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的创新理念与技术支撑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zd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高校应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在推动徐州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与智力支持。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矿大校长葛世荣教授,听他讲述一座城和一所大学共生共荣共发展的故事。
  记者:作为扎根在徐州的行业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在徐州的转型发展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葛世荣:中国矿业大学是行业特色高校的代表,在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地方经济建设。围绕徐州的转型发展,矿大在理念引领、技术支撑、人才输出等方面作出了很多贡献。
  为给徐州塌陷地治理提供科学引领,矿大借鉴德国鲁尔老工业基地治理经验,积极筹建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经过进一步加强实体化运作,在中心平台上建立了江苏省“老工业基地资源利用与生态修复”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此后,学校协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等单位,在潘安湖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中,开展了多项科技攻关。我校环测学院、力建学院(包括后来组建的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等多个院系的专家学者与地方国土部门等一起进行了大量而艰苦的工作。
  除了被誉为徐州转型发展得意之作的潘安湖生态修复,学校还和徐州市联合实施了安国生态湿地、九里湖湿地公园等示范工程,累计综合治理采煤塌陷地17万亩,新增加耕地5万余亩、新增建设用地近1万亩,转移煤矿工人12000多名,为徐州转型成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中国矿业大学在矿山治理、生态修复方面有很多原创性的成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长期的塌陷地治理和生态修复中,你们的系统集成方案是如何形成的?
  葛世荣:从20年走过的路来看,我们在做生态修复尤其是矿区生态修复的时候,大概有五个方面是值得去思考或再总结的,这五个方面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修复的解决方案。
  第一,理念全方位。树立全方位的理念,首先要把煤炭的开采过程、后来的修复过程、修复以后的生態环境这三个环扣起来,也就是对采前、采中、采后的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考虑。采前,要做环境评估;采中,要考虑减少排废排污、地表损伤等问题;采后,要考虑环境治理、修复和生态问题。这是一个全方位的事情。其次,是不能仅仅局限于矿业大学来做这个事,要从国际、国家和学校三个层面来考虑。国际层面,我们2008年成立了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通过这个国际性平台,可以了解到全球的治理经验。国家层面,我们参与组织过贵阳生态文明论坛,多次设立分论坛探讨矿山绿色开采和生态修复这个话题。因此,在做生态修复这件事上,如果单单矿大一个学校去做的话,体现的力度或者实施的深度肯定不会有这么大。
  第二,思维系统性。塌陷区治理跟采矿条件、地质条件高度关联,但以前我们的修复只顾地表,很少考虑地质、岩石等情况。我们在对徐州北部塌陷区进行修复的时候,就提出要有系统性思维,不能靠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拿别人课本来模仿。例如,请采矿专家评价每一个矿区、每一个煤层的沉陷状态,然后请环测专家利用遥感、卫星、GPS等技术做地表沉降勘察,再请地质专家对整个沉陷区的土壤、水质、岩层的承载能力等进行勘测,之后由建筑专家通过这些数据,来评估这些土地哪些可作建设用地、哪些可作工业用地、哪些可作商业用地等。我们当时提出了六个“宜”:宜工则工,宜建则建,宜商则商,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渔则渔。通过系统性的状态评价、性能评估、功能设计、价值分类,拿出一个完整的煤矿塌陷地修复立体规划图,形成了系统的、清晰的修复技术思路和土地价值评价、利用的途径。这就是一个系统性的生态修复思维。
  第三,价值引领性。生态修复不能孤立来做,它需要有引领性或者带动性,要和地方经济、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我觉得生态修复有三个层次:转变环境,是最基本的;带动发展,是中间层次;引领性,才是最高层次。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就想着借助采煤塌陷地修复,变塌陷地洼地为生态高地,现在这个目标基本实现了。研究贾汪矿区转型时,我们建议要转变观念,将大片采煤塌陷地视为宝贵资源,把矿工村和矿区农村的搬迁、改造及生态系统的修复融到一起,把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融入矿区生态修复规划之中。徐矿集团的矿工新村、韩桥煤矿博物馆等就是那会儿规划建设的。这些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转变,当时都经过反复研究设计,是具有引领性的。
  第四,各方协同性。这个协同性,主要指政产学研金的协同推进,即政府有主导性、企业有积极性、学校有创新性、金融有扶持性。政府要有积极性去主导,如徐州市委市政府就有这种主动性和发自内心的需求,很早就主动谋划把徐州建设成为美丽徐州,解决南北城区环境不均衡问题。采煤塌陷地隶属的徐矿集团对生态修复有深刻认识,参与积极性很高。对于我们矿大来说,则要根据国内外生态修复经验,不断地创新集成技术,主动与地方发展战略合拍、跟企业发展需求接轨,使大学的科研工作接地气。徐州矿区生态修复成果实际上是徐州市委市政府、中国矿大、徐矿集团等各方面协同创新的结果。
  第五,转型全要素。以前的生态修复,基本上是少要素或单要素来考虑生态修复的结果,即只看到环境改善这个单一要素。所谓全要素,就是既以山清水秀为目标,又以民富市强为追求,否则生态修复工作难以持续化。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那就要把生态转型和产业转变、生活转好连到一起,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变美、产业结构变轻、百姓生活变好。最后的目的,是转型要落实到转产上去,转产要实现转变的目标。这三个“转”,其实就是贯彻生态修复全要素推进的重要落脚点,它既有工程要素,也有生态要素,还有土地资源要素和区域绿色发展要素。因此,生态的问题、资源的问题、资本的问题,包括民众的就业问题等,一定要全方位谋划设计。
  记者:徐州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做法,对其他同类城市有哪些借鉴意义?对于高校和科研工作者来说,个人和团队的学术成果应该怎样与地方发展结合在一起?
