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分型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患者的病理分型及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上海仁济医院就诊的119例GI-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参照2010版WHO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及分级标准对其进行病理分型,了解本组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总体生存率;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纳入分析的因素除了常规的临床病理因素外,还包括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

结果

119例GI-NEN患者中男性83例(69.7%),女性36例(30.3%);年龄24~86(中位数61)岁。肿瘤位于胃70例(58.8%),十二指肠10例(8.4%),小肠2例(1.7%),阑尾3例(2.5%),结肠12例(10.1%),直肠22例(18.5%)。肿瘤直径为0.6~20(5.4 ± 3.3)cm。病理分型:G1级神经内分泌瘤25例,G2级神经内分泌瘤7例,G3级神经内分泌癌87例。119例患者中113例(95.0%)获得完整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5(1~112)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58.4%,其中G1级、G2级和G3级患者分别为100%、71.4%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1岁(P= 0.000)、肿瘤原发于胃、十二指肠和结肠(P= 0.041)、肿瘤≥4 cm(P= 0.002)、病理分型为G3级(P= 0.000)、TNM分期更晚(P= 0.000)及术前血PLR≥133(P= 0.017)者5年生存率更低,但术前血NLR水平与预后无关(P= 0.2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HR= 3.036,95%CI:1.548~5.956,P= 0.001)、肿瘤病理分型(HR= 1.852,95%CI:1.099~3.122,P= 0.021)、淋巴结转移(HR= 2.635,95%CI:1.198~5.797,P= 0.016)及远处转移(HR= 2.685,95%CI:1.383~5.214,P= 0.004)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PLR水平未获证实(HR= 1.735,95%CI:0.947~3.176,P= 0.074)。

结论

GI-NEN恶性程度较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与患者预后有关;术前血PLR水平可能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但血NLR水平与预后无关。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病理检查无淋巴结转移(pN0)的pT1b~T4a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相关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食管疾病诊疗中心数据库中行根治性切除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病例入组标准为:(1)首次发病、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2)肿瘤分期均为pT1bN0M0~pT4aN0M0;(3)采用经右胸翻身二切口或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性手术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引流液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对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期间,对术前明确诊断为结直肠癌并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证实肿瘤无残留、且手术前后均无感染的患者于术后1、2、3、4、5 d连续监测其腹腔引流液中的CRP水平,对比是否出现吻合口瘘患者CRP水平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腹腔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常见消化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 (CA125)和糖类抗原19-9(CA19-9)在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中的升高情况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确诊GEP-NEN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入组条件为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治疗前AFP、CEA、CA125和CA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