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人话“作揖”
采访/胡凌虹
吴礼权(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现在比较常见的抱拳作揖,出现于清朝年间,是古代传统作揖的一种简化。作揖在老一辈人中还有,南方人比较少,我去北京,一些老年人还是会给我作揖的。作揖是一种很好的问候方式,我很赞成。人多了握手来不及,也不方便,一个人对着很多人,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远远作揖,很简便,不像鞠躬,比较复杂,也太累。相互之间问候,有的时候还要说话,说的到底得体不得体是一个问题,作个揖,不说话,意思到了就行。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但是现在却没有自己传统的礼仪了。能不能恢复作揖不一定,但作揖作为表现一个民族礼仪之邦的文明标志,一个抓手,提倡肯定是值得的。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应该有自己的礼仪,展现一种适合自己民族的东西。握手礼中西方人都用,怎么区别不同国籍呢?一般是从肤色上看。我们一见鞠躬就知道是日本人或韩国人,那么能不能一看到作揖就知道是中国人呢。作揖比握手还要简单、方便,推广的可行性还是蛮大的。人们会教宠物作揖,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去学呢?至于采取怎样的方式,在男子之间、女子之间,男子和女子之间该怎么作揖,都是可以讨论的。当然人们已经习惯于西方的握手方式,普及作揖还是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
伊甸(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其实过去在老百姓之间作揖也不太多,需要到一定层次,比如知识分子,或者官员之间。如果付诸实践,我们国人都像过去一样作揖的话,我的感觉是比较怪,因为作揖不是单独的礼节、问候方式,它还包含着文化层面的问题以及历史的积淀,它是跟很多封建的文化,那种说不清楚的感觉混杂在一起的。刘半农先生提出了“作揖主义”,作揖的意思已经扩大化,不仅仅是问候,还是一种调和,和解,带有一种过去旧时代文化的痕迹,所以不宜普遍推行。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国家,需要的并不是去恢复古老的东西,恰恰相反是去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如果在创造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学习西方的最文明合理的礼节。我是比较赞成西方的一些礼节,如握手,拥抱。尽管拥抱这个礼节我们还在使用,但是使用频率不及西方,在特殊的场合,表达特殊的情感,握手还是轻了点,可以选择拥抱。礼节是慢慢形成的,很难倡导出一种新的东西来。如果是刻意恢复作揖,也会有一种不自然的怪怪的感觉。如果现代人喜欢,把作揖作为一种礼节的方式来存在,也是可以的。在面向公众,没法体现握手问候的时候,作揖、鞠躬这样的方式比较合适。我平时很少作揖,不过一二十个人来告别,来不及一一握手,就作个揖代表告辞。作揖毕竟是国人比较熟悉的东西,在一定场合,用用也可以,大家都知道其表示的内涵及适用的地方。
姚渊(汉文化推广者,汉未央网站站长)
作揖跟我们汉服的推广在运行上有着相似性,日常生活中推广比较困难。汉服是在特定的礼仪场合中穿的,在穿着汉服的时候,应该有同汉服相适应的揖礼。所以我们复兴汉服,紧接着就是要复兴揖礼。揖礼不是非要依附在服装上,凡是你觉得有必要通过民族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的时候,都可以作揖。只要你有心,哪怕行一个幅度比较小的揖礼都是可以的。所以作揖比推广汉服的门槛还要低。当别人知道我是做汉文化的,他们会很有意识地跟我作揖,但一般作的可能就是江湖侠客般的抱手礼、拱手礼。正规揖礼手是直的,用在庄重的场合。明清以后汉朝的礼仪不断衰弱,严肃的揖礼也不断衰落下去,在市民文化兴起之后,人们对作揖进行改造,形成了非常普遍的抱手礼、拱手礼。后来西方人看见的就是这种揖礼,所以他们认为穿着唐装马褂,行抱手礼的就是很中国的方式,其实很不得中国人的精髓。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揖礼就是最靠近现代的传统,却不知道实际上还有一种远离现代文化的传统,正规揖礼。它同中国的自信心,汉朝的黄金时代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正规作揖的原因,有一种情感因素在里面。回到提倡推广作揖,我觉得有必要,因为如果你努力去登天,就可能登上一座山,如果你只想登上一座山,你登上的可能就是一座小丘陵。我们可以把作揖的目标放在日常生活中,在一般场合,随意一些,要求不用太高。但如果在穿着汉服的正规礼仪场合,我们还是提倡作正规的揖礼。此外,古代礼仪活动通常是男性之间,通常所说的作揖都建立在男性的基础之上,在现代,女子行怎样的礼仪,我觉得还需要规范和梳理。
同题问答
1、你知道“作揖”吗?具体怎么做,清楚吗?
Kent(加拿大籍华人):大概知道一点。
可人(编辑):不太清楚。
王强(公务员):作揖是中国文化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具体形式不清楚。
谢国剑(研究生):知道一点点,具体怎么做不清楚。
清水挂面(研究生):知道。可能清楚。
小鹏(外企职员):不清楚。
大树(自由设计师):知道,双手互握在前,弯腰60—90度。
Jane(经理助理):知道。
Amanda(澳大利亚人):知道,就是一只手抱另一只手,表示“你好”的意思。
2、你在什么场合,看见过哪些人作揖?
Kent:长辈们过年或看到尊敬的人。
可人:以前很老的电影里容易看到作揖。现在很少有人作揖了,年轻人不会,年纪大一点的人之间也不太会作揖。大概祖父辈才会有点关于“作揖”的记忆。
王强:年纪大的人,过年时,拜菩萨的时候。
谢国剑:电影、宣传广告片里,教科书上。
清水挂面:在电视里,当某人见到景仰的长辈时会作揖。
小鹏:婚礼上,拜年的时候。
大树:相声演员,古代影视剧里。
Jane:过年的时候。
Amanda:大部分在香港片,中文片里。我爷爷奶奶是中国人,移民到马来西亚,我记得小的时候,过年时,父母亲戚会相互作揖。
3、你平时作揖吗?在什么场合下,你可能会作揖?
Kent:一般没有。
可人:很少作揖。
王强:不太作揖。
谢国剑:很少作揖。
清水挂面:会。在尊敬的老者面前,或者与关系亲近的好朋友开个玩笑。
小鹏:给长辈拜年的时候。
大树:不作揖。
Jane:拜年的时候。
Amanda:平时不作。
4、看到一些学者、明星对大众作揖,你有怎样的感觉?
