生率仅为3.86%。从1978年起累计减贫4242万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省精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51万、371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到3.86%。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了包括“旅游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发展扶贫、转移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社会扶贫、开展职业培训”等在内的多种产业扶贫措施。湖南省大多数贫困地区自然景观优美、人文历史厚重,在发展传统种养业的同时,还适宜发展旅游文化、养生休闲、民族医药、边贸流通等产业,特别是已经形成了许多诸如“湘西游”“凤凰游”“梅山游”等优质的旅游品牌。文化旅游扶贫有力的促进了贫困人口就业,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从而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016年湖南省在武陵山片区选择了10个贫困县开展“双创”试点,每个县创建1个3A以上景区、2个特色旅游小镇、3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县域旅游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武陵山片区脱贫攻坚。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语言障碍确实增加了扶贫攻坚的难度。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一千一百多万人,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回族和仡佬族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使用较为复杂。研究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在同一方言大区内部,方言距离每增大1个层级,劳动力跨市流动的概率提高30%以上;不同方言大区之间,方言距离每增大1个层级,劳动力跨市流动的概率降低3%左右。普通话的推广有利于降低沟通交流中的不确定性,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容易形成团队合作,扩大创业者之间的“学习效应”,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创新创业。增强语言作为资本的意识,提升贫困地区人们的通用语语言能力,无疑可以为这些扶贫攻坚措施的传达和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和保障。
农村普通话普及率低既是一些地方的个别现象,也是全国性的普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是政策问题,国家政策历来缺少对农村的关注和对农民的普通话要求,推普方针和措施基本上忽略农村。二是农村教育基础薄弱,推普力量不足,农村学校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一般在乡中心小学以上,数量众多的村级小学和年纪较大的老师仍在普遍采用方言教学。21世纪中叶如果要在广大乡村普及普通话,即“经过义务教育的人里面要有90%左右的人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难度不言而喻。三是农村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信息闭塞,缺乏推廣和使用普通话的基本语言环境。
四、对策
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普通话水平和能力,可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用力:
1.在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育”的同时,加强幼儿园、小学阶段的普通话教学,让普通话成为人们的日常使用语言,同时增进教师的普通话培训和能力水平。
2.结合当地产业发展的需求,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增加或强化对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的青壮年的专项培训的内容。
3.外来务工人口较多的城市将外来常住人口纳入本地语言文字工作范围,将普通话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
4.参加扶贫对口支援工作的省市和企业,将推广学习普通话列入援助计划,提高受援地方青壮年与社会交流、自主就业的能力。
5.广播电视是人们学习普通话的重要途径,借助广播电视“户户通”推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6.开发语言文化资源,抓好重点活动。有计划地进行贫困地区语言文化资源的整理、整合、转化和利用,开发贫困地区语言文化产业以及人文旅游,推动贫困地区语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价值转换。开展与普通话相关的重点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贫困地区民众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比如定期举办经典诵读、演讲、讲故事等语言活动。
参考文献:
[1]冯传书.刘智跃,略论“精准推普”.语言文字应用,2019-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