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每布置学生写作文,班上都會掀起一阵哀怨声。学生的哀怨在于他们总觉得无事可写,搜肠刮肚实在是件苦事,对作文完全提不起兴趣。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日常生活中所见之常人,所遇之常事的确太过平常,没有细致观察过,更没有留心去想过,所以实在是无写之必要。那么,从这点来看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挖掘学生作文的兴趣点,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驱力。
一、精心设计。巧设环节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学生也不例外。作文的教学设计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处处设疑,层层推进,从而催生出学生想说想写的欲望。
笔者执教的一节作文指导课《巧用动词写活人物》,在导入环节,设计让学生观看严监生临死前的故事片段。故事在亲人询问“竖起两根手指”的用意均不得的情节处戛然而止,设下悬念,一下子吊足了学生的味口,他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想,课堂参与热情高涨。这时教师揭晓答案,学生仍意犹未尽,想要探寻此答案的缘由。课堂教学便顺理成章引入到本次作文指导的课题,即运用精准的动词,能形象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的开场,改变了以往学生一谈作文就色变,一上作文指导就泄气的现象,大家神情轻松,气氛活跃。
如果说仅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良好氛围即可,那么在随后程式化的指导与练笔中,学生刚燃起的热情会立刻冷却。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此时的情绪,抓住时机,继续设疑,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作文技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读文猜人物环节,依次呈现了三段描写人物动作的文字,学生根据文字内容猜想该人物。设计时特别考量了人物的选择与顺序的安排,分别为《水浒》中的鲁智深、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和执教该班政治课的刘老师。学生猜到林丹时,话语渐渐多了起来,教师便适时引导他们分析林丹夺冠后的动作,大家都畅所欲言。就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屏幕上显示出第三段文字,学生愣了片刻,随即兴奋地说出所猜之人,并大谈这位老师其他标志性动作。此时,学生已发掘出平常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却充满趣味的画面,跃跃欲试地想把这些画面转换为文字,与同学、老师分享。
二、善用材料。创设情境
声音、图片、影像有时比单纯的文字更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因而善于咀嚼影音材料中的动情点,巧妙地创设特定的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兴趣盎然地去作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并不缺少生活体验,只是他们亲身体验到的那些鲜活的素材,在带给他们瞬间的触动或感动之后,便被淡忘或封存。在要求学生写作文之前,教师用影音、图片等形象性的材料或艺术地、真实地再现生活,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积淀,让其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学生也就有兴趣去动笔了。
在指导学生用细节描写表现亲情的作文课上,我选取了一幅母马凝视小马吃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母马与小马的眼神,探讨其中流露的情感,引导他们联想生活中相似的生活场景,后又出示一幅母亲陪伴孩子写作业的图片。在充满温情的情境中,学生生活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往日情景一幕幕地浮现于眼前,流淌于笔尖。比如,我有一位同事在指导学生描写人物的眼睛时,搜集了童话、小说中学生或熟悉或喜欢的人物肖像图,将这些人物的眼睛组合成一张对比图,引导学生加以辨别赏析。学生感到很新奇有趣,急于一试身手,描写出一双双独具个性的眼睛。除了艺术地再现生活,教师可以留心收集平日里学生学习、生活、劳动、活动的图片或影像,为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当学生看着图片或影像热烈讨论时,他们就悄然进入了作文的状态,他们所表述的语言正是“发乎于情”的真情实感。
三、丰富活动,调动情思
比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授课,学生更乐于解放自己的手脚、口耳,参与到活动中去。活动中的学生思维更活跃、更开阔,他们乐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从而获得新鲜的情感体验。有了素材的积累与交流,学生觉得有事可写、有物可言,没有了畏难情绪,自然也就有写作文的兴趣。
在一节《我的精彩我做主》的作文活动课上,学生以不同方式呈现着自己的精彩,有说相声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的,有唱黄梅戏引得大家啧啧称赞的……整个课堂瞬间活跃起来。精彩的表演结束后,执教者引导学生说精彩、写精彩,有写表演者的精彩,也有写课堂上观看者各具姿态的精彩,把课堂的原生态和学生真挚的情感体验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自然风景、人文景观都是学生作文情感的沃土,作文体验的源泉,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思,激发他们的灵感,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有一年的金秋时节,笔者带领学校文学社的成员赴九江进行文学采风,学生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跟随涓涓细流,沿途而上,边欣赏玩味大自然的秋色风光,边听导游讲解,品读山水之文化。当听到导游为此山风景所写之诗时,学生兴趣卓然,纷纷要求比试一番。于是“天池铁船锁天门,青龙白虎两世情”“奇石嶙峋半惊人,泉水清清流入心。朦胧隐叶窥幽谷,荏苒一刻恋石门。”一句句妙语在唇齿间悄然开放。学生们创作兴趣之高、创作水平之佳完全超出老师们的预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着力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学生作文的兴趣点,开启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乐于展露自己的个性和真情。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绽放情感之花,饱含生命的灵性。当学生乐于表述自我的真情时,反过来会促使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去孕育、积累丰富的情感,为作文积淀可写之素材。
