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植被指数增强石漠化信息研究

来源 :地理空间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Sky_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石漠化与植被指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选取RVI、ERVI、NDVI、PNDVI、EVI、GEVI六种遥感植被指数,利用"植被指数特征+欧氏距离+混淆矩阵"的方法对遥感植被指数增强石漠化信息的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植被指数特征分析和欧氏距离评价了6种植被指数在不同石漠化程度之间的区分能力,并基于混淆矩阵验证了6种植被指数增强石漠化信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GEVI区分不同石漠化程度的效果最好,分类精度最高为85.15%,Kappa系数为0.795 9;PNDVI和NDVI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利用"植被指
其他文献
通过对滑县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现状调查,探索滑县“四水”问题解决方案,探寻滑县“四水”统筹治理新思路,助推滑县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高质量粮食生产大县作用。
针对传统的城市部件普查工作效率低、定位困难、缺乏安全性等弊端,提出了一种新的普查方式。利用车载雷达技术进行城市部件普查,即利用车载雷达对部件信息进行快速扫描,再通过采集的点云信息对部件进行精准定位,采集的全景照片展现部件的形态信息,可更方便地对部件数据进行内业采集。该普查方式不仅能快速更新部件数据、准确定位部件信息,而且避免了过多的人工外业采集过程,同时采集的点云和全景照片数据可重复利用,避免了数
遥感影像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的基础数据之一,时序影像匹配是多时相遥感数据服务于自然资源资产评估的关键。大量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单元(林地、耕地、湖泊、草地、湿地)位于地形平坦地区,采用传统影像匹配方法得到的正确匹配点较少,匹配精度较低。提出了基于视野感知的CNN-SIFT描述符,利用孪生网络模型感知同名点的视觉差异特征,根据地形自适应调节视野范围,从而增强匹配能力。结果表明,与邻域范围为1
针对传统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的不足,根据研究对象特征构建了一种改进的面向对象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提取分类方法。首先利用SLIC超像素算法对影像进行分割,并提取分割后影像的纹理、光谱和形状特征;再利用SVM分类器提取影像信息,区分相似性较高的耕地和道路;然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水体和人工表面;最后对不同地物信息的提取结果进行拼接,实现土地利用分类。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相比,该方法的分类精
对比分析了五点法、张力样条函数法和Bezier函数法在等值线光滑中的适用性,针对Bezier函数法中曲线在等值点位置缺失的问题,引入了以等值点和切线点共同作为控制点的方法进行改进。结果表明,在一定等值点密度下,五点法仅适用于数量指标变化平缓、等值线分布较稀疏的情况;数量指标变化剧烈时,宜采用张力样条函数法或改进后的Bezier函数法。改进后的Bezier函数法能够平滑经过所有等值点位置,且不会出现
目前我国自然资源卫星观测应用体系逐步完善,卫星数据获取能力大幅提升,自然资源省级卫星中心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分析了卫星遥感和省卫星中心建设现状;结合省卫星中心的主要任务,提出了新时期卫星中心的发展思路和方法,有利于省卫星中心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自然资源管理,服务于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行业领域。
立足于湖南省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实践情况,从遥感影像基础保障能力、变化图斑智能解译效果提升、管理服务数据快速统筹提供、各级执法监察人员协同配合、执法监察联动机制建设、地方执法监察基础能力提升等方面阐述了目前遥感技术支持下的执法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建议,能为新形势下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详细分析了线阵影像外部和内部标定参数对像点定位误差的影响,基于线阵影像初始像方误差,有效分离并估算了外定标参数的常数项。设计了不同参数的检校实验,逐个解算各定标参数的数值,并验证了分析与判断结果。利用多景影像验证了内外定标参数解算结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青海省连续运行参考站(QHCORS)作为二等重力点,选点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要求。以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国家重力基本网补测与加密重力测量项目、1606工程重力基准网为起算点,利用两台CG-5型相对重力仪在QHCORS基准站上进行了二等重力测量,建立了青海省二等重力网。平差后点位重力成果精度平均中误差为18.00×10~(-8)ms~(-2),满足规范要求。
可追溯管理对涉密地理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了可追溯管理在涉密地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涉密地理信息管理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对于完善涉密地理信息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