Kent: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就好像看到握手。
可人:没有感觉,很正常。
王强:感觉不错,蛮有民族特色的,有风度。
谢国剑:觉得可以,适用于人比较多的地方。
清水挂面:没什么感觉。
小鹏:挺好的,中式的传统礼仪嘛。
大树:表示谦卑或尊重;还有熟悉人之间表示亲热,感觉比较搞笑。
Jane:没什么感觉,很中国化。
Amanda:感觉就是中国传统的东西,比较有礼貌。
5、你觉得“作揖”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Kent:比握手古典,如果场合不对的话有点奇怪。
可人:一人对十人、百人的时候,作揖比较方便,此外,流行病盛行的时候作揖会有好处。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于握手,别人伸出手跟你握,你作个揖,人家会感到很别扭。一般来说,人与人接触的面积越大,关系就感觉越好,作揖让人感觉很客套。
王强:相比较握手,它有多个优点,(1)作揖比较卫生,降低传染皮肤病的可能性。例如在非典时期,很多人不愿意身体接触,握手改为作揖;(2)可以避免自讨没趣,握手是双向的,对方必须有所响应,若一方没有反应,另一方会比较尴尬,作揖不需要显示太多的协作性;(3)握手礼,有一定的规矩,需要上级、长辈、女士先伸出手,万一握手方式不正确,会给另一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但作揖不同,可以不必分上下级;(4)人容易出手汗,握手不是很舒服。作揖可以在对方不愿意握手的情况下,表达出自己的好感。作揖的缺点是不如握手关系亲近,因为肢体交流感觉更亲密。
谢国剑:相对而言,作揖在传统上有一段时间是被鲁迅等人批判的,带有封建文化的色彩。但若穿着唐装作揖,感觉就比较好。或者在隆重的场合,比较传统的氛围里,作揖会更加让人有认同感。
清水挂面:显示出个人谦虚和对对方的尊敬,缺点就是有些做作。
小鹏:我觉得优点是有中国特色,弘扬民族传统;缺点是没有肢体接触,略显疏远。
大树:好处和缺点不明,需要场合与心境。
Jane:中国的一个礼仪,使人感觉很谦虚。
Amanda:没有多大感觉,就是一种礼貌,延续了中国的传统。
6、日本人、韩国人见面会鞠躬,西方人见面通常会拥抱,你觉得有必要在现代提倡“作揖”这种中国的传统问候方式吗?
Kent:无所谓,可能有人觉得比握手卫生,不过我不觉得,握手有体温的传递,更能使双方贴近,作揖有点隔膜,或者一点点虚伪。还是要看场合。
可人: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作揖已经断掉几十年,硬生生地恢复还需要一代人的认可。这不同于日本、韩国,人家鞠躬的传统已经延续至今,整个社会都完全认可。
王强:有必要,中国有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作揖从实际看也有诸多优于其他问候方式的地方。
谢国剑:这个仅仅是一种符号,现代提倡没有多大意义。只要从精神层面上领会就行。在平时的礼仪中推广作揖有这个可能,提倡作揖并不让人奇怪,但若是说到恢复、回归或者变为一种潮流,我预测不太可能。
清水挂面:没有必要,个人喜好问题。
小鹏:有必要,就像推崇唐装、汉服一样嘛,“作揖”有中国特色啊。
大树:不需要。有点老八股感觉。
Jane:提倡,有传统底蕴。
Amanda:有一点奇怪,因为这样的动作都是需要自然的嘛。如果人们越来越接受西方人的习惯,比如喜欢抱抱别人,也没问题,因为这样人感觉比较舒服。
7、你怎么看待人们喜欢教小狗或猴子等动物作揖?
Kent:作为玩耍没什么关系,好玩就好,没人在乎。
可人:我对作揖并不排斥,任何场合有人或者动物作揖都很正常。教动物作揖,应该来说是人想通过动物来表达一种心情,出于一种礼貌的方式。
王强:满有意思的。
谢国剑:满好看的,这可能与动物的特征有关系,作揖相比握手等其他动作更加容易些。
清水挂面:觉得挺好玩。
小鹏:无所谓。
大树:纯属是为了博得大家一笑,另不想讨论动物权利,已经被养着了还能说什么?
Jane:很好玩,他们很聪明。
Amanda:真的吗?没有见到过。
8、握手、拥抱、接吻、作揖、鞠躬这几种问候方式中,请按你的认可度给他们排个序。
Kent:我觉得要分场合和民族特点。作为和我同样种族的人,在普通见面的场合,我会这样排列:握手、作揖、拥抱、鞠躬、接吻。
可人:这个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大家不太认识的,握个手。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或亲人之间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除了握手还会拥抱。在长辈面前,或者崇拜的人面前,一般用鞠躬,表示尊敬。作揖排在比较后面。对于接吻,中国人不太习惯,人们还没开放到这个地步。
王强:握手、作揖,拥抱,鞠躬,接吻。
谢国剑:要分场合吧,在普通的生活中,握手肯定是最常用的。辞旧迎新,穿着唐装的时候,在比较隆重的场合,表示尊敬的场合,可能会作揖。拥抱是比较熟的人之间。鞠躬,一般演讲后可以鞠个躬。接吻这种问候方式在中国是极少见的,中国人难以接受。
清水挂面:握手、作揖、鞠躬、拥抱、接吻。
小鹏:握手、作揖、鞠躬、拥抱、接吻。
大树:握手、拥抱、鞠躬、作揖、接吻。
Jane:握手、拥抱、鞠躬、作揖、接吻,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式,一般不熟悉的都握手。
Amanda:拥抱、接吻、握手、作揖、鞠躬。不认识的人握手最经常了,拥抱是用在比较好的朋友之间,西方人喜欢抱抱别人。在澳大利亚第一次见面就是握手,见了几次面有点熟了的话,可以接吻,最后比较熟了,就会拥抱。
70后、80后时尚青年看作揖
今天,你作揖了没有?
沙然
小时候读《水浒》《西游》,熟人碰面,或者生人见礼,常常有这么一句话:唱个肥喏。
后来读《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才彻底弄清楚这个元明时期最通行的礼数是怎么回事了。所谓“唱个大喏”就是一面拱揖,一面口中称“喏”--至于为何说“喏”,大约与我们今天说“HI”差不多。总之这种敬礼方式叫做唱喏。喏声很大,腰弯得很低,叫做唱个大喏或唱个肥喏。肥者,饱满、火候到了的意思。
说到底,肥喏无非就是作揖,比作揖动静大点而已。
自从有清以后,满族的风俗规矩一统天下,男人见礼改成打千儿,女人照面须道万福。此后“肥喏”似乎就被彻底抛弃了。你看老舍笔下,落魄江湖的松二爷,八旗贵族的遗风犹在,提着鸟笼上茶馆,碰见常四爷,上前见礼,垂袖弓身,进一步退两步。忽又想起刚进门见王老板时忘了请安,马上转身补礼:“王掌柜,您好哇!”退二进一,王掌柜万没料到,赶紧还礼,也来了个退二进一,终归是晚了一拍。松二爷又连续来了三个退二进一,王掌柜还礼却是一步没赶上,步步赶不上,所有礼都晚了一拍。--据说这串台步,是老舍亲自教的。在欧洲巡回演出时,英国人高兴得直吹口哨:“Great marvelous as beautiful as dance!”(太棒了!妙不可言!像舞蹈一样优美!)
当满清的历史被雨打风吹去之后,民国又开始盛行“拱手作揖”这种礼节。相比打千的舞蹈性与雕塑感,作揖就未免单调了些。自解放后改为握手后,终于失传。
但海外华人依然固守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作揖,仍被世界公认为中华礼仪的典范。老外初到中国,若他聪明地学到了一个抱拳的动作,将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喜,拉近多少彼此的距离。
但问题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E时代,我们连电子邮件都懒得发,改为短信或者视频通话,我们还会作揖么?
