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虚实是中国绘画美学中的重要课题,山水画形式美规律更多地集中在虚与实的审美意识方面。艺术创作就是把客观存在的真实化为主观情思的表现,画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不在画内,而在画外;不但在笔墨之内,而且在笔墨之外。“言有尽而意无穷”,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就是虚和实的辩证关系。故此,虚实概念既是一个艺术意境创造问题,又是一个空间观念和艺术形式结构问题。
关键词:绘画美学 虚实辩证关系 艺术意境创造
虚实是山水画中的重要创作方法,在山水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丰富的表现。从对虚实辩证的认识,到通过画面有限的形象去表现无限的意境,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自然界的物象有远近、大小、明暗的不同,天气有阴晴、雨露、风雪之分;景物有强弱、清淡和雄秀之别,故此,必然产生虚实之变。从整体上来看,虚实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画面上的虚实布置与主次、轻重、聚散、开合有密切的关系。景物之间通过虚实处理使其形成空间层次,在对比中产生节奏,使画面气韵生动,主题突出,意境深邃。从构成画面的笔墨来看,一般用笔密集,墨色浓重处为实;用笔稀疏,墨色轻淡处为虚。一幅画寥寥数笔,我们说它简淡幽远,是因为有寥寥数笔之实。如果连这数笔之实也没有,白纸一张,反而失去淡远之虚。同理,一幅画茂密深重,我们说它饱满浑实,是因它实中有虚,而不是黑纸一张,否则,实也不复存在。在山水画中,用各种虚实、浓淡、疏密变化的笔墨造型,构成景物的虚实效果,能够更好地为主题意境服务。
从艺术处理角度讲,一幅画应该有虚有实,虚实相生。在山水画中对天光水色、云烟溪瀑的处理大都以虚为之,就是利用宣纸的白色,不做渲染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这无笔墨无形象处,可以是实有之形。天、水、雪也可以是虚无之空,这种空灵的境界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因此,中国画特别讲究“妙在无处”,即“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这无,是一片空白,是有笔有形之中空出来的,是人为的留白。这白,倘留在墨色中,可打破死寂,使混沌中放出光明,倘在墨色形象之外,便可依形取意,像天像地像云像水,像灵气之往来。在构图中,这种留白的位置、形状、大小、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得当,能使画面妙趣横生,气韵生动。另外,远近大小也是虚实的一种形式。由于透视的原因,近景往往处理得较大、较重、较实,用笔详而密;而远景就较小、较轻、较虚,用笔略而疏。具体作画时要确定以虚为主或以实为主,不宜平均对待。
从山水画艺术意境创造角度讲,将情思寄予造化,化景物为心象,实际上就是虚实的辩证关系。中国画的空白是一种绘画语言,画家更多着意于化客观感受的实质景物为艺术表现的虚实意象,在表现自然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的开拓。所谓虚实相生,就是摆实布虚,把虚实作为一对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来对待。实是直接描写,虚是间接映衬,两者从具体和抽象中相互渗透引发,转实为虚,以虚代实,使虚的空间化为实的生命,将意趣引申到神妙的境界。
山水画家黄宾虹认为:“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还要看画之空白处。”画家精心设置的空白,不仅体现了画家的意境,而且也是引起观赏者审美想象的关键。画面上出现的景物已经是艺术家头脑中构思而成的意象,为了表现自己难以尽述的深思冥想,艺术家有意设下许多虚空迷蒙之处,如唐代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中的水云本身就不具体,且又水穷、云起,但诗的意境恰恰在這模糊虚无之中。因此,诗词间的空白由读者依艺术家情感指向而充实。诗如此,画亦然。画家齐白石在《蛙声十里出山泉》一画中,并没有直接画出青蛙,而是在潺潺的泉水中画了一群摆尾荡游的蝌蚪。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似乎能听到山泉中的蛙声。白石老人利用委婉、虚实的手法,使作品含蓄隽永,意味无穷。相传,宋代画院所出考试题《深山藏古寺》,一考生画小和尚于山涧汲水,山道弯弯隐于密林之中,并没有画出寺院,但却不难想象,丛林丘壑之中必有古寺的存在,这是多么巧妙的意境之虚啊!画家为了创造作品的意境,特别重视画面的虚实关系。一般人布局只知道布实,而忘却了布虚,在布实的时候,就要布虚,才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综上所述,虚实不仅是一对美学概念,而且也是绘画创作的重要方法,在山水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丰富的表现。从对虚实辩证的认识,到通过有限去表现无限的意境,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中国山水画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又总在体味那画中的虚实之态,并且此虚实变化衍生出了情与思的交融。当这样的虚实变化不仅是形式特色、空间结构、意趣风格,而且成为内在气质核心时,其中的虚实变化就有了吞吐宇宙洪荒的阴阳之道、海纳百川的浩然之气。这种阴阳之道将引导观赏者步入一种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思索之中。就此一点,正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与传统审美意识。
