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不断认可,高等职业院校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特别关注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此,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方法措施
前言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备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并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宗旨,职业学校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生产实习教学。但是,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差异、身体素质的差异、经济条件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专业期盼度的差异等原因,使生产实习教学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内也不能同步进行。有的学生感觉学得少、进度慢,而有的学生感觉学得多,进度快,甚至出现厌学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耐心、细致、因材施教地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成为教师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许多高职院校也在专业设置、师资引进、就业指导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的改革效果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对职业技能培养的认识方面还不足
虽然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快,但是学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很明确,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如强调大学的“学历教育”,在课程安排上也照搬普通高校的作法,重学习理论,轻实践的操作,重视学术,轻能力的培养,很难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也很少关注实习实训的地位,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感受到专业的特点,由于学校这种对职业技能培养认识的欠缺使得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实践教学方面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数毕业于普通高校,在实践技能这一块很缺乏,不能掌握较新、较有用的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按照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进行“满堂灌”,实行的是“填鸭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激发,更与实践相分离。虽然一些职业院校也在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想通过评选教学标兵之类的办法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但这只是形式上的一种改变而已,并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式实践教学,也没能积极探索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形式或许有改进,但实质上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仍然以考试为主,忽略了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双师型”师资队伍要发展起来面临着诸多困难。
3.基础能力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很少,有的学校虽然校外实训基地已经挂牌,但是资金、师资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使得这些实训基地“徒有其名”,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校内实训基地也常常因为资金短缺而不能及时更新设备,而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对教师的培训投入也不足,对教师的继续学习和实践培养不能给予一定的保障,打消了教师提高自身技能的积极性;对于外聘的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师也不能给予满意的待遇,或是请了以后,不能使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有效配合。
二、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措施
对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专业的特点及职业岗位对技能的需求,结合职业院校本身的实际教学能力,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制订适合学校的教学计划,通过可行的措施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1.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提升职业技能的地位
学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独特的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从职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中分析实用的培养目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这样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这就要求学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求突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提升职业技能培养的地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職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制定的培养目标逐层分解,对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统筹兼顾,综合规划,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这些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求更高。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就要求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质量。
理论课教师方面,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并且能够特聘退休专业教师回校,并且鼓励教师不断地继续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实践课教师方面,特邀专家和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将他们的亲身经验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兴趣,也能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对于学校的实践课专职教师,要重视他们的培训,不断安排他们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提高实践课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不仅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投入,使之更完备,从而能更好地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服务。
在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中,可以围绕每一门专业课程开展单项技能培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从而将理论知识内化,夯实学生的职业技能知识基础。通过这种单项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在技能的培养中也能让学生体悟到该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在进行单项的职业技能培养之后,进行综合的培养,让学生将该职业应具备的所有技能综合起来,这种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
结束语:
总之,要让学生在技能培训中掌握要领,真正让学生受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只有将职业岗位实践与专业教育结合,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为培养出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鑫.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学习策略探讨.教育长廊,2015(58).
[2]程飞-论高职的技能培养和职业发展[J].时代教育.2017,(107).
[3]马顺彬.简论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渗透 [J].职业教育研究,2016,(1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方法措施
前言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具备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并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宗旨,职业学校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生产实习教学。但是,由于学生文化素质的差异、身体素质的差异、经济条件的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专业期盼度的差异等原因,使生产实习教学即使在同一个班级内也不能同步进行。有的学生感觉学得少、进度慢,而有的学生感觉学得多,进度快,甚至出现厌学的尴尬局面。因此,如何耐心、细致、因材施教地指导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就成为教师生产实习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许多高职院校也在专业设置、师资引进、就业指导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整体而言,高职院校的改革效果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对职业技能培养的认识方面还不足
虽然近几年职业教育发展比较快,但是学校对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不是很明确,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缺乏对职业教育的准确定位,如强调大学的“学历教育”,在课程安排上也照搬普通高校的作法,重学习理论,轻实践的操作,重视学术,轻能力的培养,很难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也很少关注实习实训的地位,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很难感受到专业的特点,由于学校这种对职业技能培养认识的欠缺使得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2.实践教学方面师资力量薄弱
职业院校教师大多数毕业于普通高校,在实践技能这一块很缺乏,不能掌握较新、较有用的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会按照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进行“满堂灌”,实行的是“填鸭式”教学,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激发,更与实践相分离。虽然一些职业院校也在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想通过评选教学标兵之类的办法来促进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但这只是形式上的一种改变而已,并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施有针对性的训练式实践教学,也没能积极探索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形式或许有改进,但实质上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仍然以考试为主,忽略了学生对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双师型”师资队伍要发展起来面临着诸多困难。
3.基础能力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很少,有的学校虽然校外实训基地已经挂牌,但是资金、师资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使得这些实训基地“徒有其名”,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校内实训基地也常常因为资金短缺而不能及时更新设备,而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对教师的培训投入也不足,对教师的继续学习和实践培养不能给予一定的保障,打消了教师提高自身技能的积极性;对于外聘的实践操作方面的教师也不能给予满意的待遇,或是请了以后,不能使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有效配合。
二、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措施
对于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根据专业的特点及职业岗位对技能的需求,结合职业院校本身的实际教学能力,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制订适合学校的教学计划,通过可行的措施去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1.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提升职业技能的地位
学校要根据职业教育独特的专业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从职业岗位对技能的要求中分析实用的培养目标,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这样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这就要求学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求突出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在制订的教学计划中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提升职业技能培养的地位,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職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制定的培养目标逐层分解,对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目标统筹兼顾,综合规划,并且有计划、有步骤地将这些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此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求更高。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就要求学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质量。
理论课教师方面,不断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并且能够特聘退休专业教师回校,并且鼓励教师不断地继续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实践课教师方面,特邀专家和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兼职教师,将他们的亲身经验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兴趣,也能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对于学校的实践课专职教师,要重视他们的培训,不断安排他们深入企业学习新技术,提高实践课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不仅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还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加大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投入,使之更完备,从而能更好地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服务。
在校内的实习实训基地中,可以围绕每一门专业课程开展单项技能培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从而将理论知识内化,夯实学生的职业技能知识基础。通过这种单项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在技能的培养中也能让学生体悟到该职业应有的职业道德。在进行单项的职业技能培养之后,进行综合的培养,让学生将该职业应具备的所有技能综合起来,这种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
结束语:
总之,要让学生在技能培训中掌握要领,真正让学生受益,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适应人才市场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成为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只有将职业岗位实践与专业教育结合,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为培养出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鑫.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学习策略探讨.教育长廊,2015(58).
[2]程飞-论高职的技能培养和职业发展[J].时代教育.2017,(107).
[3]马顺彬.简论职业技能鉴定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渗透 [J].职业教育研究,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