好吧,让我们做一个假设,不作揖还能做什么呢?
握手?这是西方最普遍的礼节,那不凉不热的温度,不明不昧的笑容,不冷不淡的姿态,不大不小的力量。让你觉得,对面的这个人,是一架机器。况且,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告戒我们,80%的病菌来自于手部接触。你还敢去握么?那被无数细菌视作温床的手?
拥抱?当心那些别有用心的“抱抱团”,在你身上揩油。吃你豆腐不说,还会顺带掏走你的钱包。即使这样的遭遇微乎其微,也要小心了,谁敢保证他不会趁机把刚吃过早点的满手猪油使劲往你身上蹭?
鞠躬?拜托!腰弯多少度才算真诚呢?弯多了是卑躬屈膝,弯少了是心无诚意。总之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那怎么办,总不能像美国人那样一见面就互相啃吧。
所以,思来想去,只剩下作揖了。它比鞠躬多一个拜会的动作,因此也多了一份真诚。它比握手少了身体的接触,因此也少了一份危险。它不像拥抱那么故作亲热,却显得一团和气,它不如贴面那样刻露直白,更显得温文尔雅。作揖使得双方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因为受礼者必须还礼。作揖使人与人之间多了眼神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而又保持着受之父母的高贵的身体与尊严,不被碰触。作揖使得所有华夏儿女轻易就能认祖归宗——它是如此具有符号感的动作。
总之,作揖在当下,真是最好的礼仪方式了。敢问一句,今天,你作揖了没有?
作揖在当下的可行性
杜瓦
作揖,中国人传统的交往礼节之一。在商业味越来越浓、人情味越来越淡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再亲身实践。印象里,最近见到作揖,只有两次:一次是见于邻家一小犬卖弄新学来的本事,频频给我们这些围观者作揖;还有一次,应该是在“非典”流行的那个时期,握手、贴面的都免了,抱拳作揖,大家都安全。
具有3000年以上历史的“揖礼”是否该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眼见着肯德基、批萨、UPS快递等等洋玩意充斥眼球,将我们的国产品牌推入冷宫,心中不免长吁短叹:难道连祖宗的礼节也要让位于他人?
就拿见面礼节而言,从任何角度而言,作揖也不输于握手礼、接吻礼。据传,起源于西方的握手礼,当年始现于武士决斗之场合,为了表明身上没有藏着暗器,故而握手。开句玩笑说,当年的握手之后,很可能就是一场厮杀,毫无文明优雅可言。别人决斗前的礼仪,作为了我们表达亲切之意的礼仪,何苦来哉,我们又不是缺乏自己的礼节?
尤其在当下,在花样百出的“抱抱团”逐渐演变为“1元钱抱一次美女”的闹剧时,我们的有识之士是否应该站起来呼吁揖礼的回归和提倡,这才是中国人自己的礼节。若问作揖在当下的可行性,随手便可举出几条,以应证其可行和优势。
1、古时的揖礼相对繁复,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当下,去繁留简,只需抱拳拱手上举就行。从简而行,并非三叩九拜,从动作的难度系数上来讲几乎为零,人人得以效仿。
2、央视的《百家讲坛》如今红透半边天。易中天火了、于丹火了,纪连海等等人都火了,他们宣讲的是什么?说到底,不就是古人的一些东西吗?不就是老百姓都知道但都说不太清楚的一些史实常识吗?因此,在这文化哺乳过程中,易中天、于丹等人被扣上“文化奶爸、奶妈”的帽子也不见怪。从《百家讲坛》声名日隆中更可窥见的应是什么?恕我大胆妄言,一是国人普遍的文史知识的匮乏;二又恰恰是如今的国人对老祖宗的历史如饥似渴的了解愿望。那么,从心理而言,揖礼的回归也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试想,如有一日,《百家讲坛》上出现“中国的礼仪”之类的演说,定当唤醒国人的认知,揖礼等完全可以被现代人接纳采用的,传统礼仪重新被推崇、流行,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就看《百家讲坛》的编导何时采纳了!
3、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若干年前,如果重提孔孟之道,提倡推行古法礼仪,定被扣上种种大帽子。而如今,国人的思想越来越解放(当然还不是完全开放),既然连师洋之流也可以我行我秀,我们重提老祖宗的文明礼仪更不会被看得像洪水猛兽一般。从人们的思想解放度而言,作揖在当下,很可能被看作一种时尚的传承,而非“老八股”。
4、就个人卫生方面而言,作揖更有着其它礼仪方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握手其实最不卫生,看不见的病菌随手传播,女孩子有时候被人家硬握着不放,更是有苦说不出;贴面接吻最不自由,别人左脸凑过来了,再不愿意,也得以脸还脸,有时还得主动还以右脸。拱手作揖,不仅能避免双方皮肤直接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菌传染,也可使双方心里都比较踏实。极度重视个人健康的现代人,干嘛不去推行揖礼呢?
5、韩少功先生曾经如此赞誉揖礼的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也。”要想当壮士,不一定轰轰烈烈,昂首挺胸作个揖就行。大家平起平坐,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由上可见,见面作揖,不仅是一种文雅而得体的礼节,更可以称作是一种科学而卫生的礼节,难怪《新闻周刊》曾经如此定义:“中国人的‘作揖’是世界上最文明的礼节”。那么,你有什么理由阻止它重回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呢?
80后,敬意之礼成了原创的舞台
李志春
80后的时尚青年随意而奔放,敬意之礼这种中规中矩的礼节不是万分重要时刻决不轻易示人,他们在“自然状态”下,敬意之礼成了原创的舞台。
中国自古见面便有作揖之礼以表敬意。所谓作揖,既手到、口到、耳到,三位一体以向对方示敬。而如今这种三位一体被解构分离,手归手,说归说。路上两人见面,少有敬称,取而代之的是眼睛“噌”一亮,随即发出“章鱼!”“伟哥!”这种宏亮而又缺乏内容的声音。随着招呼完后,两人相背而去,谁都忘记了刚才的事情。
诚然,直呼昵称多少有些随便,但似乎却是他们的礼,是打消两人路过不语而尴尬的一种方式,见面一声“HI!”,既显出时代气息,又算是共识的礼术。将繁化简,将简化“懒”。与亲朋道别,一句“大家再会”取代传统的一一告别,这就是速度加效率。将简化“懒”是本事,将“懒”化无,那是境界。
见面打招呼多麻烦,先要挣扎着从不愿意开口到开口,随后要“使劲”震动声带,好不容易在伤了数以千计的脑细胞后才憋出几个字。点头多简便。脖子支了一天也累了,间歇性下垂,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快而猛的点下头,既“郑重”(对方来看点头用力呗!),又让脖子玩了下“过山车”,一个看看舒服,一个点着也自在。
当口到、手到、耳到被解构开了,当敬与礼被割裂开了,我们要追问:80后的时尚青年,用什么礼仪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呢?我们还剩下什么能在这个时代示出我们的敬意呢?