一、精心设计。巧设环节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学生也不例外。作文的教学设计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处处设疑,层层推进,从而催生出学生想说想写的欲望。
笔者执教的一节作文指导课《巧用动词写活人物》,在导入环节,设计让学生观看严监生临死前的故事片段。故事在亲人询问“竖起两根手指”的用意均不得的情节处戛然而止,设下悬念,一下子吊足了学生的味口,他们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想,课堂参与热情高涨。这时教师揭晓答案,学生仍意犹未尽,想要探寻此答案的缘由。课堂教学便顺理成章引入到本次作文指导的课题,即运用精准的动词,能形象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节课的开场,改变了以往学生一谈作文就色变,一上作文指导就泄气的现象,大家神情轻松,气氛活跃。
如果说仅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良好氛围即可,那么在随后程式化的指导与练笔中,学生刚燃起的热情会立刻冷却。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此时的情绪,抓住时机,继续设疑,进而引导学生学习作文技巧。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读文猜人物环节,依次呈现了三段描写人物动作的文字,学生根据文字内容猜想该人物。设计时特别考量了人物的选择与顺序的安排,分别为《水浒》中的鲁智深、羽毛球世界冠军林丹和执教该班政治课的刘老师。学生猜到林丹时,话语渐渐多了起来,教师便适时引导他们分析林丹夺冠后的动作,大家都畅所欲言。就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屏幕上显示出第三段文字,学生愣了片刻,随即兴奋地说出所猜之人,并大谈这位老师其他标志性动作。此时,学生已发掘出平常生活中那些司空见惯、却充满趣味的画面,跃跃欲试地想把这些画面转换为文字,与同学、老师分享。
二、善用材料。创设情境
声音、图片、影像有时比单纯的文字更易拨动学生的心弦。因而善于咀嚼影音材料中的动情点,巧妙地创设特定的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其兴趣盎然地去作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并不缺少生活体验,只是他们亲身体验到的那些鲜活的素材,在带给他们瞬间的触动或感动之后,便被淡忘或封存。在要求学生写作文之前,教师用影音、图片等形象性的材料或艺术地、真实地再现生活,以唤醒学生的生活积淀,让其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学生也就有兴趣去动笔了。
在指导学生用细节描写表现亲情的作文课上,我选取了一幅母马凝视小马吃草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母马与小马的眼神,探讨其中流露的情感,引导他们联想生活中相似的生活场景,后又出示一幅母亲陪伴孩子写作业的图片。在充满温情的情境中,学生生活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往日情景一幕幕地浮现于眼前,流淌于笔尖。比如,我有一位同事在指导学生描写人物的眼睛时,搜集了童话、小说中学生或熟悉或喜欢的人物肖像图,将这些人物的眼睛组合成一张对比图,引导学生加以辨别赏析。学生感到很新奇有趣,急于一试身手,描写出一双双独具个性的眼睛。除了艺术地再现生活,教师可以留心收集平日里学生学习、生活、劳动、活动的图片或影像,为学生真实地再现生活场景,当学生看着图片或影像热烈讨论时,他们就悄然进入了作文的状态,他们所表述的语言正是“发乎于情”的真情实感。
三、丰富活动,调动情思
比起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授课,学生更乐于解放自己的手脚、口耳,参与到活动中去。活动中的学生思维更活跃、更开阔,他们乐于表现自己、表达自己,从而获得新鲜的情感体验。有了素材的积累与交流,学生觉得有事可写、有物可言,没有了畏难情绪,自然也就有写作文的兴趣。
在一节《我的精彩我做主》的作文活动课上,学生以不同方式呈现着自己的精彩,有说相声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的,有唱黄梅戏引得大家啧啧称赞的……整个课堂瞬间活跃起来。精彩的表演结束后,执教者引导学生说精彩、写精彩,有写表演者的精彩,也有写课堂上观看者各具姿态的精彩,把课堂的原生态和学生真挚的情感体验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自然风景、人文景观都是学生作文情感的沃土,作文体验的源泉,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能调动起学生的情思,激发他们的灵感,产生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有一年的金秋时节,笔者带领学校文学社的成员赴九江进行文学采风,学生们在导游的带领下,跟随涓涓细流,沿途而上,边欣赏玩味大自然的秋色风光,边听导游讲解,品读山水之文化。当听到导游为此山风景所写之诗时,学生兴趣卓然,纷纷要求比试一番。于是“天池铁船锁天门,青龙白虎两世情”“奇石嶙峋半惊人,泉水清清流入心。朦胧隐叶窥幽谷,荏苒一刻恋石门。”一句句妙语在唇齿间悄然开放。学生们创作兴趣之高、创作水平之佳完全超出老师们的预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着力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学生作文的兴趣点,开启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乐于展露自己的个性和真情。这样学生的作文就会绽放情感之花,饱含生命的灵性。当学生乐于表述自我的真情时,反过来会促使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去孕育、积累丰富的情感,为作文积淀可写之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