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GI-NEN)患者的病理分型及预后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于上海仁济医院就诊的119例GI-NE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参照2010版WHO神经内分泌肿瘤分类及分级标准对其进行病理分型,了解本组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总体生存率;并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纳入分析的因素除了常规的临床病理因素外,还包括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
结果119例GI-NEN患者中男性83例(69.7%),女性36例(30.3%);年龄24~86(中位数61)岁。肿瘤位于胃70例(58.8%),十二指肠10例(8.4%),小肠2例(1.7%),阑尾3例(2.5%),结肠12例(10.1%),直肠22例(18.5%)。肿瘤直径为0.6~20(5.4 ± 3.3)cm。病理分型:G1级神经内分泌瘤25例,G2级神经内分泌瘤7例,G3级神经内分泌癌87例。119例患者中113例(95.0%)获得完整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75(1~112)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58.4%,其中G1级、G2级和G3级患者分别为100%、71.4%和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单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1岁(P= 0.000)、肿瘤原发于胃、十二指肠和结肠(P= 0.041)、肿瘤≥4 cm(P= 0.002)、病理分型为G3级(P= 0.000)、TNM分期更晚(P= 0.000)及术前血PLR≥133(P= 0.017)者5年生存率更低,但术前血NLR水平与预后无关(P= 0.2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HR= 3.036,95%CI:1.548~5.956,P= 0.001)、肿瘤病理分型(HR= 1.852,95%CI:1.099~3.122,P= 0.021)、淋巴结转移(HR= 2.635,95%CI:1.198~5.797,P= 0.016)及远处转移(HR= 2.685,95%CI:1.383~5.214,P= 0.004)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血PLR水平未获证实(HR= 1.735,95%CI:0.947~3.176,P= 0.074)。
结论GI-NEN恶性程度较高,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肿瘤分期与患者预后有关;术前血PLR水平可能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作用,但血NLR水平与预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