专家评作揖
作揖,从天人合一谈起
采访对象:翁敏华
记录:李志春
编辑整理:何菲
翁敏华,作家,民俗学家,上海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戏剧与民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等九部学术著作及散文集《讨好岁月》。
作揖,从自然崇拜而来
“五四”以后,中国文化打破了很多束缚,有很多坏的东西被革除了。革除的时候是必须要心狠手辣下刀子的,就像对癌症动手术一样。动完手术以后呢,应该是要调养的。不是说中国文化得了癌症后就一无是处了,得过癌症的人还是可以康复的,康复了以后还是有很多健康的东西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比如说我最欣赏的中国文化就是“天人合一”。这个世界观不光是我们国人要重新解读,而且这对于全世界都是一笔财富。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接受的教育就是人定胜天,都是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就是不断的斗斗斗。结果受了多大的损害,我们心里很清楚。所以我们现在真的是到了要重解“天人合一”、创建一个和谐世界观的时候了。
“天人合一”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现代人向大自然无穷尽地索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包装过剩,物质过剩,对人类来说并非福音,因为你的享用已经超出你的需要了。
实际上很多中华文化包括那些仪式都和“天人合一”有关系。
比如说作揖这么一个小小的礼仪,其实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它分三类。
一类叫天揖。它是对天表示一种敬重,是一种敬畏之心。“无法无天”当中就有个“天”字。天揖首先是敬天的用处,然后是对天子,对所有敬重的人,比如对老师。天揖的手势是:稍稍地往上举,叫推手小举。(示范动作)
一类叫土揖,是从大地崇拜而来的,叫推手小下也。它是从大自然崇拜过渡到对人的敬意,比如老师对学生稍稍的来一下。你看这种名称,天揖,土揖,都是从自然崇拜而来的。
还有一个平辈人之间的,叫时揖。天揖和土揖实际上是空间之揖,而时揖是时间之揖。用了个“时”,那就是平推,叫平推手也。
作揖,用手,用口,用耳
中国文化和中国字是很有关系的,中国字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密码。
比如“揖”,它就是用手,用口,用耳,这三项都要有。
提手旁,一个口,一个耳,不光是抱叠双手作一个揖,还要加上谦恭的用语,所以要用口,而且要能够倾听,不能漫不经心的。人家在说谦恭的话“请多多关照”“请多多指教”,你不能不带耳朵。这三点达到了,这个礼节才到位,这才是“揖”。
所以我们中国很多文字很有趣。比如说“昂”,“昂”就是太阳神崇拜啊。上面一个“日”,下面两个手这么摊着(示范动作),这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个符号。我教的一个美国女领事,她问我“群情激昂”什么意思。“群情”她知道,那么什么叫“激昂”她不明白。我说“激”就是风吹过水面,所以是三点水。风吹过水面是个什么样子呢?你想想。“昂”是什么,就是人摊着两只手看太阳,我演示给她看,说“你看像不像”。她说,哎哟,我懂了!
这比什么注释都要好,也是汉字的好处。
作揖与服饰有关
我今天穿了件中式衣服作揖,是因为我觉得作揖跟服饰,和场合都有关系。穿牛仔裤作个揖就不太像。西装革履的作揖也不像,必须是像我现在这样的大袖子的,宽松的,中国式的,而且即使是旗袍也不合适作揖。
作揖时最好有翻袖的动作,(动作演示)没有当然也无所谓,但是作揖的感觉必须是和中式衣服一脉相承的。
我也问了许多人,同辈的,学生的,老师的,他们也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认为,男女平等,男的可以作揖,女的也可以作揖,女的作揖也可以很豪爽,也很拿派(北方人说法)。但是也有人说作揖也太江湖气了吧。我说这个江湖气没有关系。江湖这个词多好啊,我们把它想像坏了,过去还有江湖学派,江湖诗派,学术也有江湖。江湖气和流氓气不是一回事情,江湖气是要一点的,豪迈得很。
有的老师认为女的还是应该幅度小些,我想想那变成“万福”了。“万福”好像不太行。穿旗袍作“万福”还行,旗袍本来就是显腰的,“万福”是在腰上的礼仪,感觉比较合适。
该行何种礼仪视场合而定
现在的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尤其上海人。
不像过去,过去中国人的礼节是问:你吃饭了么?这个问号是期待别人的回答,一表明了中国人吃饭的不容易,二是从表情上也显示出他要你回答。那么就站下来开始聊天。今天做什么啦?买什么菜啊,什么菜和什么菜放一起炒,哎哟,就可以讲上半天。这是真正的问候,是要“问”的,然后“候”在那里,等你回答。
现在哪里有这样的闲功夫啊!过去常说的“你上哪去啊”,可这关你什么事啊,我上哪去还要向你汇报啊……我们过去的礼节好像有点打听的味道呢,后来就变成“你好”,现在越来越简化。所以可以提倡比如作揖礼仪、微笑礼仪、注目礼仪、招手礼仪、扬手礼仪等等。
礼仪视场合而定。有时候骑车你不能作揖,但是你已经看见别人,别人也向你微笑了,你可以扬一下手。过去我们不是擦肩而过,要对面站定说一回话,后来变成擦肩而过说声“你好”,现在变成擦轮而过不是擦肩了,不是自行车就是汽车了。那么擦轮而过时采用的礼仪就只能简化为扬一下手、微笑一下。
滋养现代人心灵的传统礼仪
中国人比较含蓄,东方人都这样,所以作揖等手礼比拥抱合适。拥抱有时会吓人一跳,感情没有到那么浓的时候干嘛要拥抱。东方人艺术上的美感灵感,大量的来自于自然。山水对东方艺术家的吸引超过人体。只要看看我们的唐诗宋词就知道了。当然后来也有些艳诗是描写一点人的身体,但主流的还是山水美,也体现了我们崇尚的“天人合一”。而西方艺术家的美感灵感大量的来自于人体美,特别是女人的线条美。现在大家对《满城尽带黄金甲》有反感,这和我们的传统有关系。我们强调的是含蓄美,是穿衣服后显得美,而不是不穿衣服的美。
不穿衣服的美在我们中国没有传统,所以体现在礼仪上,我们对拥抱贴面等身体礼仪的感兴趣程度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
日本人的鞠躬给人的感觉也很好,但是又有点距离。特别是第一次见面,你是什么人也不知道,感情没有到很浓的地步,行此大礼感觉怪怪的。日本的这个礼仪和他们的和服、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因为日本是个跪坐的民族,保留了中国唐以前的生活方式,韩国也是这样,所以他们到现在最大的礼仪还是五体投地。这是真正的行大礼,趴在塌塌米上面,两手摊着,真是身体的五个体(四肢加上躯体)全部趴在地上行大礼。他们的鞠躬,是跪拜礼的一种简化形式。