(作者简介:赵水庆,男,本科,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责任编辑 熙昀)
关键词:绘画美学 虚实辩证关系 艺术意境创造
虚实是山水画中的重要创作方法,在山水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丰富的表现。从对虚实辩证的认识,到通过画面有限的形象去表现无限的意境,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自然界的物象有远近、大小、明暗的不同,天气有阴晴、雨露、风雪之分;景物有强弱、清淡和雄秀之别,故此,必然产生虚实之变。从整体上来看,虚实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无虚不能显实,无实不能存虚。画面上的虚实布置与主次、轻重、聚散、开合有密切的关系。景物之间通过虚实处理使其形成空间层次,在对比中产生节奏,使画面气韵生动,主题突出,意境深邃。从构成画面的笔墨来看,一般用笔密集,墨色浓重处为实;用笔稀疏,墨色轻淡处为虚。一幅画寥寥数笔,我们说它简淡幽远,是因为有寥寥数笔之实。如果连这数笔之实也没有,白纸一张,反而失去淡远之虚。同理,一幅画茂密深重,我们说它饱满浑实,是因它实中有虚,而不是黑纸一张,否则,实也不复存在。在山水画中,用各种虚实、浓淡、疏密变化的笔墨造型,构成景物的虚实效果,能够更好地为主题意境服务。
从艺术处理角度讲,一幅画应该有虚有实,虚实相生。在山水画中对天光水色、云烟溪瀑的处理大都以虚为之,就是利用宣纸的白色,不做渲染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这无笔墨无形象处,可以是实有之形。天、水、雪也可以是虚无之空,这种空灵的境界使人产生无穷的想象。因此,中国画特别讲究“妙在无处”,即“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这无,是一片空白,是有笔有形之中空出来的,是人为的留白。这白,倘留在墨色中,可打破死寂,使混沌中放出光明,倘在墨色形象之外,便可依形取意,像天像地像云像水,像灵气之往来。在构图中,这种留白的位置、形状、大小、多少是非常重要的,处理得当,能使画面妙趣横生,气韵生动。另外,远近大小也是虚实的一种形式。由于透视的原因,近景往往处理得较大、较重、较实,用笔详而密;而远景就较小、较轻、较虚,用笔略而疏。具体作画时要确定以虚为主或以实为主,不宜平均对待。
从山水画艺术意境创造角度讲,将情思寄予造化,化景物为心象,实际上就是虚实的辩证关系。中国画的空白是一种绘画语言,画家更多着意于化客观感受的实质景物为艺术表现的虚实意象,在表现自然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的开拓。所谓虚实相生,就是摆实布虚,把虚实作为一对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来对待。实是直接描写,虚是间接映衬,两者从具体和抽象中相互渗透引发,转实为虚,以虚代实,使虚的空间化为实的生命,将意趣引申到神妙的境界。
山水画家黄宾虹认为:“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还要看画之空白处。”画家精心设置的空白,不仅体现了画家的意境,而且也是引起观赏者审美想象的关键。画面上出现的景物已经是艺术家头脑中构思而成的意象,为了表现自己难以尽述的深思冥想,艺术家有意设下许多虚空迷蒙之处,如唐代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中的水云本身就不具体,且又水穷、云起,但诗的意境恰恰在這模糊虚无之中。因此,诗词间的空白由读者依艺术家情感指向而充实。诗如此,画亦然。画家齐白石在《蛙声十里出山泉》一画中,并没有直接画出青蛙,而是在潺潺的泉水中画了一群摆尾荡游的蝌蚪。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似乎能听到山泉中的蛙声。白石老人利用委婉、虚实的手法,使作品含蓄隽永,意味无穷。相传,宋代画院所出考试题《深山藏古寺》,一考生画小和尚于山涧汲水,山道弯弯隐于密林之中,并没有画出寺院,但却不难想象,丛林丘壑之中必有古寺的存在,这是多么巧妙的意境之虚啊!画家为了创造作品的意境,特别重视画面的虚实关系。一般人布局只知道布实,而忘却了布虚,在布实的时候,就要布虚,才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综上所述,虚实不仅是一对美学概念,而且也是绘画创作的重要方法,在山水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和丰富的表现。从对虚实辩证的认识,到通过有限去表现无限的意境,是中国绘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因为中国山水画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又总在体味那画中的虚实之态,并且此虚实变化衍生出了情与思的交融。当这样的虚实变化不仅是形式特色、空间结构、意趣风格,而且成为内在气质核心时,其中的虚实变化就有了吞吐宇宙洪荒的阴阳之道、海纳百川的浩然之气。这种阴阳之道将引导观赏者步入一种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思索之中。就此一点,正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与传统审美意识。
(作者简介:赵水庆,男,本科,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文化馆,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责任编辑 熙昀)