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就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新时期下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德育渗透
当前对于加强初中生德育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增多,这对当代的初中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德育教育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正是德育教育的最好主阵地,它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注意陶冶情操,养成德育品德,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好品质。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转变旧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上有很多人常常把“分数”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分数高就一切都好,从而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的倾向。然而现实的德育评价标准却是诸多方面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思想品德课本质上就是一门德育教育课,它的任务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更是铸造了学生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是集德育与智育内在统一的德育课程,它集中地体现了对学生德育知识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在德育方法上,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作用,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针对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的特点,我在实际教学中,较多的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研讨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对某一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摆在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是怎样创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共同追求的目标。比如,我上每节课前安排5至8分钟的演讲,用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心理素质等能力。学生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身边小事、新闻时事、社会热点等。 还有,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现实学生中存在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点让学生进行研讨,最终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让他们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的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教学流程,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为了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必须在知识传授的准确度上下一番功夫。教者要根据教材实际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生动的教学,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流程中,更应注重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流程系统化、艺术化,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观点的空间,这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者要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因为学生对身边的事倍感亲切,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师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之时,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情感上的渗透不仅在课上,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就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多谈话,以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寻找一种更佳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潜移默化的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
四、利用课外活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思想品德课教学,课外活动不容忽视。因为课外活动是巩固拓宽课堂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丰富学生知识,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行之有效途径。为此我利用重大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演讲活动,以德育教育为内容,使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以此为内容写读后感,教育学生要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还定期组织学生阅读与品德课内容相关的报纸、杂志和课外书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书写调查报告,运用事例和数据,通过今昔对比,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带来的新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的人生目标。同时还观看一些知名人士的教学视频,使他们知道感恩,激发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学会做人。使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在无形中得到增强,促进正确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德育教育有它独特的教育效果,这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的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应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适时适度,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的。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德育渗透
当前对于加强初中生德育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十分紧迫的任务,近年来,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增多,这对当代的初中生德育教育提出了更为艰巨的问题,引发了一系列严峻的德育教育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正是德育教育的最好主阵地,它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还注意陶冶情操,养成德育品德,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好品质。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和自身的教学经验,下面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做法:
一、转变旧观念,在实际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社会上有很多人常常把“分数”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分数高就一切都好,从而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育的倾向。然而现实的德育评价标准却是诸多方面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沒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思想品德课本质上就是一门德育教育课,它的任务不仅在于给学生提供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更是铸造了学生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是集德育与智育内在统一的德育课程,它集中地体现了对学生德育知识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在德育方法上,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的发展。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作用,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针对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的特点,我在实际教学中,较多的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研讨课、辩论课、演讲课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由的表达对某一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摆在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是怎样创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共同追求的目标。比如,我上每节课前安排5至8分钟的演讲,用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心理素质等能力。学生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身边小事、新闻时事、社会热点等。 还有,在具体教学中,可结合现实学生中存在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观点让学生进行研讨,最终引导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让他们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使他们的是非的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
三、注重教学流程,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为了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更有效地渗透德育内容,必须在知识传授的准确度上下一番功夫。教者要根据教材实际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进行生动的教学,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流程中,更应注重细节,合理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流程系统化、艺术化,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表达自己见解和观点的空间,这是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前提。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教者要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对他们进行教育,因为学生对身边的事倍感亲切,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师生在感情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之时,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机。情感上的渗透不仅在课上,还可以延续到课后。教师就应该与学生多交知心朋友,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多谈话,以便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寻找一种更佳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的实际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潜移默化的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目标。
四、利用课外活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思想品德课教学,课外活动不容忽视。因为课外活动是巩固拓宽课堂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丰富学生知识,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行之有效途径。为此我利用重大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演讲活动,以德育教育为内容,使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并以此为内容写读后感,教育学生要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还定期组织学生阅读与品德课内容相关的报纸、杂志和课外书籍。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书写调查报告,运用事例和数据,通过今昔对比,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以来带来的新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了他们自立自强的人生目标。同时还观看一些知名人士的教学视频,使他们知道感恩,激发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学会做人。使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在无形中得到增强,促进正确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总之,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德育教育有它独特的教育效果,这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的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应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适时适度,才能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从而达到预期的德育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