握手礼仪相对中国人来说还是比较近了,也比较普及。作揖礼仪,握手礼仪,扬手礼仪,招手礼仪都是手礼仪。今天所说的作揖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项,多元里的一元,可以提倡,而且卫生。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宝库里,有些资源还可以为我们现代人所用,可以滋养我们现代人的心灵,可以参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元,更加合情合理,比如作揖。
采访/胡凌虹
吴礼权(复旦大学教授,博导)
现在比较常见的抱拳作揖,出现于清朝年间,是古代传统作揖的一种简化。作揖在老一辈人中还有,南方人比较少,我去北京,一些老年人还是会给我作揖的。作揖是一种很好的问候方式,我很赞成。人多了握手来不及,也不方便,一个人对着很多人,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远远作揖,很简便,不像鞠躬,比较复杂,也太累。相互之间问候,有的时候还要说话,说的到底得体不得体是一个问题,作个揖,不说话,意思到了就行。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但是现在却没有自己传统的礼仪了。能不能恢复作揖不一定,但作揖作为表现一个民族礼仪之邦的文明标志,一个抓手,提倡肯定是值得的。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应该有自己的礼仪,展现一种适合自己民族的东西。握手礼中西方人都用,怎么区别不同国籍呢?一般是从肤色上看。我们一见鞠躬就知道是日本人或韩国人,那么能不能一看到作揖就知道是中国人呢。作揖比握手还要简单、方便,推广的可行性还是蛮大的。人们会教宠物作揖,那么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不去学呢?至于采取怎样的方式,在男子之间、女子之间,男子和女子之间该怎么作揖,都是可以讨论的。当然人们已经习惯于西方的握手方式,普及作揖还是需要一个习惯的过程。
伊甸(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其实过去在老百姓之间作揖也不太多,需要到一定层次,比如知识分子,或者官员之间。如果付诸实践,我们国人都像过去一样作揖的话,我的感觉是比较怪,因为作揖不是单独的礼节、问候方式,它还包含着文化层面的问题以及历史的积淀,它是跟很多封建的文化,那种说不清楚的感觉混杂在一起的。刘半农先生提出了“作揖主义”,作揖的意思已经扩大化,不仅仅是问候,还是一种调和,和解,带有一种过去旧时代文化的痕迹,所以不宜普遍推行。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国家,需要的并不是去恢复古老的东西,恰恰相反是去创造一些新的东西。如果在创造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去学习西方的最文明合理的礼节。我是比较赞成西方的一些礼节,如握手,拥抱。尽管拥抱这个礼节我们还在使用,但是使用频率不及西方,在特殊的场合,表达特殊的情感,握手还是轻了点,可以选择拥抱。礼节是慢慢形成的,很难倡导出一种新的东西来。如果是刻意恢复作揖,也会有一种不自然的怪怪的感觉。如果现代人喜欢,把作揖作为一种礼节的方式来存在,也是可以的。在面向公众,没法体现握手问候的时候,作揖、鞠躬这样的方式比较合适。我平时很少作揖,不过一二十个人来告别,来不及一一握手,就作个揖代表告辞。作揖毕竟是国人比较熟悉的东西,在一定场合,用用也可以,大家都知道其表示的内涵及适用的地方。
姚渊(汉文化推广者,汉未央网站站长)
作揖跟我们汉服的推广在运行上有着相似性,日常生活中推广比较困难。汉服是在特定的礼仪场合中穿的,在穿着汉服的时候,应该有同汉服相适应的揖礼。所以我们复兴汉服,紧接着就是要复兴揖礼。揖礼不是非要依附在服装上,凡是你觉得有必要通过民族的方式来表达情感的时候,都可以作揖。只要你有心,哪怕行一个幅度比较小的揖礼都是可以的。所以作揖比推广汉服的门槛还要低。当别人知道我是做汉文化的,他们会很有意识地跟我作揖,但一般作的可能就是江湖侠客般的抱手礼、拱手礼。正规揖礼手是直的,用在庄重的场合。明清以后汉朝的礼仪不断衰弱,严肃的揖礼也不断衰落下去,在市民文化兴起之后,人们对作揖进行改造,形成了非常普遍的抱手礼、拱手礼。后来西方人看见的就是这种揖礼,所以他们认为穿着唐装马褂,行抱手礼的就是很中国的方式,其实很不得中国人的精髓。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揖礼就是最靠近现代的传统,却不知道实际上还有一种远离现代文化的传统,正规揖礼。它同中国的自信心,汉朝的黄金时代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提倡正规作揖的原因,有一种情感因素在里面。回到提倡推广作揖,我觉得有必要,因为如果你努力去登天,就可能登上一座山,如果你只想登上一座山,你登上的可能就是一座小丘陵。我们可以把作揖的目标放在日常生活中,在一般场合,随意一些,要求不用太高。但如果在穿着汉服的正规礼仪场合,我们还是提倡作正规的揖礼。此外,古代礼仪活动通常是男性之间,通常所说的作揖都建立在男性的基础之上,在现代,女子行怎样的礼仪,我觉得还需要规范和梳理。
同题问答
1、你知道“作揖”吗?具体怎么做,清楚吗?
Kent(加拿大籍华人):大概知道一点。
可人(编辑):不太清楚。
王强(公务员):作揖是中国文化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具体形式不清楚。
谢国剑(研究生):知道一点点,具体怎么做不清楚。
清水挂面(研究生):知道。可能清楚。
小鹏(外企职员):不清楚。
大树(自由设计师):知道,双手互握在前,弯腰60—90度。
Jane(经理助理):知道。
Amanda(澳大利亚人):知道,就是一只手抱另一只手,表示“你好”的意思。
2、你在什么场合,看见过哪些人作揖?
Kent:长辈们过年或看到尊敬的人。
可人:以前很老的电影里容易看到作揖。现在很少有人作揖了,年轻人不会,年纪大一点的人之间也不太会作揖。大概祖父辈才会有点关于“作揖”的记忆。
王强:年纪大的人,过年时,拜菩萨的时候。
谢国剑:电影、宣传广告片里,教科书上。
清水挂面:在电视里,当某人见到景仰的长辈时会作揖。
小鹏:婚礼上,拜年的时候。
大树:相声演员,古代影视剧里。
Jane:过年的时候。
Amanda:大部分在香港片,中文片里。我爷爷奶奶是中国人,移民到马来西亚,我记得小的时候,过年时,父母亲戚会相互作揖。
3、你平时作揖吗?在什么场合下,你可能会作揖?
Kent:一般没有。
可人:很少作揖。
王强:不太作揖。
谢国剑:很少作揖。
清水挂面:会。在尊敬的老者面前,或者与关系亲近的好朋友开个玩笑。
小鹏:给长辈拜年的时候。
大树:不作揖。
Jane:拜年的时候。
Amanda:平时不作。
4、看到一些学者、明星对大众作揖,你有怎样的感觉?