  葛世荣:我国东部矿区基本已进入资源枯竭阶段。全国有资源型城市262个,而再生型城市不足9%,资源再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修复任务十分艰巨。我觉得,资源型城市要把采矿废弃资源和沉陷地作为一种可利用的后备资源,而不能将它当作一个包袱,要树立采矿后时代的持续发展新思维。徐州转型成功不仅惠及当地百姓,还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这里面的理念观念、规划设计、科技研发、融资投资、管理政策等,都是其他同类型城市可以借鉴的。当然,我们也要进一步系统、全面梳理过去的经验,根据自然资源部和生态环境部的新要求,以及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使命,继续创新理论体系,提升修复技术体系,构建矿地统筹理论、矿区乡村振兴模式,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矿大与徐州结缘40年,市委市政府一直把矿大当作宝,我们也一直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大学的使命之一,鼓励科研工作者主动和地方联系,积极推广科研成果,到实践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1978年搬到徐州后,矿大坚持发挥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为区域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始终坚持校地融合,跟地方经济紧密相扣。我们的人文学科主要做战略研究和文化育人,工科则基本上是贴近地方的发展,徐州的生态修复、国家高新区安全科技产业园等都是由矿大的优势学科来支撑的。
  责任编辑:张宁
其他文献
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心理學家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并且他们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
期刊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97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大代表汇聚上海和嘉兴,中国共产党从此诞生,在古老落后的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期刊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江苏作为科教资源大省,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优质高校资源,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是江苏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途径。  从现状来看,江苏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首先是科技成果转化程度明显加深。近五年来,为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江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举措,在全国较早实施了“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构建国
期刊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对如何建设人民满意的“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舆情与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靖鸣教授。靖教授从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功能定位、运营维护等方面阐述了对管好用好政务新媒体的思考。  政务新媒体进入亟待转型升级的“下半场”  【记者】 政务新媒体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端的,从开始萌芽到现在的蓬勃发展,您
期刊
8月28日下午,省委、省政府邀请48位来自省内外两院院士举行座谈会,听取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院士们结合各自研究领域,围绕江苏科技创新各抒己见、坦诚建言,就建设科技强省、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基础研究与新产业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等提出了一系列积极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江苏应该加快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工作的步伐,积极搭建军民融合科技公共服
期刊
调高发展坐标、提升发展质量,是江苏必须打好的战略主动仗。而调高发展坐标、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思想大解放。唯有推动解放思想,才会真正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站位不高、视野不宽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  首先,通过思想大解放提高发展站位。发展站位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视野、推动工作的魄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提高发展站位,才能跳出原先的思维定势,弥补发展的不足,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
期刊
8月28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暨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在宁举行。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注入磅礴的科技动力。  娄勤俭
期刊
2018年7月,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科学内涵、总体要求,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关键所在,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的决胜力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重点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使用工作,在建立健全干部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
期刊
江苏高校数量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均居全国首位,高校专利授权数也全国领先,在苏两院院士数量一直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实的科教大省。更好地开发利用和挖掘江苏科教资源富矿,最主要的是为高校院所做好“支前”服务,把高校院所科技创新的巨大能量进一步释放出来。  进一步完善聚才用才机制,激发创新人才潜能。以靶向引才为关键,充分发挥战略科技人才的集群效应。以“链式反应”来形成人才持续集聚涌现的局面,针对院士、学术带头人
期刊
编者按:为促进全省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本期围绕如何更好地释放科教资源活力、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业体系等问题,从专家视点和实践维度刊发一组专论文章。科技創新的专家视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