Kent: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就好像看到握手。
可人:没有感觉,很正常。
王强:感觉不错,蛮有民族特色的,有风度。
谢国剑:觉得可以,适用于人比较多的地方。
清水挂面:没什么感觉。
小鹏:挺好的,中式的传统礼仪嘛。
大树:表示谦卑或尊重;还有熟悉人之间表示亲热,感觉比较搞笑。
Jane:没什么感觉,很中国化。
Amanda:感觉就是中国传统的东西,比较有礼貌。
5、你觉得“作揖”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Kent:比握手古典,如果场合不对的话有点奇怪。
可人:一人对十人、百人的时候,作揖比较方便,此外,流行病盛行的时候作揖会有好处。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于握手,别人伸出手跟你握,你作个揖,人家会感到很别扭。一般来说,人与人接触的面积越大,关系就感觉越好,作揖让人感觉很客套。
王强:相比较握手,它有多个优点,(1)作揖比较卫生,降低传染皮肤病的可能性。例如在非典时期,很多人不愿意身体接触,握手改为作揖;(2)可以避免自讨没趣,握手是双向的,对方必须有所响应,若一方没有反应,另一方会比较尴尬,作揖不需要显示太多的协作性;(3)握手礼,有一定的规矩,需要上级、长辈、女士先伸出手,万一握手方式不正确,会给另一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但作揖不同,可以不必分上下级;(4)人容易出手汗,握手不是很舒服。作揖可以在对方不愿意握手的情况下,表达出自己的好感。作揖的缺点是不如握手关系亲近,因为肢体交流感觉更亲密。
谢国剑:相对而言,作揖在传统上有一段时间是被鲁迅等人批判的,带有封建文化的色彩。但若穿着唐装作揖,感觉就比较好。或者在隆重的场合,比较传统的氛围里,作揖会更加让人有认同感。
清水挂面:显示出个人谦虚和对对方的尊敬,缺点就是有些做作。
小鹏:我觉得优点是有中国特色,弘扬民族传统;缺点是没有肢体接触,略显疏远。
大树:好处和缺点不明,需要场合与心境。
Jane:中国的一个礼仪,使人感觉很谦虚。
Amanda:没有多大感觉,就是一种礼貌,延续了中国的传统。
6、日本人、韩国人见面会鞠躬,西方人见面通常会拥抱,你觉得有必要在现代提倡“作揖”这种中国的传统问候方式吗?
Kent:无所谓,可能有人觉得比握手卫生,不过我不觉得,握手有体温的传递,更能使双方贴近,作揖有点隔膜,或者一点点虚伪。还是要看场合。
可人:我觉得没什么必要,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作揖已经断掉几十年,硬生生地恢复还需要一代人的认可。这不同于日本、韩国,人家鞠躬的传统已经延续至今,整个社会都完全认可。
王强:有必要,中国有这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作揖从实际看也有诸多优于其他问候方式的地方。
谢国剑:这个仅仅是一种符号,现代提倡没有多大意义。只要从精神层面上领会就行。在平时的礼仪中推广作揖有这个可能,提倡作揖并不让人奇怪,但若是说到恢复、回归或者变为一种潮流,我预测不太可能。
清水挂面:没有必要,个人喜好问题。
小鹏:有必要,就像推崇唐装、汉服一样嘛,“作揖”有中国特色啊。
大树:不需要。有点老八股感觉。
Jane:提倡,有传统底蕴。
Amanda:有一点奇怪,因为这样的动作都是需要自然的嘛。如果人们越来越接受西方人的习惯,比如喜欢抱抱别人,也没问题,因为这样人感觉比较舒服。
7、你怎么看待人们喜欢教小狗或猴子等动物作揖?
Kent:作为玩耍没什么关系,好玩就好,没人在乎。
可人:我对作揖并不排斥,任何场合有人或者动物作揖都很正常。教动物作揖,应该来说是人想通过动物来表达一种心情,出于一种礼貌的方式。
王强:满有意思的。
谢国剑:满好看的,这可能与动物的特征有关系,作揖相比握手等其他动作更加容易些。
清水挂面:觉得挺好玩。
小鹏:无所谓。
大树:纯属是为了博得大家一笑,另不想讨论动物权利,已经被养着了还能说什么?
Jane:很好玩,他们很聪明。
Amanda:真的吗?没有见到过。
8、握手、拥抱、接吻、作揖、鞠躬这几种问候方式中,请按你的认可度给他们排个序。
Kent:我觉得要分场合和民族特点。作为和我同样种族的人,在普通见面的场合,我会这样排列:握手、作揖、拥抱、鞠躬、接吻。
可人:这个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大家不太认识的,握个手。关系非常好的朋友或亲人之间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除了握手还会拥抱。在长辈面前,或者崇拜的人面前,一般用鞠躬,表示尊敬。作揖排在比较后面。对于接吻,中国人不太习惯,人们还没开放到这个地步。
王强:握手、作揖,拥抱,鞠躬,接吻。
谢国剑:要分场合吧,在普通的生活中,握手肯定是最常用的。辞旧迎新,穿着唐装的时候,在比较隆重的场合,表示尊敬的场合,可能会作揖。拥抱是比较熟的人之间。鞠躬,一般演讲后可以鞠个躬。接吻这种问候方式在中国是极少见的,中国人难以接受。
清水挂面:握手、作揖、鞠躬、拥抱、接吻。
小鹏:握手、作揖、鞠躬、拥抱、接吻。
大树:握手、拥抱、鞠躬、作揖、接吻。
Jane:握手、拥抱、鞠躬、作揖、接吻,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式,一般不熟悉的都握手。
Amanda:拥抱、接吻、握手、作揖、鞠躬。不认识的人握手最经常了,拥抱是用在比较好的朋友之间,西方人喜欢抱抱别人。在澳大利亚第一次见面就是握手,见了几次面有点熟了的话,可以接吻,最后比较熟了,就会拥抱。
70后、80后时尚青年看作揖
今天,你作揖了没有?
沙然
小时候读《水浒》《西游》,熟人碰面,或者生人见礼,常常有这么一句话:唱个肥喏。
后来读《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才彻底弄清楚这个元明时期最通行的礼数是怎么回事了。所谓“唱个大喏”就是一面拱揖,一面口中称“喏”--至于为何说“喏”,大约与我们今天说“HI”差不多。总之这种敬礼方式叫做唱喏。喏声很大,腰弯得很低,叫做唱个大喏或唱个肥喏。肥者,饱满、火候到了的意思。
说到底,肥喏无非就是作揖,比作揖动静大点而已。
自从有清以后,满族的风俗规矩一统天下,男人见礼改成打千儿,女人照面须道万福。此后“肥喏”似乎就被彻底抛弃了。你看老舍笔下,落魄江湖的松二爷,八旗贵族的遗风犹在,提着鸟笼上茶馆,碰见常四爷,上前见礼,垂袖弓身,进一步退两步。忽又想起刚进门见王老板时忘了请安,马上转身补礼:“王掌柜,您好哇!”退二进一,王掌柜万没料到,赶紧还礼,也来了个退二进一,终归是晚了一拍。松二爷又连续来了三个退二进一,王掌柜还礼却是一步没赶上,步步赶不上,所有礼都晚了一拍。--据说这串台步,是老舍亲自教的。在欧洲巡回演出时,英国人高兴得直吹口哨:“Great marvelous as beautiful as dance!”(太棒了!妙不可言!像舞蹈一样优美!)
当满清的历史被雨打风吹去之后,民国又开始盛行“拱手作揖”这种礼节。相比打千的舞蹈性与雕塑感,作揖就未免单调了些。自解放后改为握手后,终于失传。
但海外华人依然固守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作揖,仍被世界公认为中华礼仪的典范。老外初到中国,若他聪明地学到了一个抱拳的动作,将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喜,拉近多少彼此的距离。
但问题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E时代,我们连电子邮件都懒得发,改为短信或者视频通话,我们还会作揖么?
好吧,让我们做一个假设,不作揖还能做什么呢?
握手?这是西方最普遍的礼节,那不凉不热的温度,不明不昧的笑容,不冷不淡的姿态,不大不小的力量。让你觉得,对面的这个人,是一架机器。况且,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告戒我们,80%的病菌来自于手部接触。你还敢去握么?那被无数细菌视作温床的手?
拥抱?当心那些别有用心的“抱抱团”,在你身上揩油。吃你豆腐不说,还会顺带掏走你的钱包。即使这样的遭遇微乎其微,也要小心了,谁敢保证他不会趁机把刚吃过早点的满手猪油使劲往你身上蹭?
鞠躬?拜托!腰弯多少度才算真诚呢?弯多了是卑躬屈膝,弯少了是心无诚意。总之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那怎么办,总不能像美国人那样一见面就互相啃吧。
所以,思来想去,只剩下作揖了。它比鞠躬多一个拜会的动作,因此也多了一份真诚。它比握手少了身体的接触,因此也少了一份危险。它不像拥抱那么故作亲热,却显得一团和气,它不如贴面那样刻露直白,更显得温文尔雅。作揖使得双方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因为受礼者必须还礼。作揖使人与人之间多了眼神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而又保持着受之父母的高贵的身体与尊严,不被碰触。作揖使得所有华夏儿女轻易就能认祖归宗——它是如此具有符号感的动作。
总之,作揖在当下,真是最好的礼仪方式了。敢问一句,今天,你作揖了没有?
作揖在当下的可行性
杜瓦
作揖,中国人传统的交往礼节之一。在商业味越来越浓、人情味越来越淡的今天,已很少有人再亲身实践。印象里,最近见到作揖,只有两次:一次是见于邻家一小犬卖弄新学来的本事,频频给我们这些围观者作揖;还有一次,应该是在“非典”流行的那个时期,握手、贴面的都免了,抱拳作揖,大家都安全。
具有3000年以上历史的“揖礼”是否该就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眼见着肯德基、批萨、UPS快递等等洋玩意充斥眼球,将我们的国产品牌推入冷宫,心中不免长吁短叹:难道连祖宗的礼节也要让位于他人?
就拿见面礼节而言,从任何角度而言,作揖也不输于握手礼、接吻礼。据传,起源于西方的握手礼,当年始现于武士决斗之场合,为了表明身上没有藏着暗器,故而握手。开句玩笑说,当年的握手之后,很可能就是一场厮杀,毫无文明优雅可言。别人决斗前的礼仪,作为了我们表达亲切之意的礼仪,何苦来哉,我们又不是缺乏自己的礼节?
尤其在当下,在花样百出的“抱抱团”逐渐演变为“1元钱抱一次美女”的闹剧时,我们的有识之士是否应该站起来呼吁揖礼的回归和提倡,这才是中国人自己的礼节。若问作揖在当下的可行性,随手便可举出几条,以应证其可行和优势。
1、古时的揖礼相对繁复,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当下,去繁留简,只需抱拳拱手上举就行。从简而行,并非三叩九拜,从动作的难度系数上来讲几乎为零,人人得以效仿。
2、央视的《百家讲坛》如今红透半边天。易中天火了、于丹火了,纪连海等等人都火了,他们宣讲的是什么?说到底,不就是古人的一些东西吗?不就是老百姓都知道但都说不太清楚的一些史实常识吗?因此,在这文化哺乳过程中,易中天、于丹等人被扣上“文化奶爸、奶妈”的帽子也不见怪。从《百家讲坛》声名日隆中更可窥见的应是什么?恕我大胆妄言,一是国人普遍的文史知识的匮乏;二又恰恰是如今的国人对老祖宗的历史如饥似渴的了解愿望。那么,从心理而言,揖礼的回归也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试想,如有一日,《百家讲坛》上出现“中国的礼仪”之类的演说,定当唤醒国人的认知,揖礼等完全可以被现代人接纳采用的,传统礼仪重新被推崇、流行,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就看《百家讲坛》的编导何时采纳了!
3、孔子之道,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若干年前,如果重提孔孟之道,提倡推行古法礼仪,定被扣上种种大帽子。而如今,国人的思想越来越解放(当然还不是完全开放),既然连师洋之流也可以我行我秀,我们重提老祖宗的文明礼仪更不会被看得像洪水猛兽一般。从人们的思想解放度而言,作揖在当下,很可能被看作一种时尚的传承,而非“老八股”。
4、就个人卫生方面而言,作揖更有着其它礼仪方式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握手其实最不卫生,看不见的病菌随手传播,女孩子有时候被人家硬握着不放,更是有苦说不出;贴面接吻最不自由,别人左脸凑过来了,再不愿意,也得以脸还脸,有时还得主动还以右脸。拱手作揖,不仅能避免双方皮肤直接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病菌传染,也可使双方心里都比较踏实。极度重视个人健康的现代人,干嘛不去推行揖礼呢?
5、韩少功先生曾经如此赞誉揖礼的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也。”要想当壮士,不一定轰轰烈烈,昂首挺胸作个揖就行。大家平起平坐,老百姓更容易接受。
由上可见,见面作揖,不仅是一种文雅而得体的礼节,更可以称作是一种科学而卫生的礼节,难怪《新闻周刊》曾经如此定义:“中国人的‘作揖’是世界上最文明的礼节”。那么,你有什么理由阻止它重回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来呢?
80后,敬意之礼成了原创的舞台
李志春
80后的时尚青年随意而奔放,敬意之礼这种中规中矩的礼节不是万分重要时刻决不轻易示人,他们在“自然状态”下,敬意之礼成了原创的舞台。
中国自古见面便有作揖之礼以表敬意。所谓作揖,既手到、口到、耳到,三位一体以向对方示敬。而如今这种三位一体被解构分离,手归手,说归说。路上两人见面,少有敬称,取而代之的是眼睛“噌”一亮,随即发出“章鱼!”“伟哥!”这种宏亮而又缺乏内容的声音。随着招呼完后,两人相背而去,谁都忘记了刚才的事情。
诚然,直呼昵称多少有些随便,但似乎却是他们的礼,是打消两人路过不语而尴尬的一种方式,见面一声“HI!”,既显出时代气息,又算是共识的礼术。将繁化简,将简化“懒”。与亲朋道别,一句“大家再会”取代传统的一一告别,这就是速度加效率。将简化“懒”是本事,将“懒”化无,那是境界。
见面打招呼多麻烦,先要挣扎着从不愿意开口到开口,随后要“使劲”震动声带,好不容易在伤了数以千计的脑细胞后才憋出几个字。点头多简便。脖子支了一天也累了,间歇性下垂,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快而猛的点下头,既“郑重”(对方来看点头用力呗!),又让脖子玩了下“过山车”,一个看看舒服,一个点着也自在。
当口到、手到、耳到被解构开了,当敬与礼被割裂开了,我们要追问:80后的时尚青年,用什么礼仪来表达我们的敬意呢?我们还剩下什么能在这个时代示出我们的敬意呢?
专家评作揖
作揖,从天人合一谈起
采访对象:翁敏华
记录:李志春
编辑整理:何菲
翁敏华,作家,民俗学家,上海师范大学女子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戏剧与民俗》、《中日韩戏剧文化因缘研究》等九部学术著作及散文集《讨好岁月》。
作揖,从自然崇拜而来
“五四”以后,中国文化打破了很多束缚,有很多坏的东西被革除了。革除的时候是必须要心狠手辣下刀子的,就像对癌症动手术一样。动完手术以后呢,应该是要调养的。不是说中国文化得了癌症后就一无是处了,得过癌症的人还是可以康复的,康复了以后还是有很多健康的东西能够发挥它的作用。
比如说我最欣赏的中国文化就是“天人合一”。这个世界观不光是我们国人要重新解读,而且这对于全世界都是一笔财富。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接受的教育就是人定胜天,都是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就是不断的斗斗斗。结果受了多大的损害,我们心里很清楚。所以我们现在真的是到了要重解“天人合一”、创建一个和谐世界观的时候了。
“天人合一”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现代人向大自然无穷尽地索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病。包装过剩,物质过剩,对人类来说并非福音,因为你的享用已经超出你的需要了。
实际上很多中华文化包括那些仪式都和“天人合一”有关系。
比如说作揖这么一个小小的礼仪,其实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它分三类。
一类叫天揖。它是对天表示一种敬重,是一种敬畏之心。“无法无天”当中就有个“天”字。天揖首先是敬天的用处,然后是对天子,对所有敬重的人,比如对老师。天揖的手势是:稍稍地往上举,叫推手小举。(示范动作)
一类叫土揖,是从大地崇拜而来的,叫推手小下也。它是从大自然崇拜过渡到对人的敬意,比如老师对学生稍稍的来一下。你看这种名称,天揖,土揖,都是从自然崇拜而来的。
还有一个平辈人之间的,叫时揖。天揖和土揖实际上是空间之揖,而时揖是时间之揖。用了个“时”,那就是平推,叫平推手也。
作揖,用手,用口,用耳
中国文化和中国字是很有关系的,中国字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一个密码。
比如“揖”,它就是用手,用口,用耳,这三项都要有。
提手旁,一个口,一个耳,不光是抱叠双手作一个揖,还要加上谦恭的用语,所以要用口,而且要能够倾听,不能漫不经心的。人家在说谦恭的话“请多多关照”“请多多指教”,你不能不带耳朵。这三点达到了,这个礼节才到位,这才是“揖”。
所以我们中国很多文字很有趣。比如说“昂”,“昂”就是太阳神崇拜啊。上面一个“日”,下面两个手这么摊着(示范动作),这实际上也是自然崇拜的一个符号。我教的一个美国女领事,她问我“群情激昂”什么意思。“群情”她知道,那么什么叫“激昂”她不明白。我说“激”就是风吹过水面,所以是三点水。风吹过水面是个什么样子呢?你想想。“昂”是什么,就是人摊着两只手看太阳,我演示给她看,说“你看像不像”。她说,哎哟,我懂了!
这比什么注释都要好,也是汉字的好处。
作揖与服饰有关
我今天穿了件中式衣服作揖,是因为我觉得作揖跟服饰,和场合都有关系。穿牛仔裤作个揖就不太像。西装革履的作揖也不像,必须是像我现在这样的大袖子的,宽松的,中国式的,而且即使是旗袍也不合适作揖。
作揖时最好有翻袖的动作,(动作演示)没有当然也无所谓,但是作揖的感觉必须是和中式衣服一脉相承的。
我也问了许多人,同辈的,学生的,老师的,他们也各有各的说法,有的认为,男女平等,男的可以作揖,女的也可以作揖,女的作揖也可以很豪爽,也很拿派(北方人说法)。但是也有人说作揖也太江湖气了吧。我说这个江湖气没有关系。江湖这个词多好啊,我们把它想像坏了,过去还有江湖学派,江湖诗派,学术也有江湖。江湖气和流氓气不是一回事情,江湖气是要一点的,豪迈得很。
有的老师认为女的还是应该幅度小些,我想想那变成“万福”了。“万福”好像不太行。穿旗袍作“万福”还行,旗袍本来就是显腰的,“万福”是在腰上的礼仪,感觉比较合适。
该行何种礼仪视场合而定
现在的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尤其上海人。
不像过去,过去中国人的礼节是问:你吃饭了么?这个问号是期待别人的回答,一表明了中国人吃饭的不容易,二是从表情上也显示出他要你回答。那么就站下来开始聊天。今天做什么啦?买什么菜啊,什么菜和什么菜放一起炒,哎哟,就可以讲上半天。这是真正的问候,是要“问”的,然后“候”在那里,等你回答。
现在哪里有这样的闲功夫啊!过去常说的“你上哪去啊”,可这关你什么事啊,我上哪去还要向你汇报啊……我们过去的礼节好像有点打听的味道呢,后来就变成“你好”,现在越来越简化。所以可以提倡比如作揖礼仪、微笑礼仪、注目礼仪、招手礼仪、扬手礼仪等等。
礼仪视场合而定。有时候骑车你不能作揖,但是你已经看见别人,别人也向你微笑了,你可以扬一下手。过去我们不是擦肩而过,要对面站定说一回话,后来变成擦肩而过说声“你好”,现在变成擦轮而过不是擦肩了,不是自行车就是汽车了。那么擦轮而过时采用的礼仪就只能简化为扬一下手、微笑一下。
滋养现代人心灵的传统礼仪
中国人比较含蓄,东方人都这样,所以作揖等手礼比拥抱合适。拥抱有时会吓人一跳,感情没有到那么浓的时候干嘛要拥抱。东方人艺术上的美感灵感,大量的来自于自然。山水对东方艺术家的吸引超过人体。只要看看我们的唐诗宋词就知道了。当然后来也有些艳诗是描写一点人的身体,但主流的还是山水美,也体现了我们崇尚的“天人合一”。而西方艺术家的美感灵感大量的来自于人体美,特别是女人的线条美。现在大家对《满城尽带黄金甲》有反感,这和我们的传统有关系。我们强调的是含蓄美,是穿衣服后显得美,而不是不穿衣服的美。
不穿衣服的美在我们中国没有传统,所以体现在礼仪上,我们对拥抱贴面等身体礼仪的感兴趣程度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
日本人的鞠躬给人的感觉也很好,但是又有点距离。特别是第一次见面,你是什么人也不知道,感情没有到很浓的地步,行此大礼感觉怪怪的。日本的这个礼仪和他们的和服、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因为日本是个跪坐的民族,保留了中国唐以前的生活方式,韩国也是这样,所以他们到现在最大的礼仪还是五体投地。这是真正的行大礼,趴在塌塌米上面,两手摊着,真是身体的五个体(四肢加上躯体)全部趴在地上行大礼。他们的鞠躬,是跪拜礼的一种简化形式。
握手礼仪相对中国人来说还是比较近了,也比较普及。作揖礼仪,握手礼仪,扬手礼仪,招手礼仪都是手礼仪。今天所说的作揖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项,多元里的一元,可以提倡,而且卫生。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宝库里,有些资源还可以为我们现代人所用,可以滋养我们现代人的心灵,可以参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元,更加合情合